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兒子孝順爸

兒子孝順爸

發布時間:2023-03-01 01:24:20

⑴ 孩子孝敬父母的感言

孩子孝敬父母的感言。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是你們把我帶到這個世界。把最好的東西全都給了我,為我付出了很多。做一個好孩子。

⑵ 怎樣教育孩子孝順父母要如何教育孩子孝順父母

1、想教育出孝順的孩子的首要條件是:父母首先要孝順,讓孩子生活在有溫暖,有孝心、有孝行的環境中。
2、從生活中、從閱歷中、從課本、從家長的為人處事中,潛移默化的形成。孩子會慢慢領悟家長的不容易,也會從父母的對待爺爺奶奶,對待外公外婆的方式中,感悟孝順。
3、換言之,如果大人從小對自己的父母孝順,那麼孩子也模仿大人的行為,老了的時候,孩子也會像爸媽孝敬爺爺奶奶一樣,孝順父母。
4、家長並不是天天把孝順掛在嘴巴,孩子就孝順了。而要是要以身作則,聽父母話,多陪伴老人,給自己的爸媽洗腳,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職責。這樣,孩子才會以你為榜樣,孝敬你!
5、多給孩子講一些尊老孝親的故事,從小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一顆孝順的種子,從故事中學習孝順的方法,明白道理,也在給小孩子提供孝順的行為方向,讓小孩子懂得如何用行動去表達自己對家長孝的情感。
6、父母對長輩的態度決定孩子是否有孝心,父母對長輩不好,那麼孩子長大了可能對父母也不是很好,孩子從父母的行動中形成的認知很難改掉,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

⑶ 8妙招培養孩子孝敬父母

8妙招培養孩子孝敬父母

8妙招培養孩子孝敬父母,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如何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孩子孝敬父母的品德是教育出來的。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8妙招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相關內容。

8妙招培養孩子孝敬父母1

1、父母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

父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時,要帶上孩子一同前往,讓孩子親眼看看父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

那種「只愛自己的媽媽,不愛丈夫的媽媽」的現象,在年輕媽媽中相當普遍。我可以明確地告訴這些媽媽,在婆婆面前,你不稱呼「媽媽」,在婆婆背後,你稱孩子的奶奶叫「老東西」,總有一天,你的兒媳也會稱你為「老東西」。到那時,你的兒子肯定會覺得理所當然!

我的女兒在外地上高中,就在高考前夕,孩子的姥爺病逝,有人說,孩子離家比較遠,又馬上面臨高考,就不讓她回來吧。我們毅然決定讓孩子回來參加她姥爺的發喪、火化、弔唁、追悼會、下葬等活動。我讓她自始至終陪伴著她的媽媽,她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媽媽哭得柔腸寸斷、死去活來的情景,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地潸然淚下,泣不成聲,內心受到巨大的震撼。她感受到了人失去親人時是怎樣的痛斷肝腸。我認為,這種親情體驗比她高考多考十分八分要重要得多。

2、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給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機會。

在現在的不少家庭中,愛只是父母對子女的單向傾斜,而不能實現愛的雙向交流,那麼這種愛就是畸形的愛。孩子只有把父母給他的愛轉化為他對父母的愛,這種愛的種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種人間大愛正是這樣得以傳承的。當年幼的孩子學會了關愛父母之後,才有可能在她長大以後去愛國愛民,去尊老愛幼,去愛天下蒼生。

在一個雙休日,李先生騎自行車帶孩子去公園。看完各種動物表演,孩子李雷十分興奮。回家的路上行人稀少。他對爸爸說:「爸爸,讓我帶你一段怎麼樣?」李先生說:「你沒有帶過人,能行嗎?」李雷說:「讓我試試吧。」爸爸也就同意了。

於是,爸爸坐在車架上,李雷雙手緊握車把,用力蹬動腳踏,車輪滾滾向前。可孩子畢竟還小,騎了七八百米之後,就有些體力不支了,額頭上也滲出了汗珠。最後他喘著氣停了下來,好奇地問爸爸:「爸爸,你每天騎車帶我上學也這么費力嗎?」爸爸說:「我雖然力氣大些,不過每送你一次,我也挺累的,尤其是前邊那個上坡更費力氣。」

到了星期一,李先生照常騎著自行車送兒子上學。騎到上坡時,坐在後邊的李雷忽然跳了下來,用手推著車。爸爸非常欣慰。

3、要求孩子為老人做事時應理直氣壯。

當家長生病或身體不舒服時,要理直氣壯地要求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如端水送葯或陪同就醫,不要怕耽誤他學習時間。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從要從引導孩子為父母做這些小事入手。當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不敬重的言行時,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懂道理,不必多計較他的言行過錯,等他長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這種認識肯定是錯誤的。

4、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讓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對於初中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讓孩子主持給爸爸媽媽過生日。家長不要只給孩子過生日,不給自己過生日,這對孩子並不好。

5、從日常生活小事上對孩子提出要求。

如外出時和父母道別,回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時先讓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飯菜;和父母說話應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遜。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告訴孩子不能發脾氣,要體諒、理解父母的難處。孩子如果發脾氣或死磨硬纏,家長要始終堅持原則。家長千萬不要起初不答應孩子要求,孩子發脾氣了,家長讓步了;孩子死磨硬纏了,家長讓步了。這等於鼓勵了孩子不斷提出不合理要求。

6、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

你不妨把你的日常工作向孩子說一下,或帶孩子去上一兩次班,讓他知道你上班走什麼路線,每天都做些什麼事情,你的'工作中有哪些困難;你還可以告訴孩子下一個月、下一年家裡都需要買什麼東西,需要花多少錢。

總之是讓孩子看到、體驗到父母的難處,而不是只讓他聽父母說「我很辛苦」。

7、耳鬢廝磨中建立親情。

在孩子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家長要要求孩子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親情培養,很多時候就是一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從這方面說,我不贊成孩子從上幼兒園或上小學起就到離家較遠的外地去上寄宿制學校,因為這不利於親情培養。親情,就是在一天到晚的耳鬢廝磨中建立起來的。

8、用親情故事啟發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識。

家長一定要定期抽出點時間和孩子談心聊天,要把自己的難處和家裡的難處有選擇地告訴孩子。通過談話,可以讓孩子體驗親情,啟發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識。

有這樣一個故事:女兒和媽媽吵架了,一氣之下,女兒轉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長一段路程,看到前面有個面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卻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面攤的主人是一個很和藹的老婆婆,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裡,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

「沒關系,我請你吃。」

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下來了。

「你怎麼了?」老婆婆關切地問。

我很感激您。我們不認識,而您對我這么好,可我媽媽,竟然常跟我吵架,還罵我。」

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孩子,你想想,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么感激我,那你媽媽給你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還給你衣服穿,你怎麼就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了。她匆匆吃完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走到家門附近時,一眼就看見疲憊不堪的媽媽正在路口張望……媽媽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笑容:「快回來吃飯吧,再不回來飯都涼了。」這時,女孩的眼淚又掉下來了。

8妙招培養孩子孝敬父母2

妙招一: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禮物。木木的爺爺90高齡了,家裡人都把他當成老小孩,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爺爺早上愛到樓下的公園遛彎,和那兒的老人們一起喝茶聊天。媽媽便每天第一個起床,為爺爺准備他愛吃的早點和牛奶,讓他一回來就能吃。要是爺爺回家晚了,就用熱水溫著。而爸爸,無論上班多麼勞累,回家後都要與爺爺說會話,喝喝茶。

爸爸媽媽對爺爺這些溫暖的照顧,木木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平日里他對爺爺也特別照顧,總是逗爺爺笑,也很孝順父母。木木也是爸爸媽媽的驕傲。孩子對孝心的理解一般都是從自己父母身上學來的。父母的孝心觀念,很容易影響到孩子對孝心的理解。因此,我們要想培養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就要自己先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妙招二:讓孩子有表達孝心的機會。

我們中國的父母就是太偉大了,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孩子。我們可以藏一點愛,讓孩子有表達孝心的機會。我家門口有家雞蛋灌餅特別好吃,且分量倍兒足。弟弟之前老吃不完剩下半個。我跟他說以後拿刀切半個,把另外的半個分給爸爸或者媽媽。我媽說:「我不餓,你吃吧。」不過他倒是很乖,每次都切半個而不是剩半個。如果孩子想要給你東西,就欣然地接受他的孝心吧。

孝心體現在一些細節上,父母平時不要忘記讓孩子注意這些細節,要多給孩子一些表達孝心的機會。父母通過對孩子孝心細節的培養,讓孩子漸漸地明白孝的真諦。

妙招三:鼓勵孩子的孝心行為。

好多家長都會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批評,很少在正確的時候表揚。其實這些是十分錯誤的行為。我們應該在孩子正確的情況下多表揚,讓他增加這種正確行為,這樣起到的作用會更好。在我弟弟小時候,我就給他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有一次他和我媽去倒垃圾,她把一小袋垃圾給了我媽,把大袋垃圾留給了自己。還說自己是另一種孔融讓梨。

我媽表揚了他,並給他買了他最愛吃的罐頭。他的心裡美滋滋的,後來就特別愛倒垃圾。當孩子表達自己的孝心時,一定要給孩子這個機會。並對他提出表揚,而且表揚一定要有及時性。這種表揚可以產生正強化作用,使孩子願意去做這件事情。

妙招四:絕不溺愛孩子。

孩子們有時候寫日記會寫到父母的溺愛是一種負擔,他們也並不希望父母溺愛自己。

如果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那你的孩子真的可能事事依賴父母,也很少會替你考慮。父母的溺愛是孩子溫柔的毒葯,會讓孩子有許多富貴病。

在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會形成一種觀念:父母的愛是理所應當的。所以他們很少去感恩,更不要說去孝順或者愛父母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其實是孩子的悲哀,也是父母的悲哀。

妙招五: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

說到換位思考,其實可以讓他親自感受。舅舅開大卡車送貨,一走就是好幾天。姥爺常常告訴小表弟舅舅多麼多麼累,讓他一定要好好學習。不過他好像只學那麼一陣子,一會就不行了。

有一次,舅舅出去帶著他。他看著舅舅沒日沒夜地開車,一天就吃一頓飯,腰疼還堅持握著方向盤,一個人裝車,一個人卸貨……他好像一下子明白了舅舅不容易,回家後不用別人說,自己就認認真真寫作業了。

⑷ 孝順爸爸作文6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孝順爸爸作文6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孝順爸爸作文600字1

我的爸爸,有非常多的特點,講上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樂於助人,幽默,孝順但是,在我的眼中,爸爸最大的特點是——孝順,口空無憑,我就挑一件對我觸動最大的事,來給你們講講。

記得那是20xx年末,爺爺在種菜,不知怎麼的,爺爺突然胸口痛起來,您放心不下爺爺,就把爺爺帶到縣醫院做檢查,這不檢查不知道,一檢查嚇一跳,肝癌纏上了爺爺,需要住院治療,觀察癌細胞為了爺爺的健康,您把爺爺帶到了福州總院。過了不久,爺爺癱瘓了生活不能自理。您就天天背著爺爺從二樓的病房走到十五樓的.治療室,照顧爺爺上廁所、洗臉、吃飯,不怕臟,不怕累。在那段時間,您的生活中幾乎沒有睡覺,黑眼圈成了您眼眶上的常客。

過了一段時間,爺爺說想家,您沒有一絲絲的怨言,每個月都帶著爺爺穿梭在福州與將樂之間。前前後後一共花了20多萬,欠了許多債。媽媽說可以動用爺爺那四萬元錢,您卻一口回絕了:「那錢給媽留著,讓她老人家心裡踏實一點。」一個人承擔著爺爺治療的費用。雖然經過了快2年的治療,但是,肝癌這個魔鬼卻越來越強。醫生也無能為力了,讓您把爺爺帶回家,度過餘下的生命。

病魔是無情的。爺爺變的不會吃,不會喝。您守著爺爺已經幾宿沒睡了。盡管您這么盡心盡力的照顧爺爺。但,一天下午,死神還是帶走了爺爺。

爺爺去世之前,您一直以堅強的意志堅持著,爺爺去世了,您心中的石頭放下了,綳緊的神經也鬆懈了,您病倒了——得了重感冒。

這就是孝啊,在我的心中,孝子就是您的代言詞!

孝順爸爸作文600字2

我的爸爸沒有顯赫的身世,也沒有輝煌的成就,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下崗工人,但他是值得我深愛和尊敬的父親。

我的爸爸中等身材,短短的頭發,不大不小的眼睛,再配上不高不矮的鼻子,怎麼看也是個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的人。但對家人的呵護,特別是對老人的孝順,那真是無話可說。

爸爸對外公真好,每次我們去看望外公他都會不厭其煩的和媽媽一起幫外公打掃屋子或整理衣物。事情忙完了,他就陪外公聊聊天或勸說外公跟我們一起住。

外公來了我們家,我親眼目睹了爸爸對外公的好。外公因年歲已高,雙手擅抖得很厲害,吃飯時,飯菜灑滿一桌是常事。這時外公會因為不好意思而更加緊張,手就抖得更厲害了,筷子夾住的菜有時會彈出一兩米遠。每當這個時候,爸爸就會及時安慰外公說「不要緊,不要緊,我們不去管地上的菜,說不定將來我們老了還不如您呢!您老人家吃飽了肚子才是最重要的。」那一刻,爸爸的耐心和寬容,溫柔和仔細,就像平時對我一樣,而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外公,就像個溫順的孩子……

雖然外公常誇爸爸是個孝順的孩子,但爸爸覺得自己離「孝順」二字還差很遠,他常說「孝」字無邊,他只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心意而已。

唉,這就是我的爸爸,我怎能不為他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呢?

孝順爸爸作文600字3

我的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雖然他平時工作很忙,但卻從不忘記在百忙中去問候自己的長輩。不僅這樣,爸爸還總是對我說:「人世間,親情是最美好的,孝順是一種傳統美德。」

記得那是一個下午,我正在寫作業,電話鈴突然響了起來,接起一聽原來是大娘,大娘焦急地對我說:「序序,快叫你爸爸來一趟,爺爺已經發燒一上午了……」爸爸知道後飛快地抓起一件衣服就沖出了家門。隨著重重的關門聲,我發現爸爸竟然忘記了穿外衣,只穿著衣架上的襯衫就出去了。此時正值深秋,外面秋風瑟瑟,路人都是穿得厚厚的才敢出去,這樣的天氣,早有了一絲冬的氣息。而爸爸這樣出去一定會感冒的,我連忙拿著爸爸的外套追了出去,可等我跑到樓下,除了幾片飄飛的落葉,哪裡還有爸爸的身影……這,不就是親情的力量嗎!

幾個小時過去了,天早已黑了,爸爸還沒有回來,也許,爺爺的病情加重了吧?第二天下午放學回家時,爸爸依舊沒有回來,這讓我不禁有些擔心爺爺。剛要給爸爸打電話,卻聽得門外一陣熟悉的腳步聲傳來,爸爸回來了?我急忙打開門一看,果然是爸爸回來了,爸爸滿眼血絲,一臉的疲憊,單薄的白襯衫上沾滿很多的黑點。爸爸走進家門,用有些沙啞的聲音說:「你爺爺只是重感冒,再休息兩天就好了,這次還真是把我嚇了一跳啊!」說完就回房間倒在床上睡覺了,連衣服還沒有來得及脫下。望著爸爸沉沉睡去的臉龐,我的眼睛濕潤了……

我為我有這樣一位孝順的爸爸而感到驕傲與自豪,我更要向爸爸學習,學習他孝順長輩的高尚品德,長大後也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

⑸ 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怎麼做美篇

1、給孩子做孝敬父母的榜樣
身教勝於言傳,父母對長輩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孝敬自己,自己卻冷落甚至虐待長輩,正所謂「為長不尊」,他們對孩子的「孝心」教育肯定是無效的。因此,家長應做孩子孝敬父母的榜樣,善待長輩,關愛自己的父母,盡做子女的義務,回報養育之恩。因此,我們不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在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自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2、讓孩子學會感恩
感恩是孝心的基礎。然而,感恩這種情感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必須通過教育。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因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感恩的心也需要經過教導才會產生。愛孩子,就應該要在你忙的時候,讓孩子幫你做些家務;在你累的時候,讓孩子為你捶捶背;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從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也因此而愛父母,在愛中領略被愛。孩子漸漸長大,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3、孝心教育從小事入手
讓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著手塑造和培養。如:平時教育孩子要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幫父母分擔憂愁,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當孩子不會時,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時,不要橫加指責,孩子做得好時,要多表揚鼓勵。孩子只有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嘗到為別人付出的快樂。當孩子「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當為他們多做事」的觀念逐漸形成時,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義務感和責任感。
培養孩子的「孝心」,需要家長循循善誘,耐心指點,讓其從小養成好慣。

⑹ 兒子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2、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能夠解憂。

3、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4、世上最崇高的名字,就是您——母親。呼喚母親就是呼喚新生;母親就是未來世界的象徵。

5、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隻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後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能夠幫忙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

6、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百善孝為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頌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

7、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

8、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9、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10、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愛的母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11、父母的愛是崇高的愛——只是給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討恩情。

12、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13、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用行動傳達孝的信息,讓我們用行動將中華民族的這種美德傳承下去;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為孝撐起一片新的藍天,我們的孝心,絕不能被時代的潮流所沖走;我們的孝心,只能與時俱進,變得更加堅固!

⑺ 讓孩子學會孝順父母的4個方法,家長照著做,孩子越來越孝順

孝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試想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他又怎麼會愛朋友、愛同學、愛老師,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呢?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學處事。做孝敬父母的人,做誠實正直的人,做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

支招一:父母要做孝敬長輩的榜樣

爺爺老了,行動不便,吃飯時手總發抖,有一次不小心把吃飯的碗給打碎了,兒媳破口大罵:「老東西,以後給你做一個木碗吃飯算了。」

過了幾天,夫婦二人發現兒子拿著刀子在搗鼓一塊木頭,於是不解地問:「兒子,你在干什麼呀?」

兒子一本正經地回答:「爸爸媽媽,我在給你們做木碗啊,等你們老了就用它吃飯,免得把碗打碎。」

這對夫婦聽完之後猛然醒悟,趕到十分羞愧,於是請父親請回來一起吃飯,從那以後,夫妻倆開始孝敬老人。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會模仿父母。父母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也會變得孝順。因此,要培養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因為「身教重於言傳」。

支招二:從生活細節開始培養孩子的孝心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黃香,黃香九歲的時候喪母,他非常孝敬父親,夏天每當睡覺前,小黃香就坐在父親的床上把蚊子驅走,把蚊帳掛好,再用扇子把席子扇涼;而每當冬夜,他就先睡進父親的被窩,把自己的體溫捂熱,再請父親睡下。

要把孝心變成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只有在孩子切身體驗時,才能體會父母付出的辛苦,從而知道體諒父母,盡自己的能力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解愁。

支招三:讓孩子體驗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周末父親騎車待曉蕾去公園玩,看完各種動物的表演後,曉蕾特別興奮。回家的路上行人非常少,父親問他想不想試試騎自行車,曉蕾高興地表示同意。於是父親騎坐到後車架上,雙手扶住自行車,曉蕾跨上自行車騎了起來。

可他畢竟還小,騎了七八百米就有些體力不支了,額頭上也滲出了小汗珠。最後她喘著粗氣停了下來,好奇地問:「爸爸,你每天這樣送我上學,是不是也這么費力?」 父親說:「盡管我力氣大些,但是每天也是挺累地,尤其是上坡路上比較費力氣。」

星期一父親照常騎車送女兒上學時,騎到一個上坡處時,坐在後面的曉蕾突然跳下來,用一雙小手推著車,父親感到很欣慰,真誠地說了一句:「女兒,你長大了,知道關心人了,爸爸特別高興。」

現在很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時怎麼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認為父母讓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理所應當的。為此,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來之不易,孩子自然就會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之情。

閱讀全文

與兒子孝順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廣東省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243
如何取出養老金 瀏覽:71
女49歲沒交過養老保險 瀏覽:938
東莞清溪換駕照去哪裡體檢 瀏覽:240
子女不在多少孝順就好下一句 瀏覽:514
北京養生店有多少家 瀏覽:42
遵義健康體檢哪裡免費 瀏覽:688
父母村裡統一遷公墓舊碑如何處理 瀏覽:797
社保交了一年就退休了怎麼辦 瀏覽:81
失智失能的老年人 瀏覽:346
男女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9教師 瀏覽:668
傷殘養老金怎麼辦理 瀏覽:147
廣西桂平教師退休金 瀏覽:719
長壽梅的特點是什麼 瀏覽:729
咸寧教資體檢多久 瀏覽:939
退休年齡的英語 瀏覽:949
老人如何游鼓浪嶼 瀏覽:858
國內共有多少女嬰被父母墮掉 瀏覽:433
長壽路上海國際 瀏覽:132
老年書畫協會活動信息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