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河南重陽節免費景點

河南重陽節免費景點

發布時間:2023-02-04 10:43:08

A. 九月九重陽節2016年河南省有哪些景區對六十以上老人免費

新鄭市各景區一直實行對該市70周歲以上老年人持有效證件游覽免門票;對60周歲至69周歲老年人,持有效證件游覽門票半價的優惠。此次,重新調整免票年齡段,旨在進一步加大對老年人的優待力度,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後,符合該政策的60歲以上老人可以憑老年人優待證和身份證到景區免費參觀游覽。
為方便60歲以上老年人出行,該市推出了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車免費的惠民政策。這一系列惠民政策,不僅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也通過對老年人實施社會優待政策有效引導了轄區群眾主動去關心老年人生活,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B. 重陽節適合帶長輩去哪裡玩

重陽節適合帶長輩去哪裡玩

重陽將至,為大家提供了重陽節適宜帶長輩去旅遊的地方,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鑒。

福建武夷山、廈門

福建靠海,氣候溫暖,這條線路路途相距不太遠,也不累,對於那些愛喝茶的老人,可以看海景,品品茶,非常的愜意。

杏花村裡品酒賞詩

推薦理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因杜牧這首《清明》詩而美名遠揚,無數文人騷客在此留下了他們的詩篇,歷史的車輪緩緩碾過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濃厚的文化底蘊成就了杏花村“天下第一詩村”的美譽。名人、名村、名酒、名詩,讓這個地處安徽池州的小村落充滿著獨特的魅力。深秋時分,在杏花村品酒賞詩,思遠古之情、享眼前之福,一定會讓老人們有份意外之喜。

申遺成功後看崀山

推薦理由:日前,湖南崀山與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湖南第二個世界自然遺產地。崀山風景區面積達100平方公里,景點60多處,已開發的有6大景區,有八角寨(門票)、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紫霞峒、八音岩等,美麗神奇的崀山以其雄、絕、險、秀、幽、奇的自然特色風光,吸引著眾人的眼球。

去蘭州赴秋菊盛宴

推薦理由:重陽賞菊是我國古老的習俗,今年重陽期間,在河南開封、甘肅蘭州、湖南湘潭都將有大型菊花展。蘭州是古代“絲綢之路”重鎮,也是馳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在賞菊遊玩的同時還可品香甜的瓜果。此外,還可去觀看甘肅彩陶展、絲綢之路文明展、古生物化石展、新中國成立60年甘肅考古發現成果展等展覽。自然、風情、文化之旅應有盡有,正是老人們的最愛。

去武隆看天坑地洞

推薦理由:武隆是烏江下游的一座美麗小城。自古就有“渝黔門屏”之美譽,擁有“一峽、二坑、三橋、四洞、五泉”等美妙絕倫的景觀。武隆的景緻,不僅僅只是雄偉,而是融雄、險、奇、幽、清、秀於一體。億萬年的'地質變遷,造就了奇特溶洞群、天生橋群、天坑群、豎井群、地下伏流、大峽谷、地縫、間歇泉等地質景觀,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老人們不必擔心這里山高路險洞深,有從頂部直通洞底的電梯可以乘坐。

賞寶島台灣絕色之秋

推薦理由:美麗富饒的祖國寶島台灣,是國人為之魂牽夢縈的地方。對於老年人來說,在有生之年去感受寶島的迷人風光,甚至去會會昔日的老朋友,別具意義。在台灣過重陽節,古風古韻保留多多,登高、佩茱萸、

延伸閱讀:重陽節的由來

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食米糕、賞菊、飲菊花酒和賽紙鳶(風箏)、泡溫泉(門票)等,樣樣都可勾起老人塵封的快樂回憶。

;

C. 雲台山重陽節免門票嗎

雲台山門票價抄格
旺季門票價格:150元/人
淡季門票價格:60元/人
免票范圍:現役軍人、記者、65歲以上老人、1.3米以下兒童、一級英模。
半價票范圍:全日制在校大中小學生、60—65歲老人、殘疾人、省級以上勞模和優秀教師。
景區內部交通費:60元/人。
內部交通費免票范圍:身高低於1.3米的兒童。
註:景區實行通票制,自購票之日起兩日內有效,憑票可在指定的停靠點任意乘車,憑票可游覽所有開放的景點,實行分景點驗票的制度,共設山門、紅石峽、潭瀑峽、茱萸峰、萬善寺等驗票處,凡是驗過票的景點,不能重復游覽,請您安排好自己的行程。
風景區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7:00至18:30
補充說明:景區開放時間,節假日,淡季旺季會有些調整

D. 重陽文化發源地 重陽文化發源地在哪

1、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

2、上蔡縣每年均有國際重陽節,重陽節是河南省申報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蔡侯望河樓又名看花樓,位於看花樓村的蔡國故城西城垣之上,為當年蔡侯登高眺望汝河和四周風景之處,故稱蔡侯望河樓,後九九重陽節起源於此,故又稱其為重陽登高處。

E. 河南是怎樣度過重陽節的

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始辦於1983年,開封是以菊花每年舉行一次年會的唯一的城市。 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黃花分外香。開封菊會就像一棵大樹,深深植根於開封大地,深深植根於開封人民心中。它所產生的影響,就其廣度而言,已遠遠超過了開封的地界,名揚海內外;就其深度而言,已遠遠超出了「賞菊」的特定含義,而是作為一種成功的載體和平台,展示著開封深厚的文化底蘊,演繹著經貿、旅遊的「大戲」,推動著開封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 開封菊會之所以能夠在古城熱土上深深植下根來,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遠在唐代就初具規模。唐代詩人劉禹錫對開封菊花「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的描述就可見一斑。至北宋,開封菊花更聞名遐邇。每逢重陽佳節,不僅民間有花市賽菊之舉,而且宮廷內也養菊、插菊花枝、掛菊花燈、飲菊花酒,甚至還開「菊花花會」。《東京夢華錄》中就有賞菊遊人「婆娑於市」、「游情寓意不一而足」之類的記載。明清時代開封養菊、賞菊之風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來到開封禹王台賞菊時,就留下了「楓葉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詩句,並被刻在當今禹王台公園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新中國成立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開封人民酷愛菊花的傳統習俗更濃。每年金秋10月,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養菊、賞菊者甚眾,花市售賣菊花和沿街叫賣菊花則自成獨特的風景,市園林部門還多次舉辦規模不等的菊展。1983年開封市第七屆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決定把菊花命名為開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為「菊花花會」的會期。 南陽喊山大賽以「祝您長壽健康」、「白頭偕老」、「家庭美滿」等美好話語為主要內容,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喊出獨特的心裡話。屆時,99位老人將一同參加登山比賽,登頂後進行喊山大賽,工作人員將藉助分貝儀,根據選手的聲音大小決出比賽名次。清豐縣兒童於重陽節放紙鳶為戲。

F. 各地都有哪些不同的過重陽節的方式


G. 2022年重陽節70歲以上老人門票免費啊幾天

2022年重陽節70歲以上老人門票免費永久。據相關資料查詢,現在國內大部分景點規定,70歲以上的老年人凡出示相關證明在景區遊玩都是免費的。

H. 中國重陽文化之鄉的西峽縣重陽文化介紹

西峽縣重陽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據記載,隋唐時期,因這里重陽節俗盛,菊花山名聲遠播,因而專設「菊潭縣」長達250年之久。李白、孟浩然、杜甫、蘇軾、元好問等文人墨客都曾到西峽登高賞菊,在西峽留下與重陽節相關的詩詞歌賦多篇。在西峽縣,以「重陽」命名和與「重陽」相關的地理標識多達20餘個。重陽鎮重陽寺現存的「天子萬年碑」和「李氏瓦」,是重陽公主之母李娘娘在此生活,並傳入古代宮廷重陽文化的有力佐證。農歷九月初九,人們在這里登高、喊山、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戴茱萸囊等風俗習慣,已流傳上千年。
重陽文化與西峽
農歷九月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稱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始於遠古,形成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屈原在《遠游》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漢代時重陽節已成為約定成俗的節日,一直流傳至今。重陽節在我國民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影響很大,是深受華人推崇和喜愛的傳統民間節俗活動。1989年,國務院正式將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取農歷九月九「久久」長壽之意。2006年國務院又將「重陽節」確定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
歷史中的「西峽重陽文化」
西峽縣地處豫西南邊陲,豫鄂陝三省交會處,秦風楚韻交會,人文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交織,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重陽文化在西峽歷史悠久。西峽縣境內的重陽店地名,數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現在為重陽鎮所在地,以重陽命名為地名的鎮,全國僅此一地。西峽境內的菊潭和菊花山,在唐朝久負盛名,是唐朝文人騷客九月登高賦詩的首選之地。
西峽自古被譽為菊文化之鄉,丹水的菊花山是著名的千古勝景。在漢班固的《漢書 地理志》載:「析有菊水,出析谷」(析縣,即今天的西峽縣)。以及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葛洪的《抱朴子》、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唐代風俗學家歐陽詢的《藝文類聚 風俗通》等對菊花山的勝景和菊潭水的神奇都有詳細記載。
西峽既是重陽節文化主旨菊的千古故地,又是全國唯一一個用「重陽」為地名的重陽節文化中樞地。著名考古學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時代》記載:公元前2240年左右,堯的兒子丹朱曾在這里建立軍事要塞「重陽店」。又據《西峽縣志》(區劃)一節記載: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西峽縣境內有11保,即內鄉保、丹水保、菊潭保、重陽保等。從區劃沿革看,重陽店早在明成化十二年就獨立設保,上溯不可考,但下溯至今未變。重陽店佛爺山下的重陽寺,是全國唯一個以重陽命名的寺廟。現在重修的重陽寺內,保留著從老重陽寺遺址中發掘的「天子萬年碑」和「恭李氏瓦」。重陽鎮民間文化的信物,都和重陽文化有關。
詩文中的「西峽重陽文化」
以菊花、茱萸等為主旨的重陽節文化,無論歲月怎樣更迭,作為一種地域主脈文化一直在西峽沿襲相承。
公元前312年,屈原曾首次被流放於漢江北具體位置就在西峽。現在西峽回車鎮有一個村子叫屈原崗,還有一座屈原廟。屈原在《離騷》中有「餐秋菊之落英」,就是食重陽糕。在《東皇太一》中的「奠桂酒兮椒漿」,就是釀茱萸酒祭奠東皇太一神。在《遠游》中的「集重陽入帝宮兮」,就是把西峽民間的重陽節文化習俗傳入楚王宮庭。
李白、孟浩然、杜甫、賈島、蘇軾、元好問、鄭板橋等歷代文人墨客都曾在重陽節期間到西峽登臨菊花山、游覽菊潭水,寫下《感舊》、《尋菊潭主人不遇》、《賞菊》、《石門陂留辭從叔譽》等一大批有關西峽重陽文化的詩篇。
特別是金代大詩人元好問,在任內鄉(縣治在西峽)縣令時(1230年),為母丁憂,特在菊花山下的白鹿原置新齋一所,居住3年,菊潭賞菊和菊花山登高成為他重陽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關於西峽的重陽節文化和菊文化,曾寫下了《宿菊潭》、《婆羅門引 菊潭秋》、《水調歌頭 長壽新齋》、《自菊潭丹水還,寄嵩前故人》、《七絕 長壽山元夕》等數十首詩詞。
民俗中的「西峽重陽文化」
在西峽縣民間至今仍流傳著眾多有關重陽文化的傳說,其中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的是「重陽公主」的傳說。東漢安帝年間,愛妃李娘娘受閆氏所害,經秦楚古道逃至重陽店。恰在農歷九月九這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陽女。幾年後的一個秋天,李娘娘死於一場大瘟疫,後重陽女長大成人,帶領當地百姓在農歷九月九重陽節斬除瘟魔為母報仇有功,被安帝封為重陽公主。重陽女每年農歷九月九前後都要帶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孝敬父皇,把當地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傳入宮中。從此重陽節習俗由民間傳入宮中,又從宮中傳遍中華大地。重陽公主百歲而亡,當地群眾為重陽公主修了重陽寺,年年重陽節前來朝拜。從重陽女到重陽公主再到重陽寺,都是在傳頌和敬拜一位女性,所以人們又把重陽節叫「女兒節」。
西峽的菊花山和重陽寺是遠古時重陽節文化和民俗的集散地,重陽節習俗在西峽表現的尤為突出。主要有登高、賞菊、插茱萸、佩茱萸囊,吃重陽糕,飲菊花酒、茱萸酒,接出嫁的女兒回家過節和尊老敬老。
除以上民間習俗外,西峽重陽節還有一個重要習俗重陽節日祭奠。每年農歷九月九重陽節,都是重陽寺的重大祭典日。本地民眾,鄰近的湖北、陝西民眾也都呼朋引伴齊聚到重陽寺,獻五穀,頌揚李娘娘和重陽女,祭案上擺重陽糕、菊花酒、茱萸枝,然後扶老攜幼登菊花山、佛爺山、雲彩山等登高望遠,人人佩戴茱萸囊,家家烹制重陽糕,戶戶都要釀菊花酒。同時,重陽寺里唱大戲,重頭戲是根據重陽寺李娘娘的傳說編排的曲劇。祭典結束後,家家都要在當日大吃重陽糕、痛飲菊花酒。
現實中的「西峽重陽文化」
近年來,西峽縣把重陽文化作為一項重要的旅遊文化產業重點打造,著力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先後成立了重陽文化研究與開發領導小組、西峽重陽文化研究會,對重陽文化進行初步研究,制訂了「重陽文化之鄉」保護方案,組織編寫了電影劇本《重陽寺》,結集出版《重陽節探源》一書。投入資金對重陽寺、登高台進行修繕,在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成功注冊了「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中國菊文化之鄉」通用網址。 今年7月17日至19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專家、教授到西峽實地考察論證,一致認為西峽重陽文化歷史悠久,典籍記載翔實,遺址遺存眾多,民俗文化厚重,論定西峽是重陽文化的重要傳承地。今年重陽文化節,中國民協向西峽縣頒發了「中國重陽文化之鄉」的匾牌。
為著力打造「重陽文化之鄉」品牌,西峽已對開發重陽文化作了詳細規劃,將修復重陽寺、登高台,建設佛爺山重陽文化主題廣場。開發建設雲彩山重陽文化、菊花山菊花文化等旅遊景點,開發重陽糕、茱萸囊、菊花枕、菊花酒等重陽節旅遊產品,舉辦重陽文化節,把重陽文化打造成西峽文化旅遊產業的龍頭。

I. 如何評價河南衛視的重陽奇妙游

自今年(2021)河南春晚以來,河南關於各個節日的奇妙游都非常精彩,相信看過節目的人也都有目共睹。

1、而這次的《重陽奇妙游》延續了「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一貫風格,讓人感到眼前一亮,這次的這個節目採用了網劇和網綜這兩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又將節目與故事情節相結合,講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唐小玖為了給祖父慶祝九十九高壽的精彩故事,主人公唐小久在不同的劇情節目里邊,根據瑞鳥的指引,尋找線索,穿越不同的時空,終於拿到象徵長壽的斑鳩權杖,成功給自己的的祖父祝壽。

我個人感到非常的驚喜,與此同時,我也為自己是河南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希望我的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我相信下次節日還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驚喜,請大家持續關注河南衛視的節目!

J. 著名景點中,哪些對60歲以上老人免費,哪些不免費

我希望全國景區對六十歲的老人都應該免票因為他們辛苦了輩子,該出去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了,再晚他們都走不動了,腿腳也不靈話了。所以應該60歲免票。

山西、貴州,60歲以上全免,不是富裕的省份,如此善待遊客,真好!江蘇、浙江,是有錢的省份,卻很吝嗇。去過江西、湖南、雲南、江蘇、浙江、湖北、四川、重慶、福建、甘肅、青海等,就數山西、貴州最大氣寬宏,大多數景點都是60歲以上全免。最差的是烏鎮,一個小鎮分兩處門票,又貴。尤其是70歲以上才能半票。這樣的景點,哪一天它免票了,我也不去。因為鄙視它!

對於全國著名的文化 旅遊 景區管理收費辦法,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沒有明確的規定,我去過全國許多地區的四A五A景區,如青海的青海湖、茶卡鹽湖、卓爾山等等六十至六十九歲的門票為旺季半價,淡季全票,但是景區內擺渡車交通工具均為全價,河南有名的 旅遊 景區雲台山,六十歲至六十九歲為半價,「重陽節期間老年人免票」交通擺渡車費每人六十元全票,甘肅的麥積山石窟、莫高窟文化 旅遊 著名的景區景點等等都執行六十歲至六十九歲老年人半價政策,交通費全額,總體講四A五A重點文化 旅遊 景區七十歲內老年人基本都是半價票,這樣不能有效帶動 旅遊 市場回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調研有關市場價格政策,出台全國統一的優惠政策,是老年朋友真正的得到政策紅利!

一,我國著名景點,哪些對60周歲以上老人實行免費參觀游覽?哪些不免費?這個問題難作準確回答。因為全國著名景點很多,在優惠老人方面釆取什麼政策,無法搞清,而且全國乃至一個省,也沒有作出統一規定。

二,據本人從一些愛 旅遊 的老年人的講述中所了解的情況是:全國 旅遊 景區對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基本都是實行免費參觀游覽;對65周歲(也有的放寬到60周歲)的老年遊客一般是享受門票半價優惠。這些,都是體現黨和國家對老年人的關愛,也是 社會 對老年人的尊重。因為他們年輕時忙於為國家為 社會 為人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辛勤勞動,默默奉獻。現在乘有生之年,還跑得動,多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和人文景點,並享受必要的優惠,是完全應該的。

三,現在,我國巳步入老齡化 社會 ,國家對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養,正在不斷完善政策措施,這是體現 社會 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國力的增強,隨著 旅遊 業的改革與發展,相信,會有更多的惠民政策出台,會更加減輕老年人 旅遊 費用的負擔。現在許多城市公園全部免費開放,還有一些自然風光景區及一些宗教寺院取消了門票制度,便是明證。

景區門票60歲 65歲大多是半價,65歲以上大多是免票;也有少數是70歲免票,跑不動了就不用買票了。

我建議全國所有景點,也包括私企景點,向60歲的老人免費開放,60至70歲的人現在還走的動,又有時間又不缺錢,可以拉動消費。70以後一年不如一年,身體好的還可以,體質差的想出去也力不從心。

這個問題要想回答准確,不太容易。根據我多年的 旅遊 經驗,全國各地的著名景區,很少很少有對60歲以上老人全免費的,給個半價就算不錯了,老年退休證遠不及軍官證、殘疾證等作用吃香。

有一次,我們組團去九華山,這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門票是160元,我們同行人中,有一個差三個月滿60歲,想來個半價80元,結果人家售票員,堅決按規定辦事,不能享受60歲的半價優惠,還是買全票進山的。要是滿70歲,估計就要全免費了,黃山門票230元一人估計也是如此。

現在,國內各大景區,約定俗成的是老人70歲全免費,60歲以上的是半價。這一點,我們前年去沈陽參加張作霖的大帥府,就得到驗證, 同行一孫哥,年超60歲,給予半價優惠,60元的門票,收了30元,已經不錯了,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旅遊 讓生活更美好,辛勞一輩子的老人們,已成為 旅遊 市場的主力軍,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了。但是各景區管理者,畢竟不是慈善機構,他們對國家有規定的,不能不執行。但也有另出奇招的。4A級的徐州漢文化景區,「漢代三絕」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通票是一人一張90元,這里不分60、70歲,過了65歲就可全免費。

門票是 旅遊 中的一筆不小的開支,有的老人喜歡收集 旅遊 門票,還樂意買門票呢,但只是個例。絕大多數企業退休工資普遍不高,但游覽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心,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迫切,但各地對景區門票規定,在照顧老人方面均是有限度的,特別是一些有名的寺廟,也高額收費,像少林寺,五台山、普陀山、九華山等,對老人優惠與其他自然景觀沒多少的區別,我們一些老年人拿本地佛教協會發的皈依證,到了這些著名寺廟也不認可,重新購票,方可入內。到了港澳台,參觀寺廟,沒有購票,純粹免費的。

門票經濟久唱不衰,有的地方一直是一鎚子賣賣,有的地方還有地方保護主義,優惠老人只對本地人,都是中國人,都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應一視同仁。劃地為牢,地方保護主義一是銅臭味太濃,二是沒有全局觀念,小農經濟在作怪。歐洲二十五國高速公路全免費,沒有任何區別之分,不要只對地域有利的就國際接軌,對人民大眾有利的就選擇對待,六十五歲以上的中國人民與共和國同生共死,受了很多磨難困苦,國家應該實行特別優惠對待,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在全國省會城市乘公交車地鐵逛公園乘擺渡車全免費,這才是真正的關愛民生體貼民心的最佳選擇!

贊同全國景區對60以上老人實行免票、人到70歲了大多行動不便了。

60歲剛剛從上班族到在家休息,一般都是一下子很難適應清靜的生活,再加上身體還好,還有點積蓄,如果景區能夠免票,將大大的吸引這一部分人。到了當地,吃住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起碼多多少少也能給當地的經濟做出點貢獻,這么皆大歡喜的事,那些也要退休的領導就是不願意這么做。向山西學習吧!

閱讀全文

與河南重陽節免費景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0歲准備壽衣早嗎 瀏覽:632
重陽節和奶奶的作文300字作文 瀏覽:315
學校體檢dr胸片是什麼 瀏覽:646
納溪事業單位在哪裡體檢 瀏覽:179
多功能養生壺是如何調溫的 瀏覽:241
上海外地人領多少養老金 瀏覽:137
老年人牙掉了很多顆怎麼辦 瀏覽:365
來自父母的壓力有哪些 瀏覽:59
江蘇鹽城今年退休金幾月補發 瀏覽:656
醫院重陽節座談會怎麼主持 瀏覽:522
什麼樹長生不長壽 瀏覽:524
自殺超過60歲沒有死 瀏覽:990
60歲陽虛 瀏覽:651
老年人玩蘋果手機游戲 瀏覽:992
西安哪個醫院體檢 瀏覽:119
作文450孝敬父母事 瀏覽:72
為什麼中考體檢 瀏覽:164
開展老年戲曲培訓活動 瀏覽:638
當兵後再見父母怎麼發朋友圈 瀏覽:223
深圳有哪些敬老院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