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佛說,兒女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佛教是很重視孝順長輩與父母的。
如《盂蘭盆經贊述》中記載:「經曰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者述曰。第二明其述孝有二。一述孝心。二述孝事。此述孝心也。曩裁我母生我勞悴。懷恩既重。理須酬報。是以阿含經雲。佛告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涅槃經雲。寧於一日受三百鑽以鑽其身。不應起一念惡心向於父母。何以故。父母恩重故。依末羅經。母懷子十月。如負太山之重。乳哺三年。育養之恩。號天罔報。縱令從地積聚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所得功德。不如供養父母一分功德也。」
可以看出佛陀對孝心和孝事是非常贊同的,認為父母生我養我,恩重如山,理應報答。因此在阿含經中也說,我們要常思念,孝順,供養父母。涅槃經中也說,寧願自身受三百鑽,也不應對父母起一個惡念,因為父母恩重難報,母親懷胎十月,如負泰山之中,哺乳三年養育之恩,用盡一生也難報,即使用地上乃至二十八重天的所有珍寶用來布施他人,所得到的功德不如供養父母的一分功德。
⑵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本事經》里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常生歡喜心」。意思是說,世間有智慧的人,都會對父母特別恭敬,恆時供養,讓父母心生歡喜。
釋迦牟尼佛在多部經典中宣說了子女孝順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1.世間和出世間的恩德有四種:第一種就是父母恩。
2.母親對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萬億年)的時間來說也說不完。媽媽思念孩子,沒有什麼比得上。從懷孕開始十個月,行住坐卧受苦惱卻不能說出來。想要吃什麼穿什麼,雖然得到了也不歡喜,擔憂的心沒有一刻休息,一心就想著好好生下這個孩子。當遇到產難時,就像百千把刀來割。如果平安生下孩子,大家都歡歡喜喜,寶寶一聲哭啼,十個月受的苦,媽媽都忘光了,就像聽到美妙的音樂一樣快樂。寶寶睡在媽媽的肚子里,由媽媽的甘露泉喂養,這個恩德,就算高山也比這低,就算大海也比這淺。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如果用一劫的時間,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軀的肉來養父母,這樣都不能報答父母對我一天的恩。
3.世界上誰最富有,誰最貧窮?家裡有媽媽在,這叫做富。媽媽不在,叫做窮。媽媽在的時候,叫做日中,媽媽不在了,叫做日落。媽媽在時,叫做月明,媽媽不在了,叫做黑夜。所以大家要好好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
4.有福的人,請一百個持戒高僧大德,一百個仙人,一百個朋友到裝滿七寶的地方,供養百千種上妙珍膳,垂瓔珞,以百寶庄嚴床卧具,以百葯治療病。就這樣做百千劫,這樣得到的福德,還不如一念孝順心,用一丁點東西,供養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養父母功德的百千萬分之一。
5.佛說:從地上積累珍寶,積累到二十八天,拿這么多珍寶去布施別人,不如供養自己的父母。
6.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
7.世上要是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
8.如果把父親放在左肩上,母親放在右肩上,這樣千萬年,衣被飲食,床座卧具,病瘦醫葯,即於肩上放屎尿,也報不了父母恩。
9.在家居士,如果不供養父母師長,這是「失意罪」。
10.修世間法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11.我曾經因為四件事情舍棄我的生命,一是,為破眾生各種煩惱。二是,為了讓眾生平安快樂。三是,為了除掉自己貪著自己的身體。四是,為了報答父母生我養我的大恩。
12.我不但今天贊嘆孝順父母,我在無量劫中經常贊嘆的。
13.如果人少許供養父母,這樣獲得的福德無量,而少許不順父母,罪也無量。
14.有八種人,你要毫不猶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15.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16.用飯食供養賢聖,這不如孝順侍奉父母親。
17.我世世都奉持諸佛至孝之行,所以我德高福盛,然後成為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18.世上的父母應該極親極愛的,可是眾生輕慢父母不尊重;我現在為了摧伏這種我慢,所以為此出家救護。
19.菩薩世世都用時令鮮果供養佛陀比丘和父母,菩薩世世都這樣對父母——如果父母睡著了,不敢吵醒父母,如果要叫醒父母,都用好聽的聲音。如果有好吃的,不會獨吃,總是先給父母吃。
20.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
21.眾罪最惡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孝父母。
22.如果不孝順父母,自己的東西都拿給妻子兒女,或者把父母的東西,自私給妻子兒女。父母好話,自己不肯聽從,甚至為護老婆而罵父母,這種人叫做「世間最大劫賊」。
23.不孝父母,輕慢尊長,將墮落三惡道。
24.想往生西方凈土,要修三種福。第一種就是孝順供養父母師長,不殺生,修十善業。第二種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儀。第三種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也勸別人讀。
25.得到大財物,要先供養父母師長和尚法師。
26.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27.眾僧是出三界的福田,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28.佛告訴迦葉長老說,眾生惱亂父母,讓父母心憂惱,得多病報。供養自己父母和病人,得少病報。對父母沒有愛敬心,得醜陋報;愛敬父母尊長,得端正報。
29.佛對阿難說,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我過去世,慈心孝順,供養父母,甚至捨身肉濟救父母危急苦厄。我以這個孝順供養父母的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因為孝順父母的福報。
30.如果讓父母生氣,子女會遇到生活中的各種不順,牴觸頂撞父母,沖父母發脾氣,很快就會有不順。
願所有眾生都能夠孝順父母,供養父母。願我們把一切布施、一點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迴向給父母。願一切如母眾生皆能遠離痛苦煩惱,究竟解脫。
⑶ 佛說:關於「孝順父母」有哪些
111
⑷ 佛是如何看待父母之恩的
信佛者禮贊佛祖舍小家為眾生,是大慈悲;非佛者認為佛連父母養育之恩都拋棄,是假情懷。那麼,佛祖本人是如何看待父母養育之恩的?
父母之恩若此,故佛說眾生「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不孝順父母的人,連如來也不能救……
⑸ 佛經關於孝敬父母的開示
這就多了!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回於子,有大增益答,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
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
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
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
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
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
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
如來聖眾甚清凈,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
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
⑹ 釋迦摩尼佛說:因我慈孝,故今世成佛,對父母慈孝到底有多重要
不管是宗教還是非宗教的家庭倫理關系中,慈孝父母都是擺在首位的倫理。
二十四孝之親嘗湯葯
上慈下孝是家庭最基本的倫理規范,對老年人的奉養,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保障,父母、長輩依然需要感受子女對他們的那份關愛之惰;同樣,子女也依然渴望向父母、長輩表達他們的那份敬愛之心,只有這祥,雙方的心理才能獲得更大的滿足,而生活才可能真正美滿。
⑺ 佛說:不孝順父母會怎樣
第一、佛陀告訴你:
修世間法(工作、姻緣、資財、辦事、長壽、個子高、健康、人緣、好子女等一切做人福報),要從孝順供養父母里修。
凡人有兩種方法積大福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幸福生活):一種是供養父母,一種是供養幫助大家的人。
讓父母憂愁苦惱,自己會多病,而供養父母則有少病的福報。
對父母沒有愛敬心,會長得醜陋,反之會有端正美貌的福報。
對父母和賢聖無心奉侍,自己會常受輕賤下看(地位、職位、個子低),而恭敬奉迎父母師長,會得到大威勢(現代就是做大官)。
第二、佛理告訴你:
工作不順、姻緣不順、資財不順、辦事不順、抑鬱多病不好, 因為我有這些方面的惡業。
惡業,就是傷害眾生
傷害眾生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輕賤。
我一定是先輕賤眾生, 然後才去傷害眾生。
所以要止一切惡,改一切命,就是治我這個輕賤病
要治這個輕賤病,就要恭敬、孝順眾生——
如果我連父母師長都輕賤,我還有哪一個眾生不輕賤?
如果我連父母師長都不恭敬孝順,我可能孝順哪一個眾生?
所以,我要改一切命,就從孝順父母師長開始。
改得了抵觸頂撞父母師長,就改得了一切命。
第三、道家告訴你:
父母、長輩、上司是什麼呢?
父母生我,所以是生助我;
長輩、上司,長生幼,也是生助我;
不孝順父母師長,抵觸頂撞父母師長,沒有父母師長生助你,自己無法強大,所以要被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欺辱——連你的孩子都會辱你,讓你憂愁煩惱。.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自己去觀察一下——
孝順父母的人,他絕對不會被戀人、對象、上司輕賤玩弄侮辱,
因為他受父母師長生助強大,無人敢輕,無人敢辱。
以身作則教育自己的小孩子恭敬父母師長,恭敬這個世界,他的個子一定很高——大家可以去觀察是不是這么回事。
佛說:
「我以孝順供養父母的福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成為三界特尊,都是因為這個福德。
我世世至孝,所以德高福盛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
如果用一劫(百千萬億年)的時間,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軀的肉來養父母,這樣都不能報答父母對我一天的恩。
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
修世間法(工作、姻緣、考試、財富、美貌、尊貴)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有八種人,你要毫不猶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用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凡人有兩種方法積大福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幸福生活),一種是供養父母,一種是供養幫助大家的人。
讓父母憂愁苦惱,自己會多病,而供養父母則有少病的福報。
對父母沒有愛敬心,會長得醜陋,反之會有端正美貌的福報。
對父母和賢聖無心奉侍,自己會常受輕賤下看(地位、職位、個子低),而恭敬奉迎父母師長,會得到大威勢(現代就是做大官)。
布施三種人,福報是無盡的,這三種人就是父母、病人、佛。
我之所以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因為我孝順父母。而想去阿彌陀佛世界的人,必須做到孝順供養父母師長。
少許供養父母,得到的福報是無量的,而少許抵觸頂撞父母,困苦也無量。
最大的善就是孝,最大的惡就是不孝。
供養父母師長和三寶,雖然在生死輪回中,但是不壞善根。
從地面上積珍寶積到二十八天那麼高,用這個布施別人,也不如供養父母。
一個人供養一百位高僧仙人大德百千萬億年得到的福德,不如一念孝順用一丁點小東西供養父母的千萬分之一,而一個人抵觸頂撞父母,他會立刻墮落三惡道(生活中各種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