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的散文100字

孝敬父母的散文100字

發布時間:2023-02-07 05:32:18

『壹』 孝敬父母的散文,詩歌

白居易警孝詩 -- 譬喻人不孝而望子孝者

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坭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 黃口飽難期。
咀爪雖欲弊。 心力不知疲。 須臾千往來。 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裹。 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 爾當反自思。 思爾為雛日。 高飛背母時。
當年父母念。 今日爾應知。

『貳』 孝與母親散文

孝與母親散文1

過兩天就是母親節了,各種關於母親節禮物的推廣信息鋪天蓋地,而我卻只能更覺愧疚自責。母親五年前突發腦出血,那時母親躺在重症監護室昏迷不醒,頭發被剃光,頭上,身上,手上插滿各種管子,我和弟弟隔著厚厚的玻璃牆看著母親被電擊,被不停地用各種儀器做治療,每一種救命的治療都無異於酷刑,我心如刀絞。看著病床上不能動,不會說話,不認識人的母親,我除了心疼難過,還有愧疚與自責。百善孝為先,我到底為母親做過什麼?現在我又該怎樣做才能減輕她的痛苦呢?如果針扎在我身上,母親的病能好,我願被扎得遍體鱗傷,如果那難咽的湯葯我喝下去母親能好,就算是毒葯我也願意喝。可都不能,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母親受折磨,無能為力。每想起來母親住院的日子,我都淚流滿面,甚至只要經過三醫院門口,看見醫院大樓我都會淚眼模糊。好在母親在昏迷一周後醒了,卻留下了後遺症,行動語言都受限,時至今日五年了,她每天都生活在病痛折磨中。媽,謝謝您!您堅強地挺過來了,讓我和弟弟還有家。

母親辛勞大半生,我只知道她永遠是我溫暖的港灣,在母親那裡有我愛吃的飯菜,也只有在母親面前可以撒嬌,可以任性,可以耍賴,直到母親病倒,我才意識到她已71歲高齡,早己是該由我讓她安享晚年了。可我並沒有讓她.晚年幸福,我悔恨,卻沒後悔葯。

媽,年輕時我也有不聽話惹您生氣的時候,我錯了,現在懂了,卻晚了。原來我只要回家,你每頓飯都會問我吃啥呀,我常常不耐煩,可現在您不會說話了,再也沒人問我了,我象個被遺棄的孩子,小時候每年秋天稍冷,你就給我穿上厚厚的棉襖棉褲,而我卻哭得死活不願穿,現在關節炎讓我苦不堪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一點沒錯。

母親節,我真想送一粒仙丹給您,讓您病癒如初。我想趁您還有牙,帶您去吃您想吃的,未必是山珍海味;我趁您還能走動時,帶您去您想去的地方走走,未必是名山大川;我想趁您還會說話的時候,陪您聊天,哪怕是聽您的嘮叨;我想在您還認識我是您的女兒時牽著您的手去散步.....可一切都晚了,您病了,受病痛折磨,我錯了,受良心的折磨。媽,望著受盡病痛折磨,虛弱憔悴的您,我除了難過悔恨再無良法。

行孝要趁早,別晚了,空留悔恨。

孝與母親散文2

「母親節」那天,我給兩位母親送去了我的心意,雖然禮物很小,但母親都很高興的收下了。我也收到了來自孩子的禮物,看著孩子的禮物,我的心裡也涌動著幸福。不養兒,不知報母恩,在這個「母親節」里,我深深體會到了母親的苦與樂。

「母親節」在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也許我那已近古稀之年的老母親並不只知道「母親節」的存在,我那隻知道幹活的婆母並不曉得什麼是「母親節」,但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還是要奉上我的一片孝心。作為女兒、兒媳,對母親和婆母要一樣對待,當母親的人實在太不易了,在兒女身上付出了多少愛,我們回報的卻難有十分之一。我給兩位老人選擇的是老北京布涼鞋,價格不高,但穿著舒適,讓兩位老人閑不住的雙腳走起路來舒服些。母親收到鞋子後只怪我亂花錢,穿上鞋子後說怪合腳的;婆母直接換掉布鞋,穿上涼鞋,也說挺好。一點小小的禮物代表著我們對母親的謝意,真希望有一天,我們能給母親更好的生活,讓她們幸福而快樂的生活。

我收到的禮物是孩子們給我的賀卡,還有女兒買的巧克力和圓珠筆,點點滴滴都是情意。「母親節」沒有奢侈的鮮花,但母親節里兒女的祝福、兒女的惦念就是最好的禮物。

「母親節」慢慢走到我們的身邊來,各大商場、超市感恩大回饋,讓利銷售,讓你獻出孝心;各學校組織班級召開班會,感謝母親,為母親送上愛心;這樣的大氣氛、大環境引導人們尊重母親、愛戴母親,孝敬母親。能盡孝的人才是知恩圖報的人,能盡孝的人才會充滿愛心,才會用愛回饋社會。

讓「母親節」深深停駐在每個人的心中,讓每個母親都展開笑顏,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有情有義、忠孝雙全的人物。

孝與母親散文3

說實話,每年歲末的時候總是讓一個漂泊在外遊子喜憂參半。突然一絲渴盼的遙想襲上心頭,家鄉的老媽媽是否做飯,炊煙裊裊是不是村頭村尾。快春節了,草垛的草台是否搭起戲演,還有母親的那雙愛凍傷的手,有沒有擦上我託人捎回的「雪花膏」,兒時的夥伴們是否都回家了……

想到這些,此刻我只有一個念頭:回家,我要回家,我今年不管多忙都要回家陪老母親過年。不再讓她一人……我獨子,父親早已過去,在爐前噙著淚水看著火花,交感百集,兒大不中用了。不再讓她孤苦伶仃的在年三十晚上心寒心涼,看著窗外的煙花炫爛,冷卻在心頭,望著送我外出打工的方向,千里擔憂。

是呀!春節來了,異鄉的風,異鄉的雨,曾是異鄉客的生活無奈漫長。來去的大街小巷行人總是匆匆忙忙,奔波也是我們這些人的必然選擇,歲月已會隨之蹉跎,多想用汗水換來這座城市的一棲之所,錦衣還鄉,接來老母親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也是我們最大的夙願。

每每想起,每每年味漸濃時。夢里攢落著家鄉門前皚皚白雪,繞了幾道崗,鋪了幾池塘,年邁的母親,衣服怎麼洗,水缸是否有水。過年了,也是我們遊子許些停留的快樂,隨時把在工作中的不愉快,一起打包回家。

夢的腳步近了家鄉的那口老井,那軲轆上的繩索轉破母親手掌的厚繭,輕松一握,似乎把我在夢握醒,夢已不是當年愛做的夢,母親的容顏如故慈祥,而我笑看著歲月的犁鈀在母親額頭上深深鋤起記憶的輪廓,一直陪著那軲轆轉得直響。

在夜靜時,我想到這里,就會想到那年回家過春節的印象。那次回家是個大雪的晚上,雪漫過了膝蓋骨,回家的路口小道早已被大雪飛舞鋪平。只識舊憶的那條小路還在前方,我在迷失中用心朝著老屋走去。……隱隱約約聽到媽媽熟悉的聲音,兒呀!夜深了,你認識回家的路嗎?兒呀!你腳冷嗎?都是母親不好,眼花了沒有跟你臘雙千層底的棉鞋……只見這聲聲自言自語的叫聲,我哭了(寫作時也流了淚)我看見了我的母親在那土丘上把馬油燈一舉起一搖一搖,還好風不大,忽明忽暗,照著我前進。我真的太傻了,幹嘛托朋友說我今夜回家,幹嘛不說晚一天,那樣也不至於我的母親還在等我。

近了,近了我的媽媽,額前頭發結了冰珠,戴著我春節前託人買回的毛線帽,穿著那身退了色的軍綠色棉襖,腰裡系了根布條繩子,折了幾道。母親瘦了,母親深邃的眼裡,看到兒子這一刻沒了歲月的滄桑,充滿了慈愛的目光。一句兒呀!回家就好,回家就好!不知鍋里飯菜涼了沒有……我不知說什麼?心早荒蕪,只是低頭淚崩在母親的身後,那一刻我忘了語言,連一句,媽媽好嗎都沒說,早已被淚水浸入嘴角,堵塞了腦子空白,那一刻說什麼都覺得多餘。所有的語言都比不上兒呀!回家就好,都比不上淚水作答。

今夜已是凌晨了,當我寫完這篇記憶中母親的容顏時,心,有點沉重也有點失落,母親早已去了天國,正好去世那年的今天也是忌日。母愛的偉大,藉慰在外打工的遊子們,望有空多回家看看老母親。用一顆感恩的心,一顆中華美德的孝心回報母親!

孝與母親散文4

孝敬父母,這是現在的我們無法理解的。在我們眼裡,父母就是那最啰嗦的,最會向你提出要求的,最不了解你的人。但現在我們還不能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那份關心,那份愛護,那顆無時無刻[註:時時刻刻。表示毫不間斷。]不惦記著你,想著你的心。其實,父母就是我們堅強的靠山,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生命的締造者。「父母」是一個多麼響亮、偉大的名詞啊!

我們對待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也許你會輕易地回答:孝敬父母。但是社會上的一些人總是對父母做出不孝的行為。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呢?讓我們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首先父母給了你生命,讓你看到這斑斕的世界,他給你了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雙傾聽大自然的耳朵,一張會辯論的嘴巴和一個呼吸的鼻子,還給了我們智慧的大腦,靈巧的手和賓士的腳,甚至強壯的身體,父母給了我們這么多寶貴的東西,難道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

然後父母給了我們關心和照顧,我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下無憂無慮的度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送我們一片明媚的晴空;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我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少年的時光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註: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們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們的煩惱而愁在心頭。我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著我們有一個好的成績,將來有一天,他們的孩子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去過更好的生活,難道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

最後父母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在我們剛出生的時候,還只是一個整天會哭、什麼事都不懂的孩子,但現在,我們成為了一個學識多,見識廣的青年。是他們讓我們懂得了怎樣做人,怎麼做事,讓我們知道了做人要講誠信,不能言而無信[註: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做人要寬厚大氣,不能小肚雞腸[註:比喻器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照顧大局。]。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做人要……這些不都是父母教給我們的知識財富嗎?父母給了我們無窮多的知識,難道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

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孝敬他們,不要認為父母照顧我們是天經地義[註:經:規范,原則;義:正理。天地間歷久不變的常道。指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也指理所當然的事。]的'事。我們孝敬父母是我們真正的責任,是不可逃脫的責任。孝敬父母原本就是一種義務,是一種不可甩脫的義務,也是為你的兒女做出的一種模範。

道不遠人:不能不孝敬父母。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來表現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吧!

孝與母親散文5

孝敬父母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我們從剛開始的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到現在的青少年,都離不開父母的呵護與教悔。是他們給予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利。我們能生活在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為我們的父母養育了我們。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教會了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第一,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走第一步,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說第一句話,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認第一個字……如果沒有我們親愛的父母,就沒有我們。所以,孝敬父母是我們天經地義的事,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們最起碼做人的道理。

記得父母教導我們時常說:「我們吃的鹽比你們吃的米還多,我們過的橋比你們走的路還長。」我們卻總是那般年少輕狂,不以為然。我們忽略了當歲月無聲溜走時在他們面龐和兩鬢留下的痕跡。他們總願意對我們傾之所有,而我們總固執地認為這已不合時宜。我們便像初生牛犢,亂闖亂撞,直至遍體鱗傷,然後奔向他們,頭枕他們的胳膊,舔舔傷口,又繼續前行。下雨時,父母為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傷心時,父母用他們那火一般的心來融化我心中的不爽。他們常因我的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悲傷而愁上心頭。在他們那甜蜜的笑里,我又發現他們的額頭上多了根根皺紋,鬢角上多了屢屢白發。他們每多一根皺紋,我心中就多一份內疚,這都如樹根般扎入我心中。

時間的流逝,很多往事已經淡化了,可在我歷史的長河中,有一顆星星永遠閃亮,那便是親情。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親情卻割捨不去。時間可以讓世界萬物變得異同繁樣,全天下父母的心卻是一樣的。父母在我們心中的位置卻是不變的。父母對我們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最真摯的的愛,生活中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是震撼心靈的事。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

俗話說「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那麼父母的恩如山重,我們怎樣來回報呢?我有時在不知不覺間,便想到了郊外。啊,這那裡才是最美的,那裡才擁有最美妙的風景:在藍天下,一望無際的田野綠油油的,好像永遠也看不到盡頭;往上看去,一朵朵可愛的白雲把天空映襯得那麼漂亮;在近處和遠處,不時便會有一朵嫵媚的小花,煞是可愛。頓時,我的腦海里出現了我的父母在田地里,把背彎得像弓箭般,他們累嗎?我忍不住的對我腦海里的「希望田野」熱淚盈眶。他們都是為了什麼?不管天氣怎樣惡劣,也阻擋不了他們那匆匆的腳步。一有好吃的時,他們不捨得吃,把腳步放得那麼慢,害怕好東西被自己吃了似的。一要是為了家,為了兒女的事,他們的腳步比箭還快,害怕和自己強似的。

就僅僅憑這些我們就不得不孝敬父母!感恩是對生活的態度,人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把這顆心利用起來,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有人說:「幸福是朴實的。想要獲得它並不難——只要你有一顆感恩之心。」對啊,生活中的點滴感動,不正鑄就了我們的幸福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如果說真有上帝,那麼他賜給我的最大幸福,就是我擁有一個好的父母。深夜是為我蓋的一次次被子,上學時的一句句叮嚀……都給予我一次次感動。為了這些感動,為了滿足我的心靈,我決定還父母一個嶄新的春天!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你就會發現被心靈折射的陽光是多麼燦爛,在愛的沐浴下成長是多麼幸福!

孝與母親散文6

今天是母親節,全國各族兒女,以各種方式向母親表示孝心、傳達愛意:打個長途電話,發個問候簡訊,獻上一束康乃馨,說聲「媽媽,我愛你!」其心可感,其情可敬。

不過,孝母、愛母,不是節日一時之興,而要貫徹生命全程。

母親,在不同年齡段,承受子女的孝心和關愛,有不同的需求,作為子女對母親盡孝心,也應該應其所需、投其所好。

依據子女的年齡段,盡孝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

一、少年期,應該強調順愛。因為子女正處於啟蒙期,對世事知之甚少,一切都得從頭學起。此時,媽媽就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子女要虛心跟媽媽學習、學做人學做事,做個順從聽話的乖孩子。

二、青年期,應該強調友愛。因為子女已長大成人,處於人生花季;此時的母親,如日中天,風華正茂,母女同游,常被誤認為姐妹。這時,親子之間最和諧的關系,便是亦母亦友的交情,母子之間可以傾述衷腸,探討人生秘笈。

三、成年期,應該強調敬愛。因為子女事業有成,青出父母,位居巔峰;而此時母親,步如老境,與老俱來的毛病:變丑、變懶、不潔、多言等毛病,接踵而至。眼看著媽媽與時俱退,逐步劣化,作子女的始而感到驚訝,繼而感到失望,最後可能失敬,而導致厭惡。所以,此時應該特別提醒自己,對母親的與老俱來的毛病,一定要寬容,這樣才能從心裡做到孝敬。

四、初老期,應該強調哺愛。當子女年近花甲,母親已經進入垂暮之年,有些母親體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這時子女需要以烏鴉反哺的孝心,來關愛贍養老人。這是對子女是真孝還是假孝的一個嚴峻的考驗。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說明許多子女都過不了這一關,最後,只能落個「生前不孝,死後狼嚎鬼叫」的罵名。

可見,為人子女者,對慈母行孝,不是一時一事,而是一生一世。

祝願普天下母親,節日快樂;祝願各家子女,孝母到老!

『叄』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如敬天散文

每個人從出生到走到人生的暮年,其實都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有長有短,有艱辛有快樂,然而不管這個過程如何,我們也無法阻擋歲月匆匆地腳步,人生幾十個春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的兒女,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著想,為子女考慮,為生活奔波勞累,當我們一天天的長大,直到自己也為人父母的時候,作為子女的我們是否體會到父母的艱辛,感受到父母對自己默默地無怨無悔的付出是多麼不容易,做父母的對兒女們的要求並不高,只要兒女們過的幸福快樂就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和安慰!當父母一天天慢慢的老去走不動的時候,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好好孝敬,伺侯自己的父母,讓父母可以安度晚年,享受快樂的晚年生活!

那是大約三年前的事吧,那時候的自己還在上班,逢休假日都回鄉下的家,那天回到家剛剛放下行李一會,村裡的一位長者就來告訴我,說某老人想見我,嘴裡叨念著好久沒有見我了,她說的這個老人也是我們村的一位長者,80多歲,自從她健康出現問題後,經常都會抽空去探望她,這次想來也快有一個月沒有見她了,踏著熟悉的路,來到她居住的小屋子,房門虛掩著,在門口輕喚了一聲,老人一聽就知道是我來了,忙叫我自己推門進屋,推開虛掩的門,屋裡的`光線有點昏暗,天氣也有點炎熱,只見老人躺在床上,雙腳看起來浮腫得厲害,那腳的皮膚已經變成灰紫色,上前輕輕地扶她半躺著,詢問她的一些近況,老人告訴我說,她自己現在已經行動不便,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她還說:tm為了怕麻煩,每餐只給她吃一點點,故意不讓她吃飽,說是吃喝多了拉撒多,聽到這里,看著可憐的老人,心裡十分難過,為了怕麻煩就故意不讓自己的父母吃飽,試問,假如有一天自己也老的走不動了,子女也這樣對自己,自己的心會難過嗎?在這里,我無權去遣責別人的行為,只是心裡替老人難過,因為來的匆忙,也沒有給老人帶去食物,轉身走外面買了一些食物回來,拿出給老人吃,看她很餓的只顧吃著,我的眼淚在眼眶打轉,默默看著她吃,老人原來有兩個兒子,因故,有一個兒子已經離開人世,現在是跟大兒子一起生活,但是老人獨自居住在一間舊房子里,平時老人有什麼話也喜歡跟我說,上次去看她的時候她還可以自己走動,腳也只是稍微有點腫,相隔不到一個月再次見到她,老人的生活已經無法自理了,只能整天躺床上,飯也吃不飽,真的可憐,一輩子辛辛苦苦養育了兩個兒子,想不到,自己老了,需要子女伺候的時候卻是這樣,看了讓人感覺心寒,不久,這位老人就離開了人世,當時我也沒有在家,是後來回家有人告訴我的,在這里也祝願老人在天堂一切安好。

前段時間看了一則新聞,說的是有一位老人在大年初一死在了兒子的家門口,老人總共有六個子女,四個兒子兩個女兒,正所謂多子多福,然而可悲的是,老人不但沒有享受到多子多福帶來晚年的幸福生活,而是飢寒交迫的死在兒子的家門口,多麼可憐的一個老人啊,我們在對老人的遭遇深表同情的時候也不禁要問問她的子女們,你們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於心何忍,難道你們就不知道有天理循環,因果報應嗎。現在,有的人家有雙親卻不知道孝順,卻是不遠千里去求神拜佛,祈求神佛保佑諸事順意,其實父母就是我們的佛,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如敬天,為父母盡孝是我們做兒女的義務,宏揚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每個人都來孝順自己的父母,讓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擁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生活!

『肆』 關於孝的優秀散文:孝心永遠不會過期

子女對於父母的牽掛是孝,而孝心永遠不會過期。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關於孝的優秀散文,一起來看看吧!

孝心永遠不會過期

●馮根林(安徽)

兒子小雨二十歲之前,我最關注的是他所在的那個城市的天氣預報,每每寒潮來臨,或是高溫將至,我都會打電話、發簡訊告知該添加衣服,減少外出……

自從他走上工作崗位,這種情形就完全顛倒過來了。連同事都知道,天氣突變之前,我的兒子肯定會有電話過來或有簡訊,就像當年我叮囑他的語氣一樣,提醒季節氣候的變更。弄得我瞬間感覺自己已經很老了,老得讓兒子常常操心。

小雨成家之後,心思更加縝密。除了貼心的話語,更多的是物質上的關照。聽說我痛風犯了,立即電話過來,嚴禁我服用秋水仙鹼類的葯品,說那毒性很大,對肝臟均有損害,隨後就寄來了“平風多酚咖啡”,說平日多注意飲食,喝這樣的飲品有助於平定痛風頑疾。這樣的咖啡真是從未見過。

獨生子女家庭都把兒媳當作女兒,把女婿當兒子。

兒子和兒媳彷彿我是個病秧子,非要栽到葯罐子里去不可。今天這個寄蜂皇軟膠囊來,明天那個寄安神補腦液來。去年秋天,我還收到了他們寄來的一個笨重的智能泡腳桶,單是螞蟻文字似的說明書就有4、5頁紙之多。還配了一個小得可憐的遙控器,上面的字我一個都看不清。遙控器那小巧玲瓏的模樣倒是讓人十分愛惜。

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放心,總是同時調休,一道回來。非要看到我什麼都好好的,才放心歸去。

大年三十,他們克服困難,又趕回來了,看到我一切都好。才安心地享受他們自己的生活。

返回前,兒子在找旅行箱的時候,從我的床底搜出大半盒沒有用的平風咖啡,六十多小袋;兒媳也看到了她寄來的兩盒蜂膠沒有拆封;後來,他們還發現,那隻泡腳桶竟然只打開一次,就原封不動地放在儲藏室里,紙箱上已經落滿了厚厚的灰塵。

“那些保健品、葯品都是有保質期限的。爸爸,你看不清字吧?不少都過期了,還有蜂蜜、奶粉也都過期了,只好都當作花草的肥料了。”兒子表現出了些許不悅,兒媳乖巧,一味地用眼神示意小雨不要再說。

“字太小了,看不清。”我像個孩子似的小聲找借口和理由。其實是沒有保健的習慣,許多時候都是因為太忙碌而忘掉了。

“那我馬上去給你買個放大鏡,下次用放大鏡看就能看清楚了。”兒子緩和了語氣,還天真地把剩餘營養品的保質期用粗筆描得很重很大。似乎這樣就能保證我看得見、記得住、用得著了。

“不是我心疼錢,這些東西也不值多少錢,但這是我們的心意。你不用,就是無視我們的孝心。”兒子誤認為他已經是我的監護人了,很嚴肅地說。說得我笑了起來,他也紅著臉笑了:“我忘了,你是爸爸。”

“我的身體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糟,也不是不曉得你們對爸爸的關心。只是太忙,常常就忘記了。還能忙的人,身體哪會差到哪裡去?我下次保證改正。”

他們要把那些過期的東西處理掉,我攔住了。

“過期了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用了,我們再給爸爸媽媽買吧。”兒媳說。

我不能說我們不需要,默默地笑笑,好像很聽話的樣子。

“過期的東西,放在那裡,我們不會吃的。讓我們看著,心裡會覺得溫暖。”

送他們上了回程動車,我給他們各發了一條簡訊:

“謝謝你們的牽掛,孝心永遠不會過期。”

公眾號:天府散文

『伍』 子女孝敬父母的短文章

我年幼時你們牽著我的手,我長大了,你們老了,你們牽不動了,但是請給我一個牽著你們的手的機會好嗎?父親母親。願你們安康快樂。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關於子女孝敬父母的短文章,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子女孝敬父母的短文章1:父母為子女付出一切,當父母老了時刻,子女該如何孝敬父母

作者:胡薪苒

在這個世界上愛有許多種方式,[親情友情愛情].唯一的愛最偉大的愛[母愛],父母為了子女付出了一切,當子女長大時刻該如何孝敬父母呢?父母從小把我們撫養成人,當子女們長大成人時刻回報父母的又是什麼呢?

父母從我們出生時刻教我們如何做人,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在父母那時的罪子女們沒有受過,那時日子太苦了,父母不犧一切把最好的最漂亮的最……留給子女們.

如今子女們已經長大成人了,卻常常因為工作的事情忙碌在外,讓父母常常牽掛在心.父母隨著年齡的逐步增長,逐漸臉上長了皺紋.黑發中逐步出現了不少的白發,子女們眼望著從心底感到無比自責.人總有老的一刻,只是在於早晚而已.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正如[世上只有父母好,有父母的孩子像個溫馨的家.投入父母的懷抱,一生幸福.]當父母老了,子女們該如何孝敬父母呢?

小時候,我們常常不懂事,常常為父母嘮叨而責怪父母;當我們長大時刻,才懂得父母常常在子女耳旁嘮叨不停,是為我們好.小時候,當我們生病時刻;父母總是在子女們身邊無微不致地照顧我們;當天冷了,父母還是在子女身旁含須問暖;當父母生病時刻,大多數子女們常常因為工作忙碌在外,那時是父母最需要子女們的時刻;回想子女生病時刻,父母無微不致的照顧我們,當父母生病時刻,做子女們的卻在哪裡呢?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以前沒有的東西現在幾乎都有了.並且很發達很上檔次讓人看後喜歡試過後放心……

父母為子女付出一切,當父母老了時刻,子女該如何孝敬父母……

關於子女孝敬父母的短文章2:做孝順的子女

作者:包成海

我在網上看到一條猶太人諺語,說的是:“父親給兒子東西的時候,兒子笑了;兒子給父親東西的時候,父親哭了。”這令我很有感觸,因為當年我給父親東西的時候,還沒有想到父親的感受,看到這條諺語,聯想到女兒、女婿給我東西的時候,我的心情也很激動,使我深刻體會到我給父親東西的時候,父親的心情會是多麼的激動。

看到這條猶太人諺語,我才明白我父親臨終前為什麼念念不忘我的名字。我17歲上班時,我的哥哥、姐姐都下鄉了,家裡生活挺困難的,我把我的全部收入月月都如數交給了我的父親,在我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父親雖然沒有說什麼,現在想起來,父親一定對我特別滿意。

我深知,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就是讓我用我的生命去換回父母的生命,我都義不容辭,因此把我的一切收入都給了父母也難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結婚成家後,雖然不能把我的收入全給父母了,但是我還是每月給父母一些錢,後來經常給父母買東西。剛懂事的我女兒每當去她爺爺奶奶家總是讓她媽多拿好東西。

如今,我的女兒女婿經常給我們夫妻買吃的、穿的,逢年過節或我們過生日,還總是帶我們去飯店,對我們很孝順。雖然我們做父母的啥都不缺,但是女兒、女婿的那份孝心,令我們很感動,一家人其樂融融。

俗話說:“老貓房上睡,一輩傳一輩。”父母當年是孝順的子女,他們的子女才會孝順他們。因此我對不孝順的子女恨不起來,我恨的是子女不孝順的父母,是他們自作自受,如果他們當年孝順自己的父母,他們的子女就不會不孝順他們,這正是惡有惡報的結果。

一切事情都是有前因後果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影響是最大的。我的父母孝順我的爺爺奶奶,我們孝順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女兒女婿孝順我們,將來我們的外孫子也一定會孝順他的父母,這也正是善有善報的結果。

關於子女孝敬父母的短文章3: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作者:肖卓

隨著自己愈長大,看著父母親臉龐從年輕變憔悴,頭發從烏絲變白發,動作從迅捷變緩慢,多心疼!父母親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不停的燃燒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呢?有沒有騰出一個空間給我的父母,或者只是在當我需要停泊岸時,才會想起他們……­

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隨意買的宵夜,煮一頓再普通不過的晚餐,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我相信,人是環環相扣的;現在,你如何對待你的父母;以後,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

朋友,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願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共勉之~­

生命不要求我們成為最好的,只要求我們作最大的努力!­

敬老院里的文章,我看了直流淚。­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並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黑暗中逝去……

『陸』 關於孝道的文章(至少3篇,100-150字左右)、名言、詩歌(現代)

孝順父母尊敬老師

爸爸媽媽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孝順和尊敬我們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天的學生,爸爸媽媽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孝敬父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並不是轟轟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作家畢淑敏曾言「孝心無價」。
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好字。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價的。
――畢淑敏《孝心無價》
既然父母對兒女如此恩重如山,做兒女的又有什麼理由不孝敬父母呢?不僅沒有任何理由,而且做兒女的對父母的孝敬無論好到什麼程度都不為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台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是精忠報國、事業有成的人,都和聽從父母善言、尊敬奉養父母、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是分不開的。凡是不敬師長、不講信用、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自私自利、無惡不作、干盡天理不容、危害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人,都是敗家子、逆子;尤其是對父母忘恩負義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選用良才時,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們認為: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麼會對我君王盡忠呢?此說十分有理。因為孝敬父母的人忠心耿耿,實在可靠。可見,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礎。所以,中國古代是以孝道作為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是百姓行孝、盡孝的好榜樣。
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如果飲水思源,他都不應該忘記老師在自己成長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老師,是心靈的拓荒者;老師,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師,是培育我們成材的辛勤的園丁;老師,為我們付出無私的勞動。蒙昧的童心,有了老師的辛勤耕耘,便萌發出春天般的勃勃生機,萌生出翱翔於未來世界的理想的翅膀,我們沒有理由不尊敬老師。
老師不僅是我們學識上的啟蒙者,還是我們思想上的引路人和生活上的益友。老師為我們嘔心瀝血,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他們愛學生勝過愛自己的親人。學生就是老師的一切。
老師為了上好40分鍾的一堂課,要查閱資料,要翻參考書,花去的何止兩、三個40分鍾?老師的工作沒有八小時的界限,他們為了學生,即使滿臉皺紋,滿頭白發,也在所不辭。老師為我們操碎了心,我們還能不尊敬他們嗎?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是護花的園丁;老師,是那擺渡的船工。他們用自己的「楫漿」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求知者,使他們朝著確定的方向前進,而自己,卻把青春年華留在此地彼岸之間。老師們唯一的願望,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讓學生超過自己,使我們的民族前進。
古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尊師,是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傳統。一個人若是連他的前途指引者----老師也不尊敬的話,那麼還能想像他會孝順父母,熱愛祖國,為祖國建設出力嗎?
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古今中外有哪一位偉人不是將自己的老師敬若上賓的呢?曾經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著名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在她成名之後,還念念不忘她的小學老師,並在公開場合向她致敬,奉獻給她一束鮮花。偉大的革命家導師毛澤東同志對他的老師徐特立先生也十分尊敬,他在祝賀徐老60歲生日的信中說:「徐老同志,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您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偉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呢?
老師的工作不僅是辛苦的,而且是崇高的。有了老師的辛勤勞動,中國才能成為世界強國;有了老師的辛勤勞動,中國才能保持文明古國的稱號……老師們具有創造性的勞動,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尊敬。
願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很好地來孝敬父母、尊師敬師,並以此為基點,來面對家庭、社會,面對他人,面對工作等,那麼,我們所得到的將會是天下太平,福滿人間。

『柒』 孝敬父母的散文

孝敬父母的散文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 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干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象沒洗干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咸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咽神經老化的現象) ;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么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當父母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臟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幹凈。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准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捌』 孝順父母的文章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抄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K

『玖』 孝敬父母的文章

多做點實際的吧,天涯若比鄰!

『拾』 有沒有關於孝敬父母的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的散文1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頭安康養生館上班怎麼樣 瀏覽:87
江蘇農村養老模式 瀏覽:137
老年人腹股溝疝氣 瀏覽:228
長壽花大約多少種 瀏覽:308
臨沂多大年齡退休金 瀏覽:390
偏癱老人如何化痰 瀏覽:981
柳州市退休金認證 瀏覽:902
網上很火孝順漫畫 瀏覽:393
父母沒讀過書書面語怎麼說 瀏覽:305
如何說服父母給錢賺錢 瀏覽:554
老年痴獃人多久死 瀏覽:7
致重陽節詩句 瀏覽:6
養老年審完什麼時候可以繳費 瀏覽:653
敬老院健康體檢慰問詞 瀏覽:505
讀報父母恩咒怎麼迴向 瀏覽:546
孝敬爹和娘啊 瀏覽:413
孝敬主題班會結束語 瀏覽:173
江蘇退休金2015新政策 瀏覽:553
退休年齡河北省 瀏覽:680
鶴壁市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