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文明禮儀孝敬老人

文明禮儀孝敬老人

發布時間:2023-01-18 12:34:56

1. 文明禮儀的內容簡短

小學生文明禮儀簡短內容如下:
著裝要整潔、樸素大方,扣齊紐扣或拉好拉鏈,整理好衣領。升、降旗儀式、集會活動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不佩戴項鏈、耳環、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2. 文明禮儀,孝親敬長作文600到800字

文明禮儀伴我行

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要講文明懂禮貌。文明禮貌會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但你們知道講文明懂禮貌應該怎樣做呢?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首先,我們要孝敬父母。父母花了無數心血,撫育我們成長,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們要永遠記住父母的恩情,對父母要有禮貌。關心體貼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父母的負擔。
其次,我們要友愛助人。人與人之間要友好相處,當別人有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人人都需要友愛和幫助。友愛助人,能使人蓬勃向上,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第三,我們要謙恭禮讓。謙恭禮讓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謙虛的態度,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懂得禮貌,我國歷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謙恭禮讓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謙恭禮讓有得於與別人友好相處,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友誼和幫助,「孔融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四歲的孔融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卻吃小的。這正說明雖然年幼但禮儀卻不短缺。
第四,我們要做到誠實守信。不能欺騙人。
第五,我們要嚴己寬人。我們熟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句話。「嚴於律己」的意思就是要嚴格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寬以待人」的意思就是要多多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和原諒別人的過失。可我們同學卻不能做到這一點。有一位同學踩了另一位同學的腳。他連說對不起,而那位同學卻不願原諒他。最後都忍不住了,互相打了起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嚴己寬人,這樣會避免許多爭論和吵架。
大家都清楚講文明懂禮貌應該怎樣做了吧!那就開始行動吧!讓漂亮的文明禮貌之花開滿我們美麗的校園。

3. 誰來解釋下忠孝禮儀

孝:是孝順。孝順父母,這是為人子女的本份,孝順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往大了說,可以是對國家盡忠,這也是大「孝」。

忠:是盡忠。盡忠國家,這是作國民的責任,就是要忠於祖國和人民。「忠」也是要忠於組織和自己的工作職責。

禮:是禮節。見到人要有禮貌,我們應該遵守各種規定,遵紀守法(也包括禮貌)。學生見到師長要敬禮,見到父母要敬禮,見到客人要敬禮。不但表面上要敬禮,心裡上更要恭敬,這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體現。

義:是義氣。是說人們應該有正義感,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無論誰有困難,要盡力去幫助,解決問題。對朋友要有道義,大公無私助人為樂,絕無企圖之心。

(3)文明禮儀孝敬老人擴展閱讀:

忠的佳話:

1、三國時諸葛亮心懷濟世安民的夙願,擇仁君而輔之,感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白帝託孤的信任,在《出師表》中表達了自己臨危受命,忠心如初,獨支大局,力挽狂瀾,直至南中平定,百姓豐衣足食,後繼續輔助後主渴望完成光復漢室的大業。他的忠於職守、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一直為後人所傳頌。

2、南宋岳飛「精忠報國」的事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金兵大舉進兵中原之時,面臨中原淪陷、山河殘破、人民流離。岳飛力主抗戰,率領岳家軍抗金破敵,屢建奇功。他嚴於治軍,體恤士卒,愛民如子,締造的「岳家軍」軍紀嚴明,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著稱,每戰必勝,令金兵聞風喪膽。

4. 中國傳統禮儀是怎樣尊重父母的

每一位子女,都應該從點滴做起,孝敬父母:
1.主動關心、問候父母。
在家裡,子女要向父母勤問候、主動問候,表達對長輩的尊重、關心和體貼。早上要向父母問好,晚上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或下班也要問候。父母工作勞累之餘,如果能得到你一個充滿愛心、關懷的問候,那麼,他們的疲憊、煩惱,甚至病痛,都會在春風一般的親情關懷中頓時消失。當父母生病的時候,在端茶送水的同時,應時時加以勸慰、問候。過新年或每逢母親節、父親節時,要向父母及時問候和祝福。

2.聽從父母的教誨。
孝和順總是相聯系的,沒有順也就沒有孝。孝敬父母,就應該聽從父母的正確教誨,不應隨便頂撞父母,有不同想法可以和父母商量,但要講道理。

3.關心父母的健康。
當父母勞累時,子女應及時關心父母,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子女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應主動照看,煎葯、喂葯、問寒、問暖,多說寬慰話和陪同就醫。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的禮儀
父母生病後都有求助心理,特別渴望子女親人能為自己提供種種方便,從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滿足。父母得到子女的照顧、體貼後,看到子女被自己所拖累,內心深處又會感到不安和痛苦,存有矛盾心理。因此,在此時我們更應主動關心、體貼父母的病痛,在講話的態度、語調、方式上都要比平時更為親切和藹,盡可能在精神上消除父母的痛苦和不安。

當父母因病痛而情緒不佳時,要格外小心謹慎,切不要為了父母的某些不恰當的話或舉動就與他們起爭執,要理解病人的煩躁心情,要忍讓。「久病床前無孝子」,當父母需要長期照顧時,更須事事處處表現出耐心,用自己的行動消除父母的顧慮。

4.理解父母。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老人因為年紀大,說話比較啰嗦,有些事情翻來覆去要說好幾遍,我們應該充分理解這種生理現象,而不該表示厭煩,嫌老人啰嗦,也不能粗暴地打斷老人的絮絮叨叨,更不能對他們的嘮叨不理不睬,否則就會令他們感到傷心。

5.分擔父母的憂慮。
孝心是前進的動力。孝敬父母,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體諒父母的艱辛,盡可能少讓他們為自己操心,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難時,盡力去關心照顧父母、協助父母。同時,在父母生病期間,要自己照顧好自己,離家外出時應及時向父母匯報情況,注意安全。有孝心的孩子,應該做到:懂禮貌,責己嚴,為父母分憂解難。

6.參與家務勞動。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為他們做的事太多

5. 小班,禮儀課孝敬老人怎麼上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3月份是文明禮儀月,我們學校安排了一系列德育活動。三八婦女節那天,大隊部組織了「感恩母親」的主題活動,我深有感觸,因此把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定為「文明禮儀從孝敬父母開始」。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在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古人還說:「羊跪乳,鴉反哺。人之情,孝父母。」這幾句話告訴我們,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動物尚知道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人更應該去做到。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就很難想像他會愛他人,愛集體,愛祖國,愛人民。
有一首小詩這么寫道:有一個詞語最親切,是爸爸;有一聲呼喚最動聽,是媽媽;有兩個人最偉大,那就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的皺紋深了,卻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們;他們的手腳粗了,卻把溫暖的陽光給了我們;他們的腰肢彎了,卻把挺直的脊樑給了我們;他們的眼睛花了,卻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們。是呀!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父母的辛勤養育之恩,終生難以回報。正因為如此,從古至今演繹著一個個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
大家知道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相傳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他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來米,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再來說說我們的家鄉慈溪,這個地名的由來也與一名叫董黯的孝子有關。董黯是漢代人,有一年,他的母親生了病,特別想喝大隱溪的溪水。但大隱溪在城西10餘里處,無法每天去汲取。董黯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就在大隱溪旁建了一所房子,把母親安頓在那裡,天天打溪水給母親喝。在他的精心護理下,母親的病不久就痊癒了。慈溪人民為了把「母慈子孝」的優良傳統發揚廣大,把那條大隱溪改名為慈溪,以紀念這位董孝子。慈孝文化對慈溪影響深遠,慈孝文化是歷史賜給慈溪人的寶貴財富。
同學們,聽了以上兩個小故事,希望大家能真正感悟到:父母之愛,恩重如山。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與父母交流,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讓父母舒心;體諒父母的辛苦,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讓父母省心;勤儉樸素,提高修養,讓父母放心;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取得優異的成績,讓父母開心;經常同父母交流溝通,聽從父母勸告,讓父母順心;謙虛謹慎,嚴於律己,真誠待人,讓父母稱心……
最後,讓我再次重述今天講話的主題:文明禮儀從孝敬父母開始!

6. 中學生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

中學生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

導語:禮儀是人類為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文明禮儀 海報基本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下面由我為您整理出的中學生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中學生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

個 人 禮 儀

一、儀表

1、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衣服鞋襪要常換洗,按時理發和沐浴。

2、衣著整潔、樸素大方、協調得體,不穿奇裝異服,進校一律佩戴校牌,按規定穿校服。不許燙發、染發,女同學不準戴首飾、染指甲。

二、言談;

1、態度要誠懇、和藹、語氣要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

2、進校要講普通話。堅持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請原諒」、「再見」等。

三、儀態舉止;

1、姿勢:交談時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使用好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等。

2、站姿: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

3、坐姿:腰背挺直,肩放鬆。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

4、走姿: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二)中學生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

學 校 禮 儀

一、課堂禮儀: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上課遲到,應喊"報告",經教師同意後方可進教室,走進教室後,應速坐好,保持安靜。

2、聽講:上課時坐姿要端正。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名字時可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使用普通話。

3、下課:下課時,全體同學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有領導或教師聽課時,要讓師長先走,全體學生起立迎送。

二、集會禮儀:

1、參加集會,要准時、有序。要按指定地方整齊就座,不早退,不隨便進出,會議結束後要有序退場。

2、會議期間,要認真傾聽,不得看書、談話、吃東西、扔雜物、打瞌睡,講話或報告結束後要鼓掌,以示感謝。

3、每周一升國旗儀式,統一著裝,准時參加,列隊整齊,面向國旗,肅立致敬。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認真聆聽國旗下講話,不得說話、搞笑。升降國旗時,凡經過現場的`同學都應面對國旗,自覺肅立,待國旗升降完畢,方可自由活動。

三、 尊師禮儀:

1、在校園內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要讓老師先行,並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買飯、打水或乘車時對教師應主動禮讓。

2、對師長或來賓要主動問好致意,主動讓座,讓路,答問時彬彬有禮,不圍觀嘲笑,指指點點。家長或親友來校遇到老師時,應主動在家長和老師間作介紹。

3、與老師談話時應立正,在教室座位上與老師談話應起立,得到老師允許後,再坐下聽講。領獎或向師長交物品時,雙手接交,表示尊敬。

4、有事進老師的辦公室或宿舍,先喊「報告」或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

5、在校外遇到老師時,應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不得故意迴避。

6、尊重老師的勞動,聽從老師的指揮。對老師的提醒和批評,不得頂撞,如有意見,可在課後與老師交換。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四、 同學間禮儀:

1、同學間要團結互助。不說臟話、粗話,不罵人,不說傷害同學的話,不做對同學無理的事。

2、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及時歸還,並要致謝。

3、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

4、嚴禁對同學人身攻擊,打架斗毆,聚眾鬧事等違紀違法行為。

5、誠實守信,說做一致,有錯就改。答應別人的事要按時做到,借他人錢物及時歸還。外出時要禮貌待人、謙虛好學,展現三中學子的風采,維護學校聲譽。

(三)中學生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

校內公共場所禮儀:

(一)校園

1、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亂扔紙屑、粉筆頭、果皮、包裝袋。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校園嚴禁吃泡泡糖、瓜子類食品。

2、愛護標語牌、警示牌、格言牌和花草樹木。不跳摸班牌、格言牌、警示牌和電器設施;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不踐踏草地,不攀枝摘花;節約用水用電,不開長明燈。

3、嚴禁吸煙、喝酒、賭博、看黃色影視書刊、不進「網吧」,不參與迷信、邪教活動。

4、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自行車要存放在指定的地點,不亂停、亂放,嚴禁在校內騎車、帶人。

(二)圖書室和閱覽室

1、室內須保持安靜和衛生,不要高談闊論或東跑西走。

2、愛護書刊,不得偷撕資料,不作記號,閱讀開架報刊後應按原序擺放。

(三)餐廳

1、不搶跑、搶飯。自覺排隊、不插隊,不大聲喧嘩,不敲擊碗筷,不把飯菜撒在地上。

2、要尊重食堂工作人員的勞動,愛惜糧食,注重節儉,不亂倒剩菜剩飯。吃不完的食物應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四)宿舍

1、宿舍內要保持整潔。箱子、衣服、鞋帽、日用品等應放在指定位置,不往窗外或樓下倒水,扔東西、吐口水。

2、按時起床、就寢。熄燈鈴後不得談話、打鬧,不得進行體育或其他活動。

3、講究文明,不說臟話粗話,嚴禁吸煙喝酒。

4、到他人宿舍,應先敲門,得到允許後方可進入。非經教師同意,男、女生不準互串宿舍。

5、文明用廁,愛護衛生設施,損壞設施應主動賠償。

(四)中學生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

家 庭 禮 儀

1、孝敬長輩,尊重兄長,愛護弟妹。吃飯時請長輩先就座,離家或歸家主動與家長打招呼。

2、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尊重父母的意見和教導。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的提出,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

3、體貼幫助父母,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不與他人攀比擺闊,不亂花錢。

4、尊重鄰居的生活習慣,不影響鄰里正常生活,鄰里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

5、待客熱情,起立迎送。

;

7. 尊老禮儀有哪些

1.笤帚不要朝著老人掃

掃地是很有學問的。掃地方向不要朝著老人掃,任何時候掃帚都要朝自己的方向揮動,應該往後退著掃地,不能朝著老人方嚮往前掃。

2.應在老人身後走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可是生活中現代人講文明講禮儀有時就要放棄爭先後,尤其是和老人、長輩在一起時。無論是騎車出行還是步行,作為年輕晚輩,我們都應該注意不要走在老人、長輩的前面,這樣有失尊敬。如果步履緩慢的陌生老人擋住你的去路,應該客氣地向老人道歉後,再借路而過。

3.點菜時先問老人口味

逢年過節人們都喜歡在飯店吃頓大餐,可是在點菜時很多人不注意規矩,老人還沒說話,自己就抱著菜譜跟服務員招呼上了:「來個辣子雞!」殊不知這種行為非常不禮貌。首先,任何時候都應該先讓老人開口,等老人點菜完畢後自己再點菜。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多詢問老人是否忌口,「能不能吃辣,能不能吃甜」。

4.在老人面前少提「老」

有的人在長者面前很不注意,常以「老」自稱,叫自己「老王」、「老李」,或者感嘆「歲月不饒人」,這樣會引得年長者為自己的年老體衰而感到傷感,有失禮節。還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有很多老年人也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老人們在心態上最喜歡別人覺得自己依然正當年,所以稱呼老人也要慎用「老」字。

8. 尊敬父母的禮儀有哪些

道德把敬重父母列入規范,法律把贍養父母定為准繩,輿論將虐待父母作為譴責對象。那麼,尊重父母應講究哪些禮儀呢?以下幾點是必須遵循的:
1.孝敬父母
首先要尊敬孝順。每一個人都是父母從小拉扯大的,都傾注了父母的大量心血,父母到了晚年,做兒女不僅要有物質上的贍養,還要有精神上的安慰。
如逢年過節,在向同學、親友祝福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的父母;在父母的生日,以及父親節、母親節之際,應送上一件有意義的小禮物,獻上深切的祝福,讓父母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品味到人生的天倫之樂。
2.關心父母
父母養育子女,並不是為了將來子女如何報答自己。但是,和其他人一樣,父母也需要關心,尤其需要子女的關心。誰都有衰老的一天,誰都有需要子女關心的日子。人一輩子有兩件大事:生兒育女,養老送終。這是社會的規律,誰都不應該迴避。
關心體貼父母,尤其要留心老人的健康狀況,這是對父母最大的關心。疾病是老年人最大的麻煩,越是身體不好的人,越需要子女的關心。對有病的父母,一定要悉心照料他們的衣食起居,隨時噓寒問暖,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成年的子女,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還要主動挑起家庭的重擔,為父母分憂,盡量減輕父母的負擔,讓辛苦了大半輩子的父母享受一下清閑。
3.體諒父母
父母為了事業和家庭,為了子女而辛勤地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逐漸衰老,可能就沒有過多精力關注自身的穿著修飾,或許還會產生某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作為晚輩,要設身處地地替他們考慮,充分理解和體諒父母,時時注意關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
另外,不要干涉父母的私事。父母有自己的社會、人情、利益開支,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子女應為父母的幸福著想,支持理解他們。
禮儀精髓:
管好衣食住行就是真正的孝敬了嗎?當然不是,管好衣食住行只是孝敬父母的一個方面。另外,最更要的是關心父母的內心世界,讓老人快樂順心地生活。這是一個子女對父母最重要的禮儀。

9. 尊敬長輩的禮儀有什麼

尊敬長輩的禮儀
一、 在家裡除了爸爸媽媽外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

對於長輩同樣要處處尊敬講究禮貌。對長輩問候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早起時應問候。如「爺爺您起來了昨晚睡得了吧」 2、放學回家應告知。如「奶奶我放學回來了」 3、離家外出時應告別。如「外婆我要上街一趟很快就回來的您要買點什麼東西嗎」 4、分離時間較長時應寫信或致電問候家中長輩。如節假日和爸爸媽媽到外地遊玩出去的時間比較長的話應記得用合適的方式向家裡的爺爺、奶奶問好並望他們多多保重身體。 5、長輩身體不佳或心情不快時應主動慰問勸解並細心照顧。

二、在敬老方面要做到

1、主動關心問候 在家裡早晚要主動向長輩問好和問安長輩身體不適應主動照顧要端葯送水問寒問暖逢年過節向長輩問候、祝福。 2、聽從長輩教誨。 尊敬長輩要孝順體貼言辭溫婉聽從長輩的正確教誨不隨便頂撞有不同想法可同長輩商量心平氣和講道理不與長輩鬧對立。 3、分擔長輩的憂慮。 孝敬長輩就應該體諒長輩的艱辛盡可能少讓長輩為自己操心多為父母分憂解難在父母有困難時盡力去關心照顧父母協助父母刻苦學習、努力求知讓父母少為自己的學習擔憂。

三 、在對長輩的禮儀上做到「三忌」

1在長輩面前忌「搶」。進餐時不搶先用筷夾菜。 2在長輩面前忌「野」。當長輩說的話不符合實際時切忌失態地說些失禮的話。 3在長輩面前忌妄自尊大。對長輩應謙虛有禮不能直呼其名。正確使用稱呼。 比自己父母輩份大的稱呼爺爺、奶奶與自己父母同輩但歲數大的稱呼伯伯、伯母與自己父母年齡相仿或比父母小的稱呼叔叔阿姨。

四、在愛老方面要做到

1、關心長輩的健康。 長輩勞累時應主動幫助或請他們休息要力所能及地承擔家務勞動。當長輩情緒不佳時要格外小心謹慎要理解他們的煩躁心情切忌與他們爭執。 2、理解長輩。 長輩因為年紀大說話比較嘮叨我們做晚輩的不該有厭煩情緒也不應粗暴地打斷他 們的絮語要充分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 3、體諒父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犯了錯誤受到父母的批評和責怪時應該耐心聽完不頂撞。應該明白他們是出於關心、疼愛的初衷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五、助老方面要做到

1、參與家務勞動。 我們都是家庭的成員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餐後洗碗筷、掃地整理自己的房間打掃家裡的衛生接待客人。不要光強調「自己的事自己干」還要強調「家裡的事情主動干」。 2、外出乘車、船要主動助老給長輩讓路、讓座。上下車時扶他們上下車或提拿物品。 3、對左鄰右舍的孤寡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給予尊重和照顧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

孝敬長輩最基本的禮儀知識
①尊重長輩。尊重長輩的人格尊嚴、權利選擇、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不幹涉長輩的私事。理解長輩,多與長輩商量家事,樂聽長輩意見。禮待長輩,見面要行禮問好,聽從長輩教誨,不隨便抱怨長輩。

②感恩長輩。不忘長輩的養育之恩,盡量在物質上和精神上予以報答。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分擔長輩憂慮。親近長輩,經常陪長輩聊天、散步或按摩、保健,讓他們感受親情。不跟長輩同住的,要經常抽空看望長輩。

③關心長輩。體貼長輩,經常噓寒問暖、問安侍奉,及時添衣備葯、祝壽報喜。時刻記掛長輩,吃飯取菜、購買食品時,把好的留給長輩。有條件時,帶長輩出去參觀旅遊。

點擊下頁查看>>>尊敬長輩十注意
首頁1/2下一頁
閱讀全文
【猜您感興趣】
【尊敬長輩的禮儀最基本的日常】相關文章
文明禮儀名言警句100句
個人文明禮儀勵志格言
有關中國禮儀之邦的故事五篇
出差的禮儀-差旅禮儀
職場化妝禮儀需要注意什麼
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駕駛員的基本素養是什麼
小學生個人日常文明禮儀知識大全
小學生基本禮儀常識
基本禮儀指導大全
【基本素養】圖文精華

文明禮儀名言警句100句
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文明禮儀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參考 文明禮儀名言警句(100條) 1、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2、世界上最廉價,而且能得...

個人文明禮儀勵志格言
文明禮儀在生活中是一直提倡的內容,今天小編整理了有關文明禮儀的勵志格言,希望大家會喜歡。 文明禮儀勵志格言(54條) 1、高高興興做游戲,和和氣氣在一起。...

有關中國禮儀之邦的故事五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中國禮儀之邦的故事呢,主要是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以故事的形式,傳播發散出去,學習啦小編也整理了一些小故事,請看。 中華傳統美德故...

出差的禮儀-差旅禮儀
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講究入鄉隨俗,那麼在外面的禮儀要怎麼操守呢,學習啦小編帶大家了解差旅的禮儀。 一、公共場所的禮儀 出差或出門旅行,在公共場所要善於...

職場化妝禮儀需要注意什麼
化妝師女性的特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妝可以更好的修飾臉上的瑕疵,綻放閃亮的優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化妝禮儀的主要內容吧。

閱讀全文

與文明禮儀孝敬老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饒養老金查詢 瀏覽:848
西安體檢怎麼樣 瀏覽:204
長壽北到南天湖有多少公里 瀏覽:514
老人的退休金兒女可以瓜分嗎 瀏覽:182
做建築的父母是什麼脾氣 瀏覽:586
老年人腰痛偏方 瀏覽:901
長壽花怎麼讓葉片大又肥厚 瀏覽:939
女孩子說自己是老年人怎麼回 瀏覽:1
老人家暈倒後一直拉肚子 瀏覽:34
老年人掃盲計劃 瀏覽:987
2015年央視重陽節晚會節目單 瀏覽:480
農村修房怎麼養老 瀏覽:680
找到新工作養老金斷了一個月 瀏覽:567
長壽花只長葉不開花是什麼原因呢 瀏覽:239
40萬養老金每月能拿多少 瀏覽:56
農村養老保險有多少年的 瀏覽:467
青島社保退休新文件 瀏覽:772
老人手摔斷了怎麼治療 瀏覽:768
山東省鄉村醫生養老保險 瀏覽:48
卾爾多斯農村養老金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