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重陽節的最著名的一首詩

關於重陽節的最著名的一首詩

發布時間:2023-02-06 14:51:30

重陽節的古詩10首

重陽節的古詩10首如下: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2、《九日》

作者: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3、《採桑子 重陽》

作者: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8、《秋登萬山寄張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9、《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作者: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雝雝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10、《重陽》

作者:高適

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

百年將半仕三已,五畝就荒天一涯。

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欹斜。

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柳蕭蕭噪暮鴉。

㈡ 關於重陽節最著名的一首詩是什麼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隨大,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聖,夢里見尋仙。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㈢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大全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大全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鳳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游原》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 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 丘浚《詠菊》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 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 文森《九日》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 —— 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重陽節的古詩寫了什麼

說到重陽節的詩句,首推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的這首詩,通俗易懂,一句「每逢佳節倍思家親」,寫出了年少離家的王維,在他鄉對故鄉親人的思念。

另外一位唐朝詩人孟浩然的一首《過故人庄》,卻寫出了秋季豐收的歡樂和對田園風光的贊美:「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同為唐代山水田園派代表詩人,王維思念家鄉,思念朋友,而孟浩然則寫秋收農家樂,歡樂之情溢於言表。

而初唐的兩位詩人,似乎更喜歡寫鴻雁,表達思鄉之情。

唐代王勃在《九日登高》中寫到「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盧照鄰在《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中寫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初唐四傑中的王勃和盧照鄰,在外地已經呆夠了,想要回老家,但卻回不去,只能靠鴻雁來寄託思鄉之情,希望能早點回去。

說到詩人,不得不提的是李白和杜甫。不過,兩人的重陽節詩句,卻更多的是在晚年感慨自身際遇。

李白為人豁達,大氣的詩句很多,「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但是在晚年的時候,也不免感慨自己的際遇。《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重陽節採菊花,用大小重陽節被採摘兩次的菊花自比自己兩次入長安都在政治上遭遇重創。

杜甫則是現實主義詩人,寫的詩句愁苦更多。《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萬里悲秋」「百年多病」「艱難」「潦倒」,杜甫的這首《登高》,無需更多解讀,晚年的杜甫,詩句里的愁苦之意遮都遮不住了。

㈣ 關於重陽節的3首古詩

1、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2、明代文森《九日》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譯文:三年過去,庭院里的菊花依舊在重陽盛開,可惜我此時身在異鄉為異客。哪裡想到今日獨自飲酒,只能對著故鄉的菊花把盞,極目遠眺,遠處的雲彷彿和樹連到了一起。天氣開始轉寒,大雁結隊南遷。重陽之時獨自登高,心中感慨萬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獨看不到故鄉的蹤影。

3、唐代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譯文:一滿園的菊花好似鬱金黃,中間有一叢卻雪白似霜。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4、宋代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薄霧彌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郁悶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卧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此時此地怎麼能不令人傷感呢?風乍起,卷簾而入,簾內的人兒因過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黃花還要瘦弱。

5、唐代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譯文:登上這白雲繚繞的萬山峰嶺,心頭升起一種超脫塵俗的喜悅。我試著登上高山遙望遠方,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愁緒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天邊林中樹木好似顆顆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什麼時候能載酒來這共飲,於重陽佳節對酌同醉。

㈤ 最關於重陽節的詩句

1.關於重陽節詩句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題塗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2.重陽節的古詩大全四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 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醉花蔭(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以上供參考。

3.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九日齊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7、《採桑子·九日》——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8、《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4.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

「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繫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

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唐·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賞析: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

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賞析:頷聯為唐詩名句,夾敘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

「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一種通達的生活態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4、《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一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致。

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5、《滿江紅·喜遇重陽》清·宋江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

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賞析:群雄「開懷痛飲」之時,宋江顯然想得遠些。先強調弟兄情分再是為眾人的前程的憂慮和思考。

重陽節飲酒賞菊。宋江在這時候吟出「降詔」,「招安」自然為英雄們的悲劇打下了伏筆。

宋江將時光催人老的恐慌,輕松消解進了佳節帶來的神清氣爽,這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賞析:這首詩作於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首聯二句概言邊塞無事,重陽佳節,眾人按照傳統的慶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歡樂之景。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頷聯二句意指封常清治軍雷厲風行,又能在和平時期時刻保持謹慎。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頸聯二句是詩人信手描寫節日里戰士們的歡愉活動,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笛聲、歌聲里都蘊含著深深的思鄉之情。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尾聯二句是稱頌在封常清的英明領導下,邊境安寧,因而將士們能在重陽佳節高歌豪飲。

7、《九日龍山飲》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賞析:在詠菊詩中,「龍山之會」、「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這個典故與自己的龍山之游緊密結合在一起抒發了內心的失意憤懣、曠達灑脫的復雜感情。

8、《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賞析:九月九日,勉強登高,卻無人送酒同歡,遙想故園的菊花,大概在戰場旁,寂寞地開放吧。

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入長安,仕於隋,後辭官南歸,這首詩寫於南歸途中。

從詩的第三句中「籬下菊」的用典可知,詩人在表達對故鄉的懷想和思舊之情的同時,流露出了歸隱田園的情懷。到了重陽,文人墨客,則常常詩思泉涌,情感難抑。

南陳詩人江總的《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賦韻》和唐代詩人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就是兩首著名的重陽佳作。9、《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賞析: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台」,點明了時間是重陽節,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台,以此來表達鄉愁,思鄉之情倍增。

「他席他鄉送客杯」,點明了詩人當時是在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凄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個易讓人傷感的環境,正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愁,於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兩句對鴻雁看似無理之問:「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

5.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詞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6.關於重陽節的詩句(要整首的)

1、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北朝: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譯文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雲遠逝了,

身體卻隨著秋季由北向南飛回的大雁歸來。

故鄉家裡籬笆下栽種的菊花,

今日又開了幾朵呢?

2、採桑子·九日

清代: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7.重陽的詩句古詩

烏爾奇奧拉193 :你好。

關於【重陽節】的詩詞:

唐 王 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 李 煜《謝新恩》:

冉冉秋光留不住 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 台榭登臨處 茱萸香墜

紫菊氣 飄過挺 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 仇恨年年長相思

唐 孟浩然《過故人庄》: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㈥ 描寫重陽節的經典古詩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麼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描寫重陽節的經典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賦詩。忽逢重九日,無奈菊花枝。《九日示大圓洪智》宋·陳與

2、祝融峰下逢嘉節,相對那能不愴神。煙里共尋幽澗菊,樽前俱是異鄉人。遙山帶日應連越,孤雁來時想別秦。自古登高盡惆悵,茱萸休笑淚盈巾。《九日陪董內召登高》唐·廖匡圖

3、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九日》

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目極暫登台上望,心遙長向夢中歸。荃蘪路遠愁霜早,兄弟鄉遙羨雁飛。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九日雨中》唐·徐

5、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重陽阻雨》唐·司空圖

6、重陽時節。可憐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側。細雨斜風,不見秦樓月。白衣望斷無消息。舉觴一笑真難得。歸兮學取陶彭澤。採菊東籬,悠然見山色。《醉落魄/一斛珠》宋·趙善括

7、重陽高會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來。黃菊後期香未減,新詩捧得眼還開。每因佳節知身老,卻憶前歡似夢回。且喜清時屢行樂,是非名利盡悠哉。《十日和張少監》唐·徐鉉

8、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簡》唐·白居易

9、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唐·李嘉祐

10、玉露霏涼木漸酡,每逢佳節惜年華。青山疊疊多歸夢,白發蕭蕭不在家。觸景漫思千古事,無錢空對一籬花。相知相見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書懷》元·王冕

㈦ 重陽節有名的古詩

重陽節有名的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㈧ 關於重陽節詩句

作為傳統節日,在重陽節,古人有登高、插茱萸、祭祖等習俗,這些習俗構成了中國人共同的節日記憶。詩人們用詩詞記錄重陽節,他們或欣喜、或悲傷,穿越千年之後,依然能打動你我。所以我整理了幾首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1、《採桑子 重陽》

作者: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日齊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以上就是關於重陽節比較有名十首詩句,為便於對重陽節的詩句的理解,下面擴展介紹一下關於重陽節的小知識:

1、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因為「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2、重陽節的慶祝方式: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㈨ 重陽節的著名詩句

關於重陽節的著名詩句(精選110句)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具有語言高度凝練、篇幅短小精悍的特點。究竟什麼樣的詩句才是好的詩句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重陽節的'著名詩句(精選110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陽節的著名詩句1

1、 少逢重九事豪華,南陌雕鞍擁鈿車。今日蜀州生白發,瓦爐獨試霧中茶。《九日試霧中僧所贈茶》 南宋·陸游

2、 上客南台至,重陽此會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務簡人同醉,溪閑鳥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參軍。《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嚴維

3、 去年登高郪縣北,今日重在涪江濱。苦遭白發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世亂鬱郁久為客,路難悠悠常傍人。酒闌卻憶十年事,腸斷驪山清路塵。《九日》唐·杜甫

4、 秋樹風高,可憐憔悴門前柳。白衣去後。閑卻持杯手。一笑相逢,落帽年時友。群知否。南山如舊。人比黃花瘦。《點絳唇 重陽》 元·李俊明

5、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會諸賓。黃花泛酒依流俗,白發滿頭思古人。岩影晚看雲出岫,湖光遙見客垂綸。風煙不改年長度,終待林泉老此身。《九日落星山登高》唐·徐鉉

6、 強插黃花三兩枝,還圖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後,惆悵多於未醉時。《重陽夜旅懷》 唐·鄭谷

7、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國秋涼客思哀。萬疊銀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鴻來。誰家搗練孤城暮,何處題衣遠信回。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懷開。《九日巴丘楊公台上宴集》唐·張繼

8、破村寥落過重陽,獨自攖寧葺草房。風撦紅蕉仍換葉,雨淋黃菊不成香。野猿偷栗重窺戶,落雁疑人更繞塘。他日若修耆舊傳,為予添取此書堂。《秋晚自洞庭湖別業寄穆秀才》唐·皮日休

9、 飄零萬里若為家,一夜西風吹鬢華。只有新詩題甲子,更無故舊對黃花。《重陽》 南宋·文天祥

10、 年年羞見菊花開,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嶺殘陽銜樹落,一行斜雁向人來。行雲永絕襄王夢,野水偏傷宋玉懷。絲管闌珊歸客盡,黃昏獨自詠詩回。《九日》唐·李群玉

11、門底秋苔嫩似藍,此中消息興何堪。亂離偷過九月九,頭尾算來三十三。雲影半晴開夢澤,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風飛向南。《庚午歲九日作》唐·齊己

12、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落帽台前風雨阻,不知何處醉金杯。《重陽阻雨》 唐·魚玄機

13、 滿城風雨近重陽,城腳誰家菊自黃。又是江南離別處,煙寒吹雁不成行。《有九日道中凄然憶潘邠老句》 宋·方岳

14、 老去登臨興未刪,便乘小艇放溪灣。高原水淺苗初出,密樹霜濃葉漸斑。《九日放舟山塘》 清·施何牧

15、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雨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九日藍田崔氏庄》唐·杜甫

16、 老覺人間歲月遒,愔愔窗戶一燈幽。讀書已廢虛長夜,護塞無共負盛秋。病齒何堪食粱肉,殘軀惟念制衣裘。重陽卧看登高侶,滿把茱萸只自愁。《秋夜》南宋·陸游

17、老懷多感驚佳節,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膾齏中橙尚綠,彩貓糕上菊初黃。幾年虛負登高興,何許重尋落帽狂?淺酌易醒歸薄暮,又成支枕獨焚香。《壬子九日登山小酌》南宋·陸游

18、 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時。但憶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賜萸枝。山川信美吾廬遠,天地無情客鬢衰。佳日掩門君莫笑,病來紗帽不禁吹。《夔州重陽》南宋·陸游

19、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於人。亦應知暮節,不比惜殘春。《重陽》 唐·司空圖

20、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九日》 唐·王勃

21、 九日無歡可得追,飄然隨意歷山陂。蔣陵西井風煙慘,也有黃花一兩枝。《九日》 北宋·王安石

22、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23、 槿墜蓬疏池館清,日光風緒淡無情。鱸魚斫鱠輸張翰,橘樹呼奴羨李衡。十口漂零猶寄食,兩川消息未休兵。黃花催促重陽近,何處登高望二京。《漂泊》唐·鄭谷

24、 今日陶家野興偏,東籬黃菊映秋田。浮雲暝鳥飛將盡,始達青山新月前。《九日田舍》 唐·錢起

25、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餘。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登台南望處,掩淚對雙魚。《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唐·白行簡

26、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27、 黃菊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九日》 唐·楊衡

28、紅葉黃花秋景寬,醉吟朝夕在樊川。卻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對榻眠。別畫長懷吳寺壁,宜茶偏賞霅溪泉。歸來童稚爭相笑,何事無人與酒船。《重陽日訪元秀上人》唐·司空圖

29、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唐·崔曙

30、 寒食吊之推,端陽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澤。《九日雜詠》 清·趙與楩

31、鳳去台空,庭葉下、嫩寒初透。人世上、幾番風雨,幾番重九。列岫迢迢供遠目,晴空盪盪容長袖。把中年、懷抱更登台,秋知否。天亦老,山應瘦。時易失,歡難久。到於今惟有,黃花依舊。歲晚凄其諸葛恨,乾坤只可淵明酒。憶坡頭、老菊晚香寒,空搔首。《滿江紅》宋·陳紀

32、 風雨吳江冷,雲天故國賒。扶頭呼白酒,揩眼認黃花。客夢蛩聲歇,邊心雁字斜。明年又何處,高樹莫啼鴉。《九日家中》 宋·陳與義

33、風急登高野客傷,悲笳聲里過重陽。正須擊劍論《孤憤》,何暇攜壺舉一觴!白骨不埋新戰恨,黃花空發舊枝香。寒煙冷日東籬下,西望柴桑路更長。《至正戊戌九日感懷》元·葉顒

34、 二九即重陽,天清野菊黃。近來逢此日,多是在他鄉。晚色霞千片,秋聲雁一行。不能高處望,恐斷老人腸。《九日言懷》 唐·令狐楚

35、渡江旌旆動魚龍,令節開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濕露香濃。白雲郊外無塵事,黃菊筵中盡醉容。好是謝公高興處,夕陽歸騎出疏鬆。《重陽東觀席上贈侍郎張固》唐·盧順之

3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37、獨掩衡門秋景閑,洛陽才子訪柴關。莫嫌濁酒君須醉,雖是貧家菊也斑。同人願得長攜手,久客深思一破顏。卻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龍山。《九日賈明府見訪》唐·戎昱

38、 此身逃難入鄉關,八度重陽在舊山。籬菊亂來成爛熳,家僮常得解登攀。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為我照衰顏。《重陽山居》唐·司空圖

39、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九日得新字》 唐·孟浩然

40、 初服棲窮巷,重陽憶舊游。門閑謝病日,心醉授衣秋。酒盡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幾處管弦留。《九日閑居寄登高數子》 唐·錢起

41、 池館隳催古榭荒、此廷嘉客會重陽。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酒味已醇新過熱,蟹螯充實不須霜。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九日小閣》宋·韓琦

42、粲粲黃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時。纖雲不作看山祟,斗酒聊寬去國思。落日樓台頻徙倚,西風鼓笛倍凄悲。彭城戲馬平生意,強為巴歌一解頤。《重九會飲萬景樓》南宋·陸游

43、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重陽日酬李觀》 唐·皇甫冉

44、病厭追游嬾舉觴,今年閉戶作重陽。香煙裊裊閑縈幾,書卷紛紛靜滿床。斜日更增秋慘淡,黃花應怪客凄涼。長安光景還如昨,誰醉城南杜曲旁?《九日小疾不出》南宋·陸游

45、 病酒堅辭綺席春,菊花空伴水邊身。由來舉止非閑雅,不是龍山落帽人。《重陽日即事》 唐·趙嘏

重陽節的著名詩句2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4、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5、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6、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7、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8、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9、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0、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1、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12、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14、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15、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16、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17、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8、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19、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0、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21、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2、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23、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24、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5、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26、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27、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28、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29、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30、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文森《九日》

31、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32、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參》

33、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34、握手經年別,驚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諸子》

35、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曹雪芹《螃蟹詠》

36、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37、九日黃花才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趙可《鳳棲梧·霜樹重重青嶂小》

38、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妙信《九日酬諸子》

39、轅門菊酒生豪興,雁塞風雲愜壯游。——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

40、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41、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

42、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43、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吳文英《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44、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趙時春《原州九日》

45、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沈輅《九日登高台寺》

46、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7、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48、暗凝佇。近重陽、滿城風雨。——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49、西風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50、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51、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52、一年最好,偏是重陽。——吳文英《惜黃花慢·菊》

53、朔方三度重陽節,河曲干旌歲歲忙。——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54、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55、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枝字》

56、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杜甫《九日寄岑參》

57、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58、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59、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60、重陽初啟節,無射正飛灰。——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61、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62、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賦》

63、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64、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65、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

㈩ 最有名的重陽節古詩

1、《重陽夜集蘭陵居與宣上人聯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燭刻,籬菊暗尋芳。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長。

2、《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適

炎節在重九,物華新雨余。

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

萬實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歡心暢遐邇,殊俗同車書。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鏘鏘間絲生,濟濟羅簪裾。

此樂匪足耽,此誠期永孚。

3、《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

【唐】李適

早衣對庭燎,躬化勤意誠。

時此萬機暇,適與佳節並。

曲池潔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氣滿,台殿秋光清。

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

永懷無荒戒,良士同斯情。

閱讀全文

與關於重陽節的最著名的一首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頭安康養生館上班怎麼樣 瀏覽:87
江蘇農村養老模式 瀏覽:137
老年人腹股溝疝氣 瀏覽:228
長壽花大約多少種 瀏覽:308
臨沂多大年齡退休金 瀏覽:390
偏癱老人如何化痰 瀏覽:981
柳州市退休金認證 瀏覽:902
網上很火孝順漫畫 瀏覽:393
父母沒讀過書書面語怎麼說 瀏覽:305
如何說服父母給錢賺錢 瀏覽:554
老年痴獃人多久死 瀏覽:7
致重陽節詩句 瀏覽:6
養老年審完什麼時候可以繳費 瀏覽:653
敬老院健康體檢慰問詞 瀏覽:505
讀報父母恩咒怎麼迴向 瀏覽:546
孝敬爹和娘啊 瀏覽:413
孝敬主題班會結束語 瀏覽:173
江蘇退休金2015新政策 瀏覽:553
退休年齡河北省 瀏覽:680
鶴壁市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