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思念去世的母親的詩句有哪些
1、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遐邇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致,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整飭成性,一絲不詭。手澤所經,皆有條理。頭腦精密,劈理分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潔凈之風,傳遍戚里。
出自毛澤東的《祭母文》。
白話譯文為:我的母親高風亮節,最突出的就是很博愛。無論是遠近親疏,都一視同仁。平易近人平生慈祥,就算是鄰居都為她感動。這些本是因為愛,但也是因為她的本性真誠。從不說大話,沒有欺人害人之心。
勞碌打理家務習慣了,做什麼事情都是一絲不苟。只要是她經手的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她的思緒縝密,明白事理。把什麼事情都考慮在內,什麼東西都安排得妥當。這樣愛干凈整潔的作風,親戚鄰里之間都傳遍了。
2、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出自清代詩人黃仲則的《別老母》
白話譯文: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敘,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慈烏夜啼》
白話譯文: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藉以表達對亡故母親的思念之情。
4、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母別子》
白話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一家人住在關西長安,丈夫身居大將軍的高位,去年立了戰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5、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出自宋代與恭的《思母》。
白話譯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蘆花打得滿天飄飛,自己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已經離世,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者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
『貳』 「中秋節思念己故母親」的詩句有哪些
紙錢燃舞寄青煙,
陰陽相隔兩層天。
後人想聞可收否,
墓田含笑開杜鵑。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秋宵月下有懷。——孟浩然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夜望月》王建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中秋待月(陸龜蒙)中秋節思念遠方親人的詩句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思江南》方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端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劉長卿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夜億舍弟》杜甫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晏殊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滯雨》李商隱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 王灣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經典詩句《渡江漢》宋之問
日幕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孟浩然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歐陽修
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 ——徐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 《送吳十九往沅陵》王昌齡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歸家》杜牧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叄』 表達「思念已故母親」的詩句有哪些
1、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
出處:唐·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釋義:十五歲正是穿采衣(未冠者之服)的年齡,和母親住在一起,在母親面前侍奉左右,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2、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
釋義: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子女想好好贍養父母可父母卻已經不在了。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出處:唐·孟郊《遊子吟》
釋義:誰說做兒子的這顆象小草一樣稚弱的心,能報答得了母親像春天陽光一樣的慈愛呢?
4、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處:周朝《詩經》
釋義:沒有父親叫我依靠何人?沒有母親叫我仰仗何人?
5、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出處:唐·李商隱《送母回鄉》
釋義:母親對我的恩情竟無以為報,人生在世還有什麼意思?!
母親,親屬關系稱謂的一種,子女對生養自己的女子的稱謂,俗稱媽媽。也用於比喻養育人的某一群體或事物。
母親在各國文化中均是被歌頌的形象,人們用各種方式頌揚母親的偉大。由此產生出的非常多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等。
母親節(Mother's Day),作為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間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則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其他一些國家的日期也並不一樣。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我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肆』 思念故去的母親的詩句
【清】蔣士銓復
愛子心制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玉台詠】
南望故鄉,
雲海中:
景色如畫。
嘆遊子,
千里萬里,
空勞牽掛。
歲月多少憂和喜?
人生幾許苦與辣?
向慈母,
夢中再訴說,
我不怕。
故鄉風俗,親人去世,守孝三年後要除孝服,貼紅聯緬懷先人 [為鄉鄰羅某母親去世三年題贈]
三載孝期今日滿 百年氣運此時開
母愛崇高,深恩懿德永追念 親情偉大,慈善音容常掛懷
深恩何報,哺乳三載,守孝三載; 懿德永銘,敬愛一生,緬懷一生。
『伍』 過中秋節瞭然後想念父母想念已故的父母的詩句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全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翻譯: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中秋登樓望月》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是首詠月詩。
全文: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翻譯:用眼看盡淮海,漫漫海上像銀子一樣白,千萬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著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沒有人修治,桂樹枝就會一直長,會撐破月亮的。
(5)重陽節想念故去的母親的詩擴展閱讀:
《中秋登樓望月》引用了兩個民間傳說,一是民間傳說珍珠的育成與月的盈虧有關,月圓之時蚌則孕珠;二是民間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這樣借傳說詠月,又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話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為迷人。
鐵瓮城高聳入雲,鄰近青天,白尺高的望海樓好像飛上了鐵瓮城與青天相連。揮毫賦詩時江水攜帶著濤聲流到了筆下,不禁想起了三峽,舉杯豪飲時點點帆影映入了酒杯,令人思念六朝。
一陣陣號角聲好像催促太陽落山,江面上無緣無故升騰起白色霧氣。坎坷的往事忽然湧上心頭,哪裡的景色能讓我賞心悅目呢,不論面對春風還是面對秋月,我的心頭卻感到茫然。
『陸』 重陽節思念去世父母的詩句
重陽節思念已故親人詩句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
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
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
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
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
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
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
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重陽節對已故的父親思念的詩句
欲斷魂,難斷魂,鏡若水月不染塵,風亂琴心焚。
怕傷神,偏傷神,流雲不解舊事痕,故人是路人。
先人愁奈何橋上雨茫茫,先人歸園行匆匆。
只思兒女可無恙,夢回故里看村莊。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關於重陽節 思念親人的古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謝新恩》
【南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重陽節怎麼祭拜去世的親人
重陽節是靈界一重大節日,親人的祭拜 多為祈福,願親人極樂安康,
恭請 佛菩薩加持。
曰:南無阿彌陀佛10遍。
再祈禱之事情。
如有貢品,請勿供奉酒肉。
重陽節表達思念親人的句子但心情又顯得悲傷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希望滿意
重陽節要給去世的老人燒紙嗎?
九九重陽,是提醒世人要記得家中的長輩,憶起哺乳之恩,又因為九為圓滿之數,九九又代表祝願老人的意思,這是給在世的老人的節日,不需要燒紙祭奠已逝先人,不然是畫蛇添足,因為九月為戌月,火庫之月,陽氣十足,燒也沒用,陰人不敢來收。
如要追憶逝者,可以清明,中元,臘月時祭奠,可採取燒紙錢的方式,因為那時是陰氣之月,古人認為那時送紙錢,可以收到。
重陽節是不是死去的人上來看親人的
重陽節是登高節,是為了登高吸收天地之間的陽氣。
因為古人認為9是數里邊最大的,又是陽數,那麼兩個9的重陽一定陽氣非常充足。
後來又有了懷念親人的意義。
1989年國家又規定九月初九為老人節,提倡尊老敬老的社會風氣。
所以,這一天不是去世的人來看什麼親人的。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重陽節是以放紙鳶是有何寓意呢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因為迷信的心理
重陽節思念去世父母的詩句
重陽節好想念天堂父母
重陽節懷念逝者的詩句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忍把千金酬一笑
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余黏地絮。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鍾情怕到相思路。
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柒』 母親節寫給已逝母親的詩句懷念母親
1.兒子一輩子會記住你,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讓我們陰陽相隔,願下輩子我還做你的兒子。
2.您給回我的溫暖讓我走出答暗澹,這份真摯情感深到海底遠過天邊。
3.您就像黑夜裡的一盞明燈, 在我迷失方向時, 會指引我、照亮我, 走向光明。
4. 母親,母親像秋夜中的明月, 在我孤獨、無助時, 您會陪伴我、支持我, 給我充滿信心。
5.生命的盛開是一朵花,蘊藏著夢想。對母親來說,夢想在現實中破碎,飽受的是數不盡的風雨。這個過程沒有歡笑,只有苦難。她承受苦難,卻沒有放棄,堅持讓兒女們長大成人。這就是母親的信念,惟一支撐著母親的信念。
6.母親的眼神里透出一種最大滿足的光芒。這滿足,比她自己的滿足更充實。這滿足,是一種全身心的付出,是一種生命的閃光。
7.那個流傳千年的童話你是否還記得?母親為了自己的兒子昏倒後不致因飢渴而死,用自己的鮮血澆灌會結果實的樹木。當兒子醒來尋找母親時,母親已長眠於大山之間,而滿山的樹叢也都變成了血一樣的紅色,奪目耀眼。
8.人世間因為有了母愛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惟有母愛能賜予我們神奇的力量,而且母愛的光輝將永恆不變。
『捌』 思念已故母親的詩句
1、相思
娘眠古息山,子落岳陽田。
千里兩相望,無時不淚漣。
2、西江月
風送金幡銀練,雲乘仙鶴神騋。
清明時節向天開,雨漫邊庭湘岱。
遊子一心傷別,相思千里成災。
惟將饗酒岳陽台,北向娘親叩拜。
4、懷念母親
棘人遠在異鄉客, 訣別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繾綣, 巴陵湘水共傷悲。
西風回轉相愁絕, 血雨冰心同淚飛。
今跪地門三叩首, 連天春草也凄凄。
6、懷念母親
夜雨瀟湘燈火昏, 清明時節鶊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里, 淚看高堂少一人。
(8)重陽節想念故去的母親的詩擴展閱讀:
思念已故母親的句子
1、然而,一切都變成了過往,一切都成為了雲煙。已經一去不復返,已經在這個世界裡被輕輕帶走。雨水淋濕了故鄉,雨水淋濕了他鄉,雨水淋濕了清明這一天,雨水也淋濕了人們的思念!親人的手,不能再握;我想念媽媽的思緒卻還在延續。
2、在我們的生命和人生中,一些人註定很重要,一些人註定在我們的心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我懷念我的父母,懷念和他(她)們在一起的時光!
3、我想念母親,想起了小時候母親為我和妹妹過生日的慈母情懷,想起了母親為父親在田間擦汗時的溫柔體貼;
4、我從小在她老人家呵護下長大,是在她老人家有力臂膀支撐下才自立成人。為了子女、為了家庭老人家默默地,耗盡了歲月,熬盡了人生,直到滿頭白發都是在為著子女鞠躬盡瘁。她的一生是勞作的一生,是辛苦的一生。直到生命盡頭。
5、我手頭有張母親年輕時的照片,大約是二十歲左右拍的,穿著一件有細碎花案的布衣,面頰豐潤,明眸皓齒,燦若晨星,一頭烏發瀑布一樣流瀉在胸前。母親年輕時保留下來的照片很少,基本上毀於文革,這張是後來從親人那裡索回的。
6、夜裡我又夢到了母親,夢到妹妹拿著一束康乃馨向母親懷里撲去,夢見母親對我說,她在天堂里一定會牽掛和保佑我,讓我在以後的日子裡勇敢面對一切困難,學會不再哭泣,以感恩於她的在天之靈。
『玖』 懷念去世母親的詩句
歲暮到家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版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權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釋義:愛子之心是沒有止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於遊子及時歸來。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
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忍心對您訴說漂泊在外的境況。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譯文:小路可真是細長!高橋不用倚扶嗎?遠方山上的楓葉色淡淡朦朧,麥田邊的小屋顯得更加的孤獨。
野草隨風在一夜之間生長出來,剛過去一年的時間小路就已經消失了。清明後梨花會生長,到這個季節我很思念您。
『拾』 重陽節懷念母親的詩句古詩
1、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____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專____岑參屬《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____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4、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____徐燦《菩薩蠻·秋閨》
5、鳳城歌管有新音。——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6、晚酣留客舞,鳧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7、自摘霜蔥宜薦俎。——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描寫重陽節思念家人的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日》(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