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過重陽節的還有哪些國家
過重陽節的還有韓國、日本、美國。
1、韓國:韓國古代將重陽稱為重九,從新羅時代就有在這一天登樓吟詩的習俗。到了高麗朝,九月初九的宴會甚至成為帶有國家性質的習俗。習俗活動主要有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戲,放風箏。
2、日本:日本的重陽節於平安時代由中國傳入,平安朝的王公貴族每逢農歷九月初九便在宮中舉辦賞菊宴。日本人還會在重陽節前一天晚上將棉布放在菊花上,待重陽節被露水打濕後來擦拭身體,以此祈求長壽。習俗活動主要有吃茄子,吃栗子飯祭菊。
3、美國:美國舊金山是一個華人聚居的城市。每逢重陽佳節,花鋪里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菊花賣,有些糕點鋪還會賣重陽糕。許多華人社團舉行敬老宴,一些老人服務中心也有許多義工去看望和幫助老人。
中國各地區重陽節的過法
【河北省】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系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占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清豐縣兒童於重陽節放紙鳶為戲。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省】昌吧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卜湯,有諺語道:「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
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缸神。滕縣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浪」的說法。
【陝西省】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Ⅱ 重陽節習俗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回習俗。傳承至今答,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Ⅲ 重陽節一般要吃什麼東西啊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和重陽米果。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制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
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3)日本重陽節吃栗子飯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其他習俗:
1、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
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2、登山秋遊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Ⅳ 韓國人和日本人過重陽節嗎
過,每年的9月9日(陽歷)是日本的重陽節,這一節日源自於中國。
因為《易經》中把6定為陰數,9定為陽數,9月9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日語叫做「重陽(ちょうよう)」,因此這一天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
這一節日在平安時代傳入日本,每逢9月9日會在宮中舉行賞菊宴。
而在陰歷上這一天因為正好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因而也被稱作菊花節。
由於在中國古代,菊花又叫做「翁草」、「千代見草」,被認為有驅除邪氣、保佑長命百歲的功效。
受中國影響,日本有在8日晚上將棉布放在菊花上,待9日被露水打濕後用來擦拭身體,祈求長壽的習俗。
同時,由於正值收獲季節,民間也將這天稱為「栗子節」,會吃栗子飯慶祝。
韓國重陽節這天會喝菊花酒、吃菊花餅、栗子糕來過節哦!
Ⅳ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過重陽節
韓國,日本,朝鮮等也是過重陽節的,韓國,日本也各有自己的過節習俗比如 韓國: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戲,放風箏。
日本:吃茄子(😂),吃栗子飯祭菊。
Ⅵ 各國的重陽節習俗是什麼
中國老人節:每年九月初九為中國老人節,在這一天,人們會登高遠望,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同時還要吃重陽糕、聚會賞菊,飲菊花酒,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
國際老人節:根據第45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的第106號決議,每年的10月1日為國際老人節。國際老人節如今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官方的老人節。
美國老人節:又稱「祖父祖母節」,在每年九月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天,這一天全美各地都要舉辦敬老活動,實際上也成為美國的敬老節日。
加拿大笑節:加拿大老人節名為笑節,在每年的6月21日,這天書店會為老人擺出各種幽默書刊專櫃,喜劇明星會在老人院舉行義演,年輕人陪老年人參加游覽,電視台會專題推出一檔老人助笑節目。
日本老人節:每年9月15日是日本傳統的敬老節,全國各地都為老人舉辦各種慶祝活動,老人們身著節日盛裝,接受兒孫及親友的祝賀,並參加各種節日活動。還要吃茄子、栗子飯並祭菊。
韓國老人節:韓國自1973年起,將原來每年5月8日的母親節改為敬老節,對70歲能上能下的老人發放終身優特證。這一天,人家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戲放風箏,在敬老節期間,還舉行各種敬老愛老活動。
智利老人節:智利政府規定,每年的10月15日為全國的老人節,並以15日所在的一個星期為老人周,舉辦各種敬老活動。
Ⅶ 重陽節的習俗意義
重陽節的習俗意義:一是祭祖,二是敬老。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延伸內容—— 重陽節來歷: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Ⅷ 亞洲那幾個國家過重陽節
【韓國】韓國古代將重陽稱為重九,從新羅時代就有在這一天登樓吟詩的習俗。到了高麗朝,九月初九的宴會甚至成為帶有國家性質的習俗。習俗活動主要有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戲,放風箏。
【日本】日本的重陽節於平安時代由中國傳入,平安朝的王公貴族每逢農歷九月初九便在宮中舉辦賞菊宴。日本人還會在重陽節前一天晚上將棉布放在菊花上,待重陽節被露水打濕後來擦拭身體,以此祈求長壽。習俗活動主要有吃茄子,吃栗子飯祭菊。
(8)日本重陽節吃栗子飯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