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量力而行孝順

量力而行孝順

發布時間:2023-03-28 10:31:30

1. 作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中如何實現「孝道」

你好,百善孝為先,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當代大學生一定要弘揚

2. 子女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謝謝你的提問,請聽我娓娓道來:
一直以來,在公交、地鐵上給老人讓座,都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
但大連76歲老人劉增盛,卻要與這個「習俗」做對抗。
他認為自己身體好,能站著就站著,不需要被區別對待。
退休後,劉增盛和朋友在旅順開了個工作室,收藏老式放映機和膠片電影。每天兩趟地鐵,一趟公交車,一來一回很難避開上班高峰。
為了不被讓座,他會找個角落,臉朝外,背對乘客。
但還是常有年輕人給他讓座,一來二去互相謙讓,拖延許久。
為了避免尷尬,他在朋友的建議下,在胸前掛了一塊寫著「勿需讓座」的LED顯示牌。

每天上車,劉增盛還特意挺直腰板,帶點理直氣壯、雄赳赳的感覺。
他想告訴所有人,自己沒有老,只是一個滿頭白發的「壯小伙兒」。
劉增盛說,不是老人就需要讓座,身板硬朗的,80歲也可以不讓座。但如果有需要,即便是年輕人,也該給他們讓座。
一夜之間,劉增盛「勿需讓座」的照片走紅網路。
不少網友贊賞他的作風,稱他為「硬核老人」。
劉增盛說,他做這件事,並不是希望所有老人效仿,凡事要講究量力而行。
他更想傳遞的,是一種老人和年輕人互相平等,互相理解的理念。


一直以來,尊老都是我國傳統美德。
年輕人對待老人,要保護,要孝敬,要給他們讓座。
兒女們對待年老父母,要讓他們「享福」,不讓他們做飯、洗碗,做家務。
初心是好的,但行為上,往往容易矯枉過正。
形成一種老人就是「老朽」,沒有自理能力,需要年輕人包辦一切的偏見。
以為只要給老人吃好喝好,滿足生活物質和安全的需求,讓他們安度餘生,就是最大的孝敬。
卻不曾想,這種「廢物式」養老,不僅會加速衰老,更是對他們最大的羞辱。

隨著物質生活提高,絕大部分老人,生活是能夠自理的。
他們欠缺的,是和年齡對抗的自由。
要知道,老人最大的痛,是服老。

假設一個人能活到80歲,從退休算起,還有20-30年的時間。
如果什麼都不幹,就是等死,將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尤其是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偶、失獨、失能老人。
孤獨感會讓他們產生厭世情緒,甚至傷及身體健康。
美國芝加哥大學有研究表明:長期孤獨,會使早死風險增加14%。
如果對老人的孝敬只是靠給錢、買東西,一味提供物質,而忽視心理需求。只會加速他們死亡。
但可悲的是,當老人對新鮮事物產生興趣,向年輕人討教。
不少人會表現出不耐煩情緒:
「知道這個幹啥呀?」
「好好帶孫子就行。」
「說了你也不懂。」
「你都這么大歲數了,學不會的。」
簡單幾句話,就割斷了他們與社會的聯系。這樣的生活,怎麼會有奔頭、有意義?

對大多數人來說,「有作為」才會「有快樂」。
老人也是一樣,他們也有自由意願,有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這些方面與年輕人無異。
所以,我們要打破社會對老人的固有認知,充分尊重他們的各種選擇自由。
讓「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以及「老有所樂」緊緊聯在一起。

活到老,學到老。
根據老人的不同情況,讓他們學其所愛。與社會產生聯系,能大大撫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山東巨野的姜淑梅,曾經是「九段文盲」,完全不識字。
後來丈夫去世,姜淑梅孤獨到了極點。60歲時,她聽人們說:讀書是抵抗寂寞的良葯,於是她決定開始學字。

每一天,家裡都傳來聲音。
「乖孫女,快告訴姥姥這個字怎麼寫!」
「好女兒,你教教你老媽怎麼查字典!」
姜淑梅很好學,身邊的人都是她的老師,廣告、說明書、電視字幕都是她認字的教材。

令人欣慰的是,家裡的每一個人都非常支持。
他們覺得,滿足老人的願望,才是最接地氣的孝順
很快,姜淑梅把常用字都學會了,開始沉迷書海,大量閱讀。70多歲時,姜淑梅嘗試著將自己的故事寫出來,還成功發表了。
這給她帶來了無比的自信。
於是姜淑梅每天筆耕不輟,努力寫作。
76歲時,成功出版了《亂時候,窮時候》一書,還賣出了7萬冊。

到目前為止,她已經出版了5本書。
姜淑梅的事跡讓人震驚,不少人稱她為「傳奇奶奶」。


但其實,從60歲到76歲,整整16個年頭。是小學到大學畢業的時間。
憑什麼年輕人可以用16年完成人生轉變,老人卻不能?
很多時候,老人都缺少一個學習、嘗試的機會。只是社會的偏見,讓他們止步不前,故步自封而已。

由於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脫節。在年輕人觀念里,老人總有種種不符合時代的缺點。
他們早已習慣了「老人無法工作」的現狀,只能跳跳廣場舞、逛逛菜市場、帶帶孫子。
但去年年初,阿里巴巴發布的一則招聘信息,徹底打破這一思維定勢。
招聘崗位叫「淘寶資深用戶研究專員」,只針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
需要在中老年人圈子中有號召力,能以中老年群體視角出發,深度體驗「親情版」手淘產品,發現問題並反饋問題。
關鍵是,給出的薪水待遇非常高,年薪范圍是35萬-40萬。
招聘信息一出,全國老人紛紛報名。從簡歷可以看出,老人個個身懷絕技。
65歲李璐是杭州市廣場舞協會副秘書長,也是社區知名的體育達人,練拳練舞樣樣拿手,電腦音樂也樣樣精通。
67歲的熊昌烈,出版了一本書叫《資本圈》,在美國、中國、加拿大圖書館都有收藏,網上已經賣斷貨了,他希望能送一本給馬雲。
71歲的章中麟喜歡跳舞,09年開始在西城廣場組織舞蹈隊,已經有200多名學員。
有人還驚奇地發現,求職者中不乏清華北大畢業生,博士、碩士等高學歷人才。
甚至有人用雙語進行申請。

不可否認,老人的工作能力,隨著年齡增長有一定的衰退。
但科學研究表明,60歲時大腦處理的信息量是21歲時的4倍,開朗的老者,即使到了90歲,依然思想活躍。
而且,知識豐富、見多識廣、洞察力深刻是老年人的優勢。
與年輕人相比,他們的創造力並沒有消失,甚至更強!

要想度過幸福晚年,除了要學習自由、工作自由。
更重要的,還有情感生活的自由。
目前,我國有1.2億老年人,其中60歲以上喪偶的老年人有4500萬。
由於各種原因,他們情感生活不盡人意。有的為了子女,避免家庭沖突,隱忍自己的感情。
有的喪偶後孤獨寂寞,雖子孫滿堂,卻晚景凄涼。
在我看來,無論是哪個年齡的人,都有交友自由,感情生活都應該受到尊重。
曾有讀者留言說,自己中年喪偶,一人含辛茹苦將兩子女撫養成人,並將他們送到了國外生活。
可面對空盪盪的房子,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十分寂寞。

後來通過婚姻介紹所,他結識了一位離異女幹部。
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兩人決定再婚。但子女卻堅決反對,認為他臨老入花叢,為老不尊。
就這樣,好好的一段姻緣被生生拆散,讀者為此非常傷心。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
年輕人要追求愛情,老年人也一樣,這並不是什麼醜事。
如果子女不尊重父母的情感選擇,對老年人交友橫加干涉,只會徒增痛苦。
婚姻專家認為,老年人再婚,生活上可以互相照料,精神上互相慰藉,有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而且,父母和子女關系是平等的,不應該存在一方強大,另一方弱小,一方決策,另一方服從的關系。
即便在身體功能受限的情況下,老人也依然有自主選擇的自由。

真正的尊重,不是自以為是的干涉,而是用心傾聽和了解老人的真實想法。
在不少老人心裡,年齡只是數字問題。
能走能跑能折騰的話,誰不想像個小夥子小姑娘一樣,接觸多姿多彩的世界。
實際上,青春對任何人都沒有設限。老年人也能成為人群中最閃亮的明星。
2019年中國國際時尚周,100位中老年「超模」亮相開場大秀。
表達中國女性的時尚和無齡感,也改變人們對「中國大媽」的刻板印象。
一些藝術家用手中的鏡頭,展現老年人生命的厚度。
廈門攝影師小野傑西,為85歲爺爺拍攝了一組帥氣時尚的照片,使其被喻為中國最帥氣老伯伯。

80歲的烏鎮老婦胡暉,不僅會網購、在線交流養生穿衣搭配,直播和抖音也被她輕松玩轉,「網紅奶奶」名不虛傳。

燃爆的街舞,也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人跳起來一樣青春洋溢。

公園硬漢大爺,秀出6塊腹肌,行走的荷爾蒙,絲毫不輸小鮮肉。
不管活到什麼年紀,都不要被刻板印象捆綁自己。

老人活出自我,追尋自由。照樣能綻放人生的光彩。


每個人,都有年輕的時候。

老人也曾有過夢想與追求,或因生活壓力暫時擱淺,或為了家庭選擇放棄。
但時光荏苒,年齡並沒有剝奪他們的意願和尊嚴。步入晚年後,他們的心願更應得到每一個人用心的尊重。
有人說,老人其實就是小孩。
他們不喜歡被約束,想要走自己的路,告訴大家,我能行!
別以為他們老了,就什麼也做不了。他們有夢想的時候,千萬別歧視,幫助他們實現願望。
就像他們當初給我們造夢一樣。

3. 山東煙台宋女士花2萬元買新手機送父母!對父母真正的孝順是什麼

買手機也是孝順,這份貴重的禮物足以讓父母自豪很久,逢人就炫耀,滿足了虛榮心。父母空灶嘴上說浪費錢,但心裡無比高興。

父母要的並不多,三言兩語就足矣。網友們不必學該女子,同時買兩部蘋果手機不便宜,孝順父母要量力而拿塌行,先保證自己的生活,然後在能力范圍內給雙親送禮物。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對節日的重視程度各不相同,該女子平時就一直給家人買東西,本來是要用這些錢犒勞自己的,但考慮到母親的生日就要到了,她才選擇買手機。父母撫養我們長大,希望我們過得好,經濟能力暫時不足的朋友,不用打腫臉充胖子,給爸媽斗敏扮花太多錢,平時多打打電話就行。

1、不要反駁他們,多聽父母話。

即使雙方觀點相悖,也不要正面起沖突,表面上先答應老人,然後再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事,這樣既可以避免家庭矛盾,又能不讓他們擔心。

你給爸媽送過東西嗎?他們是什麼反應呢?

4. 「連坐式孝順」讓孩子苦不堪言,壓力越來越大,家長卻說理所當然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代 社會 「連坐式孝順」蔚然成風,家長認為理所當然,孩子卻苦不堪言,壓力越來越大,非常反感。

「連坐式孝順」逐漸蔓延,家長面子到位了,孩子卻覺得反感

什麼是「連坐式孝順」?顧名思義就是子女孝順父母時,也要孝順和父母關系好的人,比如父母的兄弟姐妹、結拜好友等等。

其實就是講人情,目的是讓家庭更團結,與朋友關系更好,而很多時候是單純為了面子。

「連坐式孝順」並不是個例,許多孩子「被迫」花錢花時間去孝順親戚及父母的好友,壓力越來越大,孩子們苦不堪言,看完這些「連坐式孝順」例子,你會發現身邊的案例也不少!

「娘親舅大」,孝順不要忘了舅舅

小庄是一個二胎寶媽,嫁得不遠,平時經常回娘家走動,她十分反感媽媽總是把她帶回家的東西拿去舅舅家。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小庄把花錢都買不到的100個口罩分了一半給媽媽,但媽媽轉眼就分了一大半給舅舅,小庄知道後一肚子火,她並不是不喜歡舅舅家,只是覺得媽媽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總為舅舅著想,還要求她孝順舅舅。

過年小庄給家裡買年貨,一定要給舅舅准備一份,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拿出一半分給舅舅家的孩子……

若是「你來我往」小庄也不會說什麼,但每次都是自己家在付出,舅舅家從沒有回禮,搞得好像在討好他們似的,因此小庄感到很不公平。

孝敬媽媽,更要孝敬外婆

玉兒覺得自己孝敬外婆並非完全是個人意願,至少有一半是自己的母親逼出來的。玉兒的媽媽是當地出了名的爭強好勝,她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凡事都想爭第一,小時候爭寵,結婚生子後比家境比孩子,如今為了討個孝順的好名聲讓女兒比孝順。

玉兒的大姨、舅舅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三天兩頭往外婆家跑,唯獨玉兒的媽媽,每次玉兒回家都會讓她拿錢買好吃的好喝的往外婆家送去,街坊鄰居見了玉兒媽媽都誇她「女兒孝順懂事」,媽媽聽了也很高興,她的面子是足了,但玉兒心裡卻很累。

她很反感這樣的面子工程,導致她和外婆相處時總感覺別扭,這種「連坐式孝順」真是累人。

爸爸「後老伴」的家人也要孝順

小徐也正在遭遇「連坐式孝順」,他的媽媽早幾年就去了,爸爸如今65,一個人在家無聊,參加老年 旅遊 團時認識了隔壁小區的一個年紀相仿、同樣喪偶的大媽,兩人就好上了。

剛開始小徐覺得爸爸有個人陪也挺好的,然而小徐爸爸經常對他提一些過分的要求:給他買禮物,一定要給他的後老伴備一份,後老伴的家人有困難需要小徐幫忙時,也要求小徐事事順著他們來,後老伴的姐姐生病了也要讓小徐送禮物、主動付一部分住院費。

只要一看到爸爸的電話,小徐就能猜到不是爸爸有事就是他的後老伴有事,小徐的媳婦沒少和他為這件事爭吵,小徐的爸爸也沒有搭把手帶娃,而家裡的兩個娃正是花錢多的時候,卻要連著孝順外人,怎麼想都覺得心裡不舒坦。

「連坐式孝順」講究量力而行,家長們別再給孩子增壓了

這幾個網友只是「連坐式孝順」現象的冰山一角,自身壓力大卻無處可說,其實孝順父母也順帶孝順親戚確實是件好事,但也要視情況而定。

如果孩子能力有限,孝敬父母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真的沒有多餘的金錢和時間連帶著照顧親戚,孝順親戚多出來的一份贍養金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壓力,沒有哪個孩子會心甘情願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去幫助親戚,畢竟沒有誰的收入是大風刮來的。

其次,孝順親戚或父母的好友,也要看對方的人品,一些親戚朋友會做人,送禮有來有往,因為孩子的這份孝順雙方的感情更加融洽,這樣的孝順才有意義。

如果單方面的孝順沒有獲得一絲好處,家長真的沒必要讓孩子去孝順親戚朋友。

今日互動話題:你身邊有「連坐式孝順」現象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5. 談一談當今大學生應當怎樣踐行孝順之道

1、我復認為「孝」在每一個制人的心裡,孝順父母是最大的功德。「孝」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哪怕自己是乞丐,讓父母吃乾的,自己吃稀的,也是孝。
2、孝順、孝順,「孝」很重要的是「順」,做父母希望的事情,不去做父母不希望的事情。
3、「孝」就是愛惜自己、遠離危險:遵守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珍愛自己的生命,不能「輕生自殺」和自殘,一個人的身軀四肢毛發肌膚,受之於父母,不敢輕易損傷,這就是盡孝的第一步。自殺、自殘最難過和痛苦的是父母,是最大的不孝。
4、「孝」就是使自己變的越來越優秀,多上領獎台,少挨批評,讓父母以自己為榮,一提到自己心裡就感到愉悅和驕傲;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和蒙羞。
5、尊老愛老:要深刻領會「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的深刻內涵,達到孝的更高境界。
6、注意不孝的人不能與之為友,更不能重用。

6. 如何理解家庭美德中的孝順大學生應如何踐行孝道

1「孝」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哪怕自己是乞丐,讓父母吃乾的,自己吃稀的,也是孝。

2、「孝」就是愛惜自己、遠離危險:遵守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珍愛自己的生命,不能「輕生自殺」和自殘,一個人的身軀四肢毛發肌膚,受之於父母,不敢輕易損傷,這就是盡孝的第一步。
3、「孝」就是使自己變的越來越優秀,多上領獎台,少挨批評,讓父母以自己為榮,一提到自己心裡就感到愉悅和驕傲;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
4、尊老愛老:要深刻領會「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的深刻內涵,達到孝的更高境界。
5在家裡力所能及的幫父母做家務

7. 孝敬父母用心不在力那句話怎麼說的

事父母能竭其力」。意思是侍奉父母要盡心盡力。孔子粗陪仿及他的學生也多次談到孝道,如「孝悌,為仁之本」、「弟子,入則孝」等等。孝敬父母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亂衫個人都必須要有盡孝之念,不要等雙親不在時留下人生遺憾。

但今天我想說的是,盡孝也要量力而行,不知道這種觀點會不會被罵慘,但事實確實如此,我們不能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比如為了讓父母住上大房子,而自己的經濟條件又不允許,於是就去偷,去搶,去做違法的事,而且還冠冕堂皇的說是為了孝順父母,認為應該被原諒,這是極端錯誤的,這也不是孝心了。但買不起我們又會岩纖很痛苦,想慢慢攢錢實現這個願望,只要我們有這個心,並且是真心,說明我們盡力了,這就是孝。

8. 孝敬父母應該量力而行還是有求必應,你怎麼看

我感覺應該是量力而行,不要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那樣不僅會給家庭增加負擔,還會讓這份孝順變質。
另外,對於父母的不合理要求,要學會拒絕,畢竟自己還有家庭,也需要對自己的孩子負責。

9. 大學生如何踐行孝悌之道

當代大學生如何踐行孝道:
學習不僅是課本知識的學習,更有道德素質的學習,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大學,學校都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比如說孝道的培養就是至關重要的。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從以下幾方面踐行「孝道」:
1、我認為「孝」在每一個人的心裡,孝順父母是最大的功德。「孝」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哪怕自己是乞丐,讓父母吃乾的,自己吃稀的,也是孝。
2、孝順、孝順,「孝」很重要的是「順」,做父母希望的事情,不去做父母不希望的事情。
3、「孝」就是愛惜自己、遠離危險:遵守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珍愛自己的生命,不能「輕生自殺」和自殘,一個人的身軀四肢毛發肌膚,受之於父母,不敢輕易損傷,這就是盡孝的第一步。自殺、自殘最難過和痛苦的是父母,是最大的不孝。
4、「孝」就是使自己變的越來越優秀,多上領獎台,少挨批評,讓父母以自己為榮,一提到自己心裡就感到愉悅和驕傲;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和蒙羞。
5、尊老愛老:要深刻領會「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的深刻內涵,達到孝的更高境界。
6、注意不孝的人不能與之為友,更不能重用。

10. 今天我們要如何踐行孝道

我認為古往今來,中華傳統美德都沒有變,那就是「百善孝為先」。在當今的社會中,為人子女更應該把盡孝作為人生的第一準則。因為父母含辛茹苦培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讓他們安享晚年。要讓父母安享晚年,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因為老人晚年生活最大的敵人就是「孤獨」,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排擠父母的孤獨情緒,讓他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每一天。這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孝順孝道」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是做人之根本,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孝道的本質是感恩 。生命是一種延續,孝順父母,是對生命的一種感恩。每個家庭都父慈子孝了,社會的和諧還會離我們太遠嗎? 最初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精彩的世界,不論是貧是富,是順境還是逆境,主要的是我們經歷了,經歷了就足以讓人激動。我們的經歷難道不是用父母分分秒秒的愛所鑄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的恩情是海洋!我認為「孝」在每一個人的心裡,孝順父母是最大的功德。「孝」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哪怕自己是乞丐,讓父母吃乾的,自己吃稀的,也是孝。 2、孝順、孝順,「孝」很重要的是「順」,做父母希望的事情,不去做父母不希望的事情。
3、「孝」就是愛惜自己、遠離危險:遵守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珍愛自己的生命,不能「輕生自殺」和自殘,一個人的身軀四肢毛發肌膚,受之於父母,不敢輕易損傷,這就是盡孝的第一步。自殺、自殘最難過和痛苦的是父母,是最大的不孝。
4、「孝」就是使自己變的越來越優秀,多上領獎台,少挨批評,讓父母以自己為榮,一提到自己心裡就感到愉悅和驕傲;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和蒙羞。
5、尊老愛老:要深刻領會「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的深刻內涵,達到孝的更高境界。
6、注意不孝的人不能與之為友,更不能重用。
祝天下的父母都快樂長壽!願天下的子女都孝心常駐!願天下家庭都美滿幸福!

閱讀全文

與量力而行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