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陽節精彩演講稿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現在社會,演講稿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精彩演講稿(通用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十月,前天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九九重陽節,這是一個象徵著長長久久的節日,這是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節日。
「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但是,夕陽的幸福需要朝陽的回報,尊老、愛老、敬老,我們年輕人責無旁貸。「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實驗中學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因此,我希望同學們:
從今天起,做一個尊老的人。在老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一隻溫暖的手,用真情去幫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難的老人,給他們多一些心理慰藉。
從今天起,做一個愛老的人。在老人需要關心時,送上一句親切慰問,用真愛去感動你身邊的老人,讓他們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
從今天起,做一個敬老的人。在老人需要談心時,遞上一顆火熱的心,用真誠去傾聽老人的心聲,發自內心地欣賞他們的思想,理解他們的心靈。
最後,讓我們衷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的講話題目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常少年。
我們剛剛度過祖國x歲的生日,國慶節的喜悅還在繼續,安靜的心情釋放著心的微笑。轉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陽節。自古以來,九月九就是思念的節日,古詩有雲: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古代人在重陽節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陽是團圓的日子,因為不能團圓,在外的詩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親人,寫下了詩歌。思念之心,字字顯露真情。現在我們國家給重陽節賦於新的寓義,這一天定為老年節,我國同世界上的好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讓每個人獻出一點受,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麗。有一天老師、同學們也會老,看看老年的親人,一晃幾十年下去,那也許就是每個人的寫照。
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也像我們一樣,當年胸前飄揚著紅領巾,風華正茂;他們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白發蒼蒼的老人,心中可有感動!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都有深深地愛呀!當你在家時要為老人端茶送水,孝敬老人;當你乘車、走路時,要主動讓座、攙扶老人;當你在校園里見到老教師時,要甜甜地問候一聲,老師,您好!讓我們謹記「花有重開日,人無常少年」。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練好本領。將來到老才能不虛來到世界上走一遭。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你們知道昨天是什麼日子嗎?是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秋季也是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如今,在這百果飄香的金秋時節,我們喜逢了又一個重陽老人節,讓我們向老人們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吧,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而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是一面旗幟,是一道風景……我們的老一輩為我們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無私的奉獻,付出了他們的一切……
如今,他們老了,該是我們去關心、去尊敬、去愛護他們的時候。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有愛的學生,尊敬老人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和諧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文明的學校。可是,我們不能只喊口號,我們要付諸於實際行動:生活中,給老人好脾氣;吃飯時,給老人夾夾菜;乘車時,給老人讓讓座;排隊時,讓老人站到自己的前面;過馬路時,扶一把身邊的老人;洗了水果,先挑好的給老人;看電視時,把遙控板給老人;假日出遊,邀請老人同游;放學回家,甜甜地打聲招呼;空閑時間,陪老人說說話……
同學們,只要我們心中真正裝著老人,就一定能讓他們每天綻放舒心的笑容、時時感受甜蜜的幸福!
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可親可敬的前輩們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敬老愛老》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佳節了。
重陽來源於我國古老的《易經》,因為《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東漢時期,時常有瘟魔作亂。有一個青年恆景不畏艱辛,終於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學會了降妖劍術。他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了一座高山上,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時分,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的瘟魔沖出,再也動彈不得,恆景將其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登高,免災避禍。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都是重陽的活動。
農歷九月九日,也是傳統的敬老節。九九重陽諧音「長長久久」,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今日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起來,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卧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們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傳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精神財富,責無旁貸。
尊敬老人,先從尊重自家的長輩做起。家中的長輩總是將最好的留給我們,做得再多也無怨無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會老,伴隨著我們的長大,他們的烏絲變白發,身形漸憔悴。而我們就這樣毫無表示的接受嗎?其實老人更需要關愛,我們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問候,就能給老人們增添一份天倫之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為他們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關心家中的老人,還要關心社會上的老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著老一輩人的艱辛努力,他們奮鬥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目前,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倡導敬老愛老也是盡社會的責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尊重我們自己。敬老愛老,我們義不容辭。
又到重陽佳節,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抽出一些時間,給家裡的長輩們打個電話,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當然,這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們聊聊天,做些小事,表達你的愛。同時也要向社區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樂」!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在台上將去做的這個演講是「迎接重陽節,共度歡樂佳節」。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離重陽節越來越近了,大家心中一定很期待吧。重陽節也是我國節日的一種,雖然沒有春節、中秋節那麼隆重,但是它也是一個合家團圓的節日,是在外的遊子思念家人的節日,也是對故去的親人的'一種紀念。
迎接重陽節,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期待,每一個節日都有不同的意義,都是特別的。我想距離重陽節日越來越靠近,大家心裡肯定也是特別的歡迎的。這個節日也稱「老人節」,是尊老愛親的一個節日,更是我們盡孝的一個日子。九九重陽,家人團圓,是多麼美好的一個氛圍。再說重陽節的到來,意味著進入深秋了,菊花也將要開了,路邊總是一團一團的黃菊展開,給這個季節也帶去了美好。還記得小學學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是典型的一個描寫重陽節的一首詩,那時候學習的時候,其實還沒有感覺到這種思念親人的感受,但是隨著我的年齡的增長,在求學的路上越走越遠,離家人也越來越遠,那種思念的感覺就越發的濃厚。所以在重陽佳節到來之際,我真的感覺特別的歡欣,因為心中滿滿的都是對家裡人的思念,希望在節日之際回到他們身邊陪伴,這成為了我喜歡過節日的理由。
喜迎重陽,是在心中賦予了很多的期盼。這個節日,盡管沒有別的節日那麼熱鬧,但是終是有人惦念家鄉和親人,還是很期待著這個節日的。而且重陽還是我國自古至今保留下來的節日,像上面的那首詩一樣,古人給予了這個節日很多的美好描寫和述說,我想他們都是喜歡這個節日的。我也很喜歡重陽節,九九是一個美好的寓意,在這樣的時間里過節,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登高望遠,喝菊花酒,賞菊花,插茱萸,都是這個節日的習俗,是這個節日美好之處,都是希望家人身體健康,生活快樂。節日美好,我們也要帶著美好的心情去迎接,為這個重陽節賦予新的期待和期盼。在這里也祝願大家在這節日里能夠與家人團聚,一起共賞佳節。
謝謝大家!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太陽收斂起耀眼的光芒,變成一個金燦燦的光碟,慢慢地墜下山去了,那萬里無雲的天空,藍藍的,像一個明凈的天湖。滿天紅霞,好似天女散下一件紅衣裳。漫步在回家的小路上,想著老師讓我們開展的感恩活動。此刻,老師教導我們的話語縈繞在我的腦海里:「要孝敬長輩,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對呀!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想著爺爺那滄桑的面容,斑白的雙鬢,這是無情歲月殘留下來的痕跡呀!平時,爺爺是那麼愛我,一直把我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掉,含在嘴裡怕化了。可是,我從來沒有為爺爺做過一件事,我是不是應該感恩爺爺,回報爺爺,孝順爺爺呢?對了,爺爺每晚都有邊喝茶邊看報的習慣,我若是給爺爺泡一杯茶,爺爺該多麼開心呀!
晚飯過後,爺爺仍像往常那樣坐在沙發上看報紙。我連忙跑進廚房,燒了一壺開水,又取出一個茶杯,放入爺爺最愛的大紅袍,再用開水沖泡。
頓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好香呀,難怪爺爺這么喜歡喝大紅袍!我小心翼翼地端著茶杯來到爺爺身邊,恭恭敬敬地說:「爺爺,請您喝茶吧!」爺爺抬起頭,很驚異地看著我:「孫女兒給我泡茶啦!」我笑著說:「是的,爺爺,快喝茶吧!您要再不喝的話,這茶就涼了!」爺爺忙放下報紙,接過我手中的茶杯放到嘴邊,眯起雙眼,深吸了一口氣:「真香呀!
真香……」爺爺輕輕地抿了一口,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好茶!好茶!」說著,爺爺放下茶杯,捏捏我的小鼻子,眉開眼笑地說:「今天,太陽打從西邊出來啦!孫女兒給我泡茶樓!」「哎呀,爺爺,您平時那麼疼愛我,我卻沒有為您做過一件事今天是重陽節,我正想借今天這個機會來孝敬您!」爺爺樂得合不攏嘴,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我的心裡美滋滋的,有種說不出來的興奮。
窗外,風輕輕搖動樹枝,葉兒輕輕呢喃,在風中優美的舞蹈,沙沙沙,彷彿一串愛的音符,奏出生命中最和諧,最美妙的華章……
親愛的祖父母,年輕的父母:
下午好!
國慶的喜悅還在繼續,寧靜的心情釋放著內心的微笑。轉眼間,就到了九九重陽。重陽節。這是一個代表1999年太陽和月亮相遇的節日,一個漫長而持久的節日,一個尊重、尊敬和熱愛老人的節日。像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人和老人,已經成為全社會的責任。讓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會變得更美好。總有一天,你我也會老去。看看老親戚。如果你走得快,可能是大家的寫照。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有過美好的青春,有過追求,有過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翻看年輕時的照片,內心是可以感動的!
美麗的臉龐在時間的海洋中被描繪成蒼白而布滿皺紋。每一行也有最美麗的熱愛生活的夕陽紅,有世界上最美麗的老花。沒有人會永遠年輕。老人有智慧,有經驗。年輕的父母不說老人愛啰嗦,字字句句都有真情,字字也熱切。多和老人聊聊會有好處的。理解和涵養已經沉浸在光的海洋里。
到內里,沒有浮華,沒有虛假,只有渴望,想與子孫輩多點相處的時間,多一些相聚的時刻,可以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為每一個親人祈福。
只要孩子們過的好,老人心中就無所牽掛了。這是老人,讓人尊敬的老人。而年輕人一般不能發現這一點,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和競爭,讓人累和疲憊,可以認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可以沖老人發發脾氣。老人對我們的愛,博大而無私;我們對老人的關心,渺小而稀少。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理所當然地手心向上去索取,卻忽略了雨天為他們撐上一把傘,勞動後為他們遞上一杯熱茶,睡覺前為他們揉揉肩……讓我們輕輕撫摩無情歲月留在父輩臉上的印記,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是炎黃子孫,尊敬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是社會的責任也是小朋友的責任。
我們要發楊優良傳統。小朋友們,你們以前是否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到外面玩過呢?有沒有為他們梳梳頭、敲敲背、洗洗腳呢?有沒有幫助過別人的爺爺奶奶?有沒有在公交車上為老年人讓座呢?小朋友你們將漸漸長大,漸漸懂事,我們應該為老人們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每一位小朋友今天都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碗、掃地、捶背,端水把好吃的讓給他們,親愛的小朋友記住愛你們的長輩,愛爺爺奶奶,愛爸爸媽媽,讓爺爺奶奶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
讓我們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願他們快樂,幸福,笑口常開。讓我們把開心送給爸爸媽媽祝他們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重陽節到了,我想送些禮物給年過花甲的奶奶,但送些什麼呢?送個大蛋糕?我可沒打么多錢;送張賀卡?太普通了,得!我就幫奶奶做件事吧!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能體現我的一份孝心啊!
我走進廚房,看見奶奶忙裡忙外的,滿是溝壑的臉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奶奶一見我進來了,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走過來,摸著我的頭:「芸芸你怎麼進來了,這里熱得很,你快出去吧,飯燒好後我叫你來吃!」「奶奶,今天啊,我來燒一次飯,您呢,就坐在一邊指導我就可以了。」「那怎麼行?
你還小啦,等著吃就好了!別等會兒燙傷了什麼的!」奶奶有點兒生氣了。「沒關系,沒關系,有您在一邊指導我呢!」我大步走到灶前,坐了下來——開始啦!我拿出一些柴,把柴扎緊,讓奶奶用火柴點燃,再放入灶中,在放入一些柴,火立刻就竄了起來,紅紅的火苗還會伸到灶口,嚇得我直冒冷汗,還哇哇直叫。
這火的熱氣把我的臉烤得火辣辣的,頭上不停地冒出豆大的汗珠。想想看,往日我常常享受著現成的飯菜,沒想到燒一次飯就這么累,半途而廢!不對,這不是我的性格。
我咬咬牙,忍著烈火的炙烤,一把一把的把柴塞進灶口……讓它們在灶中熊熊燃燒著,望著灶中的火焰,我不禁傻笑起來,難道這僅僅是火嗎?不,這是我孝敬奶奶的熱情啊!我正實施著一項孝心工程啊!過了一會兒,蓋邊冒出了騰騰熱氣,奶奶拍拍我的肩:「再過兩分鍾就可以了,這小鬼,沒想到竟然讓你做成了!」幾分之過後,奶奶摸摸蓋子,笑著說:「燒好了,燒好了,大功告成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看著奶奶臉上欣慰的笑容,我心裡也滋滋的。沒想到,孝敬長輩竟是那麼簡單的事,只要你是個有心人,總會找到孝敬長輩的機會。
⑵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經典演講稿
2021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經典演講稿(通用8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2021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經典演講稿(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我能作為學生代表在這里給大家講講關於重陽節關於敬老的話題。
我相信大家都有見過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哪怕是無緣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我相信大家也見到過別的老人。這些老人都是我們的長輩,他們是經歷過戰爭年代活下來的人們,他們吃的苦比我們吃的苦多多了,他們經歷的磨難比我們經歷的磨難更是多多了。他們以前也都年輕過,像我們一樣從孩童長到花季雨季,像我們的父親母親一樣從花季雨季長到適婚年齡,然後他們開枝散葉,養育我們,活到現在的這個歲數,是他們操勞一輩子終於可以停下來歇歇氣的時候了。
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陽節,這一天也被稱為是「老人節」。因為「九」這個數字在數字中是最大的數字,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在這一天里,我們除了登高祈福、秋遊賞菊等活動之外,我們也積淀了感恩敬老的習慣。以往這一天到來了,也就是我們學校組織學生去敬老院開展活動的時間,我們可以為老人們打掃衛生,我們也可以為老人們講講故事,陪他們聊聊天,我們還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和老人們說說自己對成長的感觸,畢竟老人們都在像我們這么大活上去的,如果有機會聽聽他們的經歷與感悟,或許真可以勝過讀十年書。今年,我想我們學校也不例外,在這一天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可以做做計劃,考慮一下自己身邊的老人,把這一天用來孝敬這些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的老人們,為他們打掃打掃衛生,陪他們聊聊天,或者請教這些老人們成長的訣竅,我相信我們這么做了的話,一定是收獲大於付出的,畢竟老人們吃的鹽可能都真比我們吃的米還多!
我沒有親眼見過我的爺爺奶奶,我的外公外婆也在我懂事之前就去世了,這讓我可能比別的同學接觸老人的機會少了很多,也讓我對老人們好奇多了許多。我在我的父母親的講述中,對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了一些了解之後,我還是對老人們非常好奇,可我又沒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怎麼辦呢?於是我就經常在周末去敬老院陪那些住在裡面的老爺爺老奶奶,這也是我今天能夠站在這里演講的原因。我在這三年裡,一直堅持著去敬老院給老爺爺老奶奶幹活,陪他們聊天,也就使得敬老院的工作人員都對我無比熟悉了。
我希望大家也能夠像我一樣,首先對老人們感興趣起來,這樣我們就會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幫助他們,這過程中我們就會學會感恩學會敬老。
我的演講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重陽盡孝心,楓紅愛更濃。
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佳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重陽節就是農歷九月初九,為什麼會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為最大數,故有長久、長壽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深遠了。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為敬老節,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道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著我們成長,包容著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
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著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麼?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嗎?
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見挫折與失敗。但當我們將心平靜下來與老人交談一下時,你就會感到他們是如此的飽經滄桑,他們用自己一生的時間逐漸積累下來的經驗是如此精闢。
作為「過來人」他們用自己經歷告訴我們什麼是生活,他們以健康樂觀的心態,自強不息的精神,表裡如一的品質,超然脫俗的情操,堅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為人,不畏艱難的勇氣,勤儉節約的美德,激勵著後人向前行進。
「家有一老,猶有一寶。」難道我們不應該為這些對祖國做出過貢獻,對我們所在家族做出過貢獻的老人做些事情,愛惜他們、幫助他們嗎?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作為公民,幫助老人是我們的義務。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更加努力,從點滴做起,讓尊老、愛老、敬老、助老這根接力棒永遠跑下去。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關愛老人,始於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馬上就是我們最為期盼的重陽節了,在重陽節這個時期應該要做些什麼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吧。所以敬老就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既然作為初中生,已經是可以為家庭,為老人們做一些簡單的小事,畢竟對於老人的關懷也是從這些的小事中可以看得出來的。
要說「敬老」就是尊敬老人,這樣想想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真是極少能做到這件事,我們總是在家裡接受著父母和老人的關懷,甚至還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而老人們總是非常的寵愛著我們,將任何的好的東西都給我們,更是把我們當成寶貝一般珍惜。但是漸漸進入到青春期的我們越發的脾氣不好,甚至還總是相當的不耐煩,這樣的態度都是對父母和老人的不尊重,是應該杜絕的。
在這次的重陽節之際,我想倡議所有同學都可以將自己最為開心的一面展現給每一位老人,不管是自己家中的爺爺奶奶,或是路上遇到的老爺爺老奶奶。在我們回到家之後要親切地與爺爺奶奶問好,為爺爺奶奶做一些自己能想到的事,最為重要的當然就是陪伴,與爺爺奶奶聊天,講一講最近的趣事,或是一些笑話,都是可以讓爺爺奶奶無比的開心快樂。甚至還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兩個小菜,讓爺爺奶奶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感恩。在這一天,我們都要將一個極為開心的自己表現給爺爺奶奶們,更是讓爺爺奶奶都在這一天感受到無比的幸福。
當然在我們行走在回家的路途上遇到的老人們,我們也是需要獻出自己的關心,可以攙扶老人過馬路,也可以給老人讓個座,這些簡單的小事都可以表現出我們對老人的敬重,更是讓他們在屬於他們的節日里感受到最為暖心的東西。我想我們能帶給老人的東西很少,但是卻都是發自我們內心的,這一切都是可以讓老人們感受到來自我們每一個學生的關懷。
當然有時間也可以去敬老院多多看看,可以去為那些老人們做一點自己可以做的事,讓敬老院的老人們也感受到我們的關懷,讓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溫暖這個節日,更使每一位老人都感受到這個節日所帶來的幸福感,當然也那個他們可以生活得更加開心。我想設立這個節日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在忽略每一位老人的感受之時,及時的醒悟,讓老人們不再感受到孤單與難受。
雖然我們作為學生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是只要我們是有好好的用心去完成就一定是可以讓老人更加開心,更能夠達到我們期待的目的。讓我們都開始為老人做一些簡單的事,讓生存的世界都充滿著更多的愛!變得更加溫暖!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轉眼又到九九重陽。重陽節,這是個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節日,是個象徵著長長久久的節日,是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節日。讓每個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麗。有一天你我也會老,看看老年的親人,一晃下去那也許就是每個人的寫照。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翻閱年輕時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動!
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也有深深地愛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沒有人會永遠年輕,老年人擁有的是智慧和經驗,年輕的爸爸媽媽說老年人愛啰嗦,每一句話里有真情,每一個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說說話,會有好處,明理和涵養在時光之海已浸入到內里,沒有浮華,沒有虛假,只有渴望,想與子孫輩多點相處的時間,多一些相聚的時刻,可以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為每一個親人祈福。
只要孩子們過的好,老人心中就無所牽掛了。這是老人,讓人尊敬的老人。而年輕人一般不能發現這一點,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和競爭,讓人累和疲憊,可以認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可以沖老人發發脾氣。老人對我們的愛,博大而無私;我們對老人的關心,渺小而稀少。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理所當然地手心向上去索取,卻忽略了雨天為他們撐上一把傘,勞動後為他們遞上一杯熱茶,睡覺前為他們揉揉肩……讓我們輕輕撫摩無情歲月留在父輩臉上的印記,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是炎黃子孫,尊敬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是社會的責任也是小朋友的責任。
我們要發楊優良傳統。小朋友們,你們以前是否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到外面玩過呢?有沒有為他們梳梳頭、敲敲背、洗洗腳呢?有沒有幫助過別人的爺爺奶奶?有沒有在公交車上為老年人讓座呢?小朋友你們將漸漸長大,漸漸懂事,我們應該為老人們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每一位小朋友今天都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碗、掃地、捶背,端水把好吃的讓給他們,親愛的小朋友記住愛你們的長輩,愛爺爺奶奶,愛爸爸媽媽,讓爺爺奶奶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
讓我們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願他們快樂,幸福,笑口常開。讓我們把開心送給爸爸媽媽祝他們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從我做起》。
「老人」,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字眼,生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就更要求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而要真正的落實這一切,我們又應該如何做呢?
翻開歷史的書卷,走進時代的海洋,或許,我們能尋到想要的答案。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做兒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戰國時期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後,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安葬父親的費用。敬愛的毛爺爺,在家鄉的宴飲上,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敬老愛老的事跡,數之不盡,敬老愛老的人,不分等級。
其實,我們要尊敬愛護老年人。第一,是因為陰陽調和,萬物源起。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哺育我們成人。他們用青春滋養我們成長,而歲月,卻在他們的臉上留下無情的皺紋。在歲月的沉澱下,他們便如一本老書,明理和涵養已浸入內里,多陪老人說說話,別讓他們被孤獨的封存在歲月的長河裡,多陪老人聊聊天,他們的智慧與經驗,將會幫我們拭去俗世的虛假與浮華。
第二,老一輩人用他們的辛勤奮斗,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他們曾經的艱辛,就沒有我們今日的享樂。如今,當年意氣風發的他們,再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面對重新歸於平凡的他們,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享受頤養天年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享受著他們奉獻的同時,無愧於心。
第三,春秋交替,歲月流轉,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才會恍然明白父母親人的不易。不要讓自己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才後悔莫及。今天多付出一點,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21世紀,一個物慾橫流,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而在這樣一個新時期,我們更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讓所有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構建和諧社會,迫切需要我們敬老愛老。讓我們在新世紀,響應新時代的號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舉敬老愛老的偉大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和孝心,從我做起,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願天下所有爺爺奶奶幸福安康!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馬上我們就要迎來九九重陽節了,這個包含著傳統文化和祝福內涵的節日,是我們每個人每年都不會錯過的佳節。古人常常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望遠,感受秋的美,體驗豐收的喜悅。並在這個節日里觀賞漫野的金色菊花,用詩句來表述此情此景,讓我們後人不由得為先輩的文采而嘆服。當然,重陽節除了這些以外,還有著另一個重要的節日活動,那就是探望老人,尊敬老人。
在我了解到重陽節就是老人節以後,莫名的在心中覺得這個節日確實非常的適合。既有九九歸一的含義,又有吉祥豐收之美,這不就跟老人們非常相似嗎?歷經了許許多多故事的老人們最終都會還復淡然,以滄桑但卻智慧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辛苦了一輩子以後終於在這晚年獲得了祥和,在兒孫環繞中享受到人生的豐收。
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至今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歷史。甚至就在二三十年前,我們的國家還很困難,發生了不少的災難。但是在現在的我們看來,這幾十年卻彷彿跟幾百年一樣遙遠。因為我們的國家發展的太快了,現如今已經基本不為物質發愁的我們很難想像爺爺奶奶那一輩的辛苦,很難理解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窘迫和辛酸。
這些都歸功於我們社會的快速發展,但這快速發展的社會背後,卻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無私的奉獻和推動。他們曾經都是年輕人,飽含熱情,奮勇拼搏,為了我們國家和後人的生活廢寢忘食的建設國家,創造出了如今這個快速崛起的奇跡。
但是當我們的國家逐漸強大,這些曾經的年輕人卻已經老去了,眼睛不在炯炯有神,手腳不再有力,甚至曾經聰慧的大腦都變得遲鈍了起來。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忘記了老人年輕時對我們的貢獻,我們要牢記我們如今的生活都是建立在老一輩人的肩膀上。
所以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是我們當代的年輕人應該要做到,必須要做好的事情。這個節日不僅是對老人的尊重孝敬,更是一種思想的傳承,接替長輩的擔子,承受先輩的理想,為了一個目標不斷地努力。
在這之前,我們要孝敬好老人,照顧好老人,讓老人們自己親眼看到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看到我們的未來越來越光明。我相信我們能夠做到這些,為了幾代人共同的夢想!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尊敬老人是我國歷來的傳統,做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傳承者我們應該做到敬老,給老人送去關懷,送去溫暖。
重陽節來臨,在節日的氛圍下,更應該把我們的尊敬送上,讓我們給老人送去關心,我們已經是高中生了我們已經在老一輩的呵護下成長起來了,老人們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為了國興家和付出了無數的努力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我們有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可以在這樣一個良好的環境下生活。
感恩,感謝帶給我們這幸福生活的老一輩人,感謝他們的付出,節日是美好的,國家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是要我們對老人尊重,同時也是感謝所有老人對國家對人們的付出,做為中國的一員敬老既是傳統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每個人都是由老一輩人撫養長大,當我們的人老去,當我們自己老去,如果我們現在不關心老人那到時候誰來掛心我們呢?
敬老沒有親疏之分,很多老人都值得敬重,不要因為看到老人顫巍巍的樣子就輕視他們,他們年輕時做出的貢獻是非常偉大的,同時也是非常令人折服的,我們要對老人懷有感恩和敬畏之心,對待老人好真誠,真心的尊敬老人。
尊敬老人不是口頭上的承諾,也不是一次語氣上的表現,而是我們一次次的行動,用行動證明自己尊敬老人,用自己的努力去給老人帶去溫暖,在老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一次親切的問候,一次禮貌的讓座都是對老人的尊敬,都是文明禮儀的傳承,都是正能量的傳遞,每一個高中生都應該尊敬老人,在重陽節這一天讓我們把敬老愛老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用我們的行動,帶領大家一起去迎接,一起去給老人帶去光明,讓弱勢的老人群體得到關心得到幫助。
無論所做的事情多麼小,只要有一個敬老的心,願意去行動去幫助老人就是我們應該做的,在我們學習生活中我們因該做好自己,帶領身板的人尊敬老人,一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一個人傳遞一份火種將照亮整片大地,讓老人在這一天快樂,在這一天高高興興的過上重陽節。
同學們重陽節敬老從我們開始,從現在可是,我們快點行動吧,不要光說不練,不做形式,做實事用自己的行動去傳遞溫暖去關心老人敬愛老人吧。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十月,前天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九九重陽節,這是一個象徵著長長久久的節日,這是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節日。
「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但是,夕陽的幸福需要朝陽的回報,尊老、愛老、敬老,我們年輕人責無旁貸。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因此,我希望同學們:
從今天起,做一個尊老的人。在老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一隻溫暖的手,用真情去幫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難的老人,給他們多一些心理慰藉。從今天起,做一個愛老的人。在老人需要關心時,送上一句親切慰問,用真愛去感動你身邊的老人,讓他們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從今天起,做一個敬老的人。在老人需要談心時,遞上一顆火熱的心,用真誠去傾聽老人的心聲,發自內心地欣賞他們的思想,理解他們的心靈。
最後,讓我們衷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⑶ 以重陽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以重陽節為主題的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明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因為與「久久」同音,九九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個位數字,意思是長久長壽,而秋季又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時間,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陰歷的九月初九又成為愛老、敬老、尊老、助老的時間。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2億,佔全國人口的9%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3.9億,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並致以節日的問候,;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給老年人更多的關愛,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中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排憂解難,讓他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詳的度過晚年。
同學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人之幼」,在這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收獲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讓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到尊老、愛老,傳承重陽文化,感恩常記心中。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領導、老幹部、老同志們:
你們好!秋風送爽,果實飄香。金秋十月,我們又迎來了老人們的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在此,很榮幸能作為教師代表向在座的各位老年朋友們道一聲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祝願,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想當年,您們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用辛勤的汗水譜寫了一首首人生的`贊歌。今天,學校的蓬勃發展,有您們不可磨滅的貢獻。學校的不斷發展更是蘊含著您們的勞動和智慧,凝結著您們的青春汗水。今天您們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為了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建言獻策,發揮您們的優勢。在您們身上凝聚著的優秀品質,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前輩們,教壇曾經是我們揮灑汗水、閃耀智慧的地方。你們用粉筆開啟兒童心靈的思索,用教鞭揚起少年理想的風帆。回首往事時,會有激動人心的喜悅,也有風風雨雨的懷念,更多的是平靜生活的沉思。
潮起潮落,雲長雲消,歲月在淡泊平凡中織出多少美麗的故事。你們的辛勞和創造,鑄就了時代的豐碑,你們的作風和品行堪為我們年輕教師的楷模。今天,你們年事已高,已到了頤養天年的時期了,但你們仍然心絲綿連,情意顧盼,發揮余熱。更值得人們稱道和尊敬。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新時期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
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尊重你們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從我做起》。
「老人」,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字眼,生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就更要求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而要真正的落實這一切,我們又應該如何做呢?
翻開歷史的書卷,走進時代的海洋,或許,我們能尋到想要的答案。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做兒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戰國時期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後,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安葬父親的費用。敬愛的毛爺爺,在家鄉的宴飲上,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敬老愛老的事跡,數之不盡,敬老愛老的人,不分等級。
其實,我們要尊敬愛護老年人。第一,是因為陰陽調和,萬物源起。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哺育我們成人。他們用青春滋養我們成長,而歲月,卻在他們的臉上留下無情的皺紋。在歲月的沉澱下,他們便如一本老書,明理和涵養已浸入內里,多陪老人說說話,別讓他們被孤獨的封存在歲月的長河裡,多陪老人聊聊天,他們的智慧與經驗,將會幫我們拭去俗世的虛假與浮華。
第二,老一輩人用他們的辛勤奮斗,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他們曾經的艱辛,就沒有我們今日的享樂。如今,當年意氣風發的他們,再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面對重新歸於平凡的他們,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享受頤養天年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享受著他們奉獻的同時,無愧於心。
第三,春秋交替,歲月流轉,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才會恍然明白父母親人的不易。不要讓自己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才後悔莫及。今天多付出一點,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21世紀,一個物慾橫流,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而在這樣一個新時期,我們更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讓所有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構建和諧社會,迫切需要我們敬老愛老。讓我們在新世紀,響應新時代的號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舉敬老愛老的偉大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和孝心,從我做起,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各位老同志、老年朋友們:
大家好!秋高氣爽,菊香漫天,在這充滿收獲的美好寧靜喜悅的金秋時節,我們迎來又一年度的重陽節。
今天,我們大家歡聚一堂,共度慶祝隆重而又簡潔的老年朋友們的節日_重陽節。老年人是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的經驗和智慧是全社會的寶貴財富,老年人具有許多優良品質,是青年人學習的好榜樣。各位老同志、老年朋友們共同見證了舊中國的落後,新中國的崛起,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對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由於您們在新中國這塊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才變得如此絢爛多姿。如今您們有的雖然已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關注著國家的繁榮富強、社會的安定團結、新農村事業的發展,在家庭幸福和教育子女方面仍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現在大溪村兩委為老年朋友老年朋友們提供這樣的場所,購置了空調、電視機等裝備,也為老年朋友的生活增添了生活的樂趣、學習的樂趣。
希望各位老同志繼續發揚自強、自律、自立的好傳統,加強學習,為實現我鄉現代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事業的興旺發達作出新的貢獻!各位老年朋友們,在新的農村建設征程中,希望各位老年朋友們都要為村莊建設添磚加瓦,奉獻余熱,就要孜孜以求,時時奮進,言必信,行必果。希望老年朋友們能「學會學習,學會生存」,使自己能在大溪新農村建設中煥發新的生機,展現出昂揚的風采。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敬老,從我們做起》。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在數字中又是,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加之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便顯得更加深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過此節日。而今天的重陽節又賦予了新的含義,19xx,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重陽節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超過了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億,佔全國人口的1/4。現在的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發揚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一個國家對老人的態度,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敬老、愛老、助老的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後輩們怎能妄加踐踏,肆意改動呢?再者,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尊重老人是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表現。君不知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一做人的一個准則?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⑷ 九月九日重陽節的演講稿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准備好的文稿。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九月九日重陽節的演講稿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可能許多同學都知道,明天就是農歷九月九日,在古代,每當重陽,人們登高望遠,懷念家鄉,以保平安。而如今,重陽節又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的意思是: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像對待自己家人那樣,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
在過去的日子裡,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老人是富有經驗的。他們比我們更早降臨於世,見證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巨大的改變。他們值得我們尊敬,因為他們有著我們不曾聽過的故事,有很多我們沒有體驗過的經歷,有很多巨大的智慧,老人們希望有人可以傾聽,有人可以傳授下去,有人發現自己寶貴的財富,但是很少有人給他們這個機會。
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尊敬長輩,愛護老人」不是空談,不是口號。敬老愛老並不是一件難事,老人都是十分容易滿足的,無論到社區給他們送幾朵花,無論是在公交車上給他們讓一個座,無論是在他們行走不便時輕輕攙扶,都是可以讓他們在心底感動一陣子。我希望我們都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親人做起。
長輩們講的話要聽,不要和他們頂撞,常言道「忠言逆耳利於行。」要理解長輩的一番苦心。長輩養育了我們,我們應為他們多做一點事。要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掃個地、收個碗、端個菜、整理自己的房間等等。
一直以來都是長輩們關心我們的冷暖,我們卻從未關心過他們的健康。我提議,同學們今天回家後可以向長輩們說這樣幾句話:「奶奶,你累嗎?累要注意休息。爺爺你餓嗎?我這里有好吃的給你吃等等。我們應好好學習,不要讓他們在學習上為我們操心。雖然我們不能在物質上給予他們,但我們可以在心靈上給予他們的安慰。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讓自己從尊敬老人里獲得一份喜悅和快樂!
謝謝大家!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老人」,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字眼,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而要真正的落實這一切,我們又應該如何做呢?翻開歷史的書卷,走進時代的海洋,或許,我們能尋到想要的答案。
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做兒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戰國時期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後,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安葬父親的費用。
敬老愛老的事跡,數之不盡,敬老愛老的人,不分等級。其實,我們要尊敬愛護老年人。因為陰陽調和,萬物源起。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哺育我們成人。他們用青春滋養我們成長,而歲月,卻在他們的臉上留下無情的皺紋。在歲月的沉澱下,他們便如一本老書,明理和涵養已浸入內里,多陪老人說說話,別讓他們被孤獨的封存在歲月的長河裡,多陪老人聊聊天,他們的智慧與經驗,將會幫我們拭去俗世的虛假與浮華。
老一輩人用他們的辛勤奮斗,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他們曾經的艱辛,就沒有我們今日的享樂。如今,當年意氣風發的`他們,再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面對重新歸於平凡的他們。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的努力,讓他們享受頤養天年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享受著他們奉獻的同時,無愧於心。春秋交替,歲月流轉,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才會恍然明白父母親人的不易。不要讓自己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才後悔莫及。今天多付出一點,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新時代,我們更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讓所有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構建和諧社會,迫切需要我們敬老愛老。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偉大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和孝心,從我做起,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願天下所有爺爺奶奶幸福安康!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10月9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在農歷的九月九日,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九九重陽,故稱重陽節。千百年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大多登高處、賞菊花、插茱萸、宴親朋,藉以表達敬天、祭祖、思親的情感,因而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千古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也不斷賦予這個節日以新的內涵。在重陽節、敬老日來臨之際,對尊老愛老的主題做些思考、加深認識是很有必要的。如今空巢老人日益增加,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關心與關懷。
大家知道,尊老愛老、注重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公元前兩百多年以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孟子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人們應該贍養和孝敬自己的老人,同時也要善待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老人。那麼關愛空巢老人也就體現了這一思想。這一思想不但繼承了儒家孝親的倫理精神,而且發展為善待非親長者的道德觀念,更加具有了廣闊的社會意義。在重陽節將要到來的時侯,重溫古人的教誨,目的是繼承傳統,加強修養,把尊老愛老化作我們自覺的行動。
尊老愛老,首先應做到尊敬和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父母養育了我們,吃盡千辛萬苦,我們理應以「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的心情回報他們。比如適當做一點家務,關心關心父母的疾苦,少讓他們為我們操心,多讓他們因為我們而感到滿足。
尊老愛老,還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自己所接觸到的每一位長者,特別是空巢老人。具體包括:說話有禮貌,乘車讓座位,跌倒扶一把,有難幫一幫等等。
尊老愛老,應特別強調尊敬師長,也就是我們的老師。中國自古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意味著學生從來把老師看做自己的長輩。從工作性質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三尺講台默默奉獻,一支粉筆耗盡春秋,也理應受到人們的極大尊重。學生尊重老師,主要是遵守紀律,服從管理,好好學習,力爭取得優異學習成績報答師恩。
總之,在重陽節敬老日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牢記古人的教誨,尊老愛老,身體力行,把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將和諧之風遍布神州。
⑸ 重陽節感人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現如今,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感人演講稿(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十月,前天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九九重陽節,這是一個象徵著長長久久的節日,這是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節日。
「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但是,夕陽的幸福需要朝陽的回報,尊老、愛老、敬老,我們年輕人責無旁貸。「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實驗中學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因此,我希望同學們:
從今天起,做一個尊老的人。在老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一隻溫暖的手,用真情去幫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難的老人,給他們多一些心理慰藉。
從今天起,做一個愛老的人。在老人需要關心時,送上一句親切慰問,用真愛去感動你身邊的老人,讓他們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
從今天起,做一個敬老的人。在老人需要談心時,遞上一顆火熱的心,用真誠去傾聽老人的心聲,發自內心地欣賞他們的思想,理解他們的心靈。
最後,讓我們衷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的講話題目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常少年。
我們剛剛度過祖國x歲的生日,國慶節的喜悅還在繼續,安靜的心情釋放著心的微笑。轉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陽節。自古以來,九月九就是思念的節日,古詩有雲: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古代人在重陽節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陽是團圓的日子,因為不能團圓,在外的詩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親人,寫下了詩歌。思念之心,字字顯露真情。現在我們國家給重陽節賦於新的寓義,這一天定為老年節,我國同世界上的好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讓每個人獻出一點受,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麗。有一天老師、同學們也會老,看看老年的親人,一晃幾十年下去,那也許就是每個人的寫照。
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也像我們一樣,當年胸前飄揚著紅領巾,風華正茂;他們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白發蒼蒼的老人,心中可有感動!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都有深深地愛呀!當你在家時要為老人端茶送水,孝敬老人;當你乘車、走路時,要主動讓座、攙扶老人;當你在校園里見到老教師時,要甜甜地問候一聲,老師,您好!讓我們謹記「花有重開日,人無常少年」。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練好本領。將來到老才能不虛來到世界上走一遭。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敬老愛老》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佳節了。
重陽來源於我國古老的《易經》,因為《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東漢時期,時常有瘟魔作亂。有一個青年恆景不畏艱辛,終於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學會了降妖劍術。他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了一座高山上,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時分,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的瘟魔沖出,再也動彈不得,恆景將其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登高,免災避禍。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都是重陽的活動。
農歷九月九日,也是傳統的敬老節。九九重陽諧音「長長久久」,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今日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起來,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卧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們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傳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精神財富,責無旁貸。
尊敬老人,先從尊重自家的長輩做起。家中的長輩總是將最好的留給我們,做得再多也無怨無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會老,伴隨著我們的長大,他們的烏絲變白發,身形漸憔悴。而我們就這樣毫無表示的接受嗎?其實老人更需要關愛,我們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問候,就能給老人們增添一份天倫之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為他們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關心家中的老人,還要關心社會上的老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著老一輩人的艱辛努力,他們奮鬥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目前,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倡導敬老愛老也是盡社會的責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尊重我們自己。敬老愛老,我們義不容辭。
又到重陽佳節,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抽出一些時間,給家裡的長輩們打個電話,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當然,這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們聊聊天,做些小事,表達你的愛。同時也要向社區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樂」!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今天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喜慶佳節,首先我代表學校領導和全體在職教工向尊敬的老前輩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
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回首昨天,你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彈奏了不平凡的樂章!把自己的青春和事業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為學校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學校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有你們辛勤的汗水與足跡。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飲水思源,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教育事業領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作為老領導,是你們帶領廣大教職員工,艱苦創業為今天的教育事業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作為老教師,是您們誨人不倦,無私奉獻,培養了無數的優秀人才,作為老職工,是您們立足崗位,勤勤懇懇,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推進了教育的快速發展。
您們是教育界的功臣。如今我已從一名學生成為了老師,剛剛走出校園的我還太過年輕稚嫩。今天我不僅要叫您們一聲老師,更要稱您們一聲前輩,您們更是我從事教師職業一輩子的榜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發揮年輕的優勢,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自己的能力之內主動承擔一些工作,為領導和同事分憂。
虛心的向每一位老教師學習,戒驕戒躁。勤於思考,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擴展自己的事業道路。最重要的是:愛孩子,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幼兒,盡我的能力去教導他們,給他們一個溫暖,快樂的幼兒時期。我要向在座的老教師們一樣,兢兢業業的學習,勤勤懇懇的工作,在幼兒事業上奉獻自己的一生。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再一次向各位尊敬的長輩敬賀節日快樂,祝各位離退休老前體輩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快樂生活,知足常樂!願你們如山間不老的青松,園中傲霜的晚菊,湖畔爭艷的古楓,珍惜夕陽般的暮年,用不老的腳步去丈量生命中的第二個春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尊敬的嘉賓,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下午好!
年年重陽,孩子們與爺爺輩歡聚一堂。時至今年,掐指一算,我校的這種校園文化已堅持x年了,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的教育認知中,缺乏愛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社會主義的教育。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的學生理應承繼;千教萬教,教人求真;萬教千教,教人求善,這本是教育的真諦,我和我的同事,理應認真實踐。
同學們,太平盛世之下,讓我們共同回憶:
是誰,懷著忐忐不安的心情堅守在產房外面,直至無比高興的去迎接、去擁抱一個新的生命的誕生;
是誰,關鍵時刻總是挺身而出,保護孫輩們少受年青氣盛的父母的皮肉之苦;
是誰,傾其所有,慷慨取出全部積蓄,為了孫輩們能夠到一所理想的學校讀書;
是誰,坐著輪椅,也非要去看看孫輩們就讀的校園和教室,面見老師和室友;
是誰,拄著拐杖,步履艱難的來到校園,給孫輩們送來水果和滋補之湯,送來愛心和溫暖;
是誰,任由孫輩們周末、假日盡情的放鬆,肆意的撒嬌,給孫輩們搭建了一個忘卻昔日煩惱的溫馨港灣;
是誰,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把周x的看望之日作為必修課,傻傻的,痴痴的,風雨無阻的來到校園,等候孫輩們的片刻接見。
在我的教育信念中堅信:一個連自己的爺爺奶奶都不尊重的晚輩,沒有資格奢談自己愛人民,愛祖國;一個連自己的長輩都不尊重的晚輩,不配成為我的學生,光榮的x中人。
我希望:通過校園內的一系列的感恩活動,我校教育能引導學生學會他尊,學會共處,學會包容,學會熱愛,學會真善美,做一個會愛、善愛、和諧發展的人。
真誠的祝今天的活動圓滿成功!祝在座的各位老人和孩子們合家幸福!健康快樂!
謝謝大家!
⑹ 重陽節敬老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准備工作。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2021重陽節敬老演講稿(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佳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重陽節就是農歷九月初九,為什麼會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為數,故有長久、長壽之意,故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深遠了。起,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為敬老節,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道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著我們成長,包容著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著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麼?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嗎?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關愛老人,始於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一千三百年前,有一位漂泊在異鄉的遊子低聲嘆息,嘆遠方的親朋遍插茱萸,唯獨缺了自己,這個人就是王維。
本周六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重」者,《博雅》解為「再也」。九為陽數之極,九月初九故稱「重陽」。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選擇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以此迎接新的季節的到來。
由於「九九」亦含長久、長壽之意,重陽菊花是長壽之草,重陽節便又有了尊老之意。事實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敬老愛老成為了當下重陽節最廣為人知的意義。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見,尊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多年來亘古不變的倫理道德。尊敬老人是個人文明進步表現,尊敬老人也是的家庭和諧的保證,尊敬老人更是社會發展必然要求。尊老愛老助老,我們責無旁貸。
但敬老愛老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應當僅僅在重陽節這一天被記起,它應當落實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之中,每一處微小的細節中。可能現在你不一定會扶著老奶奶過馬路、然後驕傲地說一句「我叫紅領巾」了,但你可以在公交車上給不認識的老爺爺讓出一個座位、幫隔壁家的老太太把買回來的蔬菜拎上樓。我國的老齡化日漸嚴重,從給予我們關懷和照拂的角色,轉變成需要我們關心和照料的人。再看看自己的身邊,你是否會在節假日陪伴爺爺奶奶看幾出小品,每周給外公外婆打去問候的電話?心中是否無時無刻充滿了牽掛與感恩?時光染白了他們的發絲,呱呱墜地的兒孫們似乎在提醒著他們自己已經老去,夕陽中他們慢慢地走著,是時候讓我們上前攙扶著他們,踏著晚霞細碎的余暉,聽他們念叨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他們的心也許還只有十八歲。他們有那麼多人生的經驗想與我們分享,我們也有那麼多的機會,讓笑顏天天掛在他們臉上。都說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也許最大的孝順,不過就是這一天一天簡單的聆聽和守護吧。
我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高二年級的同學們最近也剛剛學習過李密的《陳情表》,敬老愛老、注重人倫道德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粹,它早已隨著年歲的更迭,化開在我們的骨血之中。當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遠遠不止孝親敬長,還有愛國明志、仁愛利義;尊師重教、敏而好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誠實守信、一諾千金……還有那些夾雜在傳統禮儀和節日慶典中的美好祝願,這些都是這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如同敬老愛老一樣,應當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古語有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回到一千三百年後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以實際行動真正地做到尊老、敬老、愛老,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生活中得以傳承!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十月,前天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九九重陽節,這是一個象徵著長長久久的節日,這是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節日。
「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但是,夕陽的幸福需要朝陽的回報,尊老、愛老、敬老,我們年輕人責無旁貸。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因此,我希望同學們:
從今天起,做一個尊老的人。在老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一隻溫暖的手,用真情去幫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難的老人,給他們多一些心理慰藉。從今天起,做一個愛老的人。在老人需要關心時,送上一句親切慰問,用真愛去感動你身邊的老人,讓他們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從今天起,做一個敬老的人。在老人需要談心時,遞上一顆火熱的心,用真誠去傾聽老人的心聲,發自內心地欣賞他們的思想,理解他們的心靈。
最後,讓我們衷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各位老師、同學: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如今,重陽敬老已成為共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要老,人人都敬老」是自古至今倡導的敬老傳統。作為學生,我們既要學好文化知識,又要傳承和發揚傳統美德。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天經地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我們還有更多需要牢記的東西。
「尊老愛幼」之說是誰提出來的,不曾考究,但人人都知道,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一詞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如供養孝敬父母長輩。從大的范圍來說,「尊老」實為「孝敬老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必然是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必然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必然是文明向上的社會。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除了父母之外,還應該尊敬、愛戴我們的老師。對待老師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孝不僅是對自己的親人,而且包括了沒有血緣關系的長輩,特別是老師。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前輩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在校內校外,碰到老師要問好,上課認真聽講。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重陽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前輩都能幸福、安康。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來自xx班,名叫xx,今天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走到這個講台是受到了很多同學和老師的鼓勵和幫助,請讓我在這里感謝他們!本次我的演講主題是「九九重陽敬老人」。
重陽節是我國的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多的習俗,例如登高、賞菊等等,但是最知名的還是在這個美好節日中去探望老人,這也表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因此重陽節又有一個別號——老人節。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長輩老人在身邊照顧,老人的性格可能各不相同,有溫和、有嚴肅、有喜歡開玩笑的,也有喜歡嘮嘮叨叨的。但是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每個老人身上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除了他們本人以外並沒有多少人知曉。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經在新聞上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名老人平日里默默無聞,他的家人子孫們也都不知道他的過去經歷,直到他有一日病重,翻找老人的物品的時候,才發現這名老人居然是一名曾經的戰斗英雄!參與過多次戰爭歸來,有著一枚枚閃亮勛章的英雄。
我這才發現,原來每個老人背後的故事,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哪怕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也可能像《活著》裡面的老人一樣有著深刻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有好有壞,又心酸有喜悅,蘊含著我們國家從弱到強的路程,蘊含著我們這幾十年來的生活變遷。
尊敬老人,尊重他們的經歷,尊重他們曾經對我們這個小家,對我們這個社會大家的貢獻。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的關愛他們,照顧他們,讓勞累了一輩子的老人能夠在晚年有著兒孫陪伴的天倫之樂。
尊老敬老什麼時候都可以,只是這個節日特別適合罷了,我希望我們大家能夠將觀念轉變過來,不要只想著重陽節的時候就敬老,節日只是個提醒,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優秀中學生,應該要做到以身作則,作為國家的未來主動向曾經為我們祖國做出貢獻的前輩獻上我們的愛心,接下他們肩膀上的擔子。
我相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們,能夠秉承著先輩的夢想,在各個方面都取得突破,在各行各業都有我們中國的紅色巨龍盤繞,改變世界、引領世界!我們將為了這個目標,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加倍的努力,用汗水澆灌成功,用知識點亮未來。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同學們,在學校,最關心你們的是老師,是同學,在家裡,最疼愛你們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你們有兒童節,爸爸媽媽有父親節、母親節,那你們知道有哪一個節日是屬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嗎?(重陽節)對了,就是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國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在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永久」的那個「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描寫重陽的詩,在我們語文課本里就有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文人登高,抒懷賦詩,這更加使得重陽節的色彩經久不衰。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同時還有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而在今天,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敬老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尊敬老人,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一輩人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一輩子,歲月熬幹了他們的青春,他們的頭發花白了,臉上的皺紋變深了,身子骨也不再健朗了。當年他們辛辛苦苦地培養了我們的爸爸媽媽,如今還要繼續不辭勞苦地照料我們,讓兒女安心上班,讓孫子、孫女兒茁壯成長。只要兒孫們幸福,老人們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這就是老人,讓人尊敬的老人。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孩子們,明天就是九九重陽節,你打算在這一天里為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些什麼呢?老師在這里給點建議:明天一早醒來給爺爺奶奶送上一句真誠的祝福,給他們一個熱情的擁抱,一個甜蜜的吻;晚上放學回家給他們泡上一杯茶、為他們捏捏肩、捶捶背,或者唱一首歌、跳一支舞、表演一個節目,細心的孩子一定會准備一份小禮物,如果是自己親手製作的會更有意義;晚飯後還可以陪他們到小區里散散步,邊走邊聊一聊,談談自己的學習生活,說說在學校里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情。另外記住一定要給不在身邊的爺爺奶奶們打一個溫情的電話,祝福他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孩子們,老師相信你們這些小小的舉動一定會讓爺爺奶奶們感到非常的高興和欣慰,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孫子、孫女兒長大了,懂事了,懂得關心他們了。
其實尊老敬老不僅僅是在重陽節這一天,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要去關心、幫助老人,抽出時間來多陪陪他們,給他們帶去心理的慰藉。在家裡,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掃地、自己整理房間、幫著拿筷端碗等等,減輕他們的負擔,要多陪他們說說話,要虛心聽取他們對自己的建議,要把好吃的和他們一起分享,在他們身體不好的時候更要噓寒問暖,主動關心。另外對待老人要有禮貌,進出家門要打招呼,不沖著他們生氣、發火,不麻煩他們做這做那,自己的事情要學會自己做。在公共場所遇到老人要懂得禮讓,要給予幫助。
同學們,當我們陪伴著老人、關心著老人,老人的臉上展露笑顏的那一刻,我想一定是最溫馨,最幸福的,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讓這樣的溫馨時刻更多一些,讓爺爺奶奶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⑺ 重陽節的簡介感人演講稿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現在社會,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關於重陽節的簡介感人演講稿(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老人的外表自然是滄桑的,但是,我卻說,他們的心仍是鮮活的。正如剛出生的嬰孩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一樣,這些將走到生命盡頭的老人,也需要我們奉獻出溫暖無私的愛來聊慰他們的垂垂老矣。老年人是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也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所以,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與我們關系最緊密的親人,自然是我們的父母。父母已人到中年,眼裡青春的火花熄滅了,點點白霜爬上鬢角,他們嘔心瀝血地把我們哺育長大,自己卻瀕臨衰老的侵蝕,如果我們不拿出感恩的心和實際的行動回報他們,實在有昧於我們的良知。「鴉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敬愛自己的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為一名合格少年,要把父母的大恩大德懷念於心:要聽從父母的教誨,盡可能在精神上消除父母的痛苦和不安,為父母分憂解難;對父母要孝順體貼,言辭溫婉,不頂撞父母,遇事要與父母商量,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氣和地解釋,而不要以父母為敵;我們要刻苦學習,努力求知,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盡可能的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
我們也要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老人年紀大了,難免腰酸背痛、走動不便,要耐心地給予特殊的照顧,可以同他們聊聊天,撫慰他們孤獨的心,也可以陪他們散散步,一起欣賞美麗的風景。請謹記,把孝道當成一項大事業,用心經營,才能立足於天地之間。
請堅定不移地相信,愛能消融所有的堅冰,愛能播種希望的種子,請用滿腔的熱情和無限的博愛,掃除這世界上所有荒涼,請用知恩懂禮、孝老愛親的精神風貌,給予這世界一個嶄新的春天!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太陽收斂起耀眼的光芒,變成一個金燦燦的光碟,慢慢地墜下山去了,那萬里無雲的天空,藍藍的,像一個明凈的天湖。滿天紅霞,好似天女散下一件紅衣裳。漫步在回家的小路上,想著老師讓我們開展的感恩活動。此刻,老師教導我們的話語縈繞在我的腦海里:「要孝敬長輩,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對呀!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想著爺爺那滄桑的面容,斑白的雙鬢,這是無情歲月殘留下來的痕跡呀!平時,爺爺是那麼愛我,一直把我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掉,含在嘴裡怕化了。可是,我從來沒有為爺爺做過一件事,我是不是應該感恩爺爺,回報爺爺,孝順爺爺呢?對了,爺爺每晚都有邊喝茶邊看報的習慣,我若是給爺爺泡一杯茶,爺爺該多麼開心呀!
晚飯過後,爺爺仍像往常那樣坐在沙發上看報紙。我連忙跑進廚房,燒了一壺開水,又取出一個茶杯,放入爺爺最愛的大紅袍,再用開水沖泡。
頓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好香呀,難怪爺爺這么喜歡喝大紅袍!我小心翼翼地端著茶杯來到爺爺身邊,恭恭敬敬地說:「爺爺,請您喝茶吧!」爺爺抬起頭,很驚異地看著我:「孫女兒給我泡茶啦!」我笑著說:「是的,爺爺,快喝茶吧!您要再不喝的.話,這茶就涼了!」爺爺忙放下報紙,接過我手中的茶杯放到嘴邊,眯起雙眼,深吸了一口氣:「真香呀!」
真香……」爺爺輕輕地抿了一口,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好茶!好茶!」說著,爺爺放下茶杯,捏捏我的小鼻子,眉開眼笑地說:「今天,太陽打從西邊出來啦!孫女兒給我泡茶樓!」「哎呀,爺爺,您平時那麼疼愛我,我卻沒有為您做過一件事今天是重陽節,我正想借今天這個機會來孝敬您!」爺爺樂得合不攏嘴,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我的心裡美滋滋的,有種說不出來的興奮。
窗外,風輕輕搖動樹枝,葉兒輕輕呢喃,在風中優美的舞蹈,沙沙沙,彷彿一串愛的音符,奏出生命中最和諧,最美妙的華章……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重陽節到了,我想送些禮物給年過花甲的奶奶,但送些什麼呢?送個大蛋糕?我可沒打么多錢;送張賀卡?太普通了,得!我就幫奶奶做件事吧!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能體現我的一份孝心啊!
我走進廚房,看見奶奶忙裡忙外的,滿是溝壑的臉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奶奶一見我進來了,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走過來,摸著我的頭:「芸芸你怎麼進來了,這里熱得很,你快出去吧,飯燒好後我叫你來吃!」「奶奶,今天啊,我來燒一次飯,您呢,就坐在一邊指導我就可以了。」「那怎麼行?
你還小啦,等著吃就好了!別等會兒燙傷了什麼的!」奶奶有點兒生氣了。「沒關系,沒關系,有您在一邊指導我呢!」我大步走到灶前,坐了下來——開始啦!我拿出一些柴,把柴扎緊,讓奶奶用火柴點燃,再放入灶中,在放入一些柴,火立刻就竄了起來,紅紅的火苗還會伸到灶口,嚇得我直冒冷汗,還哇哇直叫。
這火的熱氣把我的臉烤得火辣辣的,頭上不停地冒出豆大的汗珠。想想看,往日我常常享受著現成的飯菜,沒想到燒一次飯就這么累,半途而廢!不對,這不是我的性格。
我咬咬牙,忍著烈火的炙烤,一把一把的把柴塞進灶口……讓它們在灶中熊熊燃燒著,望著灶中的火焰,我不禁傻笑起來,難道這僅僅是火嗎?不,這是我孝敬奶奶的熱情啊!我正實施著一項孝心工程啊!過了一會兒,蓋邊冒出了騰騰熱氣,奶奶拍拍我的肩:「再過兩分鍾就可以了,這小鬼,沒想到竟然讓你做成了!」幾分之過後,奶奶摸摸蓋子,笑著說:「燒好了,燒好了,大功告成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看著奶奶臉上欣慰的笑容,我心裡也滋滋的。沒想到,孝敬長輩竟是那麼簡單的事,只要你是個有心人,總會找到孝敬長輩的機會。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尊老愛老踐行孝心。
同學們,我們迎來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對,是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而在今天,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是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尊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顯得更為重要。
我們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為我們准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裡,一次次地起床為我們蓋被子;冬天裡,為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在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里,我想在庄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每天早晨、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他們捶捶背、倒倒茶。
3、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期中考試快要到了,我們能夠做的,便是專心學習、用心復習、認真考試,用優秀的成績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尊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就要來到了。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一位數中又是最大的,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又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蘊意深遠。我國把重陽節定位「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重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實驗中學的一名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孩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送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願所有的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的幸福生活!
最後,我用一首詩來獻給大家:九九重陽金光照,萬紫千紅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馬志,余熱生輝耀九重。振興四面心不老,祝與青松永同齡。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⑻ 九九重陽節主題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九九重陽節主題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老幹部、老同志們:
「金秋結碩果,人壽添花香」。再過幾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今日,縣委、縣政府邀請各位老領導、老幹部、老同志們隆重集會,共度重陽佳節,共承敬老美德,共話發展新篇。藉此機會,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在座的各位老同志並經過你們,向全縣的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的問侯和完美的祝願!
萬丈高樓起於壘土,參天大廈始於地基。今日在座的各位老同志,都是我們x縣的功臣,都是我們x縣事業發展的奠基人。幾十年來,在x縣這塊熱土上,大家在不一樣時期、不一樣崗位,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為x縣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傾注了很多的心血,揮灑了辛勤的汗水,為國家建設和x縣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x縣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剛才匡輝縣長通報的今年以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景,能夠說,也得益於大家打下的堅實基礎。今日,我們的老同志始終心系黨和人民的事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如既往地關心黨和國家的大事,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經過各種方式為人民服務,經過各種形式支持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在x縣的改革、發展和穩定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這種胸懷大局、奮斗不止的高貴品質和奉獻精神,既是全縣人民的寶貴財富,也值得全社會敬重和贊譽。在此,我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和縣政協向你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激!
常言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期望各地各單位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把老幹部工作當作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來抓,從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工作上重視、情感上貼近,圍繞廣大老幹部的切身利益,繼續不折不扣地執行好黨和國家的老幹部政策,進一步落實好老幹部的待遇,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增強保障本事,努力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用、老有所樂」創造條件,確保老幹部幸福愉快,頤養天年。同時,我們也期望老同志們繼續堅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在安度晚年的同時,充分發揮政治立場堅定、黨性強、覺悟高、作風好,有豐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經驗的優勢,結合自身志趣、愛好和專長,一如既往關心和支持縣委、縣政府工作,進取建言獻策,為我縣拼爭全國五十強縣市、建設現代化綜合新城做出新的貢獻。
最終,祝各位老領導、老前輩重陽節歡樂,祝全縣所有老同志、老年朋友們樂享天倫、安享晚年、益壽延年!
多謝大家!
各位老師、同學們:
百行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准則,孝是一首動聽的歌傳誦至今,孝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長江黃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動天的古老傳說。從西漢的董永賣身葬父,東漢的黃香扇枕溫衾,三國的孟宗哭筍,到今天的山裡女子佘銀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殘疾母親。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他們給予我們心靈太多的震撼和感動,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浸潤劑。
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但是孝不僅死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那麼孝到是什麼呢?孝是沉香不怕艱難險阻,排除萬難一定要救出母親的赤子之心,孝是許士林為了救母親磕紅的額頭,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遠見。
從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無論什麼時候,孝都不會過時,一個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會。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明天是農歷九月九,同學們,我想問問大家,你們知道農歷九月九我國傳統節日中什麼節日。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獲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
而現在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人生最美夕陽紅,沒有人會永遠年輕,老年人擁有的是智慧和經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同學們,記住關愛你們的長輩,多陪陪他們,讓老人的笑容綻放。有一天你也會老,想想那會是什麼樣子,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也是社會的責任。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敬老愛親,傳承文明》。
上周六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五經之首的《周易》將九定為陽數,兩陽相重稱「重陽」。19__年,我國正式把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寓意老年人健康長久,所以重陽節又可稱為敬老節。
我們熱衷於過洋節,比如有的同學在父親節、母親節還興致勃勃地給父母送上祝福,敬愛父母形式多樣固然不錯,可是我們對自己身邊的傳統節日往往不在意、不重視、甚至忘懷。
一方面,說明我們追求時尚和新潮,對所有「洋氣」的節日都津津樂道、樂此不疲。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欣賞能力在下降。大家想想看,敬老節里我們不僅對養育自己的父母給以祝福,更多的是對長期以來關注自己成長的老年人給以關愛、關心,這其實比洋節涵蓋的內容更廣泛、意義更深遠。顯而易見的理由之一就是,沒有爺爺奶奶,自然不會有爸爸媽媽!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就是說要像尊敬自家的老人一樣尊敬所有的老人,把敬老的美德推己及人。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把傳統的重陽節賦予敬老愛親的新含義,正是從多個方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結合。
我認為,對身邊的老人都不能夠尊敬、關懷的人,是不值得做朋友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該不僅把關懷老人當做自己日常自然之舉,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自己敬老愛親的文明之舉,使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文明風尚薪火相傳。
同學們,大家誰能說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一切關心我們的師長為我們付出了多少辛苦?也許大家可以找個機會靜下來悄悄端詳一下,他們臉上的皺紋和鬢邊的白發,那正是為了我們的成長而付出的代價。他們的付出從來沒有要求過回報,因為孩子永遠是他們在夜闌人靜時無盡的牽掛。而我們對老人們的需要卻因常常沉浸在理所當然之中變得視而不見。因此我要大聲號召同學們永遠記住: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
「又是一年重陽時,人生易老天難老」讓我們更懂得敬老愛親的含義。用溫馨的呼喚,質朴的.微笑,真誠地問候,簡約的'禮物……給老人們以幸福和快樂。
還要用耐心學會聆聽,聽老人們嘮家常,談瑣事;用愛心學會關心,細心照料老人的生活,不怕繁難;用真心學會奉獻,對老人的付出給予尊重並嘗試為老人們做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學們,在這天高雲淡的季節,讓我們戮力同心,以取得的豐碩成果來回報關心我們的老人們。讓他們放心、開心。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以及我們摯愛的親人幸福、安康!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六年級二班的栗晨陽,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重陽盡孝心。
明天就是重陽佳節了。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同「久久」同音,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重陽節我們應該孝敬長輩。
每一位父母,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著我們成長,包容著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幸福、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滴成就,都包含著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麼?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嗎?不用給父母買華貴的禮物,只需拿起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自己的手,為父母捶一捶背、揉一揉腰、洗一洗腳,那就足夠了。對父母來說只要你真心做到了,就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正如我在大河報上看到的一首深情的名歌兒――《爸媽的心願》歌中最後說言:老媽含淚說了話/俺倆啥個都不要/就要你們仨/多陪爸媽說會兒話。這就是父母多我們最大的要求啊!
同學們!趕快行動起來吧!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
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重陽節這一傳統節日演變至今,許多習俗已經不再,但是尊敬老人這一傳統卻流傳了下來,因此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敬老愛老的活動,來紀念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好事,可以在這個周末和父母一起帶上一些禮物拜訪他們,也可以關心一些社區中的孤老,讓老人們感受到溫暖。
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北京路小學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安慰。因此,我提議,請每一位少先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
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陽光,永遠是春天!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我的九九重陽節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我是xx,在這個充滿愛的日子裡,我很高興能夠在此發表演講,伴隨著秋天涼爽的氣息,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農歷初九重陽節,這一天特被稱為「老人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提議,在這秋風和煦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祝身邊的老人節日快樂!
敬老、愛老、尊老始終是我們所提倡的,不管到了哪一輩,我們都應該毫不猶豫的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眾所周知人的理想信念和三觀都是通過後天的塑造,沒有人是與生俱來就懂得什麼是理想抱負、什麼是正確的三觀,在敬老愛老精神上依舊如此,我們要從小培養這種意識,從小事做起,一個小小的舉動或許都會幫助到他們,所以我們要學會如何去幫助身邊的爺爺奶奶。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放假回家時,多陪他們說說話,學習工作時,抽出時間和他們打個視頻,真正的愛老敬老是貫穿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中的,我們不一定要去做多麼轟轟烈烈的事情,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便能讓他們感覺到溫暖,這就是真正的意義。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老人愛心座椅、老人專用通道、老年人特殊窗口等等,這是我們國家對老年人的照顧,那麼作為國家中的一員,我們又有什麼樣的理由不去踐行這種美德呢,在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倡議:
1、一個星期至少給家中的老人打一次電話。
2、送給他們一件親手挑選的禮物。
3、不定時抽出一天時間陪伴家中的老人說說話。
4、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及時地伸出援手。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我們更應該去關注身邊的老人們,重陽節的意義是對我們的提醒,但實際上敬老愛老絕不僅僅只是這一天,我們要將這種精神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最後在這祥和的一天,衷心的祝願全天下的老人身體健康、長壽無疆,同時作為晚輩的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讓這份愛時時刻刻存在!謝謝大家!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1999年重陽節,表達對老人深深的敬意」。
金秋涼爽,桂花飄香,又是重陽的一年。
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尊老愛老的故事:古代木蘭從軍代父的故事,黃翔扇枕暖席的故事,王祥卧冰面尋鯉魚的故事,孟宗哭筍的故事;今天有陳毅探母等故事,感人肺腑,令人耳目一新。每個人都老了,每個家庭都有老人。尊重老人,其實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最美的夕陽,沒有人會永遠年輕,總有一天你我都會老。老年人也年輕過,有過美好的青春,有過追求,有過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白發蒼蒼的老人,翻看自己青春的照片,你的內心是感動的!美麗的臉龐在時間的流逝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行都被深深地愛著。當你看到相見的老人慢慢地走著,慈祥的臉上綻放著笑容,你的心被觸動了!當你看到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穿著紅色運動裝熱情地跳舞時,你的心被觸動了!當然,街上也有老人,他們看起來生活苦澀,看著渴望幫助的眼睛。
失去的友情可以從一開始就找到,失去的事業可以東山再起,失去的母愛和親情永遠不會再來。當你長大了,你的父母一天天變老,你的想法和擔憂經常掛在你的腦海里。敬老絕不是重陽節的一天。應該是在日常生活和小事中。老師們,同學們,請從現在開始,關愛長輩,一句話,一句問候,一些陪伴,讓你的笑容綻放,讓你的心溫暖。在天高風爽的季節,讓我們祝福天下父母長輩幸福安康!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老了,離不開社會的關懷和他人的幫助,這是每個老人都想要的,也是社會所有成員的義務。「我老了,人也老了」、「孝為先」等格言,充分體現了我們民族的這一傳統美德。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心靈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如果你播下思想的種子,你就能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下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收獲道德的收獲。播下道德的種子,就會收獲命運的收獲。"。如果我們今天播下敬老的種子,就能獲得精神上的幸福。
「夕陽無邊,霜漬葉」。過去,你們把青春和力量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創造了輝煌的成就。現在,您仍然保持著健康、最新的態度,樂觀、積極的精神,關注著學校的發展,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從不要求太多,從不添一點小麻煩,展現老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確實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尊重。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新形勢、新目標、新任務、新困難、新挑戰。我們需要並渴望繼續得到您的熱情關懷和悉心指導。相信在教育局和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位老領導、老幹部、老同志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下,我們一定能夠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團結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共同開創沿江教育新天地。我們深信,沿江的明天將是最輝煌的!
是的,「最美的是夕陽紅」。再次祝願在座的各位老領導、老前輩、退休老同志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與雍同齡。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重陽節之感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是我們的財富,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培育,造就了今天的我們,對待他們,我們需要的是感恩,是孝敬,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節日里,牢記對父母的那份感激之情,用感恩的心,用孝道回饋他們一個安樂的晚年!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所沒有的斤斤計較,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慾膨脹。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你的贈予。這樣你才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才能總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感恩就是對他人給予的恩惠表示感謝。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去面對、曠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激,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借口卻只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
感恩,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就像羅斯福那樣,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活時時懷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它擁有支持前進的動力與永不氣餒的精神。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感恩,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對我們有恩情!
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我們發自心靈里的一種認同。我們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給與我們的恩賜太多,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溫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我們對藍得一無所有的純凈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嘆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兼收並蓄的一種傾聽。
感恩,是一種回報。我們從母親的子宮里走出,而後母親用乳汁將我們哺育。而更偉大的是母親從不希望她自己會得到什麼。就像太陽每天都會把她的溫暖給予我們,從不要求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什麼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地看待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涌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處處動人的風景。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盪世間一切塵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
感恩,是尊重的基礎。在道德價值的坐標體系中,坐標的原點是"我",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自然,一切的關系都是由主體"我"而發射。尊重是以自尊為起點,尊重他人、社會、自然、知識,在自己與他人、社會相互尊重以及對自然和諧共處中追求生命的意義,展現、發展自己獨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感恩讓世界這樣多彩,感恩讓我們如此美麗!
感恩之心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情感啊!在重陽節這樣的一個敬老的日子裡,讓我們感恩父母,感恩生活,百善孝為先,讓我們的父母過上一個安樂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