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陽節喝菊花酒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喝菊花酒的意義:強身健體求長壽。
在重陽節飲菊花酒,是古代重陽節的一種民間習俗,其寓意是強身健體求長壽。菊花酒有助於長壽,菊花中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其中以硒的含量最高,硒元素能參與機體的抗衰老過程。這些與中醫學說的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相吻合。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起於上古,由杜康創造,另一說是起於漢初,源自宮廷。但不論何種說法,將菊花和酒緊密聯系,並賦予文化內涵、影響深遠的是晉代陶淵明。
除了飲菊花酒之外還有簪菊花的習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頭上之外還可以吃,也可以佩帶於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等。這種習俗後來發展成各種變俗,如重陽節在門窗上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者把彩繒剪成茱萸、菊花形狀來相贈佩帶等。
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
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② 為什麼重陽節要登高、賞菊和飲酒
金風送爽,紅葉照眼,滿園秋色迎來了古老的重陽節。
古人把一、三、五、七、九等單數稱陽數,二、四、六、八、十等雙數稱為陰數。九是陽數的極點,九月九日是兩陽相會,所以稱作重陽。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茱萸節」。在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不少習俗,如登高、賞菊、佩茱萸,吃重陽糕等。
那麼,為什麼重陽節這一天會有登高的習俗呢?相傳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仙人能預卜未來,汝南人桓景曾拜他為師。一天,費長房對桓景說:「今年九月九日,你家當有災殃。你趕快叫家人縫制絳袋,在袋中存放茱萸,到九月九日那天全家臂上系茱萸囊,登高,飲菊花酒,才可消災。」桓景照著去做了,晚上回家果見家裡的牛羊雞狗都突然死去,家人卻躲過了這場災難,這個傳說雖然子虛烏有,但後人卻信以為真。自此以後,人們每到九月九日,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免災。
其實,在這傳說習俗的背後,還是有些科學道理的。因為節氣到了此時,一年中的陽氣到了極至(最高點),陰氣開始回升,氣溫也漸漸變冷了,此時,正當節氣的轉換期,人的身體如不適應氣候的變化,就容易生病。因此在這時,佩茱萸,飲少量菊花酒及登高爬山,對預防疾病、鍛煉身體都有一定好處,只不過古人沒有明確認識到這一點罷了。
重陽節之所以這樣有名,還因為和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陶淵明有關系。
晉朝大詩人陶淵明,他最愛菊花。菊花是經得起秋後風霜摧折的花卉,象徵著高潔的品格。陶淵明生活在晉宋即將易代的亂世,不滿當時的政治傾向和官吏的腐敗,也有高潔的品格。他辭去了官職,寫了有名的《歸去來辭》回到柴桑(在今江西省)家鄉隱居。耕作之餘,他在宅旁邊種了許多菊花,朝夕觀賞。他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歷來為人們所傳誦。陶淵明又喜歡喝酒,可是因為家貧,時常缺酒。重陽節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有一年重陽節,陶淵明在籬邊賞菊,沒有酒喝,佳節對黃花,偏偏不能一醉,心中十分惆悵!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裡,嗅嗅嚼嚼來消遣。然而,菊花究竟不能代酒,正在百無聊賴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個白衣人。原來這是江州刺史王弘的差人,給陶淵明送酒來的。陶淵明喜出望外,立即打開酒瓮,對著菊花開懷暢飲,盡醉方罷。
因此,也有人說,重陽節飲酒賞菊,是為了頌揚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品格。
③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重陽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和菊崇拜。
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神奇葯效而受到崇拜,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翻閱史冊,歷代贊菊頌菊之詩篇多達千餘首,既贊美它的絢麗多彩,更頌揚它傲霜綻放所展現的那種不畏秋風寒霜的精神。正是在這種年復一年賞菊贊菊的文化熏陶中,中華民族養成了不畏強暴和不懼困難、敢於戰勝各種艱難困苦和強敵的品格,敢於擔當和勇於開拓的民族精神。
重陽節還要飲菊花酒
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葯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文明網-登高望遠話重陽探析重陽節的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
④ 重陽節為什麼喝菊花酒
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 重陽節喝「菊花酒」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⑤ 重陽節飲菊花酒寓意什麼
重陽節飲菊花酒寓意是強身健體求長壽。
在重陽節飲菊花酒,是古代重陽節的一種民間習俗,其寓意是強身健體求長壽。古人把菊花酒稱之為「不老方」,《太清記》中就記述了一種「不老方」謂:「九月九日採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飲菊花酒的習俗,其實與節氣養生保健有關。菊是重陽節期的應時花草,所謂「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在《本草綱目》中則有更具體的記載:「九月九日采白菊花,名曰金精菊,取二斤,茯苓一斤,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日三服。「
重陽節飲菊花酒起源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⑥ 重陽節為什麼要喝菊花酒
1、在重陽節飲菊花酒,是古代重陽節的一種民間習俗,其寓意是強身健體求長壽。古人把菊花酒稱之為「不老方」,《太清記》中就記述了一種「不老方」謂:「九月九日採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2、在《本草綱目》中則有更具體的記載:「九月九日采白菊花,名曰金精菊,取二斤,茯苓一斤,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日三服,或以煉過松脂和丸雞子(雞蛋)大,每服一丸。主頭眩,久服令人好顏色,不老。」
3、飲菊花酒的習俗,其實與節氣養生保健有關。菊是重陽節期的應時花草,所謂「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從中醫理論來說,菊花的性味與歸經應屬「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其功能與主治為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治療風熱冒、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
⑦ 重陽節喝菊花酒的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 是我國非常出名的節日,一般重陽節大家都會喝酒賞菊。那麼你知道重陽節喝菊花酒有什麼寓意嗎?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重陽節喝菊花酒的寓意是什麼,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更多重陽節相關內容推薦↓↓↓
重陽節為什麼敬老
重陽節的節日小知識
重陽節日的主要習俗
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喝菊花酒的寓意是什麼
在重陽節飲菊花酒,是古代重陽節的一種民間習俗,其寓意是強身健體求長壽。古人把菊花酒稱之為「不老方」,《太清記》中就記述了一種「不老方」謂:「九月九日採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在《本草綱目》中則有更具體的記載:「九月九日采白菊花,名曰金精菊,取二斤,茯苓一斤,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日三服,或以煉過松脂和丸雞子(雞蛋)大,每服一丸。主頭眩,久服令人好顏色,不老。」
飲菊花酒的習俗,其實與節氣養生保健有關。菊是重陽節期的應時花草,所謂「 霜降 之時,唯此草盛茂」。從中葯理論來說,菊花的性味與歸經應屬「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其功能與主治為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
重陽節是農歷九月九日,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意即長長久久,古人把菊花釀製成酒,每到重陽節時取出飲用,保健養生之餘也有祈求吉祥的寓意。
重陽節喝什麼酒好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起於上古,由杜康創造,另一說是起於漢初,源自宮廷。但不論何種說法,將菊花和酒緊密聯系,並賦予 文化 內涵、影響深遠的是晉代陶淵明。
陶淵明一生酷愛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閑居》詩序中寫到:「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魏晉之後唐代也盛行飲菊花酒。權德輿《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詩雲:「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歷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對菊花人文風格的大力推崇有著緊密聯系。
當然茱萸和菊花並不是完全分開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如《夢梁錄》雲:「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飲之,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姑假此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詩:「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可見除了飲菊花酒之外還有簪菊花的習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頭上之外還可以吃,也可以佩帶於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等。這種習俗後來發展成各種變俗,如重陽節在門窗上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者把彩繒剪成茱萸、菊花形狀來相贈佩帶等。
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1、登高
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2、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農歷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4、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喝菊花酒的寓意是什麼相關 文章 :
★ 重陽節寓意著什麼意思
★ 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 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是什麼
★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民間習俗
★ 2021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意思
★ 重陽節民間習俗有什麼
★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及習俗介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⑧ 重陽節為什麼要喝菊花酒 重陽節要喝菊花酒的來歷
1、菊花酒的來歷是源於一個故事,在南朝《續齊諧記》中,講述了桓景跟隨費長房學習多年,有一天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你家裡會有大災難,你快回家叫家人都綁上茱萸,登高並飲用菊花酒,這樣就可以消除災難。於是這便是菊花酒的來歷。
2、菊花酒一般是以菊花和糯米釀制而成,味道清甜,口味爽滑,並且具有養肝明目的作用,甚至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能加速血液循環。在古代,人們把菊花酒看做長壽酒,只要飲用菊花酒就可以祛災消難,又叫吉祥酒。
⑨ 重陽節為什麼喝菊花酒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據相關記載重陽節在古人看來十分重大的日子,民間還有登高的習俗,那麼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呢?跟著我一起看看。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
據說在重陽節的時候登高可以躲避災禍,所以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重陽節的時候,人們都會有去登高望遠的習俗。登高其實是源於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在古代的時候,人民生活困難,大自然給許多人帶來了生活的希望,山中生長的各種植物、隱棲的飛禽走獸以及潺潺溪流,使人類才得以生存繁衍。所以許多人都對大自然懷著一份敬畏之心。
重陽節為什麼喝菊花酒
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我國釀制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重陽節飲酒傳說喝了這種「菊花酒」可延年益壽。
重陽節喝菊花酒好不好
重陽節喝菊花酒好。 飲菊花酒的習俗也與養生保健有關。 菊是應時花草,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從中葯理論來說,菊花的性味與歸經應屬「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其功能與主治為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
古人認為可以辟邪。 茱萸又被稱為「辟邪翁」,是屬於重陽節的辟邪物品,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的話可以驅蟲祛濕、驅逐風邪、避難消災等。 於是在重陽節這一天會將茱萸佩戴在手臂、頭上,或者磨碎之後裝在香袋裡佩戴在身上,一般大多都是婦女、兒童佩戴,但有些地方也會有男子佩戴,除了佩戴茱萸,也有些地方有佩戴菊花(延壽客)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