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
重陽節 在中國的歷史 文化 上,有著久遠的歷史,在不斷的發展和演變中,形成了許多的文化,那麼重陽節為什麼賞菊花呢?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歡迎閱讀!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
源於菊文化
重陽節時,正值深秋,萬木蕭瑟,菊花凌霜飄逸,有世外隱士的風范,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此後,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來寓意聖人高尚的品德,古往今來,詠菊的詩詞、 文章 數不勝數,故重陽節賞菊,有品味菊文化的含義在裡面。
源於菊花花期
重陽節的時候,正值深秋,正是菊花的花期,是全年中最佳的賞菊時期,重陽節做為傳統節日,自古就有在重陽節時賞菊花的習俗,因此,重陽節賞菊花,還具有一定的傳承 傳統文化 和習俗的含義在裡面。
源於長壽的寓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菊花象徵著長壽,重陽節是一個表示敬老感恩的節日,在重陽節的時候和父母或者長輩一起賞菊花是一件可以加深親子感情的事情,而且,在不少家庭還會有重陽節買菊花盆栽的習慣,菊花好打理,生命力旺盛,而且有長壽的寓意,送給家人再合適不過了。
重陽節的習俗
農歷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熱鬧非凡。
登高
在古代,民間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寫的登高詩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為有名: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所謂登高,也沒有統一的規定,不過是登高山,登高塔,舉目遠望,欣賞風景。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兒女的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陽糕的製作古人比較講究,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有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小紅紙旗,點蠟燭燈。意欲用「點燈」、「吃糕」來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點都稱之為重陽糕。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 中國傳統節日 。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把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關愛老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老齡化社會中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相關文章: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和插茱萸 重陽節習俗介紹
★ 九月九日重陽節賞菊花是為什麼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 九九重陽節賞菊花的原因是什麼
★ 重陽節賞菊花的意義
★ 重陽節賞菊的意義
★ 重陽節賞菊的原因及寓意
★ 重陽節賞菊的來歷
Ⅱ 重陽節賞菊的來歷
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你知道重陽節賞菊的來歷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重陽節賞菊的來歷,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賞菊的來歷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古人認為季秋是土德當令,土為黃色,所以此節令中的花為黃色的菊花。菊花是我國很早便有記載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榮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說明九月時菊花開放。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由於接近重陽節,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
重陽節賞菊的傳說
很早以前,有一個善良的農夫叫阿牛。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爛了。
一天夜裡,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姑娘來幫他種菜,並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盪,盪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干糧,去天花盪尋找白菊花。這株白菊花長得很特別,一梗九分枝,眼前只開一朵花,其餘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經他澆水護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於是他每天採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後,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
姑娘又繼續在夢中介紹種植菊花的方法。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做了,後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按《種菊謠》說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後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這一帶種白菊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這株白菊花的,所以後來人們就將九月九稱作菊花節,並形成了賞菊花、吃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風俗。
重陽節菊花功效
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有清熱明目之效,在我國饌歷史悠久,唐元結在《菊譜記》中就記載:“在葯品是良葯,在蔬菜是佳蔬”。
《御香縹緲錄》中更八卦披露:慈禧愛吃白菊花美容。而且菊花做菜用途廣,燜、蒸、煮、炒、燒、拌都有,還可切絲入餡,如做成菊花酥餅和菊花餃等。其中按顏色分菊花入餚多用黃、白菊,若按品種分,則杭白菊、黃山貢菊等都是上品。
菊花入膳,除了增添馥郁花香外,還有一定的養生功效,外散肌表之風熱,內清肺肝之火熱,但葯力和緩,安全無毒。全國不少地方均有聞名遐邇的菜式,如廣州的臘肉菊花餅、菊花羹,杭州的菊花咕老肉、菊花燴三絲等。在中山,歷史上更是有炮製菊花宴的傳統。
猜你喜歡:
1. 重陽節賞菊由來
2. 重陽節為什麼賞菊花
3. 重陽節相關介紹
4.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5. 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Ⅲ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重陽節要賞菊的由來
1、重陽日,歷來就有觀賞菊花的風俗。農歷九月又稱菊月,九月初九重陽節,亦是菊花節。自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傳統。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金秋九月,百花凋零,唯有菊花盛放。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代表了健康、長壽的美好祝願。
2、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這時候觀賞菊花是最好不過了。菊花被稱為長壽之花,重陽節賞菊有祈求長壽尺慎高的意思,所以重陽賞菊一直延續至今。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屬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陵尺孝旅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Ⅳ 九月九日重陽節賞菊花是為什麼
在人們說起 重陽節 這個節日的時候都並不會覺得很陌生,但人們對於重陽節當中一些事情卻不是很了解。那麼九月九日重陽節賞菊花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就來解答一下大家的疑問。
九月九日重陽節賞菊花是為什麼
每逢重陽節,正是一年菊花盛開之時,這個時候是最佳的賞菊時期。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而菊花又被稱為長壽之花,重陽節賞菊有祈求長生與延壽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稱為「延壽客」。據說重陽節賞菊的風俗,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在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給老人送什麼花比較好萬年青
花語:永葆青春、吉祥、太平、長壽。
萬年青在中國有悠久栽培歷史,因其名稱和果色(紅)吉利,歷代常作為富有、吉祥、太平、長壽的象徵,深為人們喜愛。我們當然希望父母健康長壽,無病無災,就讓我們把我們的心意寄託到花里,讓花帶給父母祝福。
劍蘭
花語:用心、長壽、康寧、福祿
劍蘭花品種繁多,花色艷麗,花期長,花姿極富裝飾性,有「切花之魁」的稱號。而中國人認為劍蘭葉似長劍,有如鍾馗佩戴的寶劍,可以擋煞和避邪,所以不妨送父母一盆劍蘭,把所有對父母的愛都放在花里吧。
桂花
花語:崇高、美好、吉祥、友好、慈母之愛。
古代人們就常把桂花作為珍貴禮品饋贈,而桂花是吉祥、愛情、高尚的象徵。母親的柔情和關愛我們從小就能感受到,我們感受最濃烈的也是母愛了吧,那麼這種花就是很好的選擇了。
重陽節登山習俗的說法1、寓意長久,登高享宴
重陽之所以要登高,據魏文帝《與鍾繇書》說是:「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這是以重陽含有長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會」的說法。
2、登高辟邪氣
因為重九是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古人為了避免接觸不正之氣,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氣。這種稅法不免牽強附會,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嘯詠騁懷,活動筋骨,所以,人們於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3、登高避災
後漢時代有名的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打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了。」桓景屆時果然照師傅所說,全家上山遊玩,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見所有的雞,狗,牛,羊等家禽,家畜;全部死光。他這才明白,原來這些家禽家畜,作了他們全家大小了。桓景避災之說,雖為神話,然而後世之人卻代代相傳,並視九月九為登高避災、飲酒聚會之期,久之乃漸漸成為我國的特殊風俗。
4、登山祈福
登高其實是源於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古代先民生存環境極其艱苦,大多依靠採集和狩獵謀生。大山中生長的各 種植 物、隱棲的飛禽走獸以及潺潺溪流,使人類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溫乾旱,山間密林可避高溫炙烤;洪水襲來,攀上高山可躲滅頂之災。此外,古人認為山上雲霧繚繞,為呼風雨喚雷電之神龍所居。而且,高山的雷電可以帶來火種,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開來。持此觀點的人還將「崇」字本身作為旁證:崇,形聲字,從山,宗聲。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對山嶽而言,因為「山」即高山,「宗」為神聖。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蘊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5、登高「辭青」說
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九月九日重陽節賞菊花是為什麼相關 文章 :
★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及意義
★ 重陽節喝菊花酒的寓意是什麼
★ 九九重陽節登高的風俗寓意
★ 重陽節的民間傳統習俗
★ 重陽節的來歷起源及習俗大全
★ 九月九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 重陽節的主要寓意是什麼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Ⅳ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重陽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和菊崇拜。
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神奇葯效而受到崇拜,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翻閱史冊,歷代贊菊頌菊之詩篇多達千餘首,既贊美它的絢麗多彩,更頌揚它傲霜綻放所展現的那種不畏秋風寒霜的精神。正是在這種年復一年賞菊贊菊的文化熏陶中,中華民族養成了不畏強暴和不懼困難、敢於戰勝各種艱難困苦和強敵的品格,敢於擔當和勇於開拓的民族精神。
重陽節還要飲菊花酒
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葯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文明網-登高望遠話重陽探析重陽節的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
Ⅵ 古代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
古代重陽節賞菊花的原因如下:
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
古代重陽節的其它習俗: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擺宴敬老、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2、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 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3、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4、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古時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仍盛行,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5、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6)重陽節的賞菊到的來歷擴展閱讀:
古代重陽節賞菊的詩句:
《重陽席上賦白菊》
作者: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譯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Ⅶ 關於重陽節賞菊的由來
九月九重陽節,登高賞菊是該節日的傳統習俗。至於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呢?網我為您解答,歡迎閱讀。
重陽節賞菊的由來——時令賞花
當然還有一點,9月9,賞花好時節。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
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麵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
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後輕***軒輊,車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軒,比喻高低優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在《清嘉錄》中記蘇州賞菊活動說:「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台,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於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
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記載。至今,重陽節期間,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並將菊縛紮成各類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觀。說是很早以前,有個庄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重陽節賞菊由來
重陽節賞菊的由來——對氣節的賞識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梅蘭竹菊為君子,而重陽節賞菊也代表拜訪君子,古代有送菊花給長輩,表示對一個人的尊敬。畢竟菊代表一種氣節。
重陽節在農歷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在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到了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慶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
到了清代,這種風俗依舊盛行。
相關閱讀:重陽節祝福語推薦
1. 在此重陽佳節之際,為您送出我最真的問候,希望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生活天天開心,事事如意。
2. 秋菊綻放花嫵媚,香氣四溢重陽來;徒步登高身體健,一覽四方心舒暢;迎風吹面精神抖,意氣風發頭腦清;信手採摘一茱萸,鴻運當頭不可擋;一觸即發送祝福,禮輕誼重暖你心;祝你重陽樂開懷,神采飛揚享幸福!
3. 釀一杯思念的酒,摘一片鴻雁的羽,添一縷菊花的香,在重陽的時候送到你手中,讓彌漫著祝福的芬芳,飄逸出幸福的味道,帶給你無限好運和快樂。
4. 落葉黃,秋雨涼,勤苦奔波日子忙;朋友意,比秋長,粘帖快樂和清爽;心清爽,顏清爽,美麗魅力齊盪漾;祝福短,情誼長:祝神采飛揚!
5. 老人是都寶,我們保護好!多加問候注意關懷,多加衣服注意防寒,多加體貼注意溫暖,多加細心注意照看!重陽快到了,祝老人健康,也祝您重陽快樂!
6. 菊花台,香滿懷,思念排成排;雁南歸,茱萸飛,友情堆成堆;重陽節,遙望月,祝福白如雪:好運不絕,成功不缺,幸福快樂永不歇。
7. 老不必嘆,更不必諱;花有開有謝,樹有榮有枯。祝重陽節快樂!
8. 秋是一個多思的季節,牽系著想你的心靈。窗前風乾的落葉是記憶的書簽,是整個秋天的精美收藏,我沉醉在詩的意境里,把對你重陽的祝福埋藏在心靈深處!
9. 風是我 *** 的號角,雨是我昂揚的戰鼓,月亮代表我真誠的心聲,太陽代表我燃燒的熱情。無論你身在何時何地,我的祝福如影隨行!
10. 年輕人是春天的美,而老人則能使人體味到一種秋天的成熟和坦率。重陽節快樂!
11. 人們盡可跑得比老年人快,卻不能超過他的智力。老人們,重陽節快樂!
12. 友誼之花我向一切至誠的人奉獻,愛情的甜果我只與你一人分享。無需千言萬語,無需海誓山盟;只要記住――兩顆心撞擊出火花的那一瞬間!
13. 您生命的秋天,是楓葉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
14. 藍天作信封,白雲作信紙,流星是我的特快專遞。送你清風讓你心曠神怡,送你細雨洗去你疲憊的汗跡,送你彩虹通向夢想之旅,祝你重陽節快樂!
15. 空調冷卻不了青春的火焰,彩電演繹不了年青的色彩,MP3播放不了青春的音色,電影遠比不上生命的精彩,簡訊卻能寄託我真誠的祝福:重陽節快樂!
Ⅷ 在重陽節賞菊,因何而來又是從何時而起呢
古代重陽節賞菊的原因如下:賞菊習俗源於菊花文化。菊花是一種天然的花。因其五彩繽紛的色彩和傲霜的盛開,形成了崇尚菊花、贊美菊花的菊花文化。重陽節,歷來有賞菊的習俗,所以古代也叫菊花節。
喝菊花酒也是舊時代流行的習俗。一般來說,菊花酒是用菊花和小米製成的,漢代就出現了。古人認為菊花酒有清熱解毒、延年益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