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生3分鍾講自己的孝道故事演講稿l
參考:
老師、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我是六(4)班的曾慧盈。
在學習《弟子規》中,讓我感受頗深的一篇就是「入則孝」。
如今,許多孩子都是父母的獨生子,總是被父母護著、寵著、溺愛著。所以有些孩子便淡忘了「孝」這個眼。可「孝」是為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回頭望過,二十幾年前的某一天,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但當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便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那就是--照顧我,養育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爸爸媽媽卻毫無怨言的撫養我長大,那麼辛苦,那麼努力!
當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的寫出一個字的時候,都是源自父母的耐心教導!當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的原諒我的人是父母,當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慶祝,和我分享喜悅的人是父母,而今天,我即將成家立業,即將為人妻為人母時。依然牽掛著我的還是父母!
夥伴們,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們對父母的牽掛又有多少呢?我們是否曾記得父母的生日呢?俗話說「兒的生日,娘的苦日」,當我們為自己的生日慶賀時,是否曾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的給孕育你的母親一聲祝福呢?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來說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講,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重要,都難忘,都足以讓他們熱淚盈眶!談到生日,讓我不禁想起汶川地震中這樣一幅感人的畫面,和它背後那讓人撕心裂肺的故事:這個熟睡中的寶寶,還全然不知他的母親已經在地震中走向了天堂,當救援人員發現那位母親的時候她已經以這樣的姿勢定格了:雙膝跪地,雙手堅定的撐著,上身向前匍匐著,模樣就像在行跪拜禮,她的身體被壓得變了形,讓人不忍目睹,但是,她在廢墟中拱起了一座母愛的橋!千萬斤的廢墟啊!她沒有倒下,那是因為,有一種愛的力量在支撐!或許她還活著?救援人員沖她喊叫,用撬棍敲擊著水泥框梁,她沒有任何反應,隊長伸進手觸摸到的卻是冰冷的軀體,於是人們暫放下了她,走向了下一個廢墟………
或許是得到神靈的啟示,救援隊長突然想到什麼,他迅速的往回跑,竭盡全力的將手伸進那女人身子彎成的蒼穹中,他摸到一個軟乎乎、暖融融的小生命!那是一個孩子!救援人員將斷壁殘磚搬開,在她屈曲的身體下面抱出了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在母親的呵護下他還甘然熟睡著,那是因為有母親的庇護!
『貳』 求孝敬父母的演講稿100字左右
父母抄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襲,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叄』 小學一年級關於孝心的演講稿二百字左右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版德。我們做兒女穿的、權吃的、用的都是父母們辛辛苦苦掙來的。衣服上的每一根絲線都滲透著父母的汗水,都寄託著父母的祝福和期盼。
同學們,那我們要怎麼報答自己的父母和長輩呢?
平時里,父母工作很忙,我們應該讓父母少操心,努力學習,做個好學生,讓父母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
生活中,要關心老人,尊敬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他們的貼心人。
記得兩個月前,我的小狗去世了。我無法排除內心的悲傷,但我卻沒有想到,爺爺比我更悲傷。國為一般都由爺爺來照顧。就在小狗去世那天,爺爺不知心裡有多傷心、多痛苦,甚至還偷偷地哭泣。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安慰爺爺說:「爺爺,別傷心了!人生的路上會有許多挫折,您不能因為一個挫折而放棄!」爺爺經過我多次勸說,終於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還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雖然我不會做飯菜,但是我毫不猶豫的炒起菜來,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是奶奶高興的豎起大拇指,誇我懂事。我能為奶奶做事真自豪!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爭做孝道好少年。
『肆』 怎樣寫孝順的演講稿
是誰給了你生命,是誰把你撫養成人,是誰教你學步,是誰教你說話,是誰教你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人生中有失敗和成功,你失敗了有人鼓勵你站起來,你成功了有人表揚你。
『伍』 小學生演講稿明理懂事盡孝我踐行400字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有句古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意思是說長達千里的大壩,小小的螞蟻窩就能將它毀壞。螞蟻窩有這么大的力量嗎?是的,一窩螞蟻會繁衍出千萬窩螞蟻,這么多的螞蟻會輕易地毀壞堅固的大堤。這句話的內涵就是「如果小的錯誤不改變,就會造成大的危害」。所以每位同學都不要輕視自己的小錯誤。要克服自己的小缺點、小錯誤,壞習慣、壞風氣;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講文明,講禮貌,誠信做人。 這樣呢,首先我們要做到明理。明理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 其次,我們要學會自律。自律,即自我約束。從大的方面說,它是一個群體的思想品質的體現;從小的方面來說,它是對一個人意志力的考驗。普羅圖斯說過:「新主宰自己靈魂的人,將是永遠被稱為征服者的征服者。」勃朗寧也說:「一個人一旦打響了征服自我的戰斗,他便是值得稱道的人。」這些都是名人眼中的自律。也許現在的我們還沒有完全懂得自律的涵義,但它卻時刻在我們身邊,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者,我們還要學會誠信做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誠信,必定失去發展的空間,失去堅強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嚴。 更重要的,是講文明、講禮貌。禮儀,作為在人類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並積累下來的一種文化,始終以某種精神的約束力支配著每個人的行為。禮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適應時代發展、促進個人進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徑。禮儀的重要性,在於它有助於培養積極的心態,養成高度的自製力,建立自信心,塑造屬於自我的個性,它讓你看起來充滿熱情,富有合作精神,保持身心健康,這些都是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們學習禮儀,首先要以學會尊重他人為起點,禮儀從話中來,話從心中來,只有從內心尊重人,才會有得體的禮儀言行。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 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但它卻是最珍貴的事情。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講文明,講禮貌。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同學的自覺言行。讓文明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內化的集體自律。 讓我們明理自律踐行,做一個優秀的中學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陸』 演講稿做孝心 敬 老的我三分鍾國旗下講話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孝敬父母,做孝順兒女》。
同學們,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兒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百善,孝為先」。那麼,怎麼做才叫孝順父母呢?
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孝感動天》
古時候,有個帝王叫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叫象,三人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糧倉倉頂時,從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挖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舜登天子位後,仍然一如既往孝順父親,並封弟弟象為諸侯。他的孝行感天動地。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叫《恣蚊飽血》
晉朝濮陽有個叫吳猛的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從古到今,有許許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可以說幾天幾夜也講不完。
我們作為小學生,怎樣做才叫孝敬父母呢?就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從照顧自己開始,不管我們要去哪裡,都要告訴父母,不要讓父母擔心。
2. 從注意安全做起,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身體一旦受傷父母會擔憂。
3.從愛護公物做起,不可以占為己有,你的品德好,父母肯定很開心了,品德不好父母就會感到羞恥。
4. 從學會溝通做起,無論遇到什麼事,要理解長輩的一片苦心。都不能對父母發脾氣。要主動與父母溝通。
5、從主動問候做起。每天上學前和長輩說聲:「再見」,放學到家,說聲:「爸媽好!」,長輩為我們做事,要說聲:「謝謝!」,不要以為這是應該的。
6從參與家務勞動做起。家庭中的事也就是我們自己的事,要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端個菜,收個碗,抹個桌子,掃個地,整理自己的房間等。
7、從不給父母添亂做起。懂事的孩子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比如,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不要老是讓父母提醒我們;努力學習,讓父母為我們的學習放心等。
同學們,盡孝道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詩篇,只有愛父母,才能愛老師,愛同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用一生的行動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吧! 我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柒』 小學生氣孝順演講稿雙人600字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蘇霍姆林斯基任校長的帕甫雷什中學的校門上方,寫著一句話:「要愛你的媽媽!」有人不解地問蘇霍姆林斯基:「你為什麼不寫『愛祖國愛人民』呢?」教育家回答:「愛祖國容易,愛一個人難。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媽媽都不愛,他會愛自己的祖國嗎?」
現在,請同學們捫心自問:我愛自己的媽媽嗎?我想,沒有一個同學會說自己不愛,可是我要進一步追問:你怎麼愛你的媽媽的?也許你就迷糊了。
孩子們,媽媽是偉大的,媽媽是不簡單的。她們冒著生命的危險生下我們,可以說我們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媽媽從開始懷孕起,有的嘔吐不止,但依然要吃,即使是吃了還吐;有的不喜歡吃油膩的東西,但依然要吃。因為她不是為自己吃,是為了孩子的營養!有的出現水腫,每天拖著沉重的身子,卻依然要鍛煉,因為這對孩子的發育有用!……
知道你們是怎樣從母親肚子里生出來的嗎?告訴你們,你們是母親集中了全身的血液,把你們從子宮里沖出來的啊!也許你們莫名其妙,但我告訴你們,初生的嬰兒,那皮膚是何等的鮮嫩,只要是碰到一點硬東西,那能受得了嗎?特別是頭部,所以母親為了讓孩子順利的生產,就拚命地調動體內的血液,越是充足,孩子就越順利降生。否則就會難產。孩子們,想想,那是怎樣的一股洪水,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啊,那是母親渾身的血液啊……你們知道一個孩子正常出生,需要母親多少的血液嗎?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用常用的塑料桶來裝,足足有兩大桶啊!
孩子們,母親是偉大的,母親是我們生命的恩人啊!每到你生日的前幾天,總有一個人提前告訴你,孩子啊,過幾天就是你生日了。這個人是誰啊?媽媽!那為什麼媽媽對你的生日記得這么清楚,因為你們的生日,媽媽從死亡邊上走了一遭,是媽媽的受難日,媽媽能不記得嗎?
同學們,「八榮八恥」中有一條是「誠實守信為榮」。什麼是誠實?同學們坐好了,讓我來告訴你。一個人不講假話叫誠實,一個人不說謊叫誠實,一個人犯了錯誤勇敢地承認,那才叫誠實。同學們,想不想做一個誠實的人?
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測試,你必須誠實地回答。
孩子們,沒有哪一個媽媽不記得自己孩子的生日,那麼,你們――作為媽媽的孩子,你們記得媽媽的生日嗎?
記得媽媽生日的孩子們,好樣的。請站起來,讓我們全場為他們鼓掌!請坐。那麼,不記得媽媽生日的孩子,請你勇敢地站起來,向媽媽深深鞠一躬,說一句「對不起」,然後,詢問媽媽的生日,把它永遠地銘刻在心底。
母愛比天高,母愛似海深。祝所有的母親永遠健康,願天下的母親一生幸福。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捌』 小學生行孝友善演講稿
幾千年前,在中國,孔子說:言必行,行必果.幾千後的法國,佐拉說:失信就是失敗.穿越不同的國籍,跨過不同的時空,惟有對誠信的尊重是一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總是能夠穿越時空,沉澱成永恆的真理.同學們,就像我們在一起玩耍、交朋友時,常常喜歡拉鉤.這是為什麼?就是希望彼此坦誠相待,遵守諾言.一個人要想取得別人對自己的信任,關鍵在於老老實實地做人.正像莎士比亞說的,你必須對你自己忠實.正像有了白晝才有黑夜一樣,對自己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俗話說「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國」.沒有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沒有誠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在我國源遠流長.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會發現,中華民族歷來都是把「誠信」作為一種美德、一種理念,一種修養,一種文明,追而求之,歌而頌之.誠實守信的故事俯拾皆是.我給大家講一個宋慶齡奶奶信守諾言的故事.從這件事里一定能深刻體會到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國家名譽主席、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的宋慶齡奶奶小時候有一次,父親要帶宋慶齡和姐妹們到她盼望已久的伯伯家去玩.但宋慶齡想到她昨天約了好朋友小珍來家中教她疊花籃.她猶豫不決,最後拿定了主意,因為做人一定要信守 幾千年前,在中國,孔子說:言必行,行必果.幾千後的法國,佐拉說:失信就是失敗.穿越不同的國籍,跨過不同的時空,惟有對誠信的尊重是一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總是能夠穿越時空,沉澱成永恆的真理.同學們,就像我們在一起玩耍、交朋友時,常常喜歡拉鉤.這是為什麼?就是希望彼此坦誠相待,遵守諾言.一個人要想取得別人對自己的信任,關鍵在於老老實實地做人.正像莎士比亞說的,你必須對你自己忠實.正像有了白晝才有黑夜一樣,對自己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俗話說「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國」.沒有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沒有誠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在我國源遠流長.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會發現,中華民族歷來都是把「誠信」作為一種美德、一種理念,一種修養,一種文明,追而求之,歌而頌之.誠實守信的故事俯拾皆是.我給大家講一個宋慶齡奶奶信守諾言的故事.從這件事里一定能深刻體會到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玖』 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關於孝敬父母,500字左右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街坊鄰居也這么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么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鍾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2.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人總是在長大。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漸漸悟出了許多道理。
自小,我一直認為父母為孩子洗衣服、做飯,忙這忙那是天經地義的。但從那天起,我終於明白了,在天經地義的背後,是父母一直在付出……
那天,許多同學到家裡玩。人都走了後,只見房間里亂七八糟,什麼碎紙、書本、圓珠筆……滿地都是。我正想叫奶奶快幫我整理一下,不料她又有事出去了--還是自己來吧!
極少做過類似勞動之事的我,手不免有些生疏。捧在手裡的東西好像故意跟自己過不去似的,老掉在地上。還有那書,東一本,西一本,好不容易才湊齊。
把東西放好,掃地,用抹布擦…… 我幹得不亦「累」乎。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房間終於打掃好了。可此時的我,已是汗流浹背,精疲力盡。誇張點,差不多要癱瘓了!我是按照奶奶平時的步驟做的呀!沒想到那麼累!再看看手錶,用了將近2個小時呢!(可奶奶平時干這活只需要幾分鍾就夠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幹什麼我總是挑三揀四的,可是奶奶並沒有煩,因為奶奶不會因為這樣子就討厭我。我在奶奶手下生活了12年了,天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從今往後我要多幫奶奶干一些事情。讓奶奶減輕一些負擔。
我真慚愧!
汗珠又一次滴下來,還摻雜著咸鹹的淚水。淚咸,我心也咸……
從那以後,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3.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以前,我總認為爸爸媽媽養我給我錢是理所當然的;總覺得爸爸媽媽的工作多輕松呀!我們讀書這么累,他們應該為我「效勞」。所以我常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例如——
一天,放學回家。爸媽還沒回來,於是我便坐在椅子上看電視。直到晚上八點鍾爸媽才回來。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呱呱大叫。我氣急了,說:「你們怎麼不早點回來?」疲憊不堪的媽媽說:「寶貝兒,媽媽臉洗了就給你做飯。」飯好了,按例媽媽又要喂我吃飯了,可媽媽太累了,於是就沒喂我。我覺得委屈,便大哭起來。爸爸連忙逗我、喂我,這時我的氣才消了一半。早上,我媽很早就起來做飯,見我起來便熟練地給我穿上衣服,然後去上班。可直到有一天,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我的看法。這天——
在學校,老師說帶我們去工地上觀賞。我既高興又興奮。我們剛到,老師便讓我們戴上安全帽。我多麼渴望能見到爸爸媽媽呀!在「茫茫人海」中,我仔細地一個一個看,終於在一個角落裡看見了我爸媽,我嚇了一跳,爸媽都穿著一件灰溜溜的衣服,汗水滲透了他們的衣衫,臉花得像唱京劇的一樣。這時爸媽也看見了我,對我說了一句:「小利,小心一點。」頓時我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疼。我現在明白,爸媽的工作多麼辛苦呀!我們的學習多麼輕松呀!
現在,爸媽回來,我便會自覺得給他們端上一杯茶。吃飯穿衣也不用他們麻煩了。自己還會學著做飯,幹家務。我真的該孝敬他們了。
4.
以前我都認為,我的衣食起居理所當然是父母做穩妥了之後我再去做,我簡直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家務活我也不願意去干,直到媽媽三令五申才去做,還表現出了一副不情願的樣子。我還經常和他們頂嘴,往往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搞得我們的關系很緊張。但有件事過後,我懂得了應該做家務。
記得那是期中考試成績下來的那天晚上,我沒有考好,於是我和媽媽頂嘴說什麼這道題不應該錯,那道題不應該錯,慢慢地從小吵到大吵,我們的嗓門兒也越來越高,吵得媽媽滿臉通紅,而我吵得臉色煞白。我去自己屋生悶氣去了,而媽媽則幹家務活,我該乾的家務活也沒干,直接睡覺了。而媽媽又拖地又掃地,忙得不亦樂乎,直到十點半才去睡覺。
第二天早晨起來,媽媽對我說她的手腕疼,我也沒好氣的看了看。但當看到媽媽手腕那麼疼還為我做飯的時候。我心裡不覺得感到一陣酸痛,我也對我昨天晚上的事感到愧疚。
父母的愛是無私,是情願的,在他們為我做出了事以後,我都不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還去傷父母的心。而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我也更應該懂得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讓父母也體會到一些愛,就像烏鴉反哺一樣,我也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5.從小到大,是父母養育了我們。父母給我們的愛比泰山還重,比海還深,我們為什麼不應該孝敬父母呢?
其實,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對孝敬父母這件事並不在意。那時候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每天依然樂呵呵的,所以我很「霸道」,遇到不開心的事就要和他們大吵一架,可是,自從我叫過一次家長後,我慢慢懂得了孝敬父母。
三年級下冊,我的學習成績退步了,老師讓我叫了家長。 老師與媽媽的談話,我一字不漏地聽了,聽後我很難過。媽媽為了能好好照顧我而放棄了工作,家庭的資金來源全部由我爸爸承擔,爸爸為了使自己不被老闆挑出毛病扣工資,每做一件事都非常仔細,一天下來,不知爸爸有多麼疲憊,媽媽每天接我、送我,為我洗衣做飯,就算累的腰酸背疼,媽媽也不會叫一聲苦。想到這兒,我的鼻子不禁抽嗒了一下,父母這么辛苦,我還吵他們、鬧他們,如今,我的學習成績又下降了,這怎麼對得起父母呢?
現在,我已經上六年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我更加體會到了父母為了養育我們的辛苦。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了我們,我們的成績如果不好,日常生活中不懂事,對父母大呼小叫,你可知為我們操碎了心的父親母親內心有多麼傷心、難過嗎?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報答父母,當父母難受時,要對父母多一點關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父母;當父母休息時,為父母輕輕蓋上一件衣服……這么多孝敬父母的事,為什麼我們不去做呢?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要孝敬父母。當然,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好好學習,成績優異!
『拾』 小學生感恩演講稿
有那麼兩種聲音,一種渾厚,一種輕脆。從你來到這個世上就伴隨著你。渾厚的聲音為你講故事,輕脆的聲音為你唱小曲。渾厚的聲音總是給予你嘗試前的鼓勵,輕脆的聲音總是告訴你失敗也是磨礪。渾厚的聲音往往帶來最尖銳的批評,輕脆的聲音往往能撫慰人心。這兩種聲音擁有你最熟悉的音色,也讓你久久回憶。
在這里,我以一個孩子的名義向它們致謝!
有那麼兩條手臂,一條健壯,一條柔美。從小到大,默默無語。健壯的手臂為你當過枕頭,柔美的手臂為你掖過被角。健壯的手臂可以將你高高舉起,柔美的手臂可以將你穩穩抱緊。健壯的手臂拍一下你的肩頭表示欣喜,柔美的手臂搭在你的肩上以示關切。這兩條手臂共同支撐起整個家庭,家中還有你。
在這里,我以一個孩子的名義向它們致謝!
有姥兩種眼睛,一種方方的,一種彎彎的。高興時,方方的眼睛就把稜角都藏了起來,變成橢圓形,彎彎的眼睛就把上下兩條弧線緊貼在一起,眯成了一條縫。生氣時,方方的眼睛就把眼角吊起來,彎彎的眼睛就把眼角拉下去。分別時,方方的眼睛總是亮晶晶的,像天上的星星,彎彎的眼睛總是霧蒙蒙的,像水中的月亮。這兩種眼睛,你永遠不會忘記。
在這里,我以一個孩子的名義向它們致謝!
有那麼一個成語,叫「舐犢情深」;
有那麼一個詞,叫「直系親屬」;
有那麼兩個節日,一個叫父親節,一個叫母親節;
有那麼兩種人,一種叫父親,一種叫母親。
父親直率,母親善良。父親有時會丟三拉四,母親有時會斤斤計較。但無論如何,他們總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
語文老師——他們教我們說話;
音樂老師——他們教我們唱歌;
體育老師——他們教我們爬、走、跑、跳;
思品老師——他們教我們為人之道。
當然,也是我們心目當中最棒的——廚師。
在這里,我以一個孩子的名義向它們致謝!向你我生命的諦造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