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孝敬敬是不是成語

孝孝敬敬是不是成語

發布時間:2023-05-19 05:37:23

① 關於孝敬的成語

【伯俞泣杖】:指孝順父母。

【不孝之子】:不孝順的子孫。

【綵衣娛親】:傳說春秋內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容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慈孫孝子】:慈、孝:孝敬奉養。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定省溫凊】:定省:古代兒女早晚向父母問安;溫凊:冬溫夏凊的略語,溫是溫被,凊是扇席。形容子女非常孝順。

【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老萊娛親】:表示孝順父母。

【母慈子孝】: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卧冰哭竹】:卧冰:晉王祥卧冰求魚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筍。指對父母十分孝順。

【孝悌力田】: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孝悌忠信】: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② 有哪些關於孝順的成語

舐犢情深 椿萱並茂 義方之道 寸草春暉 無忝所生
養生送死 綵衣娛親 慈烏反哺 菽水承歡 孝子賢孫
忠孝兩全 移孝為忠 孝子愛日 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 披麻帶孝 忠孝節義

③ 關於孝親的四字成語

1. 關於孝親的四字成語

孝敬不是成語,是詞語!

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義務!詩經、爾雅中》說:「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意思就是說,要盡心贍養侍奉父母,尊敬愛護老人「順」,就是要順從,依老人的意願行事,主要指在養老方式、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方面,也可以說,「順」是「孝」的具體體現。 子女是父母生養,從出生開始,喂養撫育,洗漿補訂,生病時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難治之病,情願捨命換兒安;稍長,教給基本生活能力,供給讀書,關心其成長,永不停歇。父母對子女付出的愛,是一生一世,可謂:親情無價,骨肉情深。而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遠是負著債的。子女對父母盡孝道,是一種基本道德,是社會道德的基礎。孝是天經地義的人類本性。孝的真諦是:「報本思源、尊重生命、圖謀發展」。父母生前應做到:「尊重關愛,順從意願,不虧吃住,衣潔保暖,病有所醫」。讓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父母的過錯,應柔和、細聲進行勸諫,耐心溫和地指出,決不能對父母進行粗暴的訓斥和指責,更不能惡意地譏諷。

2. 求關於孝的四字成語

關於孝的四字成語有很多,比如移孝作忠、母慈子孝、孝悌力田、忠孝兩全、求忠出備橘孝、子孝父慈、忠孝節義、孝子順孫、孝子愛日、孝子賢孫、父嚴子孝、孝子慈孫、宴滾瞎孝悌忠信、披麻帶孝、入孝出悌、父慈子孝、入孝出弟等。

一、移孝作忠 【解釋】: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 【出自】: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父母這件事塗上一些神秘色彩。

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二、母慈子孝 【解釋】: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出處:《尚書·康誥》:「天惟與我彝。」孔傳:「天與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白話文:「上天給我彝。「孔子傳:「上天和百姓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示例:唐·蘇安恆《請則天皇後復位於皇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 白話文:「陛下隱太子的元良,枉太子的神器,如何教天下母慈子孝呢。」

三、孝悌力田 【解釋】: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出自】:《漢書·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白話文:「他派使者慰勞賞賜三老、孝者帛每人五匹,敬愛的人、力田二匹……因晌空為戶口設置三老、孝悌力田常任鄉官。」 四、忠孝兩全 【解釋】: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

亦作「忠孝雙全」。 【出處】:唐·白居易《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業傳將略,名在勛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

白話文:「業傳戰略,名字在勛登記;蘊天爵以修己,忠和孝兩全。」 五、求忠出孝 【解釋】:指尋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出自】:語本《後漢書·韋彪傳》:「夫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 白話文:「國家把選拔賢才為己任,賢人以孝道為第一。孔子說:『孝親所以忠誠可以轉移到你,因此尋找忠臣一定要到孝子之門。

』」 參考資料: 網路-移孝作忠 網路-母慈子孝 網路-孝悌力田 網路-忠孝兩全 網路-求忠出孝。

3. 孝順的四字成語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出處:《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雞骨支床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

老萊娛親 表示孝順父母。

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逆臣賊子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晉書·王導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誅。」

逆子賊臣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敦煌變文·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漢·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 *** 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扇席溫枕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衾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席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烏鳥私情 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鴞鳥生翼 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義。

孝悌力田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出處:《漢書·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孝悌忠信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孝子慈孫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孝子順孫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出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

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聖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衣冠梟獍 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

移孝為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出處:語出《孝經·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移孝作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出處: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父母這件事塗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4. 關於感恩父母的四字成語

【伯俞泣杖】指孝順父母。

【班衣戲彩】指身穿綵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後以之為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班衣戲采】相傳老萊子七十歲時穿綵衣作兒戲以娛親。後以之為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斑衣戲彩】指身穿綵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後以之為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承歡膝下】承歡:舊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時依於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舊指侍奉父母。

【慈烏反哺】慈:奉養;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能反哺其母;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慈烏返哺】慈:奉養。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綵衣娛親】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定省溫凊】定省:古代兒女早晚向父母問安;溫凊:冬溫夏凊的略語,溫是溫被,凊是扇席。形容子女非常孝順。

【反哺銜食】反哺:烏雛長大後,銜食哺母烏。小烏又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恩情。

【反哺之情】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恩情。

【反哺之私】反哺:幼鳥長大後,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

【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5. 關於感恩的四字成語10個

關於感恩的四字成語10個:

結草銜環、渴者易飲、千恩萬謝、寸草銜結、銜環結草、

恩恩怨怨、感恩戴德、感恩圖報、感恩懷德、恩深義重

列舉幾個解釋如下:

成語:結草銜環

拼音: [jié cǎo xián huán]

釋義: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嘴裡銜著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出處:元·李行道《灰闌記》:「多謝大娘子;小人結草銜環;此恩必當重報!」

造句:感激先生的救命之恩,日後我一定~,以死相報。

成語:千恩萬謝

拼音: [qiān ēn wàn xiè]

釋義:一再表示感恩和謝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四回:「李助是個星卜家,得了銀子,千恩萬謝的辭了范全、王慶,來到段家莊回復。」

造句:啞巴又作揖,又行禮,千恩萬謝地走出去。

成語:銜環結草

拼音: [xián huán jié cǎo]

釋義: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嘴裡銜著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唐·白居易《贖雞》詩:「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

造句:大恩未報,刻刻於懷。~,生死不負。

6. 尊師孝親成語有哪些關於尊師孝親的成語,隨便是關於尊師還是孝親的

你好! 尊師: 師出名門 尊師重道 程門立雪 良師益友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程門立雪 原意是說:冒著大雪在程頤門前站著。用來形容尊敬老師,虔誠求教。

這則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楊時和游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

程頤正在閉目養神,楊時、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 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

後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範例。「程門立雪」也可說成「立雪程門」。

孝親故事: 二十四孝 01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

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

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

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

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04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

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 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

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 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

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 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

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07 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

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 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

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

④ 有關孝順的四字成語

孝敬父母方面的常用成語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材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⑤ 孝順的成語孝順的成語是什麼

孝順的成語有:火山孝子,孝悌力田,孝悌忠信。
孝順的成語有:孝子慈孫,孝悌忠信,孝思不匱。2:結構是、孝(上下結構)順(左右結構)。3:拼音是、xiàoshùn。4:詞性是、動詞。5:注音是、ㄒ一ㄠ_ㄕㄨㄣ_。
孝順的具體解釋岩攜爛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xiàoshùn]:(動)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反]忤逆。
二、引證解釋
⒈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引《國語·楚語上》:「勤勉粗漏以勸之,孝順以納之,忠信以發之,德音以揚之。」晉袁宏《後漢紀·安帝紀上》:「觀人之道,幼則觀其孝順而好學,長則觀其慈愛而能教。」《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這張主管是個本分之人,況又是個孝順的,聽見娘_,便不往鋪里去。」老舍《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兒子也自然是要孝順了,打吧!」⒉指以財物賄賂官吏或尊長等。引《水滸傳》第九四回:「_何才_與本州庫吏最密,當下探知此事,他便_掇庫吏,把信賞錢大半孝順州官,其_侵來隱答入己。」《紅樓夢》第十五回:「我想如今長安節度雲老爺和府上相好,怎麼求太太和老爺__,寫一封書子,求雲老爺和那守備_一聲,不怕他不依。要是肯行,張家那怕傾家孝順,也是情願的。」⒊指用其他方式討好人家。引《金瓶梅詞話》第七四回:「李桂姐道:『三位師父宣了這一回卷,也該我唱個曲兒孝順。』」⒋指賄賂官吏或尊長的財物。引《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大凡做賊的見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貓兒,見形便伏;做公的見了做賊的,就是仙鶴遇了蛇洞,聞氣即知。所以這兩項人每每私自相通,時常要些孝順,叫做『打業錢』。」⒌特指獻給皇帝的貢物。引《明史·李邦華傳》:「是時神宗好貨,中官有所進奉,名為孝順。疏中刺及之。」
三、國語詞典
侍奉父母,克盡孝道。
四、網路解釋
孝順孝順:漢語詞語孝順:吳業坤演唱歌曲孝順(漢語詞語)孝順是漢語詞語,讀作xiàoshùn,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_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現多指孝敬的口語。
關於孝順的近義詞
孝敬
關於孝順的反義詞
忤逆不肖
關於孝順的詩詞
《留題婺州孝順鎮寺》《茶瓶兒·孝順先知金母》
關於孝順的詩句
慈愛必孝順人子孝順心唯是我儂偏孝順
關於孝順的單詞
piety
關於孝順的詞語
孝悌力田孝思不匱移孝為忠忠臣孝子子孝父慈父嚴子孝孝悌忠信孝子賢孫忠孝不並孝子順孫
關於孝順的造句
1、汪奶奶過了半輩子苦日子,現在兒子們都挺孝順,她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2、媽媽含辛茹苦的培養我長大,我以後一定要好好的孝順我最愛的媽媽。
3、孝順父母是一種美德。
4、這個小兒子,也真孝順。果然沒有叫父親失望。
5、這孩子很孝順,這輩子就指望他為我們兩個老人養老送終了。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孝順的詳細信息

閱讀全文

與孝孝敬敬是不是成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感恩孝順父母 瀏覽:298
南寧退休金調整 瀏覽:675
乾隆養生按摩器廣告錄音哪裡買 瀏覽:261
長春星級養老院 瀏覽:55
結婚敬茶父母應說點什麼 瀏覽:247
70歲老人過生日包餃子包多少個 瀏覽:518
長壽鄒川 瀏覽:500
認證60歲養老保險的是什麼軟體 瀏覽:472
重陽節去爬山的周記 瀏覽:145
農村老年人照相怎麼賺錢 瀏覽:528
老年人旅遊郵輪 瀏覽:147
北京社保繳納多少年可退休 瀏覽:805
九寨溝長壽村在哪裡 瀏覽:985
全民體檢包括哪些人 瀏覽:259
養老保險查詢原始密碼 瀏覽:385
退休金應該從哪個月領取 瀏覽:998
農村校長退休工資多少 瀏覽:33
夏季節養生的老人如何養生為好 瀏覽:544
老年人脊椎骨折吃什麼 瀏覽:352
八十歲以上老人買保險多少錢 瀏覽: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