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有關孝敬老人的成語及意思

有關孝敬老人的成語及意思

發布時間:2023-04-20 07:24:11

❶ 關於孝道孝心的成語及解釋,名言句子

關於孝道孝心的成語及解釋
子孝父慈:兒女孝順,父母慈愛。同「父慈子孝。
老萊娛親:表示孝順父母。
孝子順孫: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正能量的成語)。
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母慈子孝: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慈烏返哺:慈:奉養。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亦作「慈烏反哺。
入孝出悌: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孝悌力田: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孝子慈孫: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烏鳥之情:古時傳說,烏鴉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養長輩的孝心。
烏鳥私情: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對父母極為孝順。
薄養厚葬: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盡心供養,父母死後卻大辦喪事,藉以炫耀自己的經濟實力與孝心。
移孝作忠: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孝思不匱:匱:缺乏。指對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時刻不忘。
孝悌忠信: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准。
綵衣娛親: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菜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移孝為忠: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關於孝道孝心的名言句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教子光說好,後患少不了。
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孔丘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維吉爾
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後漢書》
人從小時教,馬從駒時訓。
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瓦普察洛夫
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何鑄
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堯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綱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
慈,重在方法;孝,貴在行動!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蘇霍姆林斯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羅斯·坎貝爾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西塞羅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上敬老下愛小,傳播美德講慈孝。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要如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牛要耕,馬要騎,孩子不教就調皮。
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紀伯倫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夫,止於慈。
父母者,人之本也。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拉法格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天地之性,人物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勸孝歌》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甜不過蜂蜜,親不過母女。
賜子千金,不如賜子一藝。
內睦者,家道昌。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永言孝思,思孝惟則。——《孟子》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德行與技藝,是子孫最美的產業。
一顆孝心孝敬長輩,萬頃慈懷慈愛後俊。
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乾涸。——字嚴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

❷ 孝親敬老的成語

孝親敬老的成語

孝親敬老的成語,中國是非常講究孝道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有關於孝道的故事,在文化教育里,孝順父母也是重點關注的內容,而且中國詞庫里還有大量的關於孝道的成語,下面我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孝親敬老的成語。

孝親敬老的成語1

一、慈烏反哺

1、意思是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2、讀音:cí wū fǎn bǔ

3、引證

元 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譯文是經常談論馬有垂韁,狗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祥的烏鴉反哺。

4、例子

阿英《花鳥爭奇》:「慈烏反哺,有母子愛。」

譯文是慈祥的烏鴉反哺,有母子之間的愛。

5、用法:作賓語,定語

二、菽水承歡

1、意思是侍奉父母使其歡喜,指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2、讀音:shū shuǐ chéng huān

3、引證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發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譯文是入則孝,出則弟,如何遠離白發的父母?到不如把豆子水之歡,甜化鹽之分。

4、例子

菽水承歡,貧士養親之樂,義方立教,賢父愛子之心。

5、近義詞有菽水之歡,讀音 shū shuǐ zhī huān ,意思是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三、綵衣娛親

1、意思是指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2、讀音:cǎi yī yú qīn

3、引證

漢 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譯文是老萊子孝順奉養雙親,快七十歲,嬰兒娛樂,穿著五色綵衣,曾經取漿上堂,跌仆,於是躺在地為小孩蹄,有的美鳥鳥在父母身邊。

4、例子

你笑了,太好了,那小弟我綵衣娛親的任務已經完成,就先告辭啦。

5、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

四、晨昏定省

1、意思是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舊時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

2、讀音:chén hūn dìng xǐng

3、引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六回:「不但將親戚朋友一概杜絕了,而且連家庭中晨昏定省,一發都隨他的便了。」

譯文是不只是將親戚朋友一概拒絕了,而且連家庭中早晚問安,一個頭發都跟其他的.就行了。

4、例子

雖不能晨昏定省,但一定要常陪父母說說話聊聊天。

5、用法:主謂式、作謂語

五、寸草春暉

1、意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難以報答。

2、讀音:cùn cǎo chūn huī

3、引證

唐·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是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正像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一樣,兒子怎能報答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

4、例子

老師今天出了寸草春暉的作文題,就是在提醒大家要永遠記得父母之恩。

5、用法:復句式、作主語、謂語

孝親敬老的成語2

【綵衣娛親】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雞骨支床】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敬老慈少】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慈幼】 敬:尊敬;慈: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敬老慈穉】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憐貧】 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❸ 孝敬老人的成語

孝敬老人的成語有:
慈烏反哺,菽水承歡,
綵衣娛親, 晨昏定省 ,
寸草春暉。
望採納。謝謝

❹ 關於形容尊敬長輩的成語有哪些

一、敬老慈幼
讀音:[ jìng lǎo cí yòu ]
釋義: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出處:《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白話譯文:尊敬老人,愛護兒童,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得到溫暖和照顧。
二、三老五更
讀音:[ sān lǎo wǔ gēng ]
釋義:相傳古代統治者設三老五更,以尊養老人。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
白話譯文:於是設置三老五更,許多為了老人用的席位。
三、安老懷少
讀音:[ ān lǎo huái shào ]
釋義:安:安頓;懷:關懷。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出處:《論語·公冶長》:「子路曰:『原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白話譯文:希望自己有善事也不張揚,有功勞也不誇張。」子路說:「我們也想聽聽老師的志向!」孔子說:「我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養,朋友之間能誠信相待,少年人都能得到照顧。」
四、敬老愛幼
讀音:[ jìng lǎo ài yòu ]
釋義:尊敬和供養老人,愛護和撫育子女。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以運於掌上。
白話譯文: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愛撫自己的孩子,進而也愛撫別人的孩子。
五、敬老憐貧
讀音:[ jìng lǎo lián pín ]
釋義: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敬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
白話譯文:我們的神要將小女桂花許配給奇童做妻子,那是體恤孤寡,尊敬老人,憐憫貧窮,因此而感動天地了。

閱讀全文

與有關孝敬老人的成語及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