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國慶節或重陽節的手抄報

關於國慶節或重陽節的手抄報

發布時間:2023-05-22 03:26:20

① 中國人民節日的手抄報 節日的手抄報

① 中國傳統節日的手抄報,圖片 中國傳統節抄日——春節的手抄襲報: ② 春節手抄報大全超漂亮 復雜 您可以使用抄網路的搜索引擎功能,查找春節手抄報的模板或範文,然後根據您的實際需要,進行必要的改編即可。
您在網路的搜索引擎的關鍵欄位框內,輸入「春節手抄報」,然後點擊「網路一下」,或點擊回車鍵,即可瀏覽大量的相關網頁。 ③ 關於節日的手抄報要有圖片的一定,是各個國家幾個和在一起的 可在紙張正中來畫上一源個地球,地球上站一圈手拉手的小人,一個小人代表一個國家 小人的頭部引出對話框,對話框內寫上相應內容
下面為你簡單的排出了一個樣圖 對話框的大小可更改的更飽滿,使得手抄報整體更美觀

以上內容為本人原創,復制黨自重。 ④ 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 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又漂亮,又簡單視頻。 ⑤ 春節雀攔冊手抄報圖片大全 高二水平 高二怎麼還做手抄報啊,不可能吧。。。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我國傳統習慣,在這一天每家每戶要貼春聯,掛燈籠。今天上午我和我的姐姐、爸爸一起貼春聯。
我問姐姐為什麼要貼對聯。姐姐說:「好把我告訴你這就叫『辭舊迎新』。對了那個是上聯,那個是下聯?」我搖了搖頭,姐姐說:「快去問爸爸,她肯定知道。」我讓姐姐走下梯子,我就去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讀聲四聲的是上聯,讀二聲的是下聯。」我很快找到了上下聯,上聯是「好年好景好財運」、下聯是「福地福家福盈門」、橫聯是「萬事如意」,最後我們在門中間貼了個大大的「福」字。等爸爸貼好後,我發現爸爸把那個大福字貼倒。我大聲叫起來:「爸爸,爸爸!你把那個福字貼倒了。」爸爸笑著說:「是呀,福是到了。」我不解的問:「為什麼這么貼呀?」爸爸說是取兩個字的諧音,所以人們在貼福字的時候總是把這個字倒著貼,祈求福到。
這里邊還有個故事呢?聽到這里我迫不及待的想聽這個故事。追著爸爸講春聯的故事。貼完春聯後,爸爸給我講起來這個「福」字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過去有戶人家,家裡窮,讀不起書,不識字,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他也請教先生給他寫春聯,先生知道他不識字(介紹自己作文),怕他把春聯貼倒了,就給他寫了個大大的福字,誰知道,他真的給把福字貼倒了。來他家玩耍的小孩子發現了,就大聲的說:「大爺,福倒了。」結果大爺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他家的福字,他呵呵的說:「福到了好啊。」後來廣為流傳,就演變成現在的習俗了,流傳了下來。講完這個故事,爸爸還給我講了貼春聯的一些知識。
貼春聯讓我學到了好多很多的知識,也感到了新聯換舊符的快樂,我覺得這次貼春聯很有意義,真高興! ⑥ 春節手抄報資料(來歷,習俗,故事)50字左右。急~~~~~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文化精華。 春節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
春節習俗 我國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燒炮竹、燒煙花、摜春盛、年例、祈福、逛廟會、上燈酒、賞花燈等習俗。傳統節日儀衡睜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 春節故事 傳說在很早以前的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名字叫"年",它生性非常的兇殘,平時都在深山密林中活動,因為它還喜歡吃人,所以人們對它非常的害怕;不過幸好"年"一般只是每次的歲末三十的那天晚上才會出來,傷人性命,破壞田園,所以人們一般都會在那天天還沒黑的時候就關上了自己家的門,一直頃宏不睡覺到天亮,到第二天開門鄰里就相互慶賀相安無事。 在後來有一次偶然的事件中,人們發現了原來"年"對爆竹和紅色的東西非常的畏懼,於是從此每到除夕那時人們就會穿紅掛紅以示喜慶,並除舊迎新之時大放爆竹,後來"年"就再也不敢來了。這就是除夕的傳說。在三十過後的那天就當作是農歷正月初一的春節,也稱為"過年"。 ⑦ 關於傳統節日的手抄報,照片哦~~~ //image./i?ct=&z=0&tn=imagedetail&word=%B4%AB%CD%B3%BD%DA%C8%D5%CA%D6%B3%AD%B1%A8%CD%BC%BB%AD&in=24521&cl=2&lm=-1&pn=0&rn=1&di=&ln=1381&fr=&fmq=&ic=&s=&se=& *** 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image./i?ct=&z=0&tn=imagedetail&word=%B4%AB%CD%B3%BD%DA%C8%D5%CA%D6%B3%AD%B1%A8%CD%BC%BB%AD&in=24521&cl=2&lm=-1&pn=0&rn=1&di=&ln=1381&fr=&fmq=&ic=&s=&se=& *** 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⑧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圖片大全四年級 這里有2張,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請採納,謝謝! ⑨ 春節手抄報中關於春節的故事有哪 關於春節的來歷有很多傳說,流傳最廣的是下面的故事: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准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⑩ 中國傳統節日的手抄報(概括) //china.cn/ch-jieri/(中國傳統節日)

第年第一個節氣:打春
(每年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春」,人們通常叫「打春」。為什麼這么叫呢?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種風俗,每年立春這一天,人們穿上節日的服裝,抬著一頭紙糊的大耕牛,載歌載舞上街遊行。遊行後,把紙糊的耕牛抬到縣衙的公堂上,由縣官新自執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趕緊耕種。因此,人們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會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陽,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線。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象徵一天的開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歷1月1日,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元旦節。我國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會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即陰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系,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三月八日:婦女節

三月十二:植樹節

清明節前一天:寒食
(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一說清明前兩天]。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於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之推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晉文公於是規定每年這一天禁止人們起火燒飯,以寒食表示悼念。後來便形成了在寒食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五月一日:勞動節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陰歷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與「午」互為諧音而通用。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
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此後,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麵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來源。這風俗已傳到了國外。)

六月一日:兒童節

七月一日:中國 *** 建黨日

七月七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農歷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陰歷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後有婦女於此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所謂乞巧,即在月光下對著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准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農歷七月十三:敬老節

八月一日:中國建軍節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陰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里,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烘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陰歷九月初九。我國古代以九為陽,九月九日正是陰月陽日,故名「重陽」。相傳東漢時汝南人桓影,聽到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汝南將有大災難,趕快叫家裡人縫制小代,內裝茱萸,縛在臂上,登上高山,飲菊花酒,藉以避難。桓景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裡的雞、狗、羊全部死掉。從此,民間就有在重陽節做茱萸代、飲菊花酒、舉行廟會、登高等風俗。因「高」與「糕」音同,所以重陽節又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唐代詩人王維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記載了當時的風俗習慣。由於該詩感情真摯,至今膾炙人口。)

九月十日:教師節

十月一日:國慶節

農歷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農歷臘月初八:臘八節
(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歷十二月叫臘月。臘月初八這一天,舊俗要喝臘八粥。傳說釋迦牟尼在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供佛,以後民間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農歷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交替];「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除」乃除舊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除夕」在古時還有許多別稱,如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等等。稱呼雖多,但總不外乎送舊迎新、祛病消災的意思。)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
(是農歷的一歲之首,俗稱「大年」。春節的來歷,在我國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民間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時節,南北朝以後才將春節改在一年歲末,並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到了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初年,改農歷為公歷[陽歷]後,便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年:
(人人常把過春節說成「過年」,而「年」的最初含義與今天根本不同。據說,在很古的時候,世界上有一種最凶惡的野獸叫「年」。它生長得比駱駝還大。跑起來比風還快,吼起來比雷還響。它一出來,見人吃人,見畜傷畜,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天神為了懲罰「年」,把它鎖進深山,只許它一年出山一次。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了「年」有「三怕」——怕紅顏色、怕響聲、怕火光。於是,有一年臘月三十晚,大夥在門口貼上紅紙,不斷地敲鑼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裡徹夜點上燈。「年」晚上來了一看,家家燈光通明;一聽,處處放炮聲,嚇得它不敢進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來,見還是戶戶門上紅,遍地咚咚響,嚇得它膽顫心驚,調頭又跑回去了。從此後,「年」一直沒敢再來,據說餓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後來,人們才把防「年」、「驅年」,變成安安穩穩地過年了。「年」沒有了,但是過年的習俗仍保持著。鮮紅的春聯,輝煌的燈火,清脆的爆竹,響亮的鑼鼓,年年如此。)

哇,找了好多資料才找出這些傳統節日,自己邊打字邊了解古代節日,原來都是這樣由來的呀。

② 國慶節和重陽節手抄報2合一

以青春之名,書仿激寫清澈摯愛,以心中紅星,獻禮中華,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黨的精神,百年傳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

江山萬里,七月的豐碑聳立不朽,神州大地一百年的黨。

你想建一個什麼樣的黨?一個用馬克思學說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一個可以把中國引向光明,讓中國人能夠過上好日子的無產階級的政黨。

南湖紅船邊,回首是少年;百年正芳華,奮斗譜新篇。

祖國是部可以影響歷史的世界名著,每一頁都有時代的最強音,讓枝祝黨生日快樂。

胸懷春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穿越山海,從不懈怠,永遠都心懷期待。百年征程波瀾備滑襪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③ 2021重陽節手抄報內容文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佳節,是一個尊老敬老的節日,你是不是在想怎麼畫好 重陽節 手抄報 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2021重陽節手抄報內容文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更多重陽節方面的相關內容推薦↓↓↓

★關於重陽節敬老活動的策劃方案【5篇】

★2021重陽節活動主題題目方案【5篇】

★2021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5篇

★關於重陽節的日記大全10篇

★重陽節作文題材參考10篇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文字

重陽節節名

重陽

「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雲:「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

祭祖節

重陽節與 除夕 、 春節 、 清明 、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 經驗 的一種文明形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登高節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敬老節

孝滿中華 德潤人心

近代,九月初九被賦予了敬老節的新含義。因「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含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在民俗觀念中,又因「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且「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賦予有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重陽節 作文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 傳說 。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 祝福語

1.重陽美,願你好似春的天空那樣嫵美,願你好似夏的天空那樣麗美,願你好似秋的天空那樣爽美,願你好似冬的天空那樣幽美,祝你九九重陽幸福和美!

2.恁個久沒盯到你,重陽節我還是整條微信,假巴意思問候哈你嘛!祝願你身體巴巴適適勒,生活得安安逸逸勒,工作得耍耍搭搭勒,日子過得撐撐抖抖勒!

3.重陽節登高避災禍,願你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秋高氣爽菊花美麗,祝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枝茱萸插房中,生活幸福比蜜甜;祝你九九重陽節快樂久久。

4.願你如天天如春日天空般嫵媚,願你日日如夏日天空般明麗,願你如時時如秋日天空般高爽,願你秒秒如冬日天空般朦朧,祝你擁有甜蜜溫馨的重陽佳節!

5.重陽節登高,我登上天庭,用菊花酒賄賂了全能的上帝,借他的手機給你發微信,因為收到上帝祝福的人定會健康久久,長壽久久,快樂久久,幸福久久!

6.重陽九月九;大家捧杯好酒,祝願友誼恆久。願親朋好友:幸福永久,事業成就!祝天下父母:健康長久,快樂久久!盼天下老人:無病無愁,活到九九!

7.秋風中彌漫著歡樂,樹梢上飄落著祝福,重陽的溫馨在招手,節日的激情在噴薄。我願化作清風陽光白雲,給你載來如意健康財富。重陽節快樂!

8.九九重陽佳節,想約你一起來過節,但菊花一采就碎,菊酒一喝就醉,外出旅遊太貴,登高遠眺太累,不如發條微信經濟又實惠,祝你重陽過得輕松愉快!

9.用秋月 編織 美麗的夢境,用金菊收集燦爛的心情,用高山厚重真誠的思念,用心弦撥動友情的音樂,用快樂點綴「九九」的祝福,重陽節,願幸福伴你到老。

10.金秋九月,重陽又至。登高遠望,飲酒賞菊,品糕點,佩茱萸,簪菊花,放紙鷂,重陽習俗,給您一個充實的重陽節,預祝爸媽在重陽節吃好,喝好,玩好!


2021重陽節手抄報內容文字相關 文章 :

★ 2021重陽節手抄報清晰文字內容

★ 重陽節尊老敬老手抄報文字內容2021

★ 2021年國慶節手抄報文字內容

★ 2021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2021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小學三年級重陽節手抄報圖片2021

★ 重陽節手抄報簡短漂亮字少一等獎

★ 2021重陽節策劃方案活動內容

★ 九九重陽節主題活動方案2021

★ 開展重陽節活動方案2021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④ 國慶節的手抄報

懷疑!來
我剛編完手編報自哩~

還有上樓發的這是什麼啊?我剛買的書《時間簡史》?太深奧了。。被老師P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誒,同學,手編報才要一篇字?

⑤ 畫傳統節日a4紙手抄報 傳統節日手抄報

導讀: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那可真是數不清,一年四季,每個月份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中國傳統節日,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和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那麼,傳統節日手抄報怎麼畫呢?以下是我帶來的最漂亮的傳統節日手抄報,供大家參考借鑒哦。 傳統節日列表 農歷正月 正月初一,春節,雞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誕辰,佛教中彌勒佛誕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正月初二,犬日。 正月初三,豬日,小年期。 正月初四,羊日,孫天醫(孫思邈)誕辰。 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開市,神話中五路財神誕辰。 正月初六,馬日,送窮日。 正月初七,人日,又稱人勝節,送火神。 正月初八,穀日,道游則教中閻王爺誕辰,八仙日。 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誕辰。 正月初十,地日,石頭生日(祭石頭)。 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婦日,炒黃豆(老鼠眼),點百火,丟百病。 正月十三,上(試)燈日,關公升天日。 正月十五,元宵節,正燈日,道教上元節,是天官堯的誕辰。 正月十八,落燈日。 正月二十,天穿節,天穿節又叫補天節,「小天倉」,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這一節日又與「雨水」節氣相關。立春後的節氣是「雨水」。古人認為,是日「天一生水」,應節則下雨,故謂之「天穿」。神話與節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節這一民俗節日傳統。天穿節的主要習俗:煎餅「補天穿」、天穿射、亂飯扎針。 正月二十五,天倉節(填倉節),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神陵棚。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 農歷二月 二月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 二月初二,春龍節,又叫龍抬頭、青龍節,佛教中濟公菩薩生日。 二月初三,神話中文昌帝君誕辰。 二月十二,花朝節(一說二月十五),又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二月十五,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誕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誕辰。 二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誕辰。 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賢菩薩誕辰。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農歷日期不固定(見清明)。 清明,24節氣之一,農歷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後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內。 農歷三月 三月初汪敗三,上巳節,姑娘回娘家,黃帝的誕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誕辰,神話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三月十五,神話中趙公明元帥誕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誕辰。 農歷四月 四月初一,祭雹神。 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薩誕辰。 四月初八,浴佛節(龍華會),佛教中釋迦牟尼誕辰。 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誕辰。 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呂洞賓誕辰)。 四月十八,神醫華佗誕辰。 四月二十八,葯王(神農)誕辰。 農歷五月 五月初五,端午節。 五月十三,雨節。 農歷六月 六月初一,半年節(過半年)。 六月初六,曬衣節,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祭祀山神。 六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得道。 六月二十四,關公誕辰,神話中雷神誕辰,荷花生日。 農歷七月 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七月初七,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七月十五,是地官舜的誕辰,佛教的盂蘭盆節,有盂蘭盆會傳世,儒家俗稱鬼節,道教稱中元節。 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誕辰。 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七月二十三,諸葛武侯誕辰。 七月三十,佛教中地藏王菩薩誕辰(地藏節)。 農歷八月 八月初一,天醫節。 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八月初八,神話中瑤池大會。 八月十五,中秋節。 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誕辰。 農歷九月 1.九月初九,重陽節。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出家。 農歷十月。 1,十月初一,十月朝,寒衣節,又稱祭祖節,也是儒家鬼節之一。 2.十月十五,道教下元節,水官禹的誕辰。 農歷十一月 1,冬至,故又稱日南至,亞歲(僅次於新年),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被用來確定月序和閏月的節氣,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內(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遲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閏月的大前提。因節氣和公歷都是陽歷屬性,所以節氣公歷日期反而相對固定,冬至常在公歷(陽歷)12月22日前後。 農歷臘月 1,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佛教中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3,十二月二十四掃塵。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封井(祭井神),貼春聯,迎財神,吃年夜飯,守歲。

⑥ 關於重陽節和國慶節的手抄報 重陽節的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大全簡單好畫大氣好看

2018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九九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大全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圖片共度重陽節

2019重陽節手抄報內容資料 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內容2019

慶國慶過重陽的手抄報關於重陽的手抄報

孝老9愛親愛在重陽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詩會簡易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敬老聚餐禮儀手抄報 重陽節敬老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簡筆畫簡單又漂亮

2018重陽稿悄節手抄報圖片大全重陽節手抄報一等獎圖集

2018年的重陽節是10月17日那麼同學們知道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該

搜一下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

喜迎國慶情暖重陽的手抄報迎國慶手抄報

小學生重陽節手吵敬亮抄報圖片大全 小學重陽節手抄報圖片

2020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2020

小學重陽節主題升寬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

一年級重陽節登高手抄報 重陽節手抄報

九九重陽節手抄報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⑦ 中華人民傳統節日主題手抄報 傳統節日手抄報

傳統節日手抄報內容如下: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悄春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臘尺活文化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龍抬頭(農歷二月初二輪運高)、社日節(農歷二月初二);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 ;寒食節(冬至後的105或106天);清明節(公歷4月5日後);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下元節(農歷十月十五);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除夕(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另外,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們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⑧ 用英語寫的關於節日的手抄報。快

好的,聖誕節的由來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字。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盤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
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亦開始流行起來。
The cause of the Christmas festival
This name of" Christmas festival" is the word of 縮 of" the Christ Catholic mass".The Catholic mass is a kind of week rites of the church.The Christmas is a religious stanza.We it regard as Su of birthday to celebrate, as a result again a Christmas.This day, all Christ churches of whole world hold the special week rites.But have a lot of 歡s of Christmas festival to celebrate the activity and religions to have no the least bit connection.Exchange the gift, mail Christmas card, this all makes the Christmas festival become one day that is universal rejoicing.
The birth of the Jesus is to have a story of, Jesus is because of wearing the Holy Ghost to become the 孕 , living from the second of woman`s Mali of 童 of.The absolute being even sends the emissary to add the row of 伯 to instruct explicitly in a dream about 瑟 , call he not important cause for Mali second single pregnancy but don`t want her, want to marry with her on the contrary, rise that child to be named" Jesus", the meaning want the 他 to save out from the crime the common people
When the Mali is second to face the dish soon, the government of Rome descended the order, all people arrive the Bethlehem and must declare the household register.Invite the 瑟 and Malis second have to follow instructions.
When they arrive the Bethlehem, the color of the sky has already faint, helpless two people can not find out the hotel 渡宿 , only have a shed for horses and can reside temporarily.At this time, the Jesus was born!The 於 is a Mali second only on the manger, born the Jesus.The 後 naissance of the artificial memorial Jesus, settle December then 25 is a Christmas festival, hope the Catholic mass year by year, celebrate the Jesus to be born.
The Christmas festival woulds be the naissance that the 於 celebrates the Jesus on December 25th, but the true naissance day knows for no one.19 centuries, the Christmas card of popular, the emergence of the Santa Claus, the Christmas festival also starts spread
這是一個故事,關於由來,
你還可以寫一些其他的節日:農歷節日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the Spring Festival)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Lantern Festival)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the Dragon-Boat Festival)
農歷七月初七乞巧節(中國情人節)(Double-Seventh Day)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the Mid-Autumn Festival)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農歷臘月初八臘八節(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農歷臘月二十四傳統掃房日
再寫一個笑話就好了。

⑨ 關於國慶節的手抄報內容

國慶節手抄報內容:


中國國慶節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節、國慶日、中國國慶節、國慶黃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的三次。


國慶節由來:


國慶節意義:

國家象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功能體現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

基本特徵

顯示國家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慶祝國慶簡短詩歌:

1、《國慶》

舉國上下慶國慶,

遙想當年戰鼓驚。

全國人民齊祝興,

皆出兒女愛國心。

2、《國慶有感》

紅旗隨風舞翩翩,

燈光溢彩映亮天。

舉國同慶數十載,

千家萬戶齊開顏。

3、《慶祝國慶》

禮炮聲聲震天下,

五星紅旗似彩霞。

光輝歷程世矚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開放揚起帆,

祖國躍上千里馬。

今日再展戰洪圖,

燦爛前景世人誇。

視如今,

風雨過後更神氣。

閱讀全文

與關於國慶節或重陽節的手抄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園送給敬老院禮物 瀏覽:7
臨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哪個好 瀏覽:380
老年人集郵 瀏覽:653
黑龍江殘疾人養老金 瀏覽:274
長壽花長白色棉絮用什麼葯 瀏覽:614
明朝最長壽王爺 瀏覽:387
需要父母幫忙貸款怎麼說 瀏覽:508
嘉興哪裡周日體檢 瀏覽:659
養老社保憑證丟了怎麼辦 瀏覽:941
2020陝西省退休養老金最新消息 瀏覽:616
75歲老人的肺功能應該在多少 瀏覽:516
關愛老年人口號 瀏覽:507
上海養生館300萬事件怎麼樣了 瀏覽:721
老年人嫖娼被罰款 瀏覽:615
農保會延遲退休年齡嗎 瀏覽:300
養老保險號碼怎麼查 瀏覽:702
新秩序會有延長壽命 瀏覽:430
開養生館有哪些難度 瀏覽:880
研究生復試體檢掛什麼科室 瀏覽:624
婚後如何跟雙方父母相處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