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讓孩子學會孝順
百善孝為先,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孝順,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讓孩子學會孝順的方法,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
「合理的長幼有別」與封建家長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謂「合理」,是指全體家庭成員(包括子女)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尤其是在處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時,一定要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盡可能按他們合理的意願辦事。同時,家庭又是一個整體,不能各自為政,總要有人當家長,來「領導」家庭,管理指導家庭全體成員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養者,而且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然應當成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應當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現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陽」,家長卻變成圍著孩子轉的月亮、侍從,這就為孩子形成以我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談不上培養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了。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系,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強胡鬧。
第二,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從心底里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說得越具體越好,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從小事入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如關心家長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顧、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於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第四,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
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有一個故事是值得借鑒的。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對中年夫婦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裡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現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這給自己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了。因此,我們不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在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漸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② 孩子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打著愛的名義對小孩進行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更離譜的是,無論小孩長大還是還小都不能反抗,不能責怪怨恨,更不能報復。不然就是大逆不道,就是豬狗不如。原因很簡單,就是那句:「我是為了你好」 是為了我好? 那你知道我有多痛苦嗎? 痛苦到我多次想過自殺甚至還託人買過安眠葯只是沒有成功。長大後我把當時想自殺的念頭告訴他們,他們說:「那你那個時候怎麼沒死呢?」我永遠忘不了他們說這句話時臉上嘲諷的表情。他們始終認為是我應該被打,認為他們做的事是正確並且正義的,認為是我在無病呻吟。小時候他們打我的場景我都還記得,許多時候打得毫無道理,純粹是拿我撒氣。那個時候我在家裡沒有一點人權和尊嚴可言,活得像條狗一樣,現在想起來真覺得屈辱。現在我看到各類公益廣告:父愛如山,母愛似海。父母給我們吃,給我們穿,給我們房子住,給我們…… 客觀的說,難道供一個人的吃穿住行,就可以剝奪他的尊嚴和人權,毫不考慮他感受的對他長期使用暴力給他造成心理陰影嗎?如果是你們,你們願意用這些來交換嗎?如果小時候我有選擇的話,我非常願意並且渴望靠自己打工來賺取生活費,只要這樣能脫離他們這個深淵。就算日子過得清貧一些,但至少不用整日提心吊膽,至少能感覺自己像個人,而不是為了逃避挨打像狗一樣在他們面前搖尾乞憐。一個人要絕望到什麼程度才會萌生死亡的念頭?我想就像我小時候那樣吧,感覺屈辱且痛苦的生活還會一直持續下去,一切都不會好起來。並且因為他們的身份,不會有人站出來幫你反而會指責你。被傷害的是自己,在外人看來,錯的也是自己。悲哀。
③ 父母越嚴厲,孩子長大越孝順嗎
父母越嚴格,孩子相對來說孝順得比較多。其實孝順不孝順,最主要得還是要看父母得引導以及父母是否給孩子做了一個好的榜樣。
父母對孩子嚴厲有利也有弊,下面是弊端
1、影響親子關系,過於嚴厲得父母會疏遠與孩子之間得感情。
2、父母過於嚴格,會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斷得能力,從而沒有主見。
3、過於嚴厲得父母有可能是把以前自己沒有完成得夢想,強加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得心理壓力。
4、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青春期得時候會更叛逆。
5、造成膽小、懦弱得性格,做錯事情害怕被家長懲罰,從而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畏手畏腳得。
好處:
1、往往嚴格得家庭子女孝敬父母得比較多。
2、嚴厲得家長可以很好得磨練孩子得意志,不讓他養成散漫得、任性得性格,能幫助孩子在未來得競爭中能直面挑戰。
3、嚴厲得父母,孩子不敢任性、放肆。
4、孩子容易養成良好得生活習慣。
其實,父母可以嚴厲,但是得把握好這個「度」,嚴厲使用在恰當時機下,是不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得關系得,那麼孩子自認就孝順,如果嚴厲使用不當時,肯定就會影響親子關系,那麼孩子就有可能會不孝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