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表揚兒子孝順媽媽
1、首先進行口頭上的誇贊,誇獎兒子孝順媽媽是對的,是好孩子。
2、其次進行物質上的獎勵,獎勵做對的事情可以對自己身心有益。
3、最後進行精神上的引導,引導他做的是對的,要一直做下去。
B. 《兒子的習作獲獎了》作文
兒子作文獲獎的小感悟
兒子自從進入初中以來,作文明顯的有點撓頭,什麼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的,經常弄成一鍋粥。本來小子對作文也比較有興趣的,但是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看到兒子的作文得分,那叫一個悲催,雖然不是最低,總是覺得自己偏愛碼字寫文章的,這讓兒子的興趣被打擊的不輕,怎麼兒子對命題作文就是沒法提高呢。每次卷子的作文都會拉分,這當場的發揮竟然這樣缺乏實力。還是這小子總是給自己留的作文時間不夠,最後草草收場。究其原因還是發愁不知道如何下筆造成的吧。
我時常想跟兒子討論作文,可是那小子總是說老師有範文背住就可以了。以此拒絕我的幫助,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幫他,或者我的意見並不適合當今的考試命題,所以這作文一直到初二的時候,總是比較弱項的。
C. 過於孝順的孩子,會把父母養廢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孩子,從小到大,父母都包辦代替,他們的生活能力很差,任何事情都需要依賴父母,離開了父母,他們甚至無法照顧好自己,因為父母過分嬌縱他們,導致他們的各方面能力很差,他們是父母培養出來的巨嬰。
但生活中還有另外一種巨嬰,這種巨嬰跟上述情況恰好相反,是由特別孝順的子女培養出來的父母,他們習慣於子女的付出,並覺得理所當然。
1、樂於付出的孩子與樂於接受的母親
小蘭的父親在小蘭25歲時去世,去世時,母親50歲出頭。
父親在世時,幾乎所有大小事情都由父親操心,父親過世後,母親一下子沒了依靠,幸虧小蘭家有四姐妹,她們格外孝順,母親幾乎也不操什麼心。
小蘭的母親有退休金,足夠養活自己,但小蘭還是承擔了母親所有的生活開銷,讓母親把退休金當零花錢,她想讓母親的手頭更寬裕,幾個姐妹也隔三差五來看望。
幾個女兒幾乎每年都帶她出去 旅遊 ,即使沒時間出去,也給錢她跟團 旅遊 。
只要是參加的飯局,即使是年輕一輩在一起玩,女兒也會帶著她,雖然她插不上話,但她也樂意跟著。
家裡電視機壞了,她打個電話,女兒便買來並安裝好;只要有什麼需要,母親的第一反應就是打電話。
親戚們都覺得這個媽媽好享福,非常羨慕。
但說不清為什麼,小蘭她們總覺得自己的照顧還有不周到的地方,總是很擔心母親。
2、過於孝順的孩子,會讓父母形成依賴
前幾天親戚們在一起團年,小蘭坐上桌子,聽見母親叫她:「坐在我旁邊來吧,今天沒有人給我夾菜。」
小蘭連忙坐了過去。因為從母親五十多歲開始,只要和母親坐在一起吃飯,都有專人為她夾菜,這一習慣差不多保持了二十年了。
緊接著母親打完麻將准備回家,照例她知道一定有人送她,然後有人付錢。
今天小蘭和她同路,於是和她一起坐上的士,到了目的地,小蘭發現忘了帶手機,身上只有百元大鈔,於是她向母親求助付車費,因為母親才打了麻將,臨走時她看見母親把零錢裝進了包包。
可母親卻說:「我沒有零錢。」
小蘭說:「你剛才不是打麻將了嗎?」母親卻堅持說輸光了,小蘭很生氣。
原來,這些年,母親對她們的付出早已習慣並刻在她的骨子裡了。
不僅是金錢方面,小蘭發現,在其它方面對她們的依賴造成的結果也顯現出來。
前段時間,小蘭和母親出去買吃的東西,小蘭去上廁所,讓母親幫忙排個隊,回來後,她發現別人在她面前插隊,而母親只小聲嘀咕了一下便不再作聲了。
小蘭還想起,這些年,母親已習慣她們的包辦,已害怕獨自面對許多事,到任何地方,哪怕是熟悉的地方上廁所,她都亦步亦趨地跟在她們身後。
就連跟別人打交道,她似乎都很害怕。
小蘭才完全意識到,母親已被照顧成了一個嬰兒,准確地說,成了一個巨嬰。
這也正是她們成天擔心母親的原因,一方面覺得應不斷地照顧,一方面又擔心自己沒有照顧好母親,陷入到了這個無限循環的怪圈中。
3、巨嬰母親的根源,在於家庭角色的錯位
不知道為什麼,小蘭覺得應該事無巨細地照顧母親,擔起責任,但另一方面,她每次看到母親的依賴太重,又忍不住一見面就數落母親。
比如,母親拿個包包出門,她會指責:「你拿包做什麼?有什麼東西好背?」
她去接母親,母親沒看見她的車,她會數落:「怎麼車來了還不知道,你就不能靈活一點兒?」
總之,她的照顧背後,懷有深深的怨氣,這種怨氣似乎一觸即發,變成了無處不在的攻擊。
這種攻擊,讓母親在她面前唯唯諾諾,對她很害怕。
因為,小蘭與母親的角色發生了顛倒,作為成年人的母親,把女兒當成了自己的母親,她在女兒身上找到了久違的母愛。
母親在女兒面前找不到任何價值感,而女兒因為沒有得到母親的認可與愛,對母親充滿了怨恨,通過對母親的照顧進行攻擊。
在一個家庭中,愛是至上向下流動的,就像水的流動,不可能倒流,女兒成為了母親的母親,使家庭的序位發生了混亂。
小蘭一方面覺得不堪重負,但另一方面因為內疚又不得不照顧母親,和母親的關系總處於痛苦的糾結中。
因為照顧母親不是發自內心深處,所以導致小蘭有很強的犧牲感,所以一有機會就抱怨。
這種關系模式就像毒品,一方面讓人著迷,但另一方面又使人越來越沉溺其中。
讓母親和孩子回歸應有的位置,雙方都會經歷痛苦:
母親要面對巨大的拋棄感和憤怒,但這種拋棄感,不是孩子給她的,而是要面對她的父母拋棄她的創傷;
而女兒要面對強烈的內疚感,劃清關系的邊界,這勢必會打破家庭原有的平衡。
但要讓家庭中的序位回歸正常,就必須打破這種平衡,才能重建親密關系,讓愛真正在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流動。
D. 古時兒子為什麼對媽媽那麼孝順
以後兒子為什麼對媽媽那麼孝順,首先因為古代的時候對那個家教孝道比較注重,然後其次古代的兒子比較孝順。
E. 孝順的兒子作文
「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這是爸爸最喜歡的一首歌,他總告訴我,無論媽媽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好,不管她打你還是罵你,長大後都要記住媽媽的恩情。一開始我覺得爸爸只是在說大道理,但自從這個寒假過後,我對爸爸這番話的看法完全改變了。
奶奶年過八旬,在幾年前換上了肺癌。半年前,奶奶突然發病,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肺癌晚期!眼看著奶奶一天天消瘦,咳出的血一天多過一天,醫生也已經無計可施了。奶奶為了不拖累大家,自己放棄了治療。回到家後,所有人都認為這個面無四兩肉的老人時日已經不多了,大家都放棄了最後的治療。可是,爸爸沒有。他抱著一線希望東奔西跑,四處打聽偏方,還借來了氧氣瓶。
在以後的幾個月中,爸爸兄弟四個輪流值班照顧奶奶,誰有事脫不開身,爸爸立即頂上去,哪怕推掉生意也要去照顧奶奶。在這三個月里,唯數爸爸最盡責。記得那是奶奶在人世的最後一個月,所有一切都不能自理,就連大小便都要別人幫忙清理,有時竟連自己的親人也不認得。有一次,輪到爸爸值班,由於病痛的折磨奶奶晚上總會這兒疼那兒癢,所以一向睡得最死的爸爸根本不敢睡著,一個晚上起來了十幾次,一夜之間又憔悴了許多。第二天,爸爸原本可以安心回家補個回籠覺,可沒想到奶奶又失禁了,頓時那間小屋子充滿了令人惡心的味道,就連站在門口都讓人畏懼。沒想到,爸爸若無其事地走進房間,打開窗戶,把奶奶小心翼翼地扶起來,然後嫻熟地挑起床單,走到井邊,准備洗床單。在場所有人都捂著鼻子,表情怪異,用異樣的眼神看著爸爸。只見爸爸蹲在地上,用手用力搓著那張臟兮兮的床單,嘴角不時上揚。但我知道,眼角的幾絲晶瑩是爸爸藏不住的心酸。
或許是一種兒子的本能,或許是對母親最後的挽留,或許是對母愛的回報……爸爸一夜沒睡,一早起來,盡心盡力地服侍著奶奶。就這樣周而復始,奶奶渴了爸爸給她喂水,奶奶餓了爸爸想辦法餵奶奶吃容易下咽、消化的東西,奶奶不能自理,爸爸總會放下手裡的事幫奶奶……在很多時候,奶奶連自己家人都不認識了,甚至是我,是她的其他兒子。但是,她從來沒有忘記過爸爸,這個不嫌棄她,盡心照顧她的小兒子。就這樣日復一日,周圍的'鄰居也對爸爸贊不絕口,但爸爸卻從來沒有理會過那些稱贊。
那時候,我問過爸爸,為什麼不嫌棄奶奶生活不能自理,為什麼要做吃虧的事頂替別人照顧奶奶,為什麼在洗床單的時候會……爸爸愣住了,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在他小時候,家裡很窮,就算這樣,可奶奶照樣一把屎一把尿養大了兄弟四個。作為家裡最小的一個,爸爸覺得自己是家裡的負擔,在他很小的時候便跟著哥哥們出去做工。爺爺在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奶奶一個人更加辛苦。後來由於生活原因,爸爸不得不離開奶奶,這樣一來又少了好多時間照顧奶奶。這些年爸爸心裡一直很愧疚,現在奶奶快走了,爸爸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奶奶,讓她在彌留之際感受到兒子的愛,把她的樣子永遠記住。即使有一天奶奶走了,自己也無愧於她,也許在夢里奶奶還會像小時候一樣疼他……聽到這里,我的心不禁揪了起來。看著爸爸的所作所為,看著奶奶被醫生判了「死刑」後還能奇跡般地活三個月,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四個字「孝愛」「兒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千古佳句有誰做到過?報恩報情有多少人能有始有終?爸爸是我的榜樣,我一定會青出於藍,更加孝順父母!
F. 我和我的兒子 作文600字
思路:根據題目我和我的兒子展開,並結合自己的觀點加以說明。
生命源於感悟,我的工作看似平淡細碎,但若能細細思索,娓娓道來,那小小的瑣事也能編成一串串的故事,給人思索,令人回味。
晨晨是個特別的孩子,別看他長的高高大大的,但是卻特別的害羞,早晨來園他總是跟在媽媽的身後,低著頭用只有他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跟老師打招呼,平時惜字如金,跟男孩子玩時奔來跑去,呼朋引伴神氣的很。
為此他媽媽苦惱的很,有一次,晨晨和男孩子拿著紙棒,邊耍邊大聲唱著《西遊記》里的歌,聲音響亮的很,於是在集體活動時我請晨晨上來唱歌,剛開始他很不習慣,我就讓兩三個孩子陪他一起唱。
有了同伴助陣,他顯得自在多了,臉上有了笑容,聲音也大了,我交給他一個話筒,當其他的孩子耍起猴拳時,他也終於忍不住,大聲的唱著,還加上了動作,我適時捕捉了這樣的一瞬,用照片告訴他和他媽媽,晨晨很勇敢,晨晨唱起歌來真神氣。
然後在遇到晨晨害羞,不敢開口的時候,我總是微笑著做個「咔嚓」的動作來提醒他鼓勵他。慢慢的晨晨能在集體面前大聲的朗誦兒歌了,我和他媽媽都為他的進步感到高興。孩子稚嫩的心需要百般呵護,有些孩子喜歡和老師交流談心,有的卻不善言談,不太會表達自己。
這就需要老師因材施教,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語行動,啟發誘導孩子多講,給他一個表現的舞台,送他一個鼓勵的眼神,使他變的自信。但是,就是這個看似內向、膽小的晨晨有一天卻完成了一個「壯舉」,讓我乘坐了一趟「雲霄飛車」似的,心情起伏跌宕。
那一天,我們帶孩子去湖邊秋遊,參觀完了幾個景點後,孩子們在湖邊邊找了個地方,迫不及待的開始吃了起來。晨晨背著他的包包,在男孩中間走來走去的,今天是他父母一起送他來的,他顯得特別的高興,因為他從小跟在外婆身邊,父母平時都在寧波,只有周三才來看他一次。
戶外活動時,我把呼啦圈提的高高的做籃筐,讓他來練習投籃,漸漸的晨晨看到我時臉上多了一絲笑容,有時還會故意逛到我的身邊,來跟我聊天,我感覺到這個孩子正在漸漸的向人打開心門,溝通使我和孩子的心靠的更近,孩子的笑厴在我眼中綻放成世上最美的花。
就是這樣,我和孩子的故事串連成了一條成長的軌跡,一邊盛載著孩子的童年,一邊流逝著我的歲月,就象兩條緊緊跟隨的平行線伴著我們共同成長,在我的歲月里我慶幸著擁有孩子的童年,正是孩子的純真滌盪著我的靈魂,也是孩子笑臉讓我感受到了希望和歡樂。
G. 很多孩子們對父親不尊重,但為何卻極其尊崇孝順他們的母親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在教育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父親一般來說是屬於像山一樣保護著孩子,為孩子承擔著很大的責任,而母親的愛一般來說就是潤物細無聲,在生活中對於孩子的各個方面都照顧的非常好,父母之間的關系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環境和生長狀態。所以父母都對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其實很多孩子對於自己的父親都是非常不尊重的,但是對於母親來說非常的孝順並且尊重,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總的來說,很多孩子對於父親不尊重,對母親非常的尊敬,主要是因為父親和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不同,一般來說在一個正常的家庭中是需要有一個人很嚴厲,一個人很溫柔的,一般來說父親就承擔了那個比較嚴厲的角色。
H. 很多孩子們對父親不尊重,愛理不理,但為何卻極其尊崇孝順他們的母親
序言: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孩子都要學會尊重。但是如果父親不尊重孩子的話,我們會發現,孩子也不會尊重自己的父親,對父親愛搭不理,這樣就需要父親反思自己。我們只有向孩子傳達出自己的愛,那麼孩子才能可以接受到。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原因。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非常清楚,父愛都是非常深沉的。父親也不會輕易表達出自己的愛,那麼小編建議我們可以在其他形式上表現出來。比如說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孩子一個鼓勵的眼神,不要一直對孩子吼叫,這樣會讓孩子形成非常大的心理負擔,他們在和父親交流的時候,就會感覺非常的害怕。
I. 如果子女很孝順母親,但做任何事都做不到讓母親滿意,因為母親除了她親自所為,別人做的都不滿意怎麼辦
很多母親就是凡事都喜歡親力親為,否則她會很擔心,心裡總會覺得少些什麼似的,其版實不是我們做的不權好,而是怎樣做都做不到她的心裡去,我任為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盡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了,對母親多寬容些,只要她高興就讓她做吧,我們可以從側面來協助她,多關心她,讓她感覺到你的愛和溫暖,這樣母親會很幸福的!
J. 作文我的好兒子
我有一個兒子,今年11歲,虎頭蛇腦的,可愛極了!別看他玩起游戲機時的痴樣和吃起麥當勞和肯得基時的饞樣是那麼的孩子氣,其實在他身上蘊藏著一份另人感動的愛心!
這天,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肚子疼得厲害,身上直冒冷汗,感覺虛脫,硬撐到家把車停在地下車庫後簡直暈得站不起來。心想:「先生出差不在家,怎麼辦呢?」只好打電話給放學後正在家裡做作業的兒子,並把情況告訴了他。沒想到我兒子聽完後二話不說就掛了電話,不一會兒,只見我兒子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箭一般地「沖」了下來,打開車們,一邊問我感覺如何,一邊左手提著我的手袋和車鑰匙,右手用力攙扶著我下車,還不忘把車門鎖好,那種利索使我感到我身邊出現了一個保護神,特有安全感!
把我攙扶進了家門後,先讓我躺下,並幫我蓋好被子,同時不停地安慰我:「媽媽,堅持住!休息一下,很快沒事,如果不行,晚上等爸爸回來送你去醫院。拿出你每天叫我起床的毅力來吧,沒事的!」想不到我兒子安慰別人還有他自己的一套。我一邊感到安慰,一邊又擔心兒子應該肚子餓了,而且怕耽誤他做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