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孩子孝順的詩句

孩子孝順的詩句

發布時間:2020-12-13 16:38:52

Ⅰ 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出自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遊子吟》

白話文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話文釋義: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

4,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出自春秋《禮記》

白話文釋義: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出自秦漢《孝經·聖治章第九》

白話文釋義: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為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沒有比敬重父親更重要的了。

Ⅱ 孝順詩句名言

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孝敬父母的名言詩句大全50句

2、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4、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5、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6、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7、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9、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清)《增廣賢文》。

10、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11、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2、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3、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14、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清)李毓秀《弟子規》。

15、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6、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7、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國志·魏書》。

18、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勸報親恩篇》。

19、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子曰

2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2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22、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3、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24、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規》。

25、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6、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勸報親恩篇》。

27、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28、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勸報親恩篇》。

29、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孟子·離婁上》。

30、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31、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32、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3、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3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35、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莎士比亞

36、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37、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離婁上》。

38、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0、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Ⅲ 形容「孝順」的詩句有哪些

  1. 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譯文:十五歲的未冠少年,侍奉在慈母身旁。

  2.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譯文: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誰氏子》

    譯文:白發的老母親倚在門旁啼哭,扯斷了袖衫都挽留不住。

  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譯文: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5.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唐·李白《豫章行》
    譯文:老母別子,一片悲天蹌地的哭喊,人心愁煩。

  6.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唐·白居易《慈烏夜啼》
    譯文: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

  7.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唐·李商隱《送母回鄉》

    譯文:無法報答母親的愛,人生還有什麼追求呢?

  8.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唐·白居易《母別子》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9.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元·王冕《墨萱圖·其一》
    譯文: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10.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清·黃景仁《別老母》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Ⅳ 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

1、《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4、《將母》——宋代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譯文:把母親帶到揚州後,就安家於臨時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吧。

5、《送母回鄉》——唐代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Ⅳ 關於孝順的詩句

關於孝順的詩句有抄以下這些:

1.尚憶先襲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譯文:此時餘姚家裡的廳堂上燈火通明兄第們都來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獨自一人在遙遠的地方。

2.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唐·韋元甫《木蘭歌》

譯文:世上哪有這樣的臣子,能有木蘭這樣的氣節情操,忠孝兩全,千古的英名哪裡能夠泯滅?

3.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宋·文天祥《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譯文:做兒子的能死節於孝,做臣子的能死節於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4.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唐·韋應物《送楊氏女》

譯文:望你孝敬長輩遵守婦道,儀容舉止都要符合潮流。

5.舉孝廉,父別居。——漢·佚名《桓靈時童謠》

譯文:向朝廷舉薦的品德高尚因孝順而聞名的人,真實的情況是父母長輩被趕出家門,無所依靠。

Ⅵ 贊美孝順的詩句有哪些

1、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清·金纓

意思:世上最善良的是父母,最孝順的是子女。

2、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格言聯璧》清·金纓

意思:父母親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繼承;父母親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3、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西漢·戴聖

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讓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盡自己的力量養活父母。

4、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唐·孟郊

意思: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5、積善與行孝,可以立其身。——《慈竹》宋·黃庭堅

意思:積善和行孝,可以使得自己流芳百世。

6、乃知里有孝順人,至今名號猶芳芬。——《勸孝》宋·趙與泌

意思:我們都知道裡面有孝順的人,至今他的名號都讓人覺得欣慰。

7、諸子生涯各有成,從來孝順兩邊生。——《頌古四十四首》宋·釋法泰

意思:諸位兒子的生涯都有成就了。自古以來孝順都是兩邊生長得。

Ⅶ 孝順父母的經典詩句

1.
父母者,人抄之本也。襲
2.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3.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4.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5.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6.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7.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8.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9.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Ⅷ 贊美兒子孝順父母的詩句

贊美兒子孝順父母的詩句有:

  1. 東軍本皆孝順兒,好在良牧綏牧之。《漢中行》年代回:宋作者:吳泳

  2. 痴心父母古答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好了歌》年代:清作者:曹雪芹

  3. 仲尼留得孝順語,千年萬歲父子不敢相滅亡。《人道短》年代:唐作者:元稹

  4. 聽余話。長行孝順酬斯價。《漁家傲 贈寧生》年代:元作者:王哲

  5. 孝順先知金母。更無能、背爹尋父。《茶瓶兒·孝順先知金母》年代:元作者:王哲

  6. 慈愛必孝順,根枝信天成。《慈竹》年代:宋作者:樂史

  7. 唯是我儂偏孝順,十年不作問安書。《聞父訃二首》年代:宋作者:釋了惠

  8. 諸子生涯各有成,從來孝順兩邊生。《頌古四十四首》年代:宋作者:釋師范

  9. 願爾多聰悟,孝順於君父。《緣識》年代:宋作者:宋太宗

Ⅸ 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出自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遊子吟》
白話文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話文釋義: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
4,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出自春秋《禮記》
白話文釋義: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出自秦漢《孝經·聖治章第九》
白話文釋義: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為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沒有比敬重父親更重要的了。

閱讀全文

與孩子孝順的詩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西城管推倒老人怎麼樣 瀏覽:733
孩子多少歲父母能自願離婚 瀏覽:33
老年人白帶白細胞高 瀏覽:308
哪些類人的養老金要停發 瀏覽:12
退休員工可以買社保嗎 瀏覽:859
怎樣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 瀏覽:449
上海銀行養老金提前領取 瀏覽:205
鎮江楓葉紅老年公寓 瀏覽:751
江蘇省勞模退休工資增加百分之五嗎 瀏覽:797
長壽火車站打車多少錢 瀏覽:23
父母真的煩怎麼辦 瀏覽:932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退休後可拿多少錢 瀏覽:61
池州秋浦敬老院電話 瀏覽:177
我老人家不懂得配合怎麼辦 瀏覽:17
吃面養生總是反胃怎麼回事 瀏覽:16
2019社保養老金漲多少 瀏覽:4
福州退休金補貼 瀏覽:158
貴州最長壽老兵去哪裡了 瀏覽:620
長壽路到康王南路 瀏覽:46
廣州社保個人退休年審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