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的七言律詩

孝順的七言律詩

發布時間:2023-05-29 15:56:54

孝敬父母的古詩七言絕句有哪些

1、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譯文:此時餘姚家裡的廳堂上燈火通明兄第們都來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獨自一人在遙遠的地方。

2、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出自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感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母別子》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4、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出自《誰氏子》韓愈 【唐代】

意思:滿頭白發的老母親掩門而啼。拉斷了衣袖也留不住。——出自明代佚名《勸報親恩篇》

5、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明佚名《勸報親恩篇》

譯文: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Ⅱ 關於兒女孝敬母親的詩句

1.關於女兒孝敬母親的詩歌

想起您 就想起田野盡頭 那一片苦菜花 用晶瑩的露水 傾吐著鄉間的溫馨 在渺渺的星空下 你懷抱一彎新月 把希望編織成 童話般的呢喃 細細品味小小的繽紛 歲月在您的額上耕耘 您在大地上耕耘 您以無私的胸襟 在平凡里守護一方清新 老去的是容顏 老不去的是美麗的心情母親像黑夜裡的一盞明燈,在我迷失方向時,她會指引我、照亮我,走向光明,母親,母親像秋夜中的明月,在我孤獨、無助時,她會陪伴我、支持我,給我充滿信心。

母親,她一天到晚為了我而忙碌,不辭辛勞,無怨無悔,所以,在這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我要說,媽媽感謝您!我愛您!母親的愛(二)山,沒有母親的愛高;海,沒有母親的愛深;天,沒有母親的愛廣闊;地,沒有母親的愛包容;太陽,沒有母親的愛溫暖;雲朵,沒有母親的愛潔白;花朵,沒有母親的愛燦爛。媽媽誰在我們冷時為我們加衣服?誰在我們餓時為我們煮飯菜?又是誰在我們失敗時鼓勵我們;在我們成功時為我們喜悅?她不是機器人;不是電腦,她是我的媽媽。

媽媽不是聖瑪麗亞,也不是耶穌,更不是上帝,但她卻和聖瑪亞一樣溫柔、慈祥跟耶穌一樣有愛心,像上帝一樣有智慧。啊!媽媽真偉大!愛也許歲月帶走了您的豐采,留給您頭發的蒼白,但它永遠帶不走您慈祥的笑容?媽,在這特別的日子裡,請讓我獻上最誠摯的謝意!母親節快樂。

2.關於女兒孝敬母親的詩歌

1.母親

作詞:陳木木作曲:丁曉里

演唱:閻維文

小時侯覺得母親很高很高

我總是仰起頭

撲向母親溫暖的懷抱

長大後我比母親還要高

她總是揚起頭

向我發出會心的微笑

會心的微笑

啊母親

為我日夜操勞

風里雨里為我歡喜為我憂

童年的記憶

噢永遠也不會老

如今在我的心裡頭還是母親高

小時侯愛聽母親唱的歌謠

歌中的世界

多麼動人又多麼的奇妙

長大後我的歌聲隨風飄

她常常拉著手

向我發出會心的微笑

會心的微笑

啊母親

送我出家門口

千里萬里讓我飛來任我走

童年的歌謠

噢一輩子也忘不了

如今在我的心裡頭還是母親唱得好

啊母親

送我出家門口

千里萬里讓我飛來任我走

童年的歌謠

噢一輩子也忘不了

如今在我的心裡頭還是母親唱得好

歌曲:左擁右抱

歌手:陳小春 專輯:今生今世

歌曲名稱:左擁右抱("今生今世"粵語版)

專輯名稱:今生今世(ep)

出版年代:2004年

發行公司:bmg

語言類別:粵語

歌手名稱:陳小春

歌手類別:香港男歌手

詞曲:作詞:林夕作曲:包小松編曲:陳飛午

她她一生想我好

她親手牽我上路

還為我三餐也主理好

她她長得比我高

亦未敢跟她抱抱

如做到定有超級風騷

世上最愛我是母親

想睇到我愛的情人

勤勞原為了

看著我極幸福一家親

從當初出生的懷抱

尋找到苦戀的懷抱

我相信靠賣力會做到

去到今天苦戀的懷抱

我信愛令兩位都得到

巴不得左擁右抱

全家福般左擁右抱

而我最愛為何未來到

我信我盡孝心總會得好報

她她只得一個心

天天摧逼要見人

期望我早點拍拖結婚

她她喜歡給我等

若是可飾演正印

誰及我令兩位都開心

巴不得左擁右抱

全家福般左擁右抱

而我最愛暫時未來到

誰也說我孝順會得到好報

2.

紫燕歸來饋瑞糧

椿萱依戀弄嬌腔

高堂愉悅心歡樂

其樂融融曼壽祥

-----文/胡秉言

山東省民族文化學會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臨沂市周易研究會實用易學秘書長,臨沂市河東區作協委員。

中國自古孝為第一,本意是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為一體。《說文解字》解釋篆體孝字雲:「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系。《詩經》中有這么一段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所謂「百善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因此孝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

所以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孝道是我們人生的根本。女兒俗語,是母親的小棉襖。所以應該更加珍重。

3."關於兒女很孝順"的詩句有什麼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詩句,就是組成詩詞的句子。詩句通常按照詩文的格式體例,限定每句字數的多少。宋元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後,詩句內容逐漸擴充和演繹,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後期,詩句演變成沒有了字數的限制的自由體詩歌。

4."關於兒女很孝順"的詩句有什麼

1、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清·黃景仁《別老母》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2、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唐·李商隱《送母回鄉》譯文:無法報答母親的愛,人生還有什麼追求呢?3、諸子生涯各有成,從來孝順兩邊生。—— 唐釋師范《頌古四十四首》譯文:歷史上各個名留青史的人,他們從來都是孝順的。

4、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唐·李白《豫章行》譯文:老母別子,一片悲天蹌地的哭喊,人心愁煩。

5、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譯文:十五歲的未冠少年,侍奉在慈母身旁。

6、聽余話,長行孝順酬斯價。——王哲《漁家傲·贈寧生》譯文:聽我一句話,常年行孝順之事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5.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羅素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

—。

6.父母感激兒女孝心的詩句有哪些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父母感激兒女孝心的詩句有:

1.孝有三:大尊尊親來,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2.父母之年,不可自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4.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5.長幼有序。--孟子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8.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9.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0.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1.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2.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7.關於兒子孝順母親的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米爾)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印度)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馬克·吐溫

我的生命是從睜開眼睛,愛上我母親的面孔開始的。 ——喬治·艾略特

在你的生命中最荒謬的一天,就算你有一台電動的騙人機器,你也騙不過你的母親。 ——荷馬·辛普森(風靡美國的卡通系列片《辛普森一家》中的爸爸)

媽媽是我最偉大的老師,一個充滿慈愛和富於無畏精神的老師。如果說愛如花般甜美,那麼我的母親就是那朵甜美的愛之花。 ——史蒂維·旺德(美國著名盲人男歌手)

母親對我的愛之偉大讓我不得不用我的努力工作去驗證這種愛是值得的。 ——夏加爾(法國繪畫大師)

母性的力量勝過自然界的法則。 ——芭芭拉·金索爾夫(美國當代著名作家)

母親們是天生的哲學家。——斯托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美國女作家)

母親,我又看見了太陽的笑臉

又看見了,你陽光的明眸

母親,我知道

只要有太陽光耀的大地

你的微笑就永遠存在

與土地接觸的母親

與莊稼親吻的母親呵

你身上散發的陽光味道

鑄就了你金屬的性格

記錄著你的堅強與執著

母親,我知道

你陽光的微笑

停留在你勞作的土地上

生長出一片綠油油的希望

生長出孩兒們長大的快樂

生長出不向貧困低頭的故事

生長出你成熟的期望

母親,我知道

你陽光的微笑

停留在農家小院

點亮了灶房旺旺的爐火

點亮了鍋碗瓢盆的交響曲

點亮了你生活的強音

點亮了孩兒們血液的沸騰

母親,我知道

你陽光的微笑

堅定了孩兒們走出大山的巍峨

打開外面世界的雙手

迎接風雨的信心

母親,我知道

你陽光的微笑

註定了你的雙手

從不放棄與勞動有關的詞彙

一生無須註解的動詞

在你看來只是一個簡單的重復

母親,我知道

不管我走向何方

走向哪裡

也不管前面的路途有多遠

一路都會有你的微笑陪伴

溫暖我的行程和心房

母親,我知道

你的微笑在太陽里閃耀

太陽燦爛著你的微笑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五言古詩《送母回鄉》「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別老母》搴帷別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8.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詩有哪些

1、《勸報親恩篇》——清代佚名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譯文: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2、《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譯文: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 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4、《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5、《國風·邶風·凱風》——春秋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譯文: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小樹心。樹心還細太嬌嫩,母親實在很辛勤。

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粗枝條。母親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難回報。

寒泉寒泉水清涼,源頭就在那浚土。兒子縱然有七個,母親仍是很勞苦。

小小黃雀宛轉鳴,聲音悠揚真動聽。兒子縱然有七個,不能寬慰慈母心。

6、《送母回鄉》——唐代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7、《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8、《思母》——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蘆花打得滿天飄飛,自己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者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時節,家中糧斷,自己身無長物,只好典當袈裟,糴米回家,奉養老母。

9、《將母》——宋代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譯文:把母親帶到揚州後,就安家於臨時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吧。

10、《墨萱圖 其二》——元代王冕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對之有餘飲,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遊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譯文:萱草生在老母親的高堂前,顏色鮮艷而美好。

對著這幅墨萱圖時,杯中常有殘余的酒,背著它時還能怎麼說呢?作為子女的孝順心存在,並不在於你富貴與貧賤。 昨天夜裡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可嘆人的年歲老了呀!漂泊在外的我沒能回家,這種感慨之心情就像被棍棒錘砸一樣難受啊。

9.關於孝順父母的七言絕句古詩

1、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譯文:此時餘姚家裡的廳堂上燈火通明兄第們都來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獨自一人在遙遠的地方。

2、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出自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感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母別子》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4、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出自《誰氏子》韓愈 【唐代】

意思:滿頭白發的老母親掩門而啼。拉斷了衣袖也留不住。——出自明代佚名《勸報親恩篇》

5、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明佚名《勸報親恩篇》

譯文: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Ⅲ 關於孝廉的七言詩句

1.關於孝心的古詩句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掘陪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派野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塵散喊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1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12、《步虛》【唐】司空圖

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

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13、《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孟浩然

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2.關於簪的詩句

五聲備奏,三獻終祠。

車移鳳輦,旆轉虹旗。 禮周籩豆,誠效虔祗。

皇靈徙蹕,簪紳拜辭。 庭陳大樂,坐當太微。

凝旒負扆,端拱垂衣。 鴛鸞成列,簪組相輝。

御爐香散,鬱郁霏 霏。 共君結新婚,歲寒心未卜。

相與游春園,各隨情所逐。 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艷姿,寒竹有貞葉。 此時妾比君,君心不如妾。

簪玉步河堤,妖韶援綠蕺。 鳧雁將子游,鶯燕從雙棲。

君念春光好,妾向春光啼。 君時不得意,妾棄還金閨。

結言本同心,悲歡何未齊。 怨咽前致辭,願得中所悲。

人間丈夫易,世路婦難為。 始經天月照,終若流星馳。

長信佳麗人,失意非蛾眉。 廬江小吏婦,非關織作遲。

本願長相對,今已長相思。 復有遊宦子,結援從梁陳。

燕居崇三朝,去來歷九春。 誓心接終始,蠶桑奉所親。

歸願未克從,黃金贈路人。 潔婦懷明義,從泛河之津。

於今千萬年,誰當問水濱。 更憶倡家樓,夫婿事封侯。

去時思灼灼,去罷心悠悠。 不憐妾歲晏,千載隴西頭。

以茲常惕惕,百慮恆盈積。 由來共結縭,幾人同匪石。

故歲雕梁燕,雙去今來只。 今日玉庭梅,朝紅暮成碧。

碧榮始芬敷,黃葉已淅瀝。 何用念芳春,芳春有流易。

何用重歡娛,歡娛俄戚戚。 家本巫山陽,歸去路何長。

敘言情未盡,采菉已盈筐。 桑榆日映物,草色盈高岡。

下有碧流水,上有丹桂香。 桂枝不須折,碧流清且潔。

贈君比芳菲,受惠常不滅。 贈君淚潺湲,相思無斷絕。

妾有秦家鏡,寶匣裝珠璣。 鑒來年二八,不記易陰暉。

妾無光寂寂,委照影依依。 今日持為贈,相識莫相違。

春景嬌春台,新露泣新梅。 春葉參差吐,新花重迭開。

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 倩看飄颻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閣,顧步出蘭閨。 欲繞鴛鴦殿,先過桃李蹊。

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 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

夜久星沉沒,更深月影斜。 裙輕才動佩,鬟薄不勝花。

細風吹寶襪,輕露濕紅紗。 相看樂未已,蘭燈照九華。

大君端扆暇,睿賞狎林泉。 開軒臨禁籞,藉野列芳筵。

參差歌管颺,容裔羽旗懸。 玉池流若醴,雲閣聚非煙。

湛露晞堯日,熏風入舜弦。 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謬陪瑤水宴,仍廁柏梁篇。 闞名徒上月,鄒辯詎談天。

既喜光華旦,還傷遲暮年。 猶冀升中日,簪裾奉肅然。

狹斜通鳳闕,上路抵青樓。 簪紱啟賓館,軒蓋臨御溝。

西城多妙舞,主第出名謳。 列峰疑宿霧,疏壑擬藏舟。

花蝶辭風影,蘋藻含春流。 酒闌高宴畢,自反山之幽。

春景嬌春台,新露泣新梅。 春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

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 倩看飄颻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閣,顧步出蘭閨。 欲繞鴛鴦殿,先過桃李蹊。

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 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

夜久星沉沒,更深月影斜。 裙輕才動佩,鬟薄不勝花。

細風吹寶袂,輕露濕紅紗。 相看樂未已,蘭燈照九華。

瑜佩升青殿,穠華降紫微。 還如桃李發,更似鳳凰飛。

金屋真離象,瑤台起婺徽。 彩纓紛碧坐,繢羽泛褕衣。

雲路移彤輦,天津轉明鏡。 仙珠照乘歸,寶月重輪映。

望園嘉宴洽,主第歡娛盛。 絲竹揚帝熏,簪裾奉宸慶。

叢雲靄曉光,湛露晞朝陽。 天文天景麗,睿藻睿詞芳。

玉庭散秋色,銀宮生夕涼。 太平超邃古,萬壽樂無疆。

元王詩傳博,文後寵靈優。 鶴蓋動宸眷,龍章送遠游。

函關疏別道,灞岸引行舟。 北林分苑樹,東流溢御溝。

鳥聲含羽碎,騎影曳花浮。 聖澤九垓普,天文七曜周。

方圖獻雅樂,簪帶奉鳴球。 古人一言重,嘗謂百年輕。

今投歡會面,顧盼盡平生。 簪裾非所託,琴酒冀相並。

累日同游處,通宵款素誠。 霜飄知柳脆,雪冒覺松貞。

願言何所道,幸得歲寒名。 溫液吐涓涓,跳波急應弦。

簪裾承睿賞,花柳發韶年。 聖酒千鍾洽,宸章七曜懸。

微臣從此醉,還似夢鈞天。 《弘農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詩贈之》田游岩 信彼稱靈石,居然狎遁棲。

裴回承翠巘,斌駁帶深溪。 夕陰起層岫,清景半虹霓。

風來應嘯阮,波動可琴嵇。 仆也潁陽客,望彼空思齊。

儻見山人至,簪蒿且杖藜。 九 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動,氣色五星連。 簪紱趨皇極,笙歌接御筵。

願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

桂殿嶔岑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 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

復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凰台。 劍履南宮入,簪纓北闕來。

聲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鉤陳肅蘭戺,璧沼浮槐市。

銅羽應風回,金莖承露起。 校文天祿閣,習戰昆明水。

朱邸抗平台,黃扉通戚里。 平台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鍾。

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 寶蓋雕鞍金絡馬,蘭窗綉柱玉盤龍。

綉柱璇題粉壁映,鏘金鳴玉王侯盛。 王侯貴人多近臣,朝游北里暮南鄰。

陸賈分金將宴喜,陳遵投轄正留賓。 趙李經過密,蕭朱交結親。

丹鳳朱城白日暮,青牛紺幰紅塵度。 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採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華游俠盛輕肥。 延年女弟雙鳳入,羅敷使君千騎歸。

同心結縷帶,連理織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

3.關於孝道的詩句

《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詩。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採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准則之一,另一個基本傳統道德行為准則是忠。幾千年來,人們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別人與禽獸的標志。忠孝是聖人提出來的,卻不是聖人想出來的。它是我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歷史產物。

「國」與「家」的關系協調的好,則天下治,反之則亂。保證實現國家、君主有效統治的最高原則是「忠」;鞏固基層社會秩序,增加鄉黨鄰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則是「孝」。中國古代社會最基本細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較,孝比忠更基本。

(3)孝順的七言律詩擴展閱讀: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准則之一,另一個基本傳統道德行為准則是忠。幾千年來,人們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別人與禽獸的標志。忠孝是聖人提出來的,卻不是聖人想出來的。它是我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歷史產物。

從秦漢開始,我國就建立了多民族統一的大國,建成它並維護它要有兩條保證。第一條,要保證對廣土眾民的大國高度集權的有效統治;第二條,要使生活在最基層的個體農民,安居樂業,從事生產。

高度集中的政權與極端分散的農民雙方要互相配合,減少對立,在統一的國家協調下,才能從事大規模跨地區的工業建設、文化建設,防止內戰,抵禦外患,救災防災。個體農民從中受到實惠,則天下太平。

農業生產是中國古代社會根據自然環境的合理選擇。家庭是中國古代一家一戶的基層生產組織,從而構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小農生產的家庭對國家有納稅的義務,國家有保護小農的責任,

「國」與「家」的關系協調的好,則天下治,反之則亂。保證實現國家、君主有效統治的最高原則是「忠」;鞏固基層社會秩序,增加鄉黨鄰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則是「孝」。中國古代社會最基本細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經》中的《孝經》把孝當作天經地義的最高准則。後來北宋的張載作《西銘》,在《孝經》的基礎上,融忠孝為一體。

從哲學本體論的高度,把倫理學、政治學、心性論、本體論組成一個完整的孝的體系。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價值觀的共識,起了積極作用,功不可沒。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遊子吟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孝道

4.詩句意思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意思是說:推舉、選拔出的秀才,不懂得四書五經,沒有真才實學,推舉、選拔出的孝廉,他的父母卻單獨居住,無人供養.這是一種強烈的諷刺,諷刺當時官場黑暗,很多虛名徒有其表,喪失了其根本的意義.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願對你有所幫助。

5.關於恩情的詩句有哪些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唐】孟郊

2、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別老母》【清】黃仲則

3、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十五》【宋】王安石

4、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5、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母別子》【唐】白居易

6、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慈母愛》【元】楊維楨

7、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墨萱圖》【元】王冕

8、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誰氏子》【唐】韓愈

9、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短歌行》【唐】王建

10、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11、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除夜作》【唐】高適

12、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步虛》【唐】司空圖

13、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孟浩然

6.有關孝心的詩句

高中時學習的《陳情表》,很感人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湯葯,未嘗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待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以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以下是譯文:臣李密上言:我因為命運不好,幼年時就遭到不幸。生下來只有六個月,父親就去世了;長到四歲的時候,舅父強迫我的母親改嫁。祖母劉氏憐惜我孤單弱小,親自加以撫養。我小時候經常生病,九歲還不能走路,孤獨無靠,直到長大成人。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庭衰微沒有福澤,很晚才得到兒子。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家裡沒有照管門戶的僮僕。孤單無靠地獨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作伴。而祖母劉氏很早就為疾病所糾纏,經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飲食醫葯,從來沒有離開過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前些時候太守逵推舉我為孝廉,後來刺史榮又推舉我為秀才。我因為沒有人能照料祖母,就辭謝掉了,沒有遵命。朝廷又特地頒下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洗馬。以我這樣卑微低賤的人去侍奉太子,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夠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辭謝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迴避怠慢;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比星火還要急。我很想奉命為國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劉氏的疾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想姑且遷就自己的私情,但是報告申訴又得不到准許。我現在是進退兩難,處境狼狽不堪。

我想聖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受到憐惜撫育,何況我的孤苦尤其嚴重呢。再說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郎官,本來希望能夠得到更為顯達的官職,並不自以為清高。我現在是卑賤的亡國之俘,實在微不足道,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優厚,怎敢徘徊觀望而有什麼另外的企求呢!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象太陽將要下山的人,生命不可能維持太長的時間,已經處於朝不保夕的境地。我如果沒有祖母撫養,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沒有我的照顧,也不能夠安度她的晚年,我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正是由於這種出自內心的感情使我不能棄養而遠離。我今年四十四歲,祖母劉氏今年九十六歲,因此我效忠於陛下的日子還很長,而報答祖母劉氏的日子已很短了。我懷著象烏鴉反哺一樣的私情,希望能夠准許我對祖母養老送終的請求。

我的苦衷,不僅蜀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親眼目睹,連天地神明也都看到的,祈望陛下能憐惜我愚昧至誠的心意,同意我這點微小的願望,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保全她的余年。我活著願意獻出生命,死後願意結草來報答陛下的恩惠。我懷著象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謹此上表稟告。

Ⅳ 關於孝敬父母的四句七言詩

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勸孝歌》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Ⅳ 有關孝敬父母的古詩七言絕句有哪些

有關孝敬父母的古詩七言絕句:

1、《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3、《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4、《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5、《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Ⅵ 有關孝敬父母的古詩七言絕句有哪些

孝敬父母的古詩七言絕句有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這是一首飽蘸生活氣息,充滿真情實感的思母詩,這首詩並沒有華美的詞藻,只是用極普通的詞語,敘述極平凡的往事。然而,詩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讀來令人深為感動,惋嘆不已。

孝敬父母的小事

給父母留足夠的錢,以免他們對你張口犯難。

與老人說話時,注意「一慢二巧三溫柔」,切忌抬高嗓門,大聲嚷嚷。

經常關心父母需求。一些簡單的話語可讓父母感到心裡非常溫暖。比如,「媽,您渴了嗎,我給你沏杯茶吧」等。

和父母分享有趣和開心的事,讓他們時常微笑。

密切關注父母身體健康狀況。平時要定期帶他們進行全面體檢。

時刻關注父母服用的葯品。子女要時刻清點父母常服的葯品,用備忘錄或手機設置提醒,以便父母能按時按量服葯。

帶父母逛逛公園。跟著老人的步伐,盡量走慢些。

如果無法每天陪父母散步,不妨在周末飯後陪父母出門走一走。

隨時為父母開門,一為安全,二表尊重。

以父母的生活起居習慣為主,調整你的時間表,給父母安排活動。切勿讓父母適應你的時間表。

給父母買東西。子女為父母買衣服、鞋子以及牙膏等小東西,都會讓老人非常快樂幸福。

下班回到家後,第一件事最好是到父母房間問候一下或者給父母打個電話。

一旦與父母發生沖突,應盡量順著老人。常言道「老人如小孩」。老人脾氣與小孩很相似,一樣需要關懷和照顧,對父母應該有極大的耐心。

尊重父母的社交圈,讓他們與新朋老友盡享歡樂。研究發現,善於交往的人更長壽

盡量與父母住一起,以便照顧他們。如果有能力,最好不要讓年邁的父母單獨生活。

吃飯時,應遵循「父母優先」原則,給老人家先盛飯菜。

Ⅶ 關於孝順父母的七言絕句古詩

更深月色抄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襲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夜雨》江邊人痴等歸舟,手暖杯酒花間眠,雨亂花影醉人眸1,南風依約輕如袖。
2。秉燭夜遊幾許趣,夜來霜里獨暖酒,《紅顏》世間唯我笑蒼天,紅顏一笑醉嬋娟
河岸兩頭綠柳揚,微風吹過花草舞。家鄉景色仍秀麗,遊子不忘故鄉情。
我倨傲只遠,東吳大道。
孟子說。
意思是。
意思是。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親愛父母親,面帶歡笑,應馬上答應,要誠心誠意,好衣先給父母穿,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應趕快去做:父母呼喚.孟子曰,地之義也。

Ⅷ 關於孝德的七言詩句

1. 關於孝德的古詩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2. 古代孝德的詩句

古代關於孝德的詩句有「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

(一)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出自末徐熙創作的《勸孝歌》。詩曰「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胎嬰未成人,十月懷母腹。渴飲母之血,飢食母之肉。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惟恐生產時,身為鬼眷屬。一旦兒見面,母命喜再續。愛之若珍寶,日夜勤撫鞠。母卧濕簟席,兒眠干被褥。兒睡正安穩,母不敢伸縮。兒穢不嫌臭,兒病身甘贖。兒要能步履,舉止慮顛狀。哺乳經三年,汗血耗千斛。兒要能飲食,省口姿所欲。劬勞辛苦盡,兒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兒行千里路,親心千里逐。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該詩描寫了母親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因此,「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孔子之所以著孝經,是因為母親為兒子付出這么多,孝敬母親是一個人的品德,是理所應當的,不孝之人禽獸不如。

(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中唐詩人孟郊的《遊子吟》。詩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該詩是一首母愛的頌歌,描寫的是母子分離的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對母親深沉的內心情感。詩人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製得更為結實一點兒。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詩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託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於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小小的萱草花表達的孝心怎麼報答得了呢。

3. 孝德禮儀的古詩

詩句:亭清廟、孝德輝光

出自:《六州》

作者:無名氏

年代:宋

推薦名句賞析

霜葉紅於二月花

知我者謂我心憂

暗香浮動月黃昏

呼作白玉盤

直掛雲帆濟滄海

天上白玉京

寸寸山河寸寸金

燕山月似鉤

執子之手

一道殘陽鋪水中

詩句

詩句:可憐孝德如天大

出自:《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

推薦名句賞析

春潮帶雨晚來急

銅雀春深鎖二喬

除卻巫山不是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露似珍珠月似弓

西塞山前白鷺飛

使我不得開心顏

慨當以慷

清泉石上流

欲把西湖比西子

4. 與孝德雅行有關的詩句

1、

《跋臨川梁譯居士孝德記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雪裡星奔避亂兵,母先子後赴寒冰。

秪知判得身俱死,不料還同母再生。

2、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輓歌詞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權德輿

覆露雍熙運,澄清教化源。賡歌凝庶績,羽舞被深恩。

纂業光文祖,貽謀屬孝孫。恭聞留末命,猶是愛元元。

梯航來萬國,玉帛慶三朝。湛露恩方浹,薰風曲正調。

晏車悲鹵簿,廣樂遏簫韶。最愴號弓處,龍髯上紫霄。

常時柏梁宴,今日谷林歸。玉斝恩波遍,靈輼煙雨霏。

喬山森羽騎,渭水擁旌旗。仙馭何由見,耘田鳥自飛。

3、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褚德逸》

年代: 宋 作者: 林同

至老能無倦,真為善事親。

叔褒非佞者,何事拜鄰人。

4、

《臨川梁譯投冰溪救母謝昌國作孝德記楊廷秀有》

年代: 宋 作者: 周必大

王祥名冠晉公卿,大節亭非為剖冰。

救母如梁真篤孝,奈何不貴不長生。

5、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輓歌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出震清多難,乘時播大鈞。操弦調六氣,揮翰動三辰。

運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瑤池無轍跡,誰見屬車塵。

鳳翣擁銘旌,威遲異吉行。漢儀陳秘器,楚挽咽繁聲。

駐綍辭清廟,凝笳背直城。唯應留內傳,知是向蓬瀛。

5. 關於孝順的古詩句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6. 體現孝德禮儀的詩句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

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7. 有關「孝」的詩句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唐·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坭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 黃口飽難期。

咀爪雖欲弊。 心力不知疲。:

須臾千往來。 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裹。 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 爾當反自思。

思爾為雛日。 高飛背母時。

當年父母念。 今日爾應知

訓世孝弟詩十首

宋·邵雍

子孝親兮弟敬哥,休殘骨肉起風波。

劬勞恩重須當報,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藝同居今古罕,田真共處子孫多。

如斯遐邇皆稱美,子孝親兮弟敬哥。

子孝親兮弟敬哥,怡聲下氣與謙和。

難兄難弟名偏重,孝子賢孫貴自多。

負米尚難為薄養,讀書寧不擢高科。

仲由陳紀皆如此,子孝親兮弟敬哥。

子孝親兮弟敬哥,訓賢妯娌事翁婆。

好遵孟母三遷教,須讀張公百忍歌。

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聖義與中和。

當時曾子同楊博,子孝親兮弟敬哥。

子孝親兮弟敬哥,光陰擲過疾如梭,

庭闈樂處兒孫樂,兄弟和時妯娌和。

孝弟傳家名不朽,金銀滿櫃富如何。

要知美譽傳今古,子孝親兮弟敬哥。

子孝親兮弟敬哥,天時地利與人和。

莫言世事常如此,堪嘆人生有幾何。

滿眼繁華何足貴,一家安樂值錢多。

奇哉讓梨並懷橘,子孝親兮弟敬哥。

子孝親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門孝友真難得,百歲光陰最易過。

和樂且耽宜自翕,彝倫攸敘在謙和,

班衣舞罷塤篪奏,子孝親兮弟敬哥。

閱讀全文

與孝順的七言律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懷孕怎麼躲過內職體檢 瀏覽:10
老年體協活動經費方案 瀏覽:745
上海法官退休年齡 瀏覽:83
164歲長壽老人 瀏覽:542
重陽節江西廟會 瀏覽:671
老年人微信名男 瀏覽:750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書法字 瀏覽:945
老人躺不平如何做ct 瀏覽:633
孝順父母的背景照 瀏覽:494
養老保險和醫療不一樣 瀏覽:514
北京康語軒孫河老年公寓電話 瀏覽:469
普通農村老人過世要花多少錢 瀏覽:9
端午節跟父母說什麼 瀏覽:183
老年人焦慮症的治療該如何進行 瀏覽:284
重陽節的人物及來歷 瀏覽:107
重慶長壽區元祖 瀏覽:526
長壽花水泡不生根怎麼辦 瀏覽:179
女兵體檢怎麼體檢 瀏覽:275
體檢表的職務怎麼填 瀏覽:128
退休了還扣社保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