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成為一個好孫子
聽話,孝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多點去看望你的爺爺奶奶,有錢的話買點他們喜歡吃的東西!這樣他們就好滿足了;多讓他們高興。
⑵ 孫敬孝爺爺.怎麼贊揚這孫子的語言。
你是說什麼樣子?孫子孝敬爺爺,毛爺爺是如何贊揚孫子的人嗎?直接去說啊這個事啊,我的好乖乖啊啊,好孫子啊,你對我真好呀。爺爺看到你天天都開心。
⑶ 孝心周記
(1)
今天天氣晴朗,難免不叫人打起精神來,又加上快過年的樣子,父母便張羅著將家裡打掃打掃.本來我就是個小懶惰,聽到這事情,我是十萬個不願意.我可是要拿他們的壓歲錢的,也不能只想著貪圖小利,於是只好邊打著哈欠邊起床.起了床才知道,今天要乾的活要比以往的多得多,而且比較繁雜,我有點開始反悔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托地板,跟以往不同的是,是要托整個家(包括客廳、卧室、廁所等地方).因為這是一次為了迎新年的打掃.所以要比平常認真得多,細致得多.也是因為如此,才讓我知道了家裡有多臟,多亂.那些平常不起眼的小角落竟是大量會塵的「寄居地」 ,真是我們家的一大禍害!!!
從這我才知道,父母親有多辛苦.於是,我又搶著要幫媽媽洗衣服,冰冷的水是我凍得直打哆嗦,冰冷刺痛了我的心,我心裡一顫,因為想到媽媽以前無論刮風下雨,總是沒有仍和怨言的為我洗衣物,我不禁感到羞愧.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真諦,那麼就應該說到做到,做一個父母心中的好兒子!
(2)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看見奶奶在陽台上洗著衣服,根據上次為父母洗衣服的經歷後,我知道就連父母都覺得艱苦的事,對於奶奶一定困難!「奶奶,一定覺得腰酸背痛,手腳麻利的!」我心想.不然她怎麼會一邊用手給自己敲背,一邊洗衣服呢?於是我又想到了奶奶平時為我們付出的一切:為我們做香噴噴的糕吃,為我織的一件件充滿她的心血的毛衣-她為我們付出了這么多,我現在做為她的孫子,應該讓她也享享福才對!於是,我連忙跑過去,對奶奶說:「奶奶,我幫您敲敲背吧!」奶奶很高興地答應了。我用我的捏緊的拳頭不停地在奶奶的背上上下下地有力地敲著。 奶奶舒服地享受著這像清泉般的甘甜.我知道她的心裡一定比吃了蜜還要甜我,我也知道她為我此舉感到感動,覺得我是個乖孫子.於是,我也來了勁,便不停地換著方向給奶奶敲背.而且,越敲越有節奏.可是我忘了形,敲著,敲著,我的手漸漸發酸了,明顯速度也慢了下來。這下難辦了,我怎麼好意思提出不敲了呢?我便暗暗地對自己說:「奶奶平時那麼辛苦,我這點又算得了什麼呢?我一定要堅持住,一定能行。」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說:「別敲了,奶奶已經覺得很高興了,有你這片心意,奶奶也知足了!」可我卻說:「不,平時你那麼辛苦,讓我再為您敲一會兒吧!」奶奶欣慰地笑了。
今天,我為奶奶做了一件做為她的孫子能力所能及的事,不僅讓奶奶心裡高興,覺得自己的孫子長大了;還讓我懂得一定要在奶奶有生之年好好照顧她,以後我一定要為奶奶做更多的事,做一個孝順的好孫子,讓她安享晚年!
⑷ 如何教育好孫子
現在,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帶娃成為常態,都期望把娃帶好、帶優,但實際結果往往是「帶偏」了。這里把常常出現「十大」誤區列舉如下:
1、老人比年輕人會帶娃。這是最大的誤區,認為老年人有「經驗」,更會帶娃。實際上,就大部分家庭來講,年輕人帶娃更有利孩子的成長。
2、過渡疼愛。常言道,隔輩親。 娃想要什麼,就買買買,全部滿足;娃想做什麼,就好好好,一切聽從。哪怕孩子的過分要求,也有求必應,認為這就是疼愛娃。其實,這叫溺愛。
3、不覺間培養了娃許多「壞習慣」。如飯前不洗手,東西擺放不規矩,講「臟話」,外出闖紅燈,走捷徑踩草坪,買東西佔小便宜等等,都是在潛移默化中把娃教會了。
4、 不能科學正確的解答娃提出的問題。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他們會隨時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老人,有時是忙著不顧得回答;有時是簡單應付,不把問題給娃講清楚;更嚴重的是,娃提的問題,老人根本回答不上來,但又不好意思說不懂,而是胡亂解答,這樣的後果更可怕。要知道,娃是把大人的話當真的。
5、不能與娃打成一片,成為娃的好朋友。因為年齡的原因,在興趣愛好上差別很大,娃喜歡的事情,往往恰恰是老人不喜歡的,而老人喜歡的事情,恰恰又是娃不感興趣的事情。在行動上差別更大,娃愛動,老人愛靜,為了安全,老人就限制了娃很多的行為。要知道,娃是在說和動中成長起來的。
6、 對危險情況預判不足、反應遲鈍,容易造成嚴重後果。如帶娃外出玩耍,對來自道路交通、荷塘湖波等方面的危險,老人往往預判不準,有了危險處理不了。再如,對孩子生病以及生病的前兆,感受上比較遲鈍,有時可能會認為無關緊要,甚至會迷信一些毫無科學依據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就很容易讓小孩的 健康 處於危險當中。
7、缺乏科學 育兒 知識。憑老經驗、想當然帶娃。對於娃的喂養,生怕孩子吃不飽,往往把娃吃撐;不注重食物的搭配和營養的均衡。對於娃的穿衣、蓋被,生怕凍著了,往往是把孩子熱過頭。
8、不捨得讓娃干任何事情,包辦娃的一切,過渡保護孩子。喂吃飯、幫穿衣、擦屁股、背著走,等等一切,都捨不得讓孩子做,致使孩子自理能力很差。
9、缺乏對娃的系統教育理念。孩子的教育是從胎兒開始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教育的重點內容。作為老人,一是沒有這個理念,二是沒有這個能力。
10、容易出現家庭矛盾。由於老人和娃的父母在教育管理孩子方面的理念、方法、形式都有很大差異,就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同時,兩代人不同的教育方法,也讓孩子認不清誰對誰錯,無所適從。
盡管存在這么多問題,但現實生活中老人又不得不帶娃,怎麼辦呢?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能不讓老人帶娃就不讓老人帶,真沒辦法,老人也要與時俱進,謙虛一下,為了後代,下功夫學習科學的帶娃知識,拋棄傳統中不科學的做法。
⑸ 奶奶怎樣培養好孫子
奶奶怎樣培養好孫子方法如下:奶奶要想培養好孫子,除了自己要盡心盡力,還要好好和兒媳婦溝通,要尊重兒子兒媳婦的想法和意見。兒子兒媳婦怎樣說就怎樣去做。因為現在年輕人的教育理念和老一輩人不一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奶奶要想帶好孫子就要向兒子兒媳婦學習,跟上現在的新生活新形勢。
⑹ 贊美孫子孝順奶奶的句子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麼?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 老人家不貪什麼,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⑺ 我是女孩子,為什麼姥姥姥爺總是叫我乖孫子而奶奶奶爺總是叫我賠錢貨
我是女孩子,為什麼姥姥姥爺總叫我乖孫子?那是一種叫法,他也是非常的親近的。
⑻ 孝順孫子該怎麼做
多多陪陪她
讓她開心
⑼ 爺爺關心和愛護孫子的小學五年級作文科教版
爺爺」,這一稱呼大都放在年邁的老大男人。而在我的腦海里,永遠忘記不了爺爺去世的那天。從那以後,「爺爺」這一聲熟悉的稱呼就成為我的回憶,它將永遠埋葬在我的腦海里,再也沒有機會對任何人這樣稱呼了。
記得爺爺去世的前一天,爺爺在樓門前吹涼風,我和剛上一年級的表妹在爺爺面前嬉戲,逗爺爺開心。而那也是我最後見爺爺的笑容。現在回想起來,我實在無法接受爺爺去世的噩耗。每天晚上總希望能夠在夢里看到他,我無時無刻不想這爺爺的樣子。但事實擺在眼前,想聽爺爺的聲音,只有捂住耳朵清靜的回想;想看爺爺的容貌,也只有閉上眼睛回憶。現在爺爺留下的,也只有遺物和給我們的淡淡的回憶。
然而爺爺去世的事實擺在眼前,「爺爺」這聲呼喚從此就被埋沒。我也曾在爺爺靈前哭訴:假如人有下輩子,我寧願在做您的孫子,讓我好好地孝順您。總是在離別才知道爺爺有多好,但這是永別。而也正因我的不珍惜而鑄造了我的愧疚,這也使我受到了無法彌補的痛苦。
夕陽西下,何時復斜陽?望我與爺爺重逢在下個生命的輪回里。我仍是您的孫子,而您依然是我的爺爺。
⑽ 爺爺怎樣才能教育好孫子
對於教育孩子
要多和孩子的父親溝通
一家人一起努力
才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