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節被定為敬老節
重陽節被定為敬老節
重陽節被定為敬老節,我國自古以來流傳下來很多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就是其中的一個,我國各地在當天都會開展一些風俗活動,其實重陽節還是我國的敬老節。下面來看看重陽節被定為敬老節。
中國政府在19 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農歷九月初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已有千餘年歷史。
「九」在古數中即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指地之極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數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稱「重陽」,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
九九重陽,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所以,「九九重陽」就被認為是祝福老人長壽的好日子。
重陽節的作用
重陽節作用(一)
每逢佳節倍思親,起初,重陽節的作用應該是用來思念遠方的家人和逝去的親友的,遊子在外漂泊數年,心中的傷感無法寄託,便衍生出重陽節來道出自己的心聲,以表達孤獨寂寥之感。
重陽節作用(二)
過重陽節要喝茱萸酒,並且還要登高,這寄託了人們渴望長壽的心願,人們希望可以通過積極鍛煉自己的體魄而使自己老去的速度慢一些。
重陽節作用(三)
如今重陽節的到來,對年輕人來說,不甚在意,反倒是只有老人們才過這個節日了,因此重陽節被稱為「老人節」它是用來提醒年輕人要關心自己身邊的老人,經常為他們送去溫暖。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二條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成為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風俗和習慣: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各地習俗
1、廣東
廣州過重陽節,民眾登白雲山,賞秋、健身。吳川地過重陽節,享宴高會,擺敬老宴。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陽江市過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紙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
2、港澳
在港澳人的習俗中,清明為「春祭」,重陽為「秋祭」。重陽登高祭祖的傳統風俗延綿至今。在港澳地區,古老的重陽節,今已演變為一個多元化的節日。
3、廣西
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清明是春祭,重陽作為秋祭,重陽拜山是嶺南風俗之一,慎終追遠、顧本思源的傳統數千年來沿襲至今。
4、江蘇
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作「駱駝蹄」的麵食。無錫市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重陽節為什麼叫老人節。
農歷九月初九,古代民間都有登高風俗,故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把「九」定為陽,九月初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因「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為最大數,有長久、長壽之意,而秋季又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人們常於此日舉行祭祖和敬老活動。近年來,人們對老人更加推重,所以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起源先秦,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呂氏春秋》中記載,已有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宗的活動,用來感謝天地和祖先的饋贈。
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在皇宮中進行。屈原在《楚辭》的《遠游》里曾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個「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
到了漢代,據《西京雜記》記載,當時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蓬餌,就是重陽糕。從此時起,已有了重陽節為老人祝壽活動,人們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
魏晉時期,「重陽節」名稱已有記載,並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
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陶淵明《九日閑居》:「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直至唐朝,重陽節才成為正式節日,並在節日期間舉行各種活動,宮廷與民間共享節日歡樂。
宋代及明清時期,重陽節更為熱鬧,皇帝會登高覽勝,以暢秋志,賞菊飲酒,與民同樂。《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也均有記載重陽節的盛況。
198 9年,中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設定為「老人節」、「敬老節」,倡導全民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風氣。2012年12月28日,中國出台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法律形式,把每年這天確定「老年節」。
『貳』 中秋節,國慶節,教師節,重陽節的簡介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慶節: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叄』 老年節是哪個節日
中國老年節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成為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健康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為全國「老年節」,同年的重陽節也成為了中國首個法定的老人節。
國際老人節1991年,根據第45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的第106號決議,每年的10月1日為國際老人節。國際老人節如今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官方的老年節。2018年已是第21個國際老年節了。
美國的祖父母節197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一項法案,將每年的9月份美國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美國的祖父祖母節,這天全美各地都要舉辦敬老活動,實際上也成為美國的敬老節日。
『肆』 國家確定重陽節為中國老科學技術者工作日是哪年
首屆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是2016年10月9日,農歷九月初九。與重陽節、老年節是同一天。
1、老科學技術工作者日
2016年10月9日,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京啟動,北京第十二屆老科技工作者日活動同時啟動。
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今年首次確定每年重陽節為「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此次活動以「不忘初心 再創輝煌」為主題,將組織北京地區老科技工作者代表以游園會形式,同時面向游園市民,以文藝匯演、展覽展示、科普互動以及咨詢服務書畫攝影等板塊,宣傳展示老科技工作者奉獻祖國的情懷和老有所為的成果。
2、重陽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3、老年節
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設立老年節,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成為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伍』 九月九日定為重陽節好理解,定為老年節起於何朝代
你好。
2012年6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初次審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草案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陸』 我國老人節是如何確定的(是何時由何部門發布何文件確定的)即依據是什麼
我國老人節是由法律確定的,根據2012年06月26日日提交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中明確專了每年農歷九月初屬九為老年節。
九九重陽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敬老愛老內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這次國家擬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更加凸顯了敬老愛老尊老助老的重要性。
(6)第幾次會議通過重陽節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二條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第二十六條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老年人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