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王維在重陽節寫的古詩

王維在重陽節寫的古詩

發布時間:2023-01-22 09:08:41

『壹』 關於重陽節的3首古詩

1、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2、明代文森《九日》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譯文:三年過去,庭院里的菊花依舊在重陽盛開,可惜我此時身在異鄉為異客。哪裡想到今日獨自飲酒,只能對著故鄉的菊花把盞,極目遠眺,遠處的雲彷彿和樹連到了一起。天氣開始轉寒,大雁結隊南遷。重陽之時獨自登高,心中感慨萬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獨看不到故鄉的蹤影。

3、唐代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譯文:一滿園的菊花好似鬱金黃,中間有一叢卻雪白似霜。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4、宋代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薄霧彌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郁悶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卧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此時此地怎麼能不令人傷感呢?風乍起,卷簾而入,簾內的人兒因過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黃花還要瘦弱。

5、唐代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譯文:登上這白雲繚繞的萬山峰嶺,心頭升起一種超脫塵俗的喜悅。我試著登上高山遙望遠方,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愁緒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天邊林中樹木好似顆顆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什麼時候能載酒來這共飲,於重陽佳節對酌同醉。

『貳』 王維關於重陽節的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唐代〕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叄』 王維的重陽節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千古以來,此為寫重陽第一詩。此時的王維才17歲,天才少年以他超乎閱歷的直感寫下了傳誦千古的名篇。「每逢佳節倍思親」,簡簡單單一句,高度濃縮了全人類最樸素的體驗,穿越時空與與種族,歷久不衰。
全詩明白如畫,毫無技巧,盡管後兩句隨著時間風俗的變化已失去魅力,今天看到顯得多餘,但只憑前二句,絲毫不減其光輝。歷來寫重陽之詩,沒有超過他的。

『肆』 「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王維在重陽節寫下的詩句。人們通常會什麼,什麼來慶祝這個節日

「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王維在重陽節寫下的詩句。

人們通常會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來慶祝這個節日。

『伍』 王維關於重陽節的詩

王維關於重陽節的詩有三首:

王維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因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

『陸』 王維寫重陽節的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詩今譯: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釋解說:

⑴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⑵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⑶佳節:美好的節日。⑷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⑸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品鑒鑒賞: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朴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朴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

『柒』 王維重陽節的古詩

王維描寫重陽節的古詩有: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奉和聖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

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百生無此日,萬壽願齊天。

芍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開右個,天樂動宮懸。

御柳疏秋景,城鴉拂曙煙。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

『捌』 王維寫的關於重陽節的詩句

1. 王維重陽節寫的詩

王維重陽節寫的詩只有一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8)王維在重陽節寫的古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是王維十七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雲:「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御初寒。」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

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朴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 王維重陽節寫的詩

王維重陽節寫的詩只有一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8)王維在重陽節寫的古詩擴展閱讀:創作背景:這是王維十七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雲:「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御初寒。」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

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朴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 我要找王維寫的那首重陽節詩懷念家人的心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釋】 這是作者17歲時寫的一首思念家人的詩。一個人在他鄉做客,

孤單寂寞,每遇節日,見別人家歡聚一堂,就更思念親人。

今天重陽節又到了,遙想登高的兄弟們,在插茱萸時少了我,

一定會難過的。

九月九日: 重陽節。

山東: 指華山以東地區,作者的故鄉。

茱萸: 香味植物。古風俗重陽節插茱萸避災疫

4. 關於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1、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趙時春《原州九日》

2、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3、朔方三度重陽節,河曲干旌歲歲忙。——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4、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吳文英《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5、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7、握手經年別,驚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諸子》

5. 關於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與重陽節有關的詩句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評析】

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閱讀全文

與王維在重陽節寫的古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順講解 瀏覽:729
雙腿截肢老年人賠多少錢 瀏覽:267
享受特殊津貼退休年齡 瀏覽:460
到達退休年齡公司可以終止勞動合同么 瀏覽:136
80歲透析的風險 瀏覽:2
上海閘北之星養老院 瀏覽:360
五月十幾號退休當月有沒有工資 瀏覽:871
中國省部級領導退休年齡多少 瀏覽:302
給老人家包紅包多少寓意好 瀏覽:143
養老機構心理咨詢服務包括 瀏覽:709
網購花光積蓄怎麼跟父母交代 瀏覽:643
敬老院十四孝 瀏覽:893
老人用的護膝多少錢一個 瀏覽:56
老年痴呆多久去世 瀏覽:113
南京養老院招聘 瀏覽:574
寒門子弟父母如何教出狀元子女 瀏覽:280
福田區社區養老院 瀏覽:153
長春市戶口如何申請退休年齡 瀏覽:54
養老保險全球投資 瀏覽:74
支持女兒不要和親媽相認孝順養母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