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孝順的四字成語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出處:《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雞骨支床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
老萊娛親 表示孝順父母。
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逆臣賊子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晉書·王導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唐·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誅。」
逆子賊臣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敦煌變文·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漢·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扇席溫枕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衾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席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烏鳥私情 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鴞鳥生翼 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義。
孝悌力田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出處:《漢書·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孝悌忠信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孝子慈孫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孝子順孫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出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
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聖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衣冠梟獍 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
移孝為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出處:語出《孝經·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移孝作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出處: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父母這件事塗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貳』 孝順長輩的經典童謠適合兒童傳唱
孝順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同樣要孝順長輩,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關於孝順長輩的經典 童謠 ,歡迎大家閱讀。
>>>>>>更多以孝心為主題的 文章 ↓↓
(๑´ڡ`๑)孝順長輩 演講稿 ▲倡孝揚善
(๑´ڡ`๑)孝順長輩的 名言 ▲百善孝為先
(๑´ڡ`๑)孝敬老人廣 告詞▲尊老敬老愛老
(๑´ڡ`๑)孝順父母句 子▲孝心就是美德
孝順長輩的經典童謠一家裡有爸爸媽媽,
扶我學走路,
教我學說話
辛辛苦苦把我喂養大,
我愛我的家,
最愛是爸爸媽媽,
練好咱身體,勤奮學 文化 ,
自強自立讓您少牽掛,
我愛我的家,
孝敬好爸爸媽媽,
多干 家務活 ,爭做好娃娃,
傳續孝心全家樂開花。
孝順長輩的經典童謠二我有一個幸福家,
爺爺奶奶爸和媽,
五人相愛一樣深,
我們從來不吵架。
爸媽下班回到家,
為他洗腳又捶背。
爺爺嘴裡缺了牙,
我給爺爺倒杯茶。
奶奶頭發白花花,
我給奶奶搬凳子,
爸媽笑著把我誇,
尊敬老人有禮貌,
我是小新乖娃娃。
有句俗話說得好,
不孝其親乃草木。
深恩未報慚為子,
淺薄不消羞作人。
重情重義做孝子,
代代相傳銘記心。
孝順長輩的經典童謠三孝順長輩是美德
齊心協力共參與
盡上一份我的力
遇到好吃學孔融
大人先嘗我後吃
學習知識是重點
德智體美全面抓
莫讓長輩多操心
奶奶在家最辛苦
買燒洗涮樣樣做
最早起來最晚睡
我幫奶奶敲敲背
好讓奶奶心情暢
爸爸工作最操勞
東奔西跑常出外
回到家裡很疲憊
我為爸爸倒杯茶
好讓爸爸得喘息
媽媽在校課程忙
上課講著喉嚨痛
腰兒發酸眼兒花
遞上蘋果讓媽嘗
好讓媽媽清清火
長輩想事我優先
愛我無私無所求
我應深知長輩恩
從小有份報恩心
凡事多想長輩情
萬事都應做最好
長輩開心是孝道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孝順長輩的經典童謠”
『叄』 孝心感恩童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我們身邊的每個人,特別是感謝我們的父母,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孝心感恩童謠,歡迎大家閱讀。
我有一個幸福家,
爺爺奶奶爸和媽,
五人相愛一樣深,
我們從來不吵架。
爸媽下班回到家,
為他洗腳又捶背。
爺爺嘴裡缺了牙,
我給爺爺倒杯茶。
奶奶頭發白花花,
我給奶奶搬凳子,
爸媽笑著把我誇,
尊敬老人有禮貌,
我是小新乖娃娃。
有句俗話說得好,
不孝其親乃草木。
深恩未報慚為子,
淺薄不消羞作人。
重情重義做孝子,
代代相傳銘記心。
媽媽教育我:
百善孝為先,
萬惡淫為首。
家貧出孝子,
過亂世忠臣,
十月胎恩重,
三生報答輕。
我在船上坐 送我到對岸 對岸有樹 對岸有山
對岸是花園 花兒真鮮艷 媽媽受苦 爸爸受累
看見我快樂 心裡比蜜甜 我長大了 爸媽老了
黑發變白發 背駝腰又彎 我就是船 孝順是帆
爸媽請上船 幸福過晚年 爸媽最親 家最溫暖
一輩傳一輩 孝心到永遠 媽媽受苦 爸爸受累
看見我快樂 心裡比蜜甜 我長大了 爸媽老了
黑發變白發 背駝腰又彎
勿以不孝身,
枉為人子皮。
勿以不孝口,
枉食人間谷。
羊有跪乳而,
鴉有反哺義。
天地雖廣大,
難容忤逆族,
謹記忤之教,
孝心到永遠。
孝順長輩是美德
齊心協力共參與
盡上一份我的力
遇到好吃學孔融
大人先嘗我後吃
學習知識是重點
德智體美全面抓
莫讓長輩多操心
奶奶在家最辛苦
買燒洗涮樣樣做
最早起來最晚睡
我幫奶奶敲敲背
好讓奶奶心情暢
爸爸工作最操勞
東奔西跑常出外
回到家裡很疲憊
我為爸爸倒杯茶
好讓爸爸得喘息
媽媽在校課程忙
上課講著喉嚨痛
腰兒發酸眼兒花
遞上蘋果讓媽嘗
好讓媽媽清清火
長輩想事我優先
愛我無私無所求
我應深知長輩恩
從小有份報恩心
凡事多想長輩情
萬事都應做最好
『肆』 關於孝順的詩句 關於孝順的詩句有哪些
1、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譯文:此時餘姚家裡的廳堂上燈火通明兄第們都來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獨自一人在遙遠的地方。
2、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唐·韋元甫《木蘭歌》
譯文:世上哪有這樣的臣子,能有木蘭這樣的氣節情操,忠孝兩全,千古的英名哪裡能夠泯滅?
3、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宋·文天祥《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譯文:做兒子的能死節於孝,做臣子的能死節於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4、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唐·韋應物《送楊氏女》
譯文:望你孝敬長輩遵守婦道,儀容舉止都要符合潮流。
5、舉孝廉,父別居。——漢·佚名《桓靈時童謠》
譯文:向朝廷舉薦的品德高尚因孝順而聞名的人,真實的情況是父母長輩被趕出家門,無所依靠。
『伍』 關於孝敬老人的童謠
父母
父母
我的父母
我愛你們
生我的父母
你們一手把我們養大
讓我們快樂的成長
我愛你們
我的父母
每一次感動
都銘記在心中
你們的每一句話
讓我們不會誤入歧途
每個眼神
每次肯定
讓我更愛你們
母親
父親
『陸』 孝心童謠
有一個字,牽人心,
那就是孝順的孝;
有一個字,很感人,
那就是孝順的順。
啊,孝順!
傳統美德傳給祖祖輩輩,
祖祖輩輩又傳給我們。
一生生地傳送,
一世世的子孫。
有一個字,很好聽,
那就是孝心的孝;
有一個字,很動人,
那就是孝心的心。
啊,孝心!
爺爺奶奶傳給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又傳給我們。
一代代地光大,
一輩輩地生根。
啊,一代又一代啊,
傳送著孝順,延續著孝心
『柒』 關於孝順的童謠
媽媽是船,爸爸是帆,我在船上坐,送我到對岸。
對岸有樹,對岸有山,對岸是專花園,花兒真鮮艷,
媽媽受苦屬,爸爸受累,看見我快樂,心裡比蜜甜。
我長大了,爸媽老了,黑發變白發,背駝腰又彎。
我就是船,孝順是帆,爸媽坐上船,幸福過晚年。
爸媽最親,家最溫暖,一輩傳一輩,孝心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