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聖經的角度看《孝敬父母》
1.耶穌是榜樣。
約翰19:26-27
【約 19:26】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
【約 19:27】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約伯記12:12
【伯 12:12】 年老的有智慧,壽高的有知識。」
2.神的命令
出埃及記20:12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以弗所書6:1-3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十條誡命中,1-4條講的人與神的關系
5- 10條講的人與人的關系,而人與人的關系中第一條就是孝敬父母。
約翰福音
【約 14:15】 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約 14: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 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約 15:10】 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里。」
出埃及記
【出 21:15】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出 21:17】 「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利未記
【利 20:9】 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他咒罵了父母,他的罪要歸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
愛神就要遵神的命令
3.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
【創 3:16】 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
【箴 13:24】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箴 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 23:13】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
【箴 23:14】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
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
1.聽從父母
【箴 23:22】 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
【西 3:20】 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弗 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提前 5:1】 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少年人如同弟兄,
2.贍養父母.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尊敬父母,使父母高興。
3.關心父母
信了耶穌的,不光關心他們肉體的滿足,更要關心他們靈命。
未信耶穌的父母,要把福音傳給他們。
1.使人得福
【出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申 5:16】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伯 36:11】 他們若聽從侍奉他,就必度日亨通,歷年福樂;
【創 27:28】 願 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
【詩 128:3】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詩 128:4】 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詩 128:5】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
【申 28:2】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 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
2.在世長壽
【箴 4:10】 我兒,你要聽受我的言語,就必延年益壽。
3.得天上地上的福分
【創 27:28】 願 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
Ⅱ 父母分開了,我爸生病住院我負擔不起怎麼辦
先將父親接握埋出院,在家護理!然後到當地社區或村委給父親申請低保,最後自帆鋒己做點小買賣,買水果蔬菜或零碎的小東態皮晌西,這樣時間靈活便於照顧父親!
Ⅲ 古代的歐洲,兒女要不要贍養父母的
須知世界上最可貴的是親情,是孝敬。可惜一般人不知道,孝敬才是最大的福分。父母就是我們的根,根不扎實,枝葉不可能繁茂,人生的幸福圓滿願望不可能成就。古代的大舜因孝行而名聞天下。須知,大舜的孝行是他父親、後母、弟弟加害於他時他仍然對父母恭敬毫無怨言而成就的。父親永遠是孩子的父親,孩子永遠是父親的骨肉。父親是自己的一部分的根,孩子不贍養父親,就是在斷孩子自己的根、斷孩子的福分,未來的人生願望不可能圓滿成就。家人之間,不能只談錢和利,要講情義和道義,即使父親對孩子沒有撫養義務,作為一個有德行的孩子,應該更加主動盡孝。表面上看,盡孝是在付出,可知道上天不負有心人,老天對孝敬的報償,是人們付出的千千萬萬倍甚至還不止。作為孩子的母親,一定要有智慧,要為兒女的長遠著想,而不是任一己之見耿耿於懷,甚至慫恿孩子憎恨自己的父親,這樣做是最短淺和愚蠢的行為,說白了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推。孩子憎恨父親,將來人格一定不健全,生活不幸福,做母親的到時候沒有後悔葯可吃!孩子孝敬父親,必定將來更孝敬母親。孩子心地善良,做母親的必有晚福可享,該多好!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寬厚忍辱才有福分。何必要斤斤計較?心胸一定要放大,才有福分。我的話很直率,但很真誠,如能聽我的勸,將來孩子和母親都很好,前途一定光明。如果不聽勸,恐怕以後人生的坎坷還會很多。供你們參考
Ⅳ 孝敬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孝敬父母要從兩個方面:
1、自己。要努力工作,保重自己的身體,夫妻回和睦,教育好孩子,經常給答父母打個電話,問問父母的情況,也把自己的情況給父母說說,讓父母放心。孩子過得好,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
2、父母。老人除了物質需求之外,還需要精神和親情的慰藉。年輕人工作和生活壓力都很大,比較繁忙。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帶著愛人和孩子,常回家看看。和父母拉拉家常,幫助父母做一些需要幫助做的事情。盡管兩代人思想觀念不一樣,也不要和父母爭吵,有話好好說。老人的嘮叨也是一種愛的表現。父母有病,及時帶父母去醫院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父母健康長壽,也是兒女的福分。
Ⅳ 兒女爭著贍養九旬老母親,子女為何如此孝順
我覺得兒女會這么孝順,跟自己父母年輕時的教育肯定也是脫不了干係的,因為一個好的家庭是絕對不會拋棄贍養自己父母的,像這種行為也不是一個孝順的兒女能做出來的行為,像現在有很多的家庭,父母在他們小時候對他們特別的嚴苛,甚至說可以說從來沒有享受過一個完整的童年,像這種情況自己家的小朋友肯定是會有怨言的,但是在小時候還沒有能力的時候,也不好做出什麼事情,但是在老了之後他們心中的那種不滿肯定是要發泄出來的,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年輕人把自己的父母送進養老院的這種行為,自己可以省很多的心。也不至於背上一個不孝順的罪名,因為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做了。
1、為什麼這個母親的兒女都這么孝順呢?是有什麼秘訣嗎?
肯定是想把最好的生活給自己的母親,不想再讓她受苦了,因為年輕的時候受的苦已經夠多了,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爭著贍養自己母親的情況,可能是大家都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吧,所以想在這種最後的時刻對她盡盡孝心也是特別好的。特別是還能夠給自己家的小朋友起到一個帶頭的作用。
Ⅵ 非常孝順,福報大,做什麼都很順利的生肖有哪些
老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一個人想要有福氣,不是靠求的,也不是搶的,反而是靠自己一點一慶殲山點修來的,而孝順父母就是很好的積福的形式。
一個人如果是孝順的,那他的實質也一定是柔和,有愛的,而反過來另一種人,便是冷酷無情的。一個明白孝順得人,好運氣才能隨著他身邊。今天給大家講的這樣的人就是比較孝順,福報大,干什麼好像都很成功,一輩子不缺錢花。
最終,大家談到的福分生肖是屬相馬。屬馬的人熱情開朗、有責任心,並且心思縝密,能顧及到身旁人的情感。屬馬的人彷彿一直都是元氣滿滿的模樣,在工作上他們更願意吃苦耐勞,總能變成領導幹部身旁的得力干將,在生活中她們也會自己用激情把生活活得豐富多彩。
屬馬的人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便是對家庭很好,特別是父母,十分尊重。他們也會自己用細致想法化為活動,處處留心,用心陪伴,從含糊的錢財物質上,落實到父母的吃穿住行上,都可以給與父母最恰到好處關愛。因此屬馬人是公認的孝順。這種勤奮又孝順的屬馬人,會好運常伴,福氣更多的。
大家生活中到處都有一心只想著自己的人,能充分體現打心眼裡要想孝順父母的屈指可數。但是這樣的人是沒有什麼厚福的。父母好比大家生命中養分,並沒有他的付出,大家怎能長成參天大樹。總而言之,家和諧,人才有福。
Ⅶ 孝敬老人是傳統的美德
在我們的傳統中,孝順老人,該是一種美德。中華文明遠遠流長,在我們剛剛懂事的時候,接受最早的教育就該是尊老愛幼,老人養育了我們,當他們老了,行動不便了,我們去照顧一下,也是理所當然的。
人老了,住院的時候,是對子女的一次大考驗
去年父親住院的時候,同屋的一個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而同屋其他人也很注意他們,老頭很健談,也很願意講自己的故事。
他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我們陪老人的都是中年人,而他是兩個年輕的女孩。
他的姑娘怎麼這么小啊。他大概也看出別人的疑問,他就主動與大家講了起來他的故事,原來這是他的一對雙胞胎孫女,大兒子離婚之後,就扔下了兩個姑娘不管了,是他老兩口將兩個孫女養大的,兒子離婚去了南方,從此遙無音訊,而他的其他三個兒子,雖然都在本地區,但在他生病的時候,都沒有來看過他,他還有兩個女兒,都嫁到外地去了,也很少回家。
能夠在他生病的時候照顧他的也只有這兩個孫女了。
這也是上天賜給他的福吧,他說如果沒有兩個孫女,他還真的沒有人照顧了。
幾個兒子都不管他,其中一個因為家庭瑣事還與他斷絕了父子關系。
好在兩個孫女特別孝順,特別是住院的時候,能夠一直陪伴著他。給他跑前跑後,送飯陪夜。
是啊,人老了,行動不便利了,特別是生病住院的時候,需要的是子女的照顧,這個老人的兒女卻裝聾作啞,不照顧老人,太不地道了。
老年人,許多行動不便利,不能外出,需要兒女常回家看看,排遣寂寞。
現在人都很忙,可以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是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一陪自己的父母。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曾經唱出了多少老年人的心聲:「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福,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只圖個平平安安。」
一晃,當年常這首歌的人都快進入老年人的行列了,人太不禁混了,幾十年一晃而過,不經意就老了。
正如歌里所唱,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只圖個平平安安。
現在的老人,很多人都有養老金,他們不缺錢,也不需要太多的錢,只圖個兒女團圓,平平安安。
他們時刻想著自己的兒女,只想兒女來了說說話,就知足了。
抽空忙裡偷閑也要看看自己的爹媽,不要找太多的理由,父母已經老了,再多的理由也是蒼白的。
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去懺悔,有用嗎?活著不孝,死了亂叫,這樣的人太多了。其實,這不是孝順,是在裝模作樣。
孝順父母,也是在為自己積蓄福報。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不光說在嘴上,更應該做到實處,孝順父母,也是為自己積蓄福報。
有一個小品,一個小孩子,見父母經常把剩飯給奶奶吃,她於是也把剩飯端給爸爸媽媽吃,媽媽問她為什麼要爸爸媽媽吃剩飯,她說每次都見爸爸媽媽這么做,她也這么做了。並且說長大以後,等爸爸媽媽老了,她也會這樣對待爸爸媽媽。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思想是潛移默化影響。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親都不孝順,怎麼能教育好自己的後代?
自己孝順,相當於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了榜樣。這比說一百遍,一千遍的好聽的話經用。
我們都會老的,老了的時候,孩子能夠孝順,就是最大的福分。
Ⅷ 2017年八年級描寫孝順的作文
孝順,尊師,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小朋友從小培養的優良品質。尊重和感恩並不只是一句口號或者只在某個節日才可以做,對父母說一句感謝,對師長道一聲問候,簡單又溫暖。
孝敬父母,首先要關愛父母,幫父母做點家務事,平時,媽媽買菜回來,自己主動去接一接,讓媽媽歇一歇;父母不舒服時,我們更要分擔一些家務事,守候在他們身邊,送湯送水,讓他們生病也生得甜蜜。
敬老,老人的長壽是兒孫的福分,子孫的孝敬是老人的福分,在偏闢地山村裡,有許多留守老人,他們在大山裡等著在外打工的兒女們回家,等兒女回家的時候,他們總是把的東西給兒女;有許多老人被兒女送到養老院,老人在養老拿寬院雖然的很好,但老人更希望的是自己的兒女看看自己,幾句交談,老人就能得到莫大的喜悅。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叫做《向爸爸買一個小時》一位父親下晚回到家裡已經很晚了,很累也很煩,他發現5歲的桐答兒子站在門口等他。
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爸爸?
什麼問題?
你一個小時可以掙多少錢,爸爸?
你問這個局敏慧干什麼,這跟你沒有關系。父親很生氣。
我只是想知道,請您告訴我,孩子哀求著。
我一個小時可以掙20美元。
那您可以借給我10美元嗎?
借錢,你要錢干什麼?我很累了,沒有時間跟你在這里羅唆,你馬上給我回到床上去。
孩子很無奈地回去了。
過了一會父親感到自己剛才的態度有些粗暴,而且這個孩子平時也不會輕易張口跟父母要錢,也許他真的需要錢。
父親來到孩子的房門口:兒子,你睡了嗎?
爸爸,沒有,我還醒著。
對不起,爸爸剛才的態度不好,這是你要的10塊錢。不過,你能告訴我你要錢做什麼嗎?
孩子一看到10塊錢很興奮,從枕頭下又拿出很多褶皺了的錢。
父親一看,很奇怪,說你有錢,還問我要,你要這么多錢做什麼?
孩子沒有回答,只是很快地數著錢,然後滿臉興奮地對父親說「爸爸,這里有20美金,我可以跟你買一個小時嗎?我想請你明天早點回家,因為我想跟你一起吃晚飯。」
父母對我們的愛,常常是無聲而平凡的,如同陽光灑在花朵上,奉獻無私的溫暖。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像花朵一樣,報以太陽感謝呢?哪怕是一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