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正能量孝順老人的句子 孝順老人的經典句子
1、孝順父母,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2、給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給自己一份快樂;給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給自己一片綠地。
3、老人善待兒女,兒女報孝老人。共築家庭和諧,安享天倫之樂。
4、孝順父母的人,值得交往,更加值得敬仰。
5、孝順父母的人,一定心地善良,為人本分。
6、孝順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7、人生在世,什麼事情都不能靠別人,不能偷懶。養育孩子,孝順父母,維護夫妻關系,認真工作,什麼都不能偷懶。
8、孝順父母光榮,冷漠老人可恥,虐待老人犯罪。
9、孝敬老人,孝順父母,引領社會風俗道德。
10、敬重老人,孝順父母,是個人素養、文明高尚、社會公德的重要體現。
11、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
12、百善孝為先。人的一生,有三個不能等:孝順父母不能等,孩子教育不能等,身病不能等。
13、大氣是讓人感覺敬重而不是敬畏,對朋友忠誠,對父母孝順。站在一定的高度;而從不讓別人感覺你的高度;更能贏得別人的刮目相看。
14、當你開始懂得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你心境的格局才是真正的寬闊與大氣!
15、病父榻前一杯水,老母膝下一碗羹;炎夏為長輩搖扇,嚴冬為老人送暖,都是孝心的表現。
16、尊重老人,孝敬父母,要從個人做起,家庭做起,領導做起。
17、生而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要好好孝順他們!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18、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19、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
20、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
21、孝順供養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會有不可思議的改變,一年不抵觸頂撞父母,能滅盡三十年戾氣,之後你缺少的,一齊到來,不順的,都自動順遂。
22、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回報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23、對父母不孝,對他人就不可能誠實和厚道。
24、實際上真正的孝順就是不要讓父母親煩惱,不要出事情。自己有本事給父母親多多念經,庇蔭他們,讓他們身體好,這才叫孝順。
25、希望一切安好。珍惜擁有,過好當下。孝順父母公婆,教育好孩子,疼惜伴侶,好好工作。
26、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27、孩子是父母帶到這個世上的,但不是為了父母而活,當然了孝順父母是一定的。在電視上看到這句話,非常贊同。
28、老年人的幸福是兒女的光榮。
29、在佛家看來,有一種方式增福消業最快,這就是孝順父母。記住了,孝順父母乃世間最大的福田。
30、以人為本先敬老,子孫後代都說好。
31、孝心是太陽,給人溫暖;孝心是大山,給人依靠;孝心是水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32、在家敬父母,何須遠燒香;老人開心笑,勝似靈丹葯。
33、孝敬父母,為仁之本,做人之本。
34、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35、沒有比不孝的罪過更大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36、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37、老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39、你如何對待老人,你的孩子就將如何對待你。
40、孝心是人間的美德。孝心是中國的美德。孝心是世界的美德。
41、百善孝為先,要孝順父母。
42、善待父母,因為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哪怕功成名就,不孝父母,也會聲名狼藉;一個人哪怕富甲一方,不孝父母,也會臉上無光。
43、人世間最無私的就是父母的愛,人世間最難以報答的就是父母的恩,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
44、對父母越孝順,你則越富有。
45、人一生常最欠兩個人,父親和母親,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你是平民還是高官,都請好好善待父母,百善孝為先,養育之恩大於天。
46、孝順供養父母,這個福報是現世報,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運,也根本擋不住自己的福德。
47、你孝順你的父母,盡心盡力的照顧好父母,你的兒女會受你的作風影響,也會孝順你,孝道傳承一代又一代!
48、不要對未來充滿焦慮,也不要對過去的事而後悔,做好當下這一刻最重要,努力賺錢,孝順父母,一心愛她。
49、趁父母健在,多回家看看吧,找時間陪陪吧,好好地孝順吧!
50、父母老了,離開我們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人生輪回,是自然法則,誰都在成長,誰都會從生走向死,誰也逃避不了。有愛相伴,父母就是幸福的!
51、做人最大的惡,就是不孝敬父母!
52、尊老人敬,助老風和,人間美好,社會文明。
53、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54、孝心不能靠嘴說,父母恩情永不忘。
55、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56、父母,是我們這一生中,最虧欠的人,他們的養育之情永遠也還不完,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擁有父母的美好時光。
57、尊老敬老是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時代風尚。
58、感恩父母,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小時候,你是我的依賴;長大後,我是你的靠山。無論你變得多老,我都會握緊你的手,陪你慢慢走。
59、在人的一生中,要感恩父母,是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和關懷,卻不圖回報。
60、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❷ 孝敬老人的句子 關於孝敬老人的句子
1、養育之恩,真金難酬。極盡孝心,難於相報。
2、關愛老人,從我做起。
3、孝敬老人,孝順父母,引領社會風俗道德。
4、把溫暖送給父母,讓情愛陪伴老人。
5、迎接老齡社會挑戰,創建多元養老體制。
6、老人要自尊自重自愛自強,保持年德俱馨、頤養天年。
7、老人善待兒女,兒女報孝老人。共築家庭和諧,安享天倫之樂。
8、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一項重大國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9、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應引起社會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視。
10、贍養老年人是每個家庭成員應盡的義務。
❸ 關於孝敬老人的句子
孝敬老人,尊敬老人,關愛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去關心老人們,那麼關於孝敬老人的 句子 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孝敬老人的句子,供大家閱讀!
關於孝敬老人的句子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2.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
3.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4.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
5.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6.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
7.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大愛無言。父母的大愛,常在不言之中,做兒女的要細心體才是。
8.當家方知柴米貴,養兒才知父母恩。
9.把溫暖送給父母,讓情愛陪伴老人。
10.老人善待兒女,兒女報孝老人。共築家庭和-諧,安享天倫之樂。
最新關於孝敬老人的句子
1.百善德為本,敬老孝當先。
2.老人要自尊自重自愛自強,保持年德俱馨、頤養天年。
3.尊老敬老愛老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具體體現,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4.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5.你如何對待老人,你的孩子就將如何對待你。
6.對父母不孝,對他人就不可能誠實和厚道。
7.做好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促進社會穩定。
8.幹部要做敬老的表率,黨員要當敬老的楷模,青年要當敬老的先鋒。
9.深發動,廣宣傳,努力營造愛老敬老的良好氛圍。
10.這兩個肩膀挺怪,人非常老邁了,肩膀卻依然很強健,脖子也依然很壯實,而且當老人睡著了,腦袋向前耷拉著的時候,皺紋也不大明顯了。
11.當我回顧所有的煩惱時,想起一位老人的 故事 ,他臨終前說:一生中煩惱太多,但大部分擔憂的事情卻從來沒有發生過。
12.病父榻前一杯水,老母膝下一碗羹;炎夏為長輩搖扇,嚴冬為老人送暖,都是孝心的表現。
13.孝順父母光榮,冷漠老人可恥,虐待老人犯罪。
14.關心老年人的生活,發揮老年人的作用。
15.國家昌榮,生活質量提高,共享太平盛世,是老人的最大榮幸。
16.秉承孔子學說的孟子,把愛心的推廣從只停留在家庭成員之間進一步鋪展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倡不僅要尊愛自家的老人,還要把這份愛心澤及別家的老人。
17.有 經驗 的老人做事叫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勁則鼓舞人心。如果說,老人的經驗是可貴的,那麼青年人的純真則是崇高的。
18.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時;我今不敬老,老了誰敬我?
1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0.老人亦應關心國家大事,開闊視野,跟上新形勢,做到有所學,有所樂、有所為。
精選關於孝敬老人的句子
1.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2.百善孝為先。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3.把摯愛留給父母,讓幸福陪伴老人。
4.「官大」不變子女身份,「位高」不忘盡孝之心。
5.尊老、敬老、養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長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一個人品行好的表現。
6.養育之恩,真金難酬。極盡孝心,難於相報。
7.認真貫徹落實「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
8.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諧社會孝當先。
9.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10.對父母最大的愛,莫過於管好自己。
11.扶老養老傳家久,尊老敬老世澤長。
12.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敬老愛老,永遠記牢。
13.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14.扶老攜幼揚美德,尊老愛少講文明。
15.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16. 教育 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 兒童 。
17.給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給自己一份快樂;給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給自己一片綠地。
18.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
19、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20、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勸報親恩篇》
關於孝敬老人的句子相關 文章 :
1. 關於孝敬老人的名言名句摘抄
2. 關於時間和孝順的句子
3. 關愛老人句子大全
4. 孝順父母的句子
5. 關於孝的優美句子
6. 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
❹ 關於尊敬老人的詩句
【名言警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16、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1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19、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20、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2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2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2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2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26、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7、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2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3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3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3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人,更相為命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
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4、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5、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6、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8、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9、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白話釋義:只有我們孝順父母,父母喜從心生,健康長壽,我們何憂?
朝代:春秋,作者:孟軻,出處:《孟子·萬章章句上》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白話釋義: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朝代:西漢,作者:戴勝,出處:《禮記》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16、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1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19、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20、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2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2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2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2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26、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7、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2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3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3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3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1.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2.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3.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____黃景仁《別老母》
4.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____佚名《蓼莪》
5.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7.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
8.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9.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圖·其一》
10.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1.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____王建《渡遼水》
12.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3.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____杜甫《石壕吏》
1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5.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6.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____與恭《思母》
17.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____白居易《母別子》
18. 守節自誓,親誨之學。____歐陽修《畫地學書》
19.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____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20.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1.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____李白《豫章行》
遊子吟
唐樂府·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註解】:
1、遊子:出門遠游的人。
2、意恐:擔心。
3、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4、三春暉: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兒子像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評析】: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註:「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片語,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製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里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後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託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於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可見《遊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參考資料:/view/47162.htm
1、養育之恩,真金難酬。極盡孝心,難於相報。
2、關愛老人,從我做起。
3、孝敬老人,孝順父母,引領社會風俗道德。
4、把溫暖送給父母,讓情愛陪伴老人。
5、迎接老齡社會挑戰,創建多元養老體制。
6、老人要自尊自重自愛自強,保持年德俱馨、頤養天年。
7、老人善待兒女,兒女報孝老人。共築家庭和諧,安享天倫之樂。
8、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一項重大國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9、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應引起社會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視。
10、贍養老年人是每個家庭成員應盡的義務。
11、孝敬父母,為「仁」之本,做人之本。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出自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遊子吟》
白話文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話文釋義: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
4,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出自春秋《禮記》
白話文釋義: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出自秦漢《孝經·聖治章第九》
白話文釋義: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為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沒有比敬重父親更重要的了。
❺ 形容善待老人的詩句
1. 關於善待老人的詩句
關於善待老人的詩句 1.關於善待老人的名言或詩句有哪些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3.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4.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5.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釋義: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孩時不應忘記其他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個"老"字是動詞"把……當老人贍養"的意思,第二及第三個"老"字是名詞"老人"、"長輩"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個"幼"字是動詞"把。.當孩子撫養"的意思,第二及第三個"幼"字是名詞"子女"、"小輩"的意思;兩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會時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與孔子對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2.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釋義:孝子的孝心體現在讓被孝敬的人快樂,不要做違背他意願的事情。
出自《禮記》
3.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釋義:「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出自《論語·里仁》
4.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釋義:父母是我們的精神支柱。父是天、母是地,天地風調雨順,萬物滋生。我們孝順父母,父母喜至心生,我們何憂?出自《論語·為政》
解析:孔子認為,子女對父母最大的孝就是,當我們奔波在外時,讓父母只擔心我們在外是否吃飽穿暖,身體健康與否,而不是要擔心我們的品性問題,行為問題。孔子的言外之義就是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孝就是修養自身,讓自己品行高尚,讓父母因你的所為而欣慰,如果我們的品行卑劣,那麼就會讓在家的父母蒙羞,這應是最大的不孝,如孟武伯尚武,尚斗,在孔子看來這是一種卑劣的品行,是違背仁,家中父母必為之而蒙羞。讓父母憂其疾,而不憂其行,就是孝。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家中父母也就喜從心生,身體也就康健,在外求學或奔波的我們也就心無憂慮,前行無掛礙,行事更順,少有憂愁。讓親少憂,便是孝於親;孝於親,便能解憂於心。
5.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釋義:孝子行孝的極點,沒有超過尊奉雙親的。出自《孟子·萬章篇上》
2.善待老人作文以名言警句開始
1、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2、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5、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6、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增廣賢文》
7、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10、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1、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12、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13、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大學》
14、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
1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16、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1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18、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19、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
20、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1、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22、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3、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24、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報親恩篇》
25、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6、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27、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28、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29、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3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3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3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33、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
35、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36、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37、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勸報親恩篇》
38、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勸報親恩篇》
39、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林逋《省心錄》
40、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41、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李毓秀《弟子規》
3.關於善待父母的名言警局
網路推廣
關閉關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4.形容對待老人虛情假意的句子
虛情假意意思相近的成語:假仁假義、裝腔作勢、裝模作樣、敷衍了事、兩面三刀、口蜜腹劍。
厭倦了無窮無盡的忙忙碌碌,厭倦了虛情假意的卿卿我我,厭倦了等因奉此的無所事事,厭倦了無病呻吟的朝歌夜弦,我要尋找昏沙遮天的大漠,騎上呼嘯疾奔的驌驦,披上火焰噴薄的大氅,吹響異國情調的觱篥,向著蒼天發出撕心裂肺的悲歌,讓生命找到它本來的野性。
成人應有一些童心,多一些真情實感,少一些虛情假意,讓心態更加年輕,讓心靈更加純潔;成人應多一份童真,多一份義務責任,少一份圓滑世故,讓眼睛清澈見底,讓率真走進心裡;成人應來一點童趣,多一點天真爛漫,少一點明哲保身,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生活的情趣回到我們面前。
5.有關老人的詩句
採桑子 重陽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作(唐)王縉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唐)楊衡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韋安石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醉花蔭(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南朝 陳)江總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明)文森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重陽節亦稱」登高節」,秋高氣爽、遍地黃花時節,登山游覽,欣賞深秋美景,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受,重陽節登高,除了避禍消災之外,還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又有高壽含義,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所以重陽登高特別受人重視,尤其是受老人們的重視.1989年國家將重陽定為"老人節",於是老人們有了自己的節日。
重陽詩篇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唐)王縉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唐)楊衡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韋安石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牡丹待放姚王魏後上春台,羞澀紅顏半未開。
俗子安能窺艷色,芳心只待檀郎來。註:姚王魏後:唐時姚崇家種植有黃色牡丹,稱為「牡丹之王」;魏徵家種植有紫色牡丹,稱為「牡丹之後」。
檀郎:有情之人。與歸夢老人酬唱(限用杯、才、開字作韻)天公賜我一交杯,節日情懷杜牧才。
去歲未經此門過,玫瑰今日為誰開?(歸夢老人)含笑拈花且縱杯,騷人心慕薛濤才。一觴一詠幽情暢,喚起嬌柔玫瑰開。
(白草屋主)桃源夢獲夜光杯,欲步當年五斗才。未肯東籬荷鋤去,仍歸網上覓花開。
(歸夢老人)一拍一呼一酌杯,大驚夢老溢詩才。謫仙借與生花筆,跌宕風雲景象開。
(白草屋主)葡萄溝里攝魂杯,美酒佳人聚巨才。莫問東籬千菊面,天山花市為君開。
(歸夢老人)葡萄美酒夜光杯(借句),香入風雲攬俊才。聚首天山同起舞,歌聲喚醒雪蓮開。
(白草屋主)風雲詩友唱酬舊雨歸來三百杯,風雲盛會百家才。豐收瑞雪逢年潤,喜見桃花處處開。
(歸夢老人)際會風雲醉一杯,酣然夢老展詩才。逸情長憶東方日,春雨霏霏新景開。
(白草屋主)東方鼎盛醉千杯,我慕詩朋白草才。際會風雲新格局,春芽染綠異花開。
(歸夢老人)風雲、東方,網路論壇名。風雲摯友共觴杯,滴點詩心慰不才。
春水春風同逐綠,艷陽送暖百花開。(柳風)月下吟觴舉玉杯,醇醪催出謫仙才。
騷人輕啟貯詩篋,滿目華章次第開。(白草屋主)蘭亭興會酒千杯,共沐春光見異才。
露滴茅台花欲醉,枝枝爭向玉人開。(歸夢老人)班荊一醉萬千杯,歸夢柳風八斗才。
妙語連珠相對出,詩情恰似酒泉來。(白草屋主)不小心把韻腳字換了,再來過:班荊一醉萬千杯,歸夢柳風八斗才。
妙語連珠相對出,心花恰似酒花開。(白草屋主)白雲風送虎龍杯,草莽英雄摘善才。
屋脊昆侖天下仰,主持大局國門開。(歸夢。
6.關愛老人的句子
1、我們的明天就是老人的今天,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2、我們不但要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我們還要多些和老人談天,老人遇到寂寞和傷心的時候,我們要去安慰他、支持他。
3、人的孝心不會與生俱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要從孩子抓起、對孩子培養愛心,除了家庭、父母以身作則外,更需學校加強培養教育,把孝心作為孩子的德育必修課,使年輕人增加了對老年人的了解,更懂得感恩父母,讓新時期的「孝德"廣為傳播,在全社會營造起濃濃的尊老、孝老、愛老、助老的輿論氛圍,使每個家庭幸福美滿、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4、老人是個寶,你可曾知道?老人們在長期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對於我們年輕一代來說,是一件寶貴的財富,我們得要好好地珍惜。
5、老人們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他們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這種為後人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
6、老人,在許多人的眼裡已經不再重要,甚至成為了負擔、在他們眼裡老人是曾經盛開的花朵,現在已經凋零,曾經茂盛的大樹,現在已經落葉、可老人是不會凋零,不會落葉的!他們雖然老了,卻還為社會做著無私的貢獻。
❻ 形容孝順老人的經典句子
關於孝敬老人的名言
1、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2、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5、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6、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增廣賢文》
7、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10、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1、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12、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13、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大學》
14、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
1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16、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1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18、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19、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
20、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1、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22、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3、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24、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報親恩篇》
25、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6、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27、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28、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29、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3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