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孝順的國學詩句

關於孝順的國學詩句

發布時間:2020-12-12 20:37:35

Ⅰ 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出自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遊子吟》

白話文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話文釋義: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

4,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出自春秋《禮記》

白話文釋義: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出自秦漢《孝經·聖治章第九》

白話文釋義: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為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沒有比敬重父親更重要的了。

Ⅱ 古代關於孝順的古詩長一點兒的

《勸孝歌來》徐熙
孔子著孝經,孝自乃德之屬。
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胎嬰未成人,十月懷母腹。
渴飲母之血,飢食母之肉。
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
惟恐生產時,身為鬼眷屬。
一旦兒見面,母命喜再續。
愛之若珍寶,日夜勤撫鞠。
母卧濕簟席,兒眠干被褥。
兒睡正安穩,母不敢伸縮。
兒穢不嫌臭,兒病身甘贖。
兒要能步履,舉止慮顛狀。
哺乳經三年,汗血耗千斛。
兒要能飲食,省口姿所欲。
劬勞辛苦盡,兒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
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
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
兒行千里路,親心千里逐。
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Ⅲ 關於孝的古詩句

長相思·琅琊八景之孝·河凝冰
胡秉言
孝河流,
孝心修,
祥卧寒冰把鯉求。
長悌散母仇。
思悠悠,
古千秋,
傳頌神州無止休。
水中模自留。

Ⅳ 形容「孝順」的古詩詞有哪些

  1. 《誰氏子》唐代: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

挽斷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又雲時俗輕尋常,

力行險怪取貴仕。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嗚呼余心誠豈弟,

願往教誨究終始。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2.《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Ⅳ 中華詩詞網有關孝的對聯

孝當修身根本稱國學精髓
和為齊家法寶乃天地共循

忠則順天,孝則得福版。

祈福萬權家,大孝主愛

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

孝字齊家家能好,孝字治國國能安。

天下兒孫盡學孝,一孝就是太平年。

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孝者,乃是教人莫忘根之道也。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天下兒孫盡學孝,一孝就是太平年。

孝是良心、善心、愛心。

孝親敬老尊賢,感情懷恩報德。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四書通,孝經熟。如六經,如可讀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為百行首,詩書不勝録。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 孝方賢

新二十四孝彰顯現代人愛

古二十四孝傳承中華文明。

Ⅵ 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詩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鼓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贊畫》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雲》

千形萬象竟還空,
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
悠悠閑處作奇峰。

《雜詩》
作者: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月兒彎彎照九州》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Ⅶ 關於孝親的古詩

1.《送母回鄉》 宋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2.《墨萱圖》 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3.《別老母》 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4.《憶母》 倪瑞

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5.《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Ⅷ 關於孝道的詩句

孝道

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系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孝的起源

"孝"作為一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義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人,這帶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傳宗接代。在周朝的人們看來,祖先是我輩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生生不息。總之,西周時期的孝是一種封建宗教倫理。

關於孝道的詩句: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1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12、《步虛》【唐】司空圖

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

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13、《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孟浩然

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Ⅸ 關於孝順的詩句

關於孝順的詩句有抄以下這些:

1.尚憶先襲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譯文:此時餘姚家裡的廳堂上燈火通明兄第們都來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獨自一人在遙遠的地方。

2.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唐·韋元甫《木蘭歌》

譯文:世上哪有這樣的臣子,能有木蘭這樣的氣節情操,忠孝兩全,千古的英名哪裡能夠泯滅?

3.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宋·文天祥《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譯文:做兒子的能死節於孝,做臣子的能死節於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4.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唐·韋應物《送楊氏女》

譯文:望你孝敬長輩遵守婦道,儀容舉止都要符合潮流。

5.舉孝廉,父別居。——漢·佚名《桓靈時童謠》

譯文:向朝廷舉薦的品德高尚因孝順而聞名的人,真實的情況是父母長輩被趕出家門,無所依靠。

閱讀全文

與關於孝順的國學詩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