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九月九重陽節吃什麼病好

九月九重陽節吃什麼病好

發布時間:2023-03-22 00:42:15

『壹』 重陽節的食物 重陽節吃什麼食物

1、重陽糕,重陽節有吃重陽糕的傳統食俗,重陽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陽糕,還要加入棗子、栗子為餡料。因為重陽節人們會有登高避禍的習俗,而「糕」與「高」同音,所以在重陽節的時候,重陽糕是一種十分受歡迎的食物。

2、糍耙,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糍耙分為軟甜、硬咸兩種。糍耙的主要原料就是糯米,需要注意的就是,糍耙雖然很美味,但是千萬不能多吃,因為吃多了會消化不好,對身體有損害。

3、牛肉,重陽節也有吃牛肉的習俗。作為溫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當時。新鮮的牛肉,營養價值豐富,營養物質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在秋天的時候,可以多吃一些牛肉,滿足人們「貼秋膘」過寒冬的願望。

4、螃蟹,重陽佳節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美味,肉質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時至今日,陽澄湖的清蒸大閘蟹聞名中外,在港澳台各家大餐館里,均被列為九月時令佳餚,極享盛譽。螃蟹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養筋活血作用的食物,對人的身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但是不能一次性吃太多。

5、菊花酒,重陽還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據說喝了菊花酒會有延年益壽的作用,因此有許多人會在重陽節的時候喝菊花酒,來尋求一個好兆頭。

『貳』 重陽節吃什麼養生

很快就要到九月初九重陽節了。重陽節是登高望遠思念親人的日子。中國傳統的節日,都是和吃聯系在一起的。重陽節吃什麼好呢?傳統九九重陽節要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當然,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黃蟹肥時,所以吃螃蟹也很方便喲。

重陽節的花糕和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兩樣是專在重陽節時食用的,一為花糕,一個是栗子糕。

花糕,別名也叫栗子糕。它的製法是用江米面加水蒸熟,用屜布沾水包起蒸熟的江米面揉均勻至光滑,分成四塊,再分別拍成2厘米厚的片放在案板上,抹一層豆餡,再鋪一層江米面,依次類推連鋪三、四層後,在最上面密密實實的碼上煮熟的栗子、桃仁、瓜仁,最後撒上京糕絲、青梅果脯等就算製成。無論看著還是吃著都類似於多層的酥皮兒。早年間在北京以東四牌樓那兒的致美齋、桂馨齋做的花糕最有名。

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製作而成的。具體做法是:將生栗子去皮蒸熟後搗成泥狀,分成三份,一份攤開做底,然後鋪一層京糕片,再鋪一層栗子泥,再鋪一層澄沙餡,最後在上面鋪第三份栗子泥。而後,用切成小塊的京糕片和青梅絲拼成各種圖案。這樣就製成了黃、紅、褐三色相間五層碼放的栗子糕。吃的時候再澆上用白糖和桂花熬成的糖汁。

在中國重陽節時吃花糕的風俗早在漢代就有,據當時的《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食人長壽。」其中「食蓬餌」,就是吃蓬糕的意思。說到九月初九吃重陽糕,在民間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古時候,在某地的一座高山上住著一戶淳樸善良的農民,一日他耕地時遇見一位老者,告訴他在九月初九那一天他的家中將會有難,必須往高處搬家,搬得越高越好。這位農民將信將疑,猶猶豫豫終於在九月初九的早晨下定決心,舉家向山上搬。還沒有走出多遠,原來家的地方就著起了大火,火接風勢向上一直蔓延,他帶著全家就不停的向上爬,一直爬到山頂才避開火勢。以後,就有了在九月初九登高避禍的習俗。後來,為了方便,又逐漸演變成了在這一天「吃糕」代替「登高」,以求避禍的習俗。

重陽節的三種食俗

古代把農歷三月三為春天的大節,叫上已;九月九為秋天的大節,曰重陽。上已踏青,以後逐漸被清明節所替代,但「三月三」這個吉祥的日子仍是壯族、黎族、畲族等少數民族重要節日。九月九,因為月日同聲,又值秋日,歷來受人們的重視。《易經》將「九」定為陽數,而「九」為陽數是最大的,兩九相重稱為「重九」,兩陽相重叫「重陽」,可以引發人們許多的聯想。中秋已過,步入盛秋,季節變化,又引起人們對人生的感嘆,多種情感的交集,使得重陽節發展成為以娛樂為主的節日。在節日食品民俗事項中有三項,俗稱:「三寶」。

第一,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將九月稱「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稱「九花」,北京將菊花當成市花之一。由於菊花斗寒的獨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為生命力的象徵。在古人那裡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認為它是「延壽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彌堅。

第二,是吃花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秋高氣爽,登高辭青,品嘗花糕,賞菊吟陶淵明詩句,舉辦各種尊老敬老活動,充滿了人間親情。我國南方普遍有重陽節插茱萸驅邪的習俗,而北京則以敬老為主要內容,所以賞菊多,而插茱萸者少。

第三,是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叄』 關於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大家對於 重陽節 了解多少呢?重陽節就在農歷的九月初九,如今是一個專屬於老人的節日,知道重陽節吃什麼嗎?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關於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重陽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羊肉面

「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螃蟹

螃蟹富含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質食物。蟹肉較為細膩,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維生素A、E和B族維生素較高,特別是蟹黃中富含維生素A,有益於視力及皮膚健康。這對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大有益處。

俗話說:「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重陽節還有吃螃蟹的習俗。鄭板橋詩:「佳節入重陽,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陽吃蟹傳統的佐證。重陽佳節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味美,肉肥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

石榴

重陽節吃石榴也正是時候,石榴形狀如瘤,皮內有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兩種。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比蘋果高出很多倍。石榴汁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潰瘍、軟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能。可防止冠心病心病、高血壓,可達到健胃提神、增強食慾、益壽談話派延年之功效,對飲酒過量者,解酒有奇效。

重陽節習俗

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登山祈福」的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登高所到之處大抵分為登高山、登高樓、抑或是登高台。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四:其一是源於古人的山嶽崇拜;其二是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其三是源於登高「辭青」;其四是源於附會上一個荒謬 傳說 「桓景登山避災」。

登山祈福

遠古時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習俗。《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文獻記載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開來。 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按照天地日月運行規律,農歷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間爭相趨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重陽節登高避災之神話傳說始於東漢,傳說當時河南有個叫桓景的術士認為這一天里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的荒謬 故事 ,見於南朝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代替茱萸),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古時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仍盛行,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 文化 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

辭青

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 清明 節)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如果說上巳節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游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 清明節 「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享宴求壽

重陽節的求壽之俗,有現存文獻記載的最早見於漢代。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礎上加入了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重陽時節的大型飲宴活動,其實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祭祀宴飲發展而來。

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越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 兒童 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茱萸香味濃,具有明目、醒腦、祛火、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插茱萸等古俗則是民間登山驅風邪的行為,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重陽節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們用天然葯物茱萸等調整體魄健康,使其適應自然氣候變化。

關於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相關 文章 :

★ 2020重陽節吃什麼

★ 2020重陽節吃什麼菜

★ 2019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 關於重陽節的有關知識

★ 重陽節的節日小知識

★ 重陽節是怎麼來的

★ 九九重陽節為什麼給父母送東西

★ 2020重陽節喝什麼酒

★ 寒露節氣有哪些習俗

『肆』 重陽節必吃的食物

重陽節吃什麼:

1、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陽糕有九層,糕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現在的重陽糕,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在裡面,吃了比較吉利。

2、飲菊花酒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 同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菊花酒由菊花與糯米、酒麴釀制而成的酒,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菊花酒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還有白菊花酒。

3、吃羊肉面

重陽吃羊肉面,「羊」與「陽」同音,要吃白面。羊肉性溫,特別是冬季天冷時吃了防寒。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重陽節養生注意事項

1、吃重陽糕,要有所顧忌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孝順的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塊重陽糕。不過,由於越來越多的老年病纏上了我們的長輩,吃重陽糕也要有所顧忌。患有高血脂、冠心病、腸胃不好的人群最好是不吃或者少吃重陽糕。

2、飲食清淡,預防秋燥

重陽節前後,秋燥明顯。由於「秋燥」的影響,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所以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將預防秋燥作為重點。

3、注意保暖,適時添衣

重陽節前後,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增強體質,防止感冒發生。

4、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也就是說,秋季養生應早卧早起。早卧,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如果秋季適當早起,便可減少或縮短血栓形成的機會,對預防腦血栓發病有一定意義。

5、減少洗澡次數,少用鹼性沐浴露

秋天來了後,其洗澡的次數,可以減少了。相對來講,因為其氣溫沒有那麼高,而且流汗,也沒有那麼多了,所以,不必要洗那麼多次的澡。另外在選擇沐浴露的時候,要選擇鹼性比較小的,因為鹼性過大會破壞皮膚酸鹼平衡。

6、熱水泡腳,勝似補葯

我國民間諺語也有「天天洗腳,勝過吃葯」之說。因為足浴能促進血液循環,腳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稱,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血液循環不好,故古典醫學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特別是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足浴是極好的保健方法。

7、秋瓜壞肚,少吃「寒涼類」水果

秋天陽氣由升浮逐漸趨於沉降,生理功能趨於平靜,陽氣逐漸衰退,氣候逐漸轉涼。這個時節吃時令水果要注意,俗話說「秋瓜壞肚」,這個時候節氣涼爽,瓜果吃太多容易損胃陽。

8、合理運動,調養肺氣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風肅殺,天氣漸涼,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中醫上來說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9、登高賞菊,預防悲秋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但日照逐漸減少、氣溫降低。深秋之時,草葉枯落,花木凋謝,常使一些老年人有凄涼、垂暮之感,導致情緒憂郁、煩躁等,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句。所以可以試試去登山遠眺。定會心曠神怡,使一切憂郁、傷感之事頓時消散。

『伍』 重陽節老人吃什麼合適 重陽節老人飲食怎麼吃

一般情況下,老人的腸胃和牙齒都不是很好,因而,老人的飲食是很有講究的,那麼重陽節老人吃什麼比較好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重陽節老人吃什麼

調節飲食平衡也是防病護體的根本。秋季飲食老年人應以平補為主,盡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豬肉、百合等就是最佳飲食。燥為秋令,易傷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適當進行潤補,即養陰、生津、潤肺。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

重陽「三寶」

重陽節將至,飲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是重陽節的三大飲食習俗。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第二是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第三是吃花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多喝粥

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隨息居飲食》說:「粥為世間第一滋補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清代養生家曹慈生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強健,享大壽。」這個季節,喝粥不但可以減輕老年人的胃腸道負擔,對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幫助,稀粥里可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起到養肺潤燥的效果。

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小米粥是不錯的養生粥。

對呼吸系統不太好的老年人來說,如今新上市的黃澄澄的雪梨,就是非常好的「補葯」,可以用雪梨熬成雪梨粥,每天晚上喝一碗。除了雪梨,像秋季上市的京白梨、鴨梨等,都是做梨粥效果最好的好材料,價格還便宜,粥做起來也很簡單,將粳米放在鍋中熬至八分熟,然後把洗凈的雪梨連皮一起切成塊,放進粥里再熬十分鍾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在粥中加入同樣能夠滋陰潤肺的百合,3~5克就可以了。

多喝湯

老人們多喝湯,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應」,意思是人體的生理機理應與四季氣候的變化密切相應。湯,是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最富營養、最易消化的品種之一。

老年人多喝湯不但有助於營養的吸收,還能起到調理腸胃的作用。要注意多喝點骨頭湯,把骨頭打碎了,熬點骨頭湯,以髓補髓,這是中醫的理論。

養成飯前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的發生。當然,飯前喝湯並不是說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況下,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這是因為一夜睡眠後,人體水分損失較多。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鍾左右為好,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但切忌「狂飲」。

多吃魚

每周做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肉,能夠使中風風險降低50%。醫學研究證明,經常吃魚的日本人和愛斯基摩人與很少吃魚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海魚的含鋅量高,且屬於動物性食物,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於老年人來說,海魚蛋白質含量豐富,容易消化,又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對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除含鋅量高,海魚所含的維生素A、維生素D、鈣、錳、碘、硒等微量元素也比肉類豐富,對於老人的營養平衡有益。

建議老人每周吃一到兩次海魚,每次100克左右。鱸魚、黃花魚、鮁魚都很好,金槍魚屬肉食魚類,盡量少吃。適合老年人的海魚吃法是清蒸和清燉,可以保證魚肉中營養不易流失,且味道鮮美。吃前一定要洗凈,去凈鱗、腮及內臟,無鱗魚可用刀颳去表皮上的污泥部分,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是海魚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重陽節老人飲食的原則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歷來,中華民族在重陽節這天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一年一度秋風勁,天氣轉涼,為了讓老年人更好地養生,在這里特別為老年人講解秋季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

適宜潤燥

老年人秋季飲食調養的總體原則是:適宜潤燥。首先要按照《黃帝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說,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以防秋燥傷陰。比如吃些銀耳、甘蔗、梨、芝麻、燕窩、藕、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第二,秋季飲食要「少辛增酸」。所謂「少辛」,就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肺氣盛於秋。少吃辛味,是以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之侵入。根據中醫營養學的這一原則,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蘋果、葡萄、山楂、菠蘿、柚子、檸檬等。秋季燥邪易傷人,除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外,對於確有陰傷之象,表現為口燥咽干、乾咳痰少的人,可適當服用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對於緩解老年人秋燥有良效。

蔬果宜鮮

新鮮、有色的蔬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刺激食慾增加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的作用。

數量宜少

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老人要吃多種食物,但每種食物數量不宜過多,每餐七八分飽。

質量宜高

質量高不意味著價格高,如豆製品、蛋、奶等都是質量高的食品,老人應當經常食用。還要注意多吃魚,少吃肉。糖的主要來源是主食和蔬果,盡量減少白糖、紅糖、砂糖等精製糖的食用。

食物宜雜

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類、蔬果、菌藻等多種食物,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澤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質地宜軟

老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飯菜質地以軟爛為好,可採用蒸、煮、燉、燴等的烹調方法。選擇的食物盡量避免纖維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類可多選擇纖維短,肉質細嫩的魚肉;牛奶、雞蛋、豆製品都是最佳選擇食物。

飲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議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建議老人一日的食物組成:谷類150-250克,魚蝦類及瘦肉100克,豆類及其製品50克,新鮮蔬菜300克左右,新鮮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調用油30克,食鹽6克,食糖25克,少飲酒,喝足夠的水分。

速度宜緩

細嚼慢咽有利於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魚時更要注意。魚肉由於肉質松軟、細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點,是老人的首選食品。但由於魚刺的問題,限制了許多老人的食用。解決好這一問題,首先要選魚刺較少的魚類,吃魚時,最好不要與米飯、饅頭同時吃。

飯菜宜香

老人食慾降低,在食品的製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調配。此外,優雅、安靜、整潔的就餐環境;集體或結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興趣。

飲水宜多

老人對口渴的感覺不像年輕人那麼敏感,因此,要自覺多喝水,可選擇淡茶或白開水。千萬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會引起老人便秘和體內代謝失調。

溫度宜熱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過程是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的。老人對寒冷抵抗能力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會影響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腸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溫熱為主。

重陽節老人的營養食譜

山葯百合大棗粥

[配方] 山葯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

[做法] 將山葯、百合、大棗、薏仁、大米洗凈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葯具備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黃精煨肘

[配方] 黃精9克,黨參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薑15克,蔥適量。

[做法] 黃精切薄片,黨參切短節,裝紗布袋內,扎口;大棗洗凈。豬肘刮洗干凈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姜、蔥洗凈拍碎。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鍋中,放入適量清水,燒沸,撇盡浮沫,改文火繼續煨至汁濃肘黏即可。

[功效] 補脾潤肺。適宜於脾胃虛弱,飲食不振,肺虛咳嗽。

『陸』 九月九吃什麼

九月九重陽節可以喝菊花酒、吃螃蟹、吃糍耙、吃重陽糕等。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閱讀全文

與九月九重陽節吃什麼病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便宜的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465
事業編工人退休年齡是多大 瀏覽:493
政府如何幫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 瀏覽:797
如何解決農村父母的養老 瀏覽:141
老年人總是猜疑配偶 瀏覽:605
興華老人樂園在哪裡 瀏覽:551
南京個人體檢哪裡便宜 瀏覽:182
60歲老人一天可走多少步 瀏覽:995
滬劇院演員退休工資 瀏覽:680
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第183號令 瀏覽:711
農村養老制度的滿意度調查 瀏覽:955
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錯誤該怎麼辦 瀏覽:352
聽了上海遠程老年大學體會 瀏覽:646
女性做支原體檢查怎麼做 瀏覽:870
老人在敬老院意外死亡賠償多少 瀏覽:881
如何做個讓父母驕傲的鳳凰男 瀏覽:112
貴陽高檔養生會所哪裡在招工 瀏覽:734
北京養老金變更發放銀行 瀏覽:871
蘭州老年大學太極拳班 瀏覽:576
養老保險交三千能領多少錢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