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的古詩作者張志真

重陽節的古詩作者張志真

發布時間:2023-05-13 12:27:38

Ⅰ 關於重陽節詩句

作為傳統節日,在重陽節,古人有登高、插茱萸、祭祖等習俗,這些習俗構成了中國人共同的節日記憶。詩人們用詩詞記錄重陽節,他們或欣喜、或悲傷,穿越千年之後,依然能打動你我。所以我整理了幾首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1、《採桑子 重陽》

作者: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日齊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以上就是關於重陽節比較有名十首詩句,為便於對重陽節的詩句的理解,下面擴展介紹一下關於重陽節的小知識:

1、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因為「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2、重陽節的慶祝方式: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Ⅱ 小學的關於重陽節的詩句有哪些

1.小學重陽節的詩句古詩大全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4、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5、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總 心逐南雲逝, 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 今日幾花開。

6、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 [唐]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7、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8、行香子·天與秋光 [宋]李清照 天與秋光, 轉轉情傷, 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 綠蟻新嘗, 漸一番風, 一番雨, 一番涼。

黃昏院落, 凄凄惶惶, 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 蛩聲細, 漏聲長。 9、賀新郎九日 [宋]劉克庄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

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 看浩盪、千崖秋色。

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有時華落盡,滿懷蕭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

鴻去北,日西匿。 10、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宋]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

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

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

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

清歌莫斷腸。 11、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宋]晏幾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

鳳城歌管有新音。鳳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

初見雁,已聞砧。綺羅叢里勝登臨。

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灧灧金。 12、折桂令·對青山強整烏紗 [元]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

歸雁橫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風白發, 蝶愁來明日黃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13、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14、九日寄岑參 [唐]杜甫 出門復入門,兩腳但如舊。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軒,飲食錯昏晝。寸步曲江頭,難為一相就。

吁嗟呼蒼生,稼穡不可救。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

大明韜日月,曠野號禽獸。君子強逶迤,小人困馳驟。

維南有崇山,恐與川浸溜。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

岑生多新詩,性亦嗜醇酎。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

15、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 [唐]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 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

遠訪投沙人,因為逃名客。 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

重陽不相知,載酒任所適。 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

日暮岸幘歸,傳呼隘阡陌。 彤襟雙白鹿,賓從何輝赫。

夫子在其間,遂成雲霄隔。 良辰與美景,兩地方虛擲。

晚從南峰歸,蘿月下水壁。 卻登郡樓望,松色寒轉碧。

咫尺不可親,棄我如遺舄。 九卿天上落,五馬道旁來。

列戟朱門曉,褰幃碧嶂開。 登高望遠海,召客得英才。

紫綬歡情洽,黃花逸興催。 山從圖上見,溪即鏡中回。

遙羨重陽作,應過戲馬台。

2.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九日齊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7、《採桑子·九日》——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8、《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3.關於重陽節的詩句有哪些

你好,為你精選10個關於重陽節的古代詩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3,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5,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6,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7,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8,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9,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10,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希望可以幫到你哈!

4.有關重陽節的詩句有哪些

與重陽節有關的詩句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評析】

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5.重陽節古詩大全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齊山登高》唐 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 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 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蜀中九日》唐 王勃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作》唐 王縉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唐 楊衡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醉花蔭》宋 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沉醉東風.重九》元 關漢卿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九日》明 文森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以上供參考。

6.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和習俗有哪些

詩句:

1、唐代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九日齊安登高》: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譯文:塵世煩擾平生難逢讓人開口一笑的事,滿山盛開的菊花我定要插滿頭才歸。

2、唐代孟浩然的《過故人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我還要來這里觀賞菊花。

3、元代張可久的《折桂令·九日》: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

譯文:西風蕭蕭人已衰老滿頭白發,玉蝶愁飛明日黃花。

4、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譯文:重陽節登高眺望家鄉,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只感無限煩愁。

5、唐代盧照鄰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譯文:九月九日眺望那故鄉的山川,鄉思歸心飛越那隱約的風煙。

習俗: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1、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3、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

4、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網——重陽節的習俗

Ⅲ 9月9日憶山東兄弟的意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意思是: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肆余而生遺憾之情。

全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

(3)重陽節的古詩作者張志真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原註:「時年十七。」說明這是王維十七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

詩人成就:

王維不但有卓越的文學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畫家游卜,還擅長音樂。他對自然美具有敏銳獨特而細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別富有神韻,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現出深長悠遠的意境,耐人玩味。

王維山水詩寫景如畫,在寫景的同時,不少詩作也飽含濃情。王維的很多山水詩充神雹穗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表現自己的閑適生活和恬靜心情。

Ⅳ 酥糕美酒細品嘗賞完桂花賞菊黃是張志珍的詩句嗎

重陽節(張志真)
酥糕美酒細品嘗,賞完桂花賞菊黃。
親友同登清涼閣,望斷晴空雁一行。

Ⅳ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有關重陽節的其他古詩及作者: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5、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重陽節的由來:農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重陽節的祝福語:九月九日是重陽,登高望遠許願望;祝你公事私事心中事,事事順心;理想幻想夢中想,心想事成。

Ⅵ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詞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的古詩作者張志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歲老人退休金調整 瀏覽:725
什麼是長壽核心 瀏覽:241
老年大學有什麼問題 瀏覽:659
山東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 瀏覽:771
九九重陽節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瀏覽: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證怎麼辦 瀏覽:804
成都平安養老保險 瀏覽:774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
體檢結果紅黴素偏低怎麼辦 瀏覽: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瀏覽:532
近水體檢中心怎麼樣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