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句話誇誇小烏鴉
小時候學的那篇烏鴉喝水的文章,我就覺得烏鴉聰明伶俐,不懼困難,永不放棄,自強不息。
⑵ 贊美烏鴉的句子
第1句:烏鴉,民間叫做老鴰,通常是指鴉科動物中的大嘴烏鴉。古人則稱其為巨喙烏`大嘴烏`黑老鴉`老鴉。也有叫烏鵲的。在分類學上,烏鴉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雀形目。與烏鴉同目的有百靈`家燕`喜鵲`畫眉`大山雀`麻雀`燕雀。
第2句:這年春天,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林子里的鴉群。也不知從何時得,油麻地中學的校園里,那一片一片的林子中,棲落了數不清的烏鴉。還在冬季時,他歷謹們就在林子里了。但,那是它們並太不鬧人。幾乎整整一個白天,他們都飛到遠處的田野上覓食,只是到了黃昏,才成群結隊飛回來。那時刻,有一陣鼓噪。但這對枯寂的冬日黃昏來說,倒是件讓人興奮的事情。但春天一到,他們就變得太不像話了,幾乎整天不出外覓食,就在林子里聒噪、鬧騰。它們鼓動翅膀,相互追逐,在空中發出一陣陣翅膀搏擊氣流而發出的刷刷聲。一隻只皆漆黑如墨如夜,掠過空中時,便在空中打一道道黑閃。雌鴉們有的立在枝頭,若無其事的用那黑鑽石般的眼睛去看天空,有的則立在枝頭不停地顫抖著翅膀,彷彿在等待什麼安撫。雄鴉們總是廝打不止。它們用翅膀扇打拍擊,用黑牛角一樣的喙去互啄,空中常常黑羽紛紛。
第3句:烏鴉是靈性鳥。在北歐有這樣一個傳說:眾神之主奧丁一隻眼睛睜開可以觀察到全世界,另一隻眼睛永遠關閉。當他睜開的眼睛被宇宙遮擋看不見的時候,就派兩只烏鴉去巡視天下,因此奧丁對天下的事情無所不知。加拿大也流傳一個古老的傳說:遠古時代,一場毀滅世界的洪水過後,游曳在海灘的一隻烏鴉發現了一個大貝殼,裡面是當初的人類,但他們卻全是男人,烏鴉又去海邊找到一隻巨大的石鱉,下面藏著的全是女人,烏鴉把他們領到了一起,並給他們招來日月星辰,教會他們捕獵和耕作。日本有文獻記載:神武天皇東徵到熊野,在熊野山被敵軍圍困,天神派「八咫鳥」為其引路突圍.後來日本國內建立了3000多家熊野神社祭拜烏鴉。
第4句:預言鳥扇動智慧的翅膀在天空飛翔,如果你是一個心胸坦盪的人,你會聽懂它歡快的歌唱凳租——它的聲音粗糙而嚴厲/ 「啞——」的一聲/猛一挫身,黑色的翅膀挑起天空 /滑翔出一道黑色的火焰/灼痛了人們驚悸的眼睛/這是一個晴朗的晌午/善良的人啊你為什麼害怕/不善良的人啊你害怕什麼/一隻傳說不吉祥的鳥/它給誰的心靈 留下一雙黑色的翅膀/永恆地飛翔 這黑色的火焰,/就這樣從五月的田野上空燒過/躺在墳墓里的人心靜如水
第5句:烏鴉的黑色身軀,食腐的習性,以及粗厲的叫聲,讓人心生厭惡,於是就把烏鴉與巫術聯系起來,認為看到了烏鴉,就會有倒霉的事情發生。因為烏鴉的嘴黑,時常有人把說話離譜,讓人惱怒憤恨的人,稱為烏鴉嘴。人們常說,天下烏鴉一般黑,用來比喻世界上的剝削者`壓迫者都一樣壞。
第6句:烏鴉是孝順鳥。 「烏鴉反哺」是儒家以自然界的的動物形象來教化人們「孝」和「禮」的一貫說法,因此烏鴉的「孝鳥」形象是幾千年來一脈相傳的。《本草綱目》中稱烏鴉為「慈鳥」:「此烏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可見烏鴉是孝順的典型,當他們的父母年紀大了,老了,病了,厭倦世事了,無法覓食的時候,小烏鴉、年輕的烏鴉、兒孫輩的烏鴉,不但會給父母尋找食物,而且會把食物給弄得很可口,像人類吐哺以養育子女一樣。李密的《陳情表》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私人的盡孝,大於對朝廷的盡忠。
第7句:烏鴉有時飛得很低,常從人的臉龐飛過,使人頓感一股涼風,有時又飛得很高,彷彿要飛到雲霄里毀滅掉軀體。讓人最受不了的,是它們的叫喊。一隻只聲嘶力竭,完全是一種歇斯底里的喊叫。有發「哇」聲的,有發「啊」聲的,有好幾只發出的聲音,竟像是蒼老垂危的人在絕望的荒原中發出的哀鳴。它們一天天地鬧著,不吃不喝,鬧得自己一天一天地瘦下來。仔細看它們,覺得它們就只剩下了一副瘦的可憐的骨架。在天空飛過時,讓人竟然覺得那是個已經沒有了身體而就只剩下了一對尺余長大翅的怪物。有些精疲力竭了,從樹上歪歪斜斜的跌落在地上。我們就常去追趕這些似乎已經耗盡了生命的黑精靈,它們不得不拍動翅膀,掙扎著飛到高處。
第8句:烏鴉是救命鳥。東北土著先民滿族的保護神,也為薩滿教和大多數通古斯語系民族認可。曾有「烏鴉救祖」的傳說,清代文獻記載:布庫裏雍順數世後,「肢粗基其子孫暴虐,部署遂叛,於六月間將鄂多理攻破,盡殺其闔族子孫,內有一幼兒名樊察,脫身走至曠野,後兵追之,會有一神鵲棲兒頭上,追兵謂人首無鵲棲之理,疑為枯木遂回,於是樊察得出,遂隱其身以終焉。滿洲後世子孫,俱以鵲為神,故不加害」。 清順治帝入關後,大清帝國一直保持著對烏鴉的最高規格的崇拜。東北山民們進山打獵也有「揚肉灑酒,以祭烏鴉」傳統,烏鴉可以保平安。
第9句:烏鴉是那麼黑丑的鳥,一到傍晚,便成群結隊的飛於空中,或三兩只棲於樹下,苦呀,苦呀的叫著,便使人起了一種厭惡的情緒。
第10句:從外觀上看,烏鴉從頭到腳全身都是黑色,僅在局部有綠藍色到深藍色的光澤。烏鴉的嘴比較大,也是黑色的。常見於田野`屋旁及山區樹叢中,在樹上的枝杈間做窩。並以玉米`花生`豆類`瓜果及昆蟲`腐肉等為食。烏鴉的肉`頭`翅羽`膽可供葯用。
⑶ 慈鴉尚反哺 , 羔羊猶跪乳 。人不孝其親 , 不如禽與獸的深層意義是什麼
這句話實際是百孝經中的句子。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小烏鴉內長大之後,老烏鴉不能飛了,不能自容己找食物了,那麼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喂養他的母親。而小羊羔每次吃奶的時候都是跪著的,因為她知道媽媽用奶水喂養她長大。他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
它的深層意義就是說做人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裡,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雙親。連禽獸都知道這個道理,何況是人呢!
⑷ 形容烏鴉反哺的詩句
1. 關於烏鴉反哺的名言詩句
關於烏鴉反哺的名言詩句 1.「烏鴉反哺羊跪乳」出自哪首詩
出自——中國明代佚名《增廣賢文》。
原文: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馬無欺母之心。
譯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空梁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據說老烏鴉不能自己去找食物的時候,小鴉會用把吃進去的東西反哺出來,也就是吐出來給老烏鴉吃,來感戴老烏鴉的恩義,這就是動物長大後反過來「贍養」父母的行為。
(4)誇孝順小烏鴉的句子擴展閱讀:
羊羔跪乳的故事
很早以前,一隻母羊生了一隻小羊羔。羊媽媽非常疼愛小羊,晚上睡覺讓它依偎在身邊則歲,用身體暖著小羊,讓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帶在身邊,形影不離。遇到別的動物欺負小羊,羊媽媽用犄角抵抗保護小羊。
一次,羊媽媽正在喂小羊吃奶。一隻母雞走過來說:「羊媽媽,近來你瘦了很多。吃上的東西都讓小羊吸收了。你看我,從來不管小雞們的吃喝,全由它們自己去撲鬧哩。」
羊媽媽討厭母雞的話,就不客氣地說:「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頭來犯下擰脖子的死罪,還得挨一刀,對你有啥好處?」
氣走母雞後,小羊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什麼也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一片孝心就心滿意足了。」小羊聽後,不覺下淚,「撲通」跪倒在地,表示難以報答慈母的一片深情。
從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這就是「羊羔跪乳」。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2.有關烏鴉的名句
飢鴉啄雪枝上啼。
宋·謝翱《送人歸烏傷》。本句大意是飢餓的烏鴉有的正在啄食著積雪,有的正在樹枝上啼叫。
冬季,大地上白雪茫茫,鳥雀極難尋到食物。烏鴉不善於築巢儲食,因而冬天常常忍受飢餓之苦。
餓極則只得「啄雪」,只得在枝上悲啼。「飢鴉」的形象被刻畫得活靈活現,真切可見。
可用來描寫飢餓的烏鴉。南宋愛國詩人 謝翱 《送人歸烏傷》啼澀飢喉咽,飛低凍翅垂。
烏鴉名言 唐·白居易《烏夜啼》。啼澀:啼叫聲嘶啞。
這兩句大意是:烏鴉叫聲嘶啞,是飢餓使喉嚨發出的聲音變得低沉;烏鴉飛得很低,是由於翅膀結了冰而低垂。前句是聽覺形象,後句是視覺形象,把烏鴉又「飢」又「凍」的狼狽樣子寫得很逼真。
可用來描寫寒天的烏鴉。唐代詩人 白居易 《烏夜啼》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隋·楊廣《失題》。這兩句大意是:寒鴉點點,上下翻飛,流水潺潺,環繞孤村。
此條狀景孤寂,滿目凄涼。「數點」對「孤村」,「寒鴉飛」對「流水繞」,空曠寂寥,沉悶壓抑,使人平添惆悵。
寫作時適用於借寫景表現落拓孤寂的心境。隋朝第二代皇帝 楊廣 《失題》數點蒼茫里,飢烏接翅歸。
宋·孫覿《雨》。這兩句大意是:在蒼茫的暮色之中,幾只飢餓的烏鴉翅膀接著翅膀飛回樹林。
因是「蒼茫里」,「飢烏」又是從遠處飛來,輪廓不清晰,選用「數點」二字便顯得分外貼切。「接翅歸」既表現出飢烏越飛越近,也表現出「歸」時的具體情狀,使「歸」更加形象化。
可用來描寫暮鴉歸林的景象。宋代文人 孫覿 《雨》渺渺倦鴉翻,相隨歸薄暮。
宋·孫覿《發桂林……》。渺渺:悠遠的樣子。
翻:指鳥飛。薄暮:傍晚。
這兩句大意是:傍晚時分,遠處那些疲憊的烏鴉互相追隨著在蒼茫的暮色中歸巢。天色晚了,烏鴉也成了「倦鴉',「倦」字用得恰切;烏鴉在暮色中歸巢,越飛越遠,越遠越小,「渺渺」二字用得准確。
可用來描寫暮歸的烏鴉,或用來描寫蒼茫的暮色。宋代文人 孫覿 《發桂林……》群鴉爭晚噪,一意送斜陽。
關於烏鴉的名言 宋·戴復古《訪楊伯子監丞自白沙問路而去》。噪:大聲鳴叫。
這兩句大意是:傍晚,成群的烏鴉爭著孫虧睜亂叫,一心一意送斜陽落山。為了描寫暮色降臨的情形,作者選取暮鴉群噪的場面,並想像群鴉正在送別「斜陽」。
詩句從極為尋常的描寫對象之中表現出盎然的情趣,可用來描寫聒噪的烏鴉,也可用來描寫村野傍晚的景象。南宋詩人 戴復古 《訪楊伯子監丞自白沙問路而去》啞啞噪夕暉,爭宿不爭飛。
明·高啟《歸鴉》。這兩句大意是:烏鴉在夕陽的余輝下啞啞地聒噪著,它們爭搶著占據枝頭過夜,卻從來不爭著展翅高飛。
諷刺烏鴉只知「爭宿」,不肯「爭飛」,不僅符合烏鴉的習性,而且極易引起讀者的聯想,既可用來描寫烏鴉,也可用來諷刺那種只知與他人攀比物質享受,而在事業上卻毫無進取心的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 高啟 《歸鴉》烏棲不定枝條弱,城頭夜半聲啞啞。
唐·楊巨源《烏夜啼》。啞啞(yā鴨):象聲詞,形容烏鴉的叫聲。
這兩句大意是:烏鴉在細弱的樹枝上棲息不穩,半夜裡在城頭上「啞啞」地啼鳴。城頭夜半烏鴉啼,其聲啞啞久不息。
這烏啼之聲,彷彿傾耳而可聞,弱枝啼烏,也如在目前。詩句語言質朴,而形象鮮明。
唐代詩人 楊巨源 《烏夜啼》瘦馬羸童行背秦,暮鴉撩亂入殘雲。唐·蔣吉《出塞》。
撩亂:同「繚亂」,紛亂。本句大意是:傍晚,成群的烏鴉紛亂地飛入了天邊的殘雲。
暮色蒼茫,殘雲在天,一群烏鴉繚亂地飛,「暮」、「殘」、「撩亂」等幾個形容詞語,有力地增強了表達效果。可用來描寫傍晚成群翻飛的烏鴉,或用來描寫蒼茫的暮色。
唐代詩人 蔣吉 《出塞》寒鴉散亂知多少,飛向江頭一樹棲。 烏鴉名言 宋·劉子翚(huī輝)《天迥》。
寒鴉:寒天的烏鴉。這兩句大意是:寒天的烏鴉亂糟糟一片,不知有多少只,都向江邊飛去,棲息在一棵樹上。
烏鴉慣於傍晚時分集聚成群,白天又分散開來,忽聚忽散,從無秩序可言。所以,詩文中常以「亂」或「烏合」形容烏鴉。
這里在「亂」字之上又加一『散」字,「散亂」的寒鴉,飛動時更是亂糟糟一片,落下時又是黑壓壓一樹,形象分明可見。可用來描寫暮鴉。
宋代理學家 劉子翚 《天迥》欲覓一枝何處所,滿天風雪漫迴翔。清·張一鵠《歸鴉》。
漫:徒然。迴翔:盤旋飛翔。
這兩句大意是:烏鴉想要找到一枝安身,可那一枝又在哪裡呢?滿天風雪紛飛,它徒然四處盤旋飛翔著。烏鴉不善造巢,風雪襲來,只能到處尋覓棲息之所。
然而,天寒地凍,一枝難覓,只能在滿天風雪中「漫迴翔」。詩句形象如畫,含義雋永。
可用來描寫風雪中的烏鴉,也可比喻流離失所的人。清代畫家 張一鵠 《歸鴉》真理不是烏鴉,不能抓住它的尾巴。
前蘇聯音樂活動家 謝德林 裁決總宣布烏鴉無罪,卻判鴿子有罪。古羅馬詩人 玉外納 遷喬聲迥出,赴谷響幽深,下聽長而短,時聞絕復尋。
關於烏鴉的名言 南朝·梁·劉孝綽《詠百舌詩》。遷喬:遷往高處。
迥(jiǒng窘):遠。這幾句大意是:百舌飛到高處,它的叫聲從遠處傳來;百舌飛進山谷,它的叫聲便自幽深處傳出;在下面聽它的叫聲,有時長有時短,有時能聽到有時聽不到,又要去尋找它。
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相同的古代名句
1.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7.意,面帶歡笑。
出自《勸報親恩篇》。 8.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9.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賢集》。 10.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1.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14.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5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出自《勸報親恩篇》。 16.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7.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8.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出自(明)《增廣賢文》。 20.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21.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22.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23.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24.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出自《大學》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出自《家語·弟子行》。 26.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27.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出自(明)《增廣賢文》。 28.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29.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30.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32.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
4.關於烏鴉反哺的成語
【解釋】比喻奉養長輩的孝心。
【拼音】[ wū yā fǎn bǔ ]
【拼音】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
【釋義】這種鳥剛剛出生的時候,母鳥會喂養它六十天,長大了以後,小鳥又回反過來喂養母鳥六十天
【近義詞】羊羔跪乳
(4)誇孝順小烏鴉的句子擴展閱讀:
烏鴉是一種通貌醜陋的鳥,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的厭惡,但他們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
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
⑸ 閱讀短文說烏鴉孝順
孝順的烏鴉
從前,有一對烏鴉夫婦,它們生活得非常幸福。
有一天,烏鴉媽媽生了兩只小烏鴉,它們都長得眼睛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翅膀短短的,可愛極了。烏鴉爸爸給兩只小烏鴉分別起了名字,一個叫孝孝,一個叫順順。小學生作文--孝順的烏鴉小學生作文--孝順的烏鴉。
一開始,小烏鴉們還不會飛,所以它們的爸爸媽媽就把蟲子叼來,一口一口地喂給它們吃。下雨時,烏鴉媽媽還用自己的身體罩住它們,生怕它們被雨淋到。後來,兩只小烏鴉長大了,爸爸媽媽也都老了,飛不動了。
⑹ 關於反哺之恩的詩句
慈烏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類似的寫感恩的句子有哪些?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做人之本,孝敬父母。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可憐天下父母心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十則感恩詩句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 泰戈爾
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 華羅庚
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裡就得到那裡—— 堂恩
忘恩比之說謊、虛榮、饒舌、酗酒或其它存在於脆弱的人心中的惡德還要厲害—— 英國諺語
卑鄙小人總是忘恩負義的:忘液譽鋒恩負義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忘恩的人落在困難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臘諺語
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而後來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乾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薩克雷
感謝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惡習中最不好的 ——英國諺語
無知的人本想做點好事,結果卻害人不輕;小喜鵲拔出媽媽的羽毛,還以為報答了養育之恩 ——藏族諺語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蘇聯諺語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諺語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 日本諺語
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 日本諺語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 日本諺語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 中國諺語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銜環結草,以恩報德
竟夜孤燈剪影蕭,視子如蛟,望子騰霄。
悠忽雙鬢冷霜飄,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卅二年風雨浪澆,雨霽雲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鬧晌勞,跪乳羊羔,還報今朝。
--------------------------------------------------------------------------------
感恩詩
白雲飄走的時候
誰會停止流浪
海水拍打著紫百合的夢境
美人魚在天堂微笑
古老的婚禮 香檳酒的色澤
在罌粟花叢中傳遞
她的歌聲
離去是否存留
希冀的不曾放棄
積雪的森林 麋鹿的聖誕節
美麗的公主已經安睡
傳說的夜空中
無數的珠翠無人採摘
時間的巢穴
安琪兒飛翔 羽翼的光芒
穿越巴比倫的花園
安拉是個女人
她的化身不是太陽神
嬌滴的千金
沙漠戈壁的罅谷
比宮殿華貴的
河流是生靈的母親
聖潔的浪虛孫花 普澤萬物長存
七彩的花容是雨水
光照古埃及艷美的婦人
白雲飄走的時候
背影將要遠去
海水拍打著紫百合的夢境
美人魚在天堂微笑
王子的婚禮 香檳酒的色澤
在罌粟花叢中傳遞
她的歌聲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孔子曰:父母在,不遠游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爸爸媽媽
感謝你們
把我帶到了這個
美好的世界
感謝你們
給了我自由的空氣
燦爛的陽光
感謝你們
諄諄的教導
殷殷的囑托
我長大了
而你們卻老了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我會向你們獻上一片誠摯的孝心
祝你們永遠健康
1、《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譯文: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喂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2、《淮南子》
漢:劉安
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
譯文:慈愛的母親疼愛自己的孩子,不是為了讓他們回報她。
3、《勸孝歌》
清:徐熙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譯文:母親十月懷胎的恩情太重,即使用三輩子來報答都覺得太輕。
4、《增廣賢文》
明:佚名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譯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5、《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1、未盡反哺心
唐白居易
《慈烏夜啼》
2、反哺日未足
唐白居易
《和《大嘴烏》》
3、有鳥反哺
唐王勃
《倬彼我系》
4、林烏反哺聲
唐杜甫
《奉送二十三舅錄事之攝郴州》
5、應為嗷嗷烏反哺
宋魏了翁
《滿江紅·彼美人兮》
6、台上慈烏反哺心
宋洪咨夔
《鷓鴣天·天理從來屈有信》
7、羞見慈烏啼反哺
宋陳德武
《滿江紅·記當年時》
8、得食先反哺
唐元稹
《大觜烏》
9、羞見反哺烏
元王冕
《自感》
10、看盡林烏反哺兒
宋黃庭堅
《欸乃歌二章戲王穉川》
11、各喜身為反哺烏
宋黃庭堅
《送薛樂道知鄖鄉》
12、烏辭反哺顛毛黑
宋王安石
《寄張劍州並示女弟》
13、白頭反哺秦烏側
宋王安石
《張劍州至劍一日以親憂罷》
14、相彼反哺
魏晉盧諶
《贈劉琨詩二十首 十三》
15、聞得誰無反哺心
明唐寅
《曉林慈鳥圖》
16、反哺天性良
元楊維楨
《金山孤鳳辭》
17、哇肉幾同反哺烏
宋艾性夫
《觀放鸕鶿》
18、有抵封人反哺羹
宋陳傑
《胡端逸結庵於清江之草鞋甲歲晏言別始知猶有》
19、一一向來反哺雛
宋陳造
《喜雪六首》
20、反哺兒
宋戴錶元
《五雜俎》
21、反哺鳥曰慈
宋方鳳
《雜詠十首》
22、將毋何如反哺鴉
宋方岳
《約黃成之觀瓊花予不及從以詩代簡》
23、羽毛甫集思反哺
宋何夢桂
《觀慈烏反哺》
24、古木悲啼反哺鴉
宋黃公度
《挽陳夫人卓氏二首》
25、寒月烏啼反哺空
宋李復
《王夫人輓詞》
26、林棲烏反哺
宋劉過
《題黃文叔燕堂》
27、風林反哺感群烏
宋馬廷鸞
《宿屺瞻夜賦》
28、烏無反哺期
宋牟巘五
《挽趙春谷》
29、反哺何足雲
宋蒲壽宬
《子別母呈所翁陳先生》
30、縱有反哺日
宋丘葵
《伯恭侄家書所見》
31、乳烏思反哺
宋蘇頌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32、身為反哺烏
宋王銍
《送純師歸眉山吉祥寺》
33、俯念烏慈反哺仁
宋王灼
《三和謝娛親堂扁》
34、反哺知干萬乘君
宋楊億
《晏殊奉禮歸寧》
35、兒意亦忘鴉反哺
宋姚勉
《錢唐吟》
36、昔聞烏反哺
宋於石
《伯勞》
37、靈烏反哺更分明
宋袁甫
《時心堂記言五典也載賡前韻以歌之》
38、羞聽林間反哺烏
宋曾豐
《到義寧自夏至秋不得家書思親謀歸不遂》
39、慈烏知反哺
宋趙孟堅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40、慈烏於反哺
宋鄭俠
《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
關於養育之恩的名言警句有:
1、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中國)巴金
2、千萬不要把你所能求得的恩寵當做一種權利。——(英國)柯林斯
3、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4、報恩是教養之果;在粗野的人群里,你是找不出這樣美德的。——(英國)約翰遜
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中國)老舍
6、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終天之憾。——(黎巴嫩)紀伯倫
7、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8、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她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國)狄更斯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3、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5、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6、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以溫暖。——肖楚女
7、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王符
8、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9、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
12、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13、一父養十子,十子養一父。
⑺ 羊有跪乳之恩 烏鴉有反哺之情什麼意思
形容對父母哺育之情的報答。
這句話出自古代明代時期編寫的《增廣賢文》。
原文是: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不信但看檐前水,點點滴滴舊池窩。
白話文釋義:小羊羔跪下吮乳,小烏鴉成年後反過來哺養老烏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孝順父母的人,他的孩子也會孝順他,忤逆父母的人,將來他的孩子也會忤逆他。
寓意:羊跪乳,鴉反哺,是連動物都知道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人也不能忘恩負義,不孝敬自己的父母。父母之愛,是人世間最真摯和無私的情感,值得每個做兒女的感恩一生,回報一生。
(7)誇孝順小烏鴉的句子擴展閱讀:
《增廣賢文》旨在用以前聖賢們的言論,來諄諄教誨當代的人們,書籍廣泛搜集押韻的文字匯編成「增廣」,使人見多識廣。同時警示人們應當借鑒古人的經驗教訓,來指導今天的行為,因為今天是古代的延續。
但是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增廣賢文》也不例外。由於時代和歷史的局限,必然打上那個時代的印記。不少內容反映了封建倫理和道德觀念,甚至帶有明顯的封建迷信、宿命論的色彩。
有的內容以個人為中心,反映了當時及時下人們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思想;有的反映了在當時乃至當今社會制度下小市民階層得過且過、畏縮苟安的心理和避禍厭世的消極人生哲學;有的在當時社會不失為對社會現象的正確反映,今天已失去了借鑒的意義。
還有一些內容含義比較模糊,或者只有片面的真理性,如果不做正確的理解,就會變成錯誤的東西。這些都是不符合時代精神的,我們要在閱讀時採取批判的態度,明察揚棄,批判繼承,吸取其有營養的成分,古為今用。
⑻ 小學生一年級作業,孝順的小烏鴉,你想對小烏鴉說些什麼
小烏鴉,你真棒,都會孝順長輩,我要向你學習,做個孝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