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九九重陽節可以去燒香嗎
九九重陽節可以去燒香的。祝您萬事如意!
Ⅱ 九月九給佛家上供嗎
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燒香供奉佛菩薩很吉祥。
燒香禮佛的同時,不要忘了家裡的老年人,孝親尊師,奉養老人,可以使運氣變好,風水轉佳。
Ⅲ 九月九上供嗎
九月九上供,九月九是重陽節,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回祈福的傳統答。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至今仍盛行,人們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
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3)九九重陽節燒香擴展閱讀
祭獻禮儀包括上香、讀祝文、奉獻飯羹、奉茶、獻帛、獻酒、獻饌盒、獻胙肉、獻嘏辭(福辭)、焚祝文、辭神叩拜等。有的地方在焚帛燒錢紙時,主祭要在神前獻上一杯酒,然後由禮生送至焚帛處,將酒酹在上面,酹時將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獻上錢帛之虔誠。
在祭祀過程的重要環節,還幾次鳴鑼擊鼓或弦樂伴奏,為祭禮增添熱烈。氣氛。祭禮結束後,將豬肉、羊肉等祭品分給參祭代表。也有將祭品用於宴請參祭人員,只給少數的行祭人員與鄉紳、長老等發點祭品。
Ⅳ 九月初九能不能去燒香
九月初九能去燒香,上香跟日期沒有必然的關系,跟自己是否有虔誠心才有關系。燒香注意事項如下:
1、關於燒香的順序(先燒香,後拜佛),提著香包、香、燭等供品,舉著拜香(男左女右),大廟從前門進,先在聖帝大殿前的左香爐前禱告,然後把供品投入香爐,只留下一束最長的大拜香不投入,等到各殿拜完後再投入香爐。
2、關於進香用品,進香用品一般包括香、燭、包和拜香。如果有多人同去一定要各付各的錢。
3、關於寫香包,大廟是佛道一體的,一共有八位神軾,所以一共有八個香包,要在每個香包上寫明自己的姓名、住址、燒的什麼香和年月日,日期用天干歷。
(4)九九重陽節燒香擴展閱讀
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
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Ⅳ 九九重陽節家裡有神位的需要上香嗎
九九重陽節家裡有神位的需要上香。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版年農歷九月初九。「權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5)九九重陽節燒香擴展閱讀:
九九重陽節上香注意事項:
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
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Ⅵ 有沒有說法重陽節要登高三年燒香三年
沒有說法重陽節要登高三年燒香三年。
重陽節習俗:
1、登高,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之義。
3、賞秋,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4、重陽節,也是「敬老節」。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就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重陽節由此有著為老人祝壽吉祥、祝禱長壽安康的節日寓意。
(6)九九重陽節燒香擴展閱讀:
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活動。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九月九,也即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在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的說法。
Ⅶ 重陽節要給去世的老人燒紙嗎
九九重陽,是提醒世人要記得家中的長輩,憶起哺乳之恩,又因為九為圓滿之數,九九又代表祝願老人的意思,這是給在世的老人的節日,不需要燒紙祭奠已逝先人,不然是畫蛇添足,因為九月為戌月,火庫之月,陽氣十足,燒也沒用,陰人不敢來收。如要追憶逝者,可以清明,中元,臘月時祭奠,可採取燒紙錢的方式,因為那時是陰氣之月,古人認為那時送紙錢,可以收到。
Ⅷ 九月初九重陽節能燒香嗎
當然可以。簡而言之,上香跟日期沒有必然的關系,跟自己是否有虔誠心才有關系。
——順便給你貼一下上香的意義:
上香不在於次數的,一般都是早晚各一次,也不用講究確定的時間。其餘時候隨自己心意和方便。關鍵是要懂得上香的真義:
第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第二、表示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此外,要注意到是:
上香禮佛時應當心地清凈,果能一塵不染,獲福無邊。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願,則功德無量。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也。
每次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上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誠心」。
佛經上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謂法供養就是佛經上的教導,如理如法受持誦讀,自行化他,為人演說。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