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督教里的孝敬父母,是按照神的意思來敬重、順從父母。
請看聖經中關於「孝敬父母」的經文:
出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文意註解﹞
「孝敬父母,」『孝敬』原文意思只有『敬』而無『孝』;『孝』是聽從、順從父母,『敬』是尊敬父母。神注重尊敬,而不注重孝,因為尊里包括孝,而孝不一定有尊。我們要尊敬父母,因我們是出於父母,這也象徵我們是出於神。
「孝敬父母」的屬靈用意,乃是要人敬畏神;沒有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能在父神面前作個好兒女的。因為兒女是出於父母,父母是兒女的源頭,正如人是出於神,神是人的源頭一樣,故人若孝敬父母,必定討神喜悅,蒙神祝福。
二.中國的孝順,講人是主體,順服因沒有神,含有盲從的意思。
㈡ 怎樣才能讓小朋友孝敬長輩
1、父母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
父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時,要帶上孩子一同前往,讓孩子親眼看看父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那種「只愛自己的媽媽,不愛丈夫的媽媽」凳州的現象,在年輕媽媽中相當普遍。我可以明確地告訴這些媽媽,在婆婆面前,你不稱呼「媽媽」,在婆婆背後,你稱孩子的奶奶叫「老東西」,總有一天,你的兒媳也會稱你為「老東西」。到那時,你的兒子肯定會覺得理所當然。
2、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給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機會。
在現在的不少家庭中,愛只是父母對子女的單向傾斜,而不能實現愛的雙向交流,那麼這種愛就是畸形的愛。孩子只有把父母給他的愛轉化為他對父母的愛,這種愛的種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種人間大愛正是這樣得以傳承的。當年幼的孩子學會了關愛父母之後,才有可能在她長大以後去愛國愛民,去尊老愛幼。
3、要求孩子為老人做事時應理直氣壯。
當家長生病或身體不舒服時,要理直氣壯地要求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如端水送葯或陪同就醫,不要怕耽誤他學習時間。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要從引導孩子為父母做這些小事入手。當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不敬重的言行時,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懂道理,不必多計較他的言行過錯,等他長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這種認識肯定是錯誤的。
4、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讓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對於初中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讓孩子主持給爸爸媽媽過生日。家長不要只給孩子過生日,不給自己過生日,這對孩子並不好。
5、從日常生活小事上對孩子提出要求。
如外出時和父母道別,回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時先讓父母入座,替森粗帆父母盛好飯菜;和父母說話應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遜。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告訴孩子不能發脾氣,要體諒、理此雹解父母的難處。家長千萬不要起初不答應孩子要求,孩子發脾氣了,家長讓步了,這等於鼓勵了孩子不斷提出不合理要求。
6、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
你不妨把你的日常工作向孩子說一下,或帶孩子去上一兩次班,讓他知道你每天都做些什麼事情,你的工作中有哪些困難。總之是讓孩子看到、體驗到父母的難處讓他聽父母說「我很辛苦」。
㈢ 聖經中帶有應許的誡命 — 孝敬父母
長久以來,我對父親節和母親節一直無感甚至有意迴避,甚至在教會母親節禱告祝福中口無遮攔的吐露了這種想法,我似乎天生對任何形式化的東西都會保留存疑的態度。
武志紅的巨嬰論更是啟發我去思考 「孝順」 是否是一種包裹在傳統道德外衣下的道德綁架,這本書被下架的命運也暗示了它與現在社會的主流道德體系並不兼容。
聖經中指出,孝敬父母是基督徒必須遵守的並帶有應許的誡命,對不孝敬的行為以及不孝敬的後果給出了細致的描述,這些行為無一例外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已經司空見慣。
例如當下因為拆遷引發的老輩財產分配調解類節目依舊是上一代人熱衷觀賞的欄目,似乎每個人都認同在法律條款下指導的公平分配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卻不知已經深陷在偷竊父母的罪中,他們也因此承受了失去喜樂、安穩,家庭破散甚至生命終結的懲罰,先知們的話語無不一一應驗。
箴言中簡潔明了的指出什麼是孝敬 —— 就是使父母歡喜快樂。
當下社會對如何使父母喜樂也給出了行為標准,「常回家看看」 可以算是其中的經典之經典。基督徒們相信神會為每個人預備下他們所需要的,而需要的並不一定是他們出於人的意念所想要的那些。我們父母受所處社會觀念的影響,自己所理解和想要的孝敬,可能並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最終短暫的快樂過後終歸原樣,正像傳道書中說的一切日光之下的事終歸是虛空。
聖經的經典之處在於它不僅能夠在真理的層面上給出定義、反例和預言,還給出了具體實踐 —— 父母喜樂的本質是因為自己的孩子成為了義人。
義人指那些信靠神;不斷追求真理;拋棄罪里的舊我;與耶穌同釘十字架活出新生命;領受了神的恩典、智慧、喜樂、幸福的人,小時候常聽見老人說:「孩子淘(氣)點兒沒關系,道兒別走偏了」,就有點類似這個道理。
作為基督徒的自己,能夠將福音帶給父母,讓他們能夠看到自己孩子在新生命中的改變,並有機會在真理中活出自己的新生命,獲得神所應許的喜樂、平安、幸福時,就是最好的孝敬之一。
㈣ 怎樣孝敬父母
問題一: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怎樣善待父母 把我以前的回答發到這里。
孝順兩個字做到不容易
1.經濟上不要讓他們有負擔,要主動詢問,父母不太可能用錢向子女開口的。你要主動詢問。
2.老年人在兒女成家後,容易孤獨,要多抽出時間看他們,陪他們。到家後不要讓老人操心做飯,最好你買了菜去,如果去了還要老人做飯買菜,你就別去。如果實在離得遠也必須定期打電話,比如三天五天,固定下來,別說沒時間,如果說沒時間打電話說明父母在你心裡不重要。
3,遇到急事要順著他們,即使他們要求不合理,也暫時答應,然後找合適機會化解或者說清楚,不要硬頂,不然容易出事。
4.自己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棘手的問題,不要輕易對父母講,他們會很著急,吃睡不好。而且沒有更多的辦法。。。除非他們可以幫到你。
5對待雙方父母要平等,不要有明顯的不同。
6及時盡孝,不要想盡孝,老人不在了。哭都沒地方。、
7,。以孝順你父母的心來禮敬天下父母。
8 ,盡自己的孝道,不要強求別人。如果有兄弟姊妹你只可以提醒,但是不能強迫他們。
9.父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可以婉言提醒,但是你沒有權利指責父母。你盡你的兒女道。他們盡他們的父母道。
10.如果你有子女,一定要養成他們盡好孝道,不要把兒女當爹娘供養,這樣亂了次序,就會招來災禍。你孝順父母,兒女就孝順你,因為兒女都看著呢,如果你不孝,指望兒女孝順,沒這個道理。
盡好你的孝道,父母不在了 你也不會有太多遺憾。。
說了不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相信你會做的很好。
頂禮我們的父母及普天下的所有父母。。。
問題二:怎樣孝敬父母? 1
始終抱著感恩父母的心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我們一定要對父母抱著感恩的心,去孝敬他們,這不是閉著眼睛,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不管他們做了什麼錯事,是怎麼樣不對,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很多不是的父母,我們還是要尊敬他們;不是尊敬、同意他們的錯誤,而是尊敬他這個人。我們可以不同意他的錯誤,可以在他的錯誤問題上和他們去談,去解決問題;但是我們對他的態度是要尊敬的。沒有他們就沒有你,始終抱著感恩的心去看待他們。
2
用心去對待父母
講到孝敬父母,基本上,最重要的不是你為父母做什麼,而是你跟父母的關系如何?有很多人雖然為父母是做了很多的事,但是跟父母的關系並不好。有些人說:「我怎麼不孝順,每個月給他寄錢,還不孝順?」我有個朋友,他每一個禮拜天都去看他的父母,請他的父母吃一頓飯。在今日的深圳,很難得了,一般人哪裡做得到!能夠做到這樣子的兒子已經要給他舉起大姆指了,但是呢,有一次他們這樣的飯局,我剛好也在那家酒樓用餐,就過去打了個招呼,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他這件事做得對,但是他並沒有用心在做。為什麼呢?因為我看到他對他父母的態度,他只是公事化的在做他該做的,一點都沒有借這個時間跟他父母建立一個親密關系的意思――沒有親近的交談,沒有輕松的氣氛,更沒有家人聚會的溫暖,給人一種清楚的感覺:好了,我做了我該做的,然後咱們各過各的,下星期再見吧。
3
你要成為主角了
很多人不能夠孝敬父母,是因為他這個人沒有獨立。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離開父母。離開父母不是說你不理父母了,從此宣告獨立,再也不聽父母的話了。離開父母,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我們要獨立的活著,要為自己的一切負責任,要做一個成熟的人。
很多的人就是結了婚、生了孩子,都沒有離開父母。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獨立,他的經濟沒有獨立,情感沒有獨立,他很多事情都沒有獨立;他只要一看到他媽媽,他就變成三歲小孩啦。自己都做父母了,還是獨立不了。不獨立你怎麼孝敬父母?很難的!他覺得好多事情都是天經地義的,覺得父母就是到了七十歲、八十歲還是要照顧我的,因為從小他們就是照顧我的嘛。
如果你不知道你已經長大了,你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人了,你很難孝敬父母。你很難會想到說,現在輪到我了,所以,這個也是常常會攔阻我們孝敬父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4
父母已經老了
父母不再是超人了。已經老了。很多人不能夠孝敬父母,是他對父母有著一種不實際的盼望。我們小的時候都認為我們的父母是超人,小孩子吵架的時候,常會這樣講:「我爸爸比你爸爸厲害。」但等到我們慢慢長大就知道,其實父母不是超人,父母是非常有限的人。而如果我們還有像對一個超人那樣的期盼,就讓我們對父母常常有很多、很大的不滿,不管父母改進了多少,我們都覺得還不夠。
我認識一些人就是這樣子的,對他的父母可凶了,我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子對待你的父母呢?」他跟我說:「噢,你不知道!」就開始講他父母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他講的有一些是有道理的。但是,很多時候我發現,其實是他對著父母的要求太高了,他的父母根本不可能滿足他這樣那樣的要求。要知道,父母是人呀,他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金錢有限,他的什麼都有限,他怎麼能那樣無限的滿足你呢?但是有許多的兒女就因為父母沒有滿足他,他心裡就很氣呀,從「氣」開始跟父母的關系不好,這樣下去,就越來越不好。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對父母的期盼,合理不合理。
現在很多人,一個禮拜要為自己花很多錢,要吃好的,要穿好的,要看電影,又要逛街買東西......隨便買一雙球鞋的錢,在農村的人可以活一個月了。
我們如果不懂得感恩,就算父母給......>>
問題三:怎樣孝敬父母(初二政治)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
心裡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向上,讓父母高興。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我們可能付出時間,付出感情,付出體力,甚至委屈自己......但孝敬父母收獲的是甜蜜。
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對父母辛勤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
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孝敬父母的長輩。
問題四:現在的年輕人怎麼孝敬父母 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義務!詩經、爾雅中》說:「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意思就是說,要盡心贍養侍奉父母,尊敬愛護老人「順」,就是要順從,依老人的意願行事,主要指在養老方式、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方面,也可以說,「順」是「孝」的具體體現。 子女是父母生養,從出生開始,喂養撫育,洗漿補訂,生病時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難治之病,情願捨命換兒安;稍長,教給基本生活能力,供給讀書,關心其成長,永不停歇。父母對子女付出的愛,是一生一世,可謂:親情無價,骨肉情深。而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遠是負著債的。 子女對父母盡孝道,是一種基本道德,是社會道德的基礎。孝是天經地義的人類本性。孝的真諦是:「報本思源、尊重生命、圖謀發展」。 父母生前應做到:「尊重關愛,順從意願,不虧吃住,衣潔保暖,病有所醫」。讓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父母的過錯,應柔和、細聲進行勸諫,耐心溫和地指出,決不能對父母進行粗暴的訓斥和指責,更不能惡意地譏諷。
問題五:百善孝為先怎麼孝敬父母尊敬父母 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對父母尊重,但尊重不是盲目的順從。如果父母的那些行為錯誤了,我們也可以指出來。
孝子賢孫就是孝順父母的有德行的孩子。
孝敬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父母給了我們來到世間的機會,父母哺育我們長大成人。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應該報答的就是父母。
青年人不孝敬父母極大可能是因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在這個時候的青年往往都對自己的父母表現出不耐煩。對父母發脾氣。
而另一種是因為有些人結婚後,婆媳關系不好。男方懼怕自己的老婆,所以對父母逃避。這也是一種不孝順。
問題六:該怎樣孝順父母? 一、應當記念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們知道作父母的,無論是貧是富,是智是愚,也不管是飛黃騰達,或是一生潦倒,他們在養育兒女方面都一樣地含辛茹苦,花費了一生寶貴的精力。從十月懷胎到嬰兒呱呱落地,無不為生養兒女花盡心思,操勞過度。為了將兒女拉扯成人,父母吃苦受罪從來沒有一聲怨言。兒女的衣食住行無不時刻牽掛著父母的心。在我們中間年輕的弟兄姊妹,也有為人父母的,你們會深切地體驗到:養育兒女實在不容易!所以說,父母的養育之恩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我們的生命是神籍著父母賜給我們的,所以我們當記念父母的生育之恩。提前5:4說:「若寡婦有兒女,或有孫子、孫女,便叫他們先在自己家中守著行孝,報答親恩,因為這在神面前是可悅納的。」
然而世上有許多的兒女長大後,常常忘記父母的哺育之恩,不顧念親情,對父母採取打罵、虐待、遺棄的態度,嚴重敗壞社會風氣,玷污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舊約」《出埃及記》2章17節:「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新約時代保羅在《羅馬書》1章30-31節也說「他們是違背父母的、無知的、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保羅不但教導作丈夫和作妻子的應該怎樣相片,也勸戒作兒女的該如何對待父母,這也是我們當今教會面對的巨大挑戰。
所以,我們孝敬父母首先要記念父母的生養之恩,讓主恩典不斷地激勵我們,更新我們對父母之愛的回應,從而產生敬老之情,使一輩子為養育我們而受盡勞苦的父母,能得到安慰和滿足。
二、聽從和順從父母:
當前大多數青年人都推崇「個性張揚」,讓他們「聽從」或「順從」父母都很困難。自從神創造人以來,這成為一個問題。當初神賜給人類自由意志時,人們選擇了「不聽從」神的話,始祖亞當和夏娃的行為使整個世界陷在罪中,從那一天起,這種行為影響著每一個人,人類背逆神墮落之後,「不聽從」變成一個嚴重的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今世代,一些作兒女的,不聽從父母的勸告,賭博、洶酒、早戀、偷竊、逃學……整天無所事事,不服父母管教。作父母的遇上這種情況是最可憐、最悲哀的。
神是在教導兒女對待父母的態度時說「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為谷中的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箴言30:17)這些話告誡我們不聽從和孝敬父母是神所憎惡的,為天地所不容,神的話真叫人膽戰心驚。我們實在要敬畏神,聽從他的教訓。《以弗所書》6章1節:「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使徒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20節說得更清楚:「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他還說:因為你們現在是基督徒,在基督里有了新的智慧,不要錯昧無知,不再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所以「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4:22~23)後面又說得更明確:「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弗4:31~32)。
總之,兒女要聽從父母的理由是因為我們在基督里的地位,我們是在主裡面的人,我們的生命不再發球自己,而是用主耶穌基督的寶血買贖回來的,所以,我們要榮耀神。在主裡面聽從父母,也就是在真理里聽從父母,真孝還包括勸諫。《聖經》說:「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提前5:1)。「不可嚴責」就是要求人在勸責中有愛有敬。
古人......>>
問題七:孝敬父母,怎麼寫 20分 孝敬父母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問題八:作為子女,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聽父母的話,不僅要滿足父母的物質需要,更要滿足父母的精神需要。學習和工作之餘常回家看看,陪伴在父母身邊,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
問題九:學生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一、要聽從父母的教誨,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二、幫助父母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有時身體不適,作子女應該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們。
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起居飲食,保持身體健康。
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用功學習,努力向上。
五、隨時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動內容。有事在外必須向父母做好交待。要誠實,杜絕撒謊的行為,不在外面做違犯紀律的事。
六、外出時要和家長道別,回家時先向父母問好,吃飯時,先請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飯菜。
七、小學生不僅要孝敬父母,更要孝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放學回家先到祖父母房間問安,幫他們做一些點煙遞茶的小事,給他們講一些校園里的所見所聞,吃飯時,先扶他們入座,恭恭敬敬地遞上碗筷。
㈤ 基督教十誡是那十條
第一條.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第二條.誡:不可拜.偶彎亮閉.像。
第三條.誡: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
第鍵睜四條.誡:當守.安.息.日。
第五條.誡:當孝敬父母。
第六條.誡:不可.殺.人。
第七條.誡:不可.奸.淫。
第八條.誡:不可.偷埋裂.盜。
第九條.誡: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條.誡:不可起貪.心。
㈥ 基督信仰孝敬父母,凡事亨通,凡事順利!啥意思
基督信仰孝敬父母就是指以基督徒的信仰觀念去尊重和愛護父母,遵守父母的教誨,給予父母必要的支持。凡事亨通,凡事順利意思是一切事情都能順利進行,沒有任何挫折和阻礙,一切都能夠順利的完成。
㈦ 基督徒怎樣管教孩童
對於管教孩童,現在的人都沒有多少經驗,畢竟一家就那麼一個,兩個的很少。對於基督徒,關於孩童的管教,更是嫌派敏需要思想,需要照著聖經來做。今天,我們來看看箴言中關於管教孩童的有關教導吧!
讀經:箴言,13:24節,19:18節,22:6節,22:15節,23:13-14節,29:17節。
在所要看的這幾節經文里,幾乎都有「管教」這個詞,沒有這個詞的,也有這個意思。因此,先簡單的說一下「管教」這個詞。
一、管教
什麼是管教?字面意思就是,管理和教育、教導。管教,一般是長輩對晚輩的責任和事情,特別是年幼的孩子的管理教育。
二、為什麼要管教?(目的)
小孩子為什麼需要管教?箴言書給了我們幾個原因。
1、使他的靈魂得救(箴言23:14節)
這第一個原因就是,要使他的靈魂得救。這個說法,在基督徒都能理解,但是,在之前不一定都明白。
今天,我們即是按著箴言書來說管教孩子的事情,又主要是與信神的弟兄姐妹交通這個事情。就認真的說一說這個事情。
現在有很多基督徒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認識。對待孩子,只知道肉身上的教育與引導。對他們的靈魂卻是不知不問。還有一些基督徒,也渴望自己的兒女能信主,卻沒有相應的行動。他們只是在心裡有一個想法,就是兒女能信主才好;但是卻沒有為他們禱告,也沒有向他們傳講福音,即使有,也沒有恆切地禱告。為什麼?因為他們只覺得,兒女們能生活工作的好,就可以了。卻不知道,他們的靈魂更為寶貴。還有一些基督徒,極力對人傳講得救的福音,卻不包括家人在內,特別是不信的兒女。
在箴言書里,說到管教孩童,首要的就是要使他們的靈魂得救,這才是管教的重中之重。弟兄姐妹們,不要只顧著孩子們的肉體,更是要關心他們的靈魂,一定要先把他們帶到主面前,使他們認識神,敬畏耶和華上帝,得著主所預備並賜下的救恩,成為得救的人。
2、使他走當行的道(箴言22:6節)
使他走當行的道,我理解有這么幾個意思。
一是教導、引領孩子認識、敬拜上帝,走生命路。從小把他們帶到神面前,在他們心裡種下生命的種子。從小幫他們養成讀經、唱詩贊美主、禱告親近神的習慣和認識,他們一生都會在主里不丟失。
一是教導、引領孩子走正路。什麼是正路?正路有兩個意思吧!其一是思想認識上的。其一是習慣的養成。思想認識,就是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知道什麼是可以做什麼是當做什麼是必須做的事情,什麼是不能做什麼是禁止做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就不會有相應的行動。習慣的養成,是一件長期而又艱難事情。習慣好或壞,都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養成好習慣,是很必要的事情。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認識,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需要管教的。
3、使你得喜樂、得安息(箴言29:17節)
管教孩童,在他長大成人的時候,能走正確的道路,能成為有用之人,不用你為他擔憂,不用你為他發愁,豈不是好。這樣的兒女,使你得喜樂、得安息。
4、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箴言22:15節)
為什麼管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愚蒙使小孩子容易走錯路,辦錯事。教導、引領和責罰,使小孩子可以明白、記住該如何行,並改正以往的錯誤,作正確的選擇和事情。
三、什麼時候管教
至芹枝於什麼時候管教,不是一個固定的時間模式;但也不是沒有一點規律可循。以下幾點可思想,得幫助。
1、趁早管教(箴言22:6節)
孩子,不要以為還小,想著等長大再管教。其實,現在的孩子,懂事的早,還是早一點管教的好。再者,孩子早管教,更容易早養成好習慣,終生不偏離。
至於早到什麼時間,這個沒有完全一樣的。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可以開始了,就盡快開始的好。
2、隨時管教(箴言13:24節)
對於孩子的管教,不是一套刻板的模式。要發現問題羨激,隨時解決問題,要隨時的管教。同樣,也要就事說事,不要東拉西扯,對孩子翻舊賬進行指責。隨時管教,要以幫助孩子認識問題,改正錯誤為原則,使孩子在問題發生的時候得到教育,及時解決問題,這是隨時管教的目的。
3、趁有指望(箴言19:18節)
最後一個,如果沒能及早管教孩子,也沒有隨時管教孩子,以致孩子長大了,或者養成壞的習慣,或者發生了大的問題,都不要發怒、只是悔恨等。總要趁著還有指望,去幫助孩子,使他能回到正道上來,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改正自己的錯誤和敗壞。不使他走上滅亡的道路。趁有指望,就是在最後的最壞的結局來到之前的這最後一個時間,來幫助孩子,管教孩子。
四、怎樣管教
歷史走過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人生不知經歷了多少輩。從古到今,認識發生的變化,誰能說的清?管教孩子,也有了不同的認識,但是還有相同的規律。
1、教導(箴言22:6節)
教導,是管教的主要手段。教導,就是教育和引導,用智慧用方法,使孩子認識、明白,也使他(她)養成好習慣,走正確的道路。
2、杖
孩子畢竟是孩子,不是大人,沒有很多的智慧,沒有很多的經歷,更沒有很多的理性和認識,不懂得許多的事情和道理。有時候,不是講道理能行得通的。這時候,需要一些強制措施和手段,甚至是今日所謂的暴力。杖,只是有限時間有限條件下的一個特殊手段,也是不可完全排除的手段。
在使用「杖」的時候,要慎重。畢竟孩子還小,大人易惱,杖的尺度不很好掌握。輕了不濟事,重了傷孩子。所以,「杖」,還是少用慎用;一旦用了,就要有用了的效果。少用慎用!
經文附於此:13:24節。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19:18節。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22:6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22:15節。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帳可以遠遠趕除。//23:13節。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23:14節。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29:17節。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
㈧ 《以弗所書》6章逐節解釋是什麼
如下:
被聖靈充滿的兒女都願意順從父母的權柄。兒女的基本責任是在主里聽從他們的父母。無論兒女是基督徒,或父母是基督徒,都沒有分別。父母與兒女的關系,是為全人類而設立的,而不是單為信徒而已。主的命令是在主里聽從。
首先意思是兒女要聽從,態度就如他們聽從主一樣:他們的聽從象對主的一樣。第二,只要是與神的旨意相合,他們也當凡事聽從。父母若吩咐他們犯罪,就不應期望他們惟命是從。這種的情況他們就要禮貌地推辭,溫純地接受後果,不作報復。但在所有其它的情況下,他們都必須聽從。
《以弗所書》是保羅於公元62至64年之間在羅馬監獄中所寫的書信,由推基古送去,與《歌羅西書》《腓利門書》在同一時期,被稱為「書信中之皇後」。
該書以教會為主題,主要講述了基督的奧秘、基督的身體、作基督的豐滿以及成為神的豐滿。
㈨ 基督教母親節講章節選:當孝敬父母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世界各國、社會各界的人們在節日來臨之際,踴躍地宣揚母愛的偉大,呼籲為人子女的要孝敬體貼父母,以報答父母的深恩。那麼今天的傳統節日就為你帶來基督教會的母親節講章節選,聆聽「當孝敬父母」的告誡。
引言敬重母親、弘揚母愛的母親節,至今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國際性節日。母親節是我們心中最難以忘卻的日子,這個節日是在提醒我們要時刻記住:感恩我們的母親。母親給予我們生命的體驗,我們感激;母親使我們茁壯成長,我們感激;母親給予我們的教育和開導,使我們獲取知識和力量,我們感激;
在我們的生命里,總會有困難和曲折,是母親給予我們槐畢關懷和幫助,我們更應感激。
一、聖經中的母親聖經記載女性不多,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每個人的成功都是與母親分不開的。1、摩西的母親約基別暗蘭娶了他父親的妹妹約基別為妻,她給他生了亞倫和摩西;暗蘭一生的歲數是一百三十七歲。(出6:20)暗蘭的妻,名叫約基別,是利未女子,生在埃及。她給暗蘭生了亞倫、摩西,並他們的姐姐米利暗。(民26:59)
2、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得1:16—18)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漏燃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拿俄米見路得定意要跟隨自己去,就不再勸她了。
3、撒母耳的母親哈拿(撒上1:26—28)婦人說:「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從前在你這里,站著祈求耶和華的那婦人,就是我。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所以我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於是在那裡敬拜耶和華。
3、西庇太的妻子,雅各約翰的母親(太20:20—21)那時,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她兩個兒子上前來拜耶穌,求他一件事。耶穌說:「你要什麼呢?」她說:「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國里,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二、母愛是世界上最大的愛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在你心最柔軟的地方,你願用自己的一生去愛她;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
耶穌用母愛描述神的愛(1)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賽49:15)(2)古時耶和華向以色列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31:3)(3)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太7:9—11)
三、當孝敬父母:十誡第五誡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20:1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6:鉛搜芹2—3)1、雖然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不求回報的,但兒女總應有愛的回報吧。2、我們要做一個順命的兒女,在言語上不要頂撞母親,順著她的心意。
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西3:20)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箴23:22)孝與敬是兩個層面:不但要孝還要尊重他,不要傷害她的自尊心。並不是為父母買許多好吃的就是孝順,乃是一個笑臉,一個安慰的話就知足了。願意在兒女家裡,喝水都是甜的,否則吃肉也不行。
懷著感恩回報母親的大愛「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我們或許有時會對一個生疏人的一點關懷念念不忘,卻對母親的大愛熟視無睹,嫌她嘮叨,或因一些小事就大發雷霆……然而,母親卻永遠在一旁默默地為我們祈禱,用實際行動支持我們。
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聆聽母親的嘮叨,誠懇面對母親的嚴厲,感悟母親陽光般的心靈世界……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孝順母親開始,學會做一個感恩的人吧!讓我們記住天下母親共同的節日。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㈩ 如何教孩子孝敬父母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一輩子的各種觀念,都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你對你自己的父母好,孩子感受到了,以後孩子也會對你們那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