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形容孝順的四字詞語
形容孝順的成語有:卧冰求鯉、伯俞泣杖、班衣戲彩、入孝出悌、承歡膝下、孝子賢孫、鞍前馬後、百依百順等。
希望能幫到您,望採納!
Ⅱ 表達孝敬的四字成語
十分孝順,非常孝順,你很孝順,孝順父母。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材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關於孝的四字成語有很多,比如移孝作忠、母慈子孝、孝悌力田、忠孝兩全、求忠出孝、子孝父慈、忠孝節義、孝子順孫、孝子愛日、孝子賢孫、父嚴子孝、孝子慈孫、孝悌忠信、披麻帶孝、入孝出悌、父慈子孝、入孝出弟等。
一、移孝作忠 【解釋】: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 【出自】: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父母這件事塗上一些神秘色彩。
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二、母慈子孝 【解釋】: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出處:《尚書·康誥》:「天惟與我彝。」孔傳:「天與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白話文:「上天給我彝。「孔子傳:「上天和百姓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示例:唐·蘇安恆《請則天皇後復位於皇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 白話文:「陛下隱太子的元良,枉太子的神器,如何教天下母慈子孝呢。」
三、孝悌力田 【解釋】: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出自】:《漢書·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白話文:「他派使者慰勞賞賜三老、孝者帛每人五匹,敬愛的人、力田二匹……因為戶口設置三老、孝悌力田常任鄉官。」 四、忠孝兩全 【解釋】: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
亦作「忠孝雙全」。 【出處】:唐·白居易《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業傳將略,名在勛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
白話文:「業傳戰略,名字在勛登記;蘊天爵以修己,忠和孝兩全。」 五、求忠出孝 【解釋】:指尋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出自】:語本《後漢書·韋彪傳》:「夫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 白話文:「國家把選拔賢才為己任,賢人以孝道為第一。孔子說:『孝親所以忠誠可以轉移到你,因此尋找忠臣一定要到孝子之門。
』」 參考資料: 網路-移孝作忠 網路-母慈子孝 網路-孝悌力田 網路-忠孝兩全 網路-求忠出孝。
扇枕溫席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孝感動天
【解釋】講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動上天的故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鹿乳奉親
【解釋】講述了作為孝子怎樣冒著生命危險,想方設法得到鹿乳來奉養親人。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百里負米
【解釋】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嚙指痛心
【解釋】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蘆衣順母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衣順母是《論語·先進》中的典故
湧泉躍鯉
【解釋】講述了漢代姜詩與其妻的孝行。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懷橘遺親
【解釋】陸績懷里藏兩個橘子,帶給年邁的母親吃。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扇枕溫衾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行佣供母
【解釋】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說的是 東漢時齊國臨淄人江革,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的故事。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滌親溺器
【解釋】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恣蚊飽血
【解釋】拿自己的血喂飽了蚊子,讓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順。
【出處】見前文《二十四孝》
尊老愛幼
讀音: [ zūn lǎo ài yòu ]
釋義: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2、扶老攜幼
讀音;[ fú lǎo xié yòu ]
釋義:拉著,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出 處:《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孟嘗)君道中。
3、孝子慈孫
讀音: [ xiào zǐ cí sūn ]
釋義: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 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4、孝子賢孫
讀音: [ xiào zǐ xián sūn ]
釋義: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 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聖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5、孝子順孫
讀音:[ xiào zǐ shùn sūn ]
釋義: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出 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
造句:1.中國人民歷來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
4. 大家都應具有尊老愛幼的好習慣。
5. 這是一個尊老愛幼、伯塤仲篪的模範家庭。
一 孝感動天
二 親嘗湯葯
三 嚙指痛心
四 百里負米
五 蘆衣順母
六 鹿乳奉親
七 戲綵娛親
八 賣身葬父
九 刻木事親
十 行佣供母
十一 懷橘遺親
十二 埋兒奉母
十三 扇枕溫衾
十四 拾葚異器
十五 湧泉躍鯉
十六 聞雷泣墓
十七 乳姑不怠
十八 卧冰求鯉
十九 恣蚊飽血
二十 扼虎救父
二十一 哭竹生筍
二十二 嘗糞憂心
二十三 棄官尋母
二十四 滌親溺器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
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出處:《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雞骨支床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
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
老萊娛親 表示孝順父母。 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逆臣賊子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晉書·王導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誅。」
逆子賊臣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敦煌變文·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亦作『入孝出弟』。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漢·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 *** 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扇席溫枕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衾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席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烏鳥私情 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鴞鳥生翼 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
比喻忘恩負義。 孝悌力田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出處:《漢書·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孝悌忠信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孝子慈孫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孝子順孫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出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 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聖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衣冠梟獍 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
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
移孝為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出處:語出《孝經·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移孝作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出處: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父母這件事塗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Ⅲ 形容孝順的成語有哪些
扇枕溫襲;恣蚊飽血\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葯、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佣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卧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直接網路的
Ⅳ 孝敬父母的成語
孝敬父母的成語有:扇枕溫席、卧冰哭竹、冬溫夏清、卧冰求鯉、恣蚊飽血等。
1、扇枕溫席
出自漢朝劉珍的《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歌曲《孝敬父母》
這首《孝敬父母》通過淳樸的歌詞、優美的旋律表達了子女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在中秋佳節唱響,《孝敬父母》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孝敬父母》由車行作詞,戚建波作曲。
Ⅳ 孝順的成語孝順的成語是什麼
孝順的成語有:火山孝子,孝悌力田,孝悌忠信。
孝順的成語有:孝子慈孫,孝悌忠信,孝思不匱。2:結構是、孝(上下結構)順(左右結構)。3:拼音是、xiàoshùn。4:詞性是、動詞。5:注音是、ㄒ一ㄠ_ㄕㄨㄣ_。
孝順的具體解釋岩攜爛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xiàoshùn]:(動)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反]忤逆。
二、引證解釋
⒈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引《國語·楚語上》:「勤勉粗漏以勸之,孝順以納之,忠信以發之,德音以揚之。」晉袁宏《後漢紀·安帝紀上》:「觀人之道,幼則觀其孝順而好學,長則觀其慈愛而能教。」《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這張主管是個本分之人,況又是個孝順的,聽見娘_,便不往鋪里去。」老舍《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兒子也自然是要孝順了,打吧!」⒉指以財物賄賂官吏或尊長等。引《水滸傳》第九四回:「_何才_與本州庫吏最密,當下探知此事,他便_掇庫吏,把信賞錢大半孝順州官,其_侵來隱答入己。」《紅樓夢》第十五回:「我想如今長安節度雲老爺和府上相好,怎麼求太太和老爺__,寫一封書子,求雲老爺和那守備_一聲,不怕他不依。要是肯行,張家那怕傾家孝順,也是情願的。」⒊指用其他方式討好人家。引《金瓶梅詞話》第七四回:「李桂姐道:『三位師父宣了這一回卷,也該我唱個曲兒孝順。』」⒋指賄賂官吏或尊長的財物。引《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大凡做賊的見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貓兒,見形便伏;做公的見了做賊的,就是仙鶴遇了蛇洞,聞氣即知。所以這兩項人每每私自相通,時常要些孝順,叫做『打業錢』。」⒌特指獻給皇帝的貢物。引《明史·李邦華傳》:「是時神宗好貨,中官有所進奉,名為孝順。疏中刺及之。」
三、國語詞典
侍奉父母,克盡孝道。
四、網路解釋
孝順孝順:漢語詞語孝順:吳業坤演唱歌曲孝順(漢語詞語)孝順是漢語詞語,讀作xiàoshùn,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_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現多指孝敬的口語。
關於孝順的近義詞
孝敬
關於孝順的反義詞
忤逆不肖
關於孝順的詩詞
《留題婺州孝順鎮寺》《茶瓶兒·孝順先知金母》
關於孝順的詩句
慈愛必孝順人子孝順心唯是我儂偏孝順
關於孝順的單詞
piety
關於孝順的詞語
孝悌力田孝思不匱移孝為忠忠臣孝子子孝父慈父嚴子孝孝悌忠信孝子賢孫忠孝不並孝子順孫
關於孝順的造句
1、汪奶奶過了半輩子苦日子,現在兒子們都挺孝順,她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2、媽媽含辛茹苦的培養我長大,我以後一定要好好的孝順我最愛的媽媽。
3、孝順父母是一種美德。
4、這個小兒子,也真孝順。果然沒有叫父親失望。
5、這孩子很孝順,這輩子就指望他為我們兩個老人養老送終了。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孝順的詳細信息
Ⅵ 形容孝順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形容孝順的四字成語:愛老慈幼、寸草春暉、恩逾慈母、祝哽祝噎、顧復之恩、甘馨之費、陟岵陟屺、恩重如山、藉草枕塊、顯親揚名。
1、愛老慈幼
【拼音】:ài lǎo cí yòu
【解釋】:慈:慈愛。 愛護老人與兒童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憐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
2、寸草春暉
【拼音】:cùn cǎo chūn huī
【解釋】: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
【出自】:唐·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恩逾慈母
【拼音】:ēn yú cí mǔ
【解釋】:逾:超過。 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自】:唐·韓愈《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陛下恩逾慈母。」
4、祝哽祝噎
【拼音】:zhù gěng zhù yē
【解釋】: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 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出自】:漢·賈山《至言》:「然而養三老於太學,親執醬而饋,執爵而酳,祝噎在前,祝哽在後。」
5、顧復之恩
【拼音】:gù fù zhī ēn
【解釋】:顧:回頭看;復:反復。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
【出自】:《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Ⅶ 孝親敬長的成語
1.寸草春暉:指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恩情深重,兒女竭盡心力亦難以回報。
(罔極之恩、昊天罔極)
2.無忝所生:勉勵人進德修業,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揚名顯親)
3.養生送死:指對父母應盡的孝道。
(晨昏定省、問安視膳、扇枕溫衾)
4.綵衣娛親:身穿綵衣逗父母開心,比喻孝順父母。
(承歡膝下、冬溫夏凊)
5.慈烏反哺:比喻子女報答親恩。
(烏鳥私情、扇枕溫被)
6.菽水承歡:指子女能克盡孝道。
7.孝子愛日: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8.義不背親:講仁義之人是不違背父母意願的。
9.陟岵陟屺: 指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10.恩逾慈母: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Ⅷ 孝順的成語 關於孝順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孝順的成語主要有綵衣娛親、卧冰求鯉、寸草春暉、慈烏反哺、老萊娛親、蘆衣順母、入孝出悌、孝悌力田、移孝為忠、孝子賢孫、孝悌忠信、扇枕溫襲、菽水承歡、懷橘遺親、刻木事親、哭竹生筍、父慈子孝、王祥卧冰、伯俞泣杖等。
孝順的成語
1、綵衣娛親也作老萊娛親,出自漢劉向《列女傳》,意思是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來,該成語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2、卧冰求鯉故事最早出自干寶的《搜神記》第11卷,講述晉代琅琊臨沂人王祥冬天為繼母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奉行孝道的經典故事。房玄齡等編撰《晉書》亦收錄此事,元代郭居敬則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3、寸草春暉意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難以報答。該詞出自唐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慈烏反哺慈烏反哺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元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5、入孝出悌入孝出悌,亦作入孝出弟,意思是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該詞出自《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Ⅸ 孝順的詞語
1、父慈子孝
[成語解釋]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典故出處]老舍《正紅旗下》:「他們爺兒倆表面上是父慈子孝,可心裡並不十分對勁兒。」
2、孝子慈孫
[成語解釋]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典故出處]豐子愷《我與弘一法師》:「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慈孫,這樣就滿足了。」
3、孝子賢孫
[成語解釋]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典故出處]張賢亮《老照片》:「在經歷了亂世浩劫後,盡一個『孝子賢孫』的本分。」
4、王祥卧冰
[成語解釋]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典故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孩子們當然早已從『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的教訓里蛻出。」
5、卧冰求鯉
[成語解釋]卧在冰上以求得鯉魚。指忍苦孝親
[典故出處]魯迅《朝花夕拾·》:「一到『卧冰求鯉』,可就有性命之虞了。」
Ⅹ 孝親敬老的成語
孝親敬老的成語
孝親敬老的成語,中國是非常講究孝道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有關於孝道的故事,在文化教育里,孝順父母也是重點關注的內容,而且中國詞庫里還有大量的關於孝道的成語,下面我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孝親敬老的成語。
一、慈烏反哺
1、意思是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2、讀音:cí wū fǎn bǔ
3、引證
元 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譯文是經常談論馬有垂韁,狗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祥的烏鴉反哺。
4、例子
阿英《花鳥爭奇》:「慈烏反哺,有母子愛。」
譯文是慈祥的烏鴉反哺,有母子之間的愛。
5、用法:作賓語,定語
二、菽水承歡
1、意思是侍奉父母使其歡喜,指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2、讀音:shū shuǐ chéng huān
3、引證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發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譯文是入則孝,出則弟,如何遠離白發的父母?到不如把豆子水之歡,甜化鹽之分。
4、例子
菽水承歡,貧士養親之樂,義方立教,賢父愛子之心。
5、近義詞有菽水之歡,讀音 shū shuǐ zhī huān ,意思是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三、綵衣娛親
1、意思是指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2、讀音:cǎi yī yú qīn
3、引證
漢 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譯文是老萊子孝順奉養雙親,快七十歲,嬰兒娛樂,穿著五色綵衣,曾經取漿上堂,跌仆,於是躺在地為小孩蹄,有的美鳥鳥在父母身邊。
4、例子
你笑了,太好了,那小弟我綵衣娛親的任務已經完成,就先告辭啦。
5、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
四、晨昏定省
1、意思是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舊時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
2、讀音:chén hūn dìng xǐng
3、引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六回:「不但將親戚朋友一概杜絕了,而且連家庭中晨昏定省,一發都隨他的便了。」
譯文是不只是將親戚朋友一概拒絕了,而且連家庭中早晚問安,一個頭發都跟其他的.就行了。
4、例子
雖不能晨昏定省,但一定要常陪父母說說話聊聊天。
5、用法:主謂式、作謂語
五、寸草春暉
1、意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難以報答。
2、讀音:cùn cǎo chūn huī
3、引證
唐·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是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正像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一樣,兒子怎能報答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
4、例子
老師今天出了寸草春暉的作文題,就是在提醒大家要永遠記得父母之恩。
5、用法:復句式、作主語、謂語
【綵衣娛親】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雞骨支床】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敬老慈少】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慈幼】 敬:尊敬;慈: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敬老慈穉】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憐貧】 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