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靈鳥和她的孩子們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
一個人要是不指望外人,自己動起手來,那肯定有辦成的希望。
2. 百靈鳥的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
百靈鳥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勤奮努力,不應該懶惰。一勤天下無難事。
3. 百靈鳥和他的孩子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百靈鳥和它的孩子們》告訴我們求人不如靠己。很多事情請求別人還不如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效率。
《百靈鳥和它的孩子們》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的寓言集,並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7篇。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通常在結尾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它們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語言不多卻值得回味,藝術上成就很高,對後代影響很大,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刺喻人的故事。經後人加工,成為流傳的《伊索寓言故事》。
(3)孝順的百靈鳥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擴展閱讀:
《百靈鳥和它的孩子們》全文:
春天,百靈鳥把巢築在麥子上。到了夏天,小百靈鳥健壯起來,麥子也長高了,高高的麥子緊緊地圍繞著鳥巢。臨近秋天,小百靈鳥已經會飛了,麥子也快成熟了。百靈鳥媽媽擔心割麥人一到,就會發現它們,把它們害死。於是,百靈鳥媽媽每天早上外出覓食前,都會囑咐孩子們注意人們講些什麼以便好有準備。
一天,麥子的主人來了。小百靈鳥聽到他對兒子說:「麥子該收割了,我要邀請鄰居來幫咱們。」
小百靈鳥聽了很驚慌,等媽媽一回來,它們就把聽到的話講給媽媽。
百靈鳥媽媽說:「別怕,孩子們,咱們還不用搬呢!」
幾天以後,田主領著兒子到了地里。田主對兒子說:「鄰居們不來了,快去通知咱家的親戚們,請他們來幫幫忙。」
「媽媽,現在我們一定要搬家了!否則,割麥人會殺了我們的。」小百靈鳥們說。
「還是不用搬。」百靈鳥媽媽說,「他們只是請朋友來幫忙,不用害怕。如果他們再來,你們還是要留心聽著。」
不就,田主和兒子又來了。他看見麥子已成熟了好久,麥粒都開始往下落了,就對兒子說:「咱們明早自己來首歌。」百靈鳥媽媽對孩子們說:「我的孩子們,現在是咱們該搬走的時候了。因為田主不再找別人給他幹活了,而是下定決心自己幹了。」
4. 伊索寓言百靈鳥和小鳥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道理
這是一個伊索寓言里的故事,旨在說明一個關於為人處世的道理,不寄希望於外力,而是自己親自動手干,這才是真正下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