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

發布時間:2023-01-10 16:12:03

『壹』 農歷九月初九

農歷九月初九是什麼日子? ―重陽節簡介―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的由來與傳說―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的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

農歷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民俗活動是什麼用一句話概括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祭祖的節日。
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陰歷九月初九是不是鬼節 當然不是,九月九是重陽節。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稱瓜節。佛教傳說,目連(目連為佛教人物,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化為烈火,目連求救於佛,佛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近代獻瓜果、陳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嘗新的含義,也是盆祭的遺風。舊時,中元節為目連救母做盂蘭盆會,後來逐漸演變為放河燈,祭祀無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燈場面十分壯觀。人們用瓜皮、面碗、紙張製成燈具,並以街巷為單位,製作特大紙船,紙扎目連站在船上,手持九環禪杖。中元之夜,人們把燈具和紙船放入河內,順流而下,河上頓時燈火通明,搖曳擺動,如同天上點點繁星。膠東沿海地區,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燈,並奏絲竹樂。

農歷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 重陽節,老人節。

「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我國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做重陽。意寓宜於長久。

農歷九月初九的傳統節日什麼節也稱為什麼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今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陽歷幾月幾日 重陽節 在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又有雙九節、老人節之稱,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10月5日,農歷9月9日,星期三為2011年重陽節,同時這一天也為國際減災日。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代初期。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關於重陽節的由來的節日故事請閱讀:重陽節的來歷故事 重陽節習俗(民俗活動)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死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由於菊與重陽有著深厚的淵源,菊展自然多在重陽節舉行,因此,重陽節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重陽節時間 2010年10月16日,農歷9月9日,星期六。2011年10月5日,農歷9月9日,星期三。

農歷九月初九結婚好嗎 結婚(登記、訂婚和舉行婚姻儀式)是夫妻雙方一生中的大事,最好都擇吉日進行。如要取捨的話,便應以迎親及擺酒的傳統禮儀當日為准,選在吉日舉行,因為中國傳統始終視這天為真正婚嫁日。良辰吉時計算的方法是,用男、女雙方的出生日期時間推算出最吉利的婚嫁時日,這個「吉日」不能與男女方的生肖相沖。 注意以新娘方的出生日期為主,並參考男方及其他人的出生日期。 父母生辰正日不應與結婚吉日相同,在該月份內結婚卻絕對適宜。選擇吉日,日子要比月份重要,月份要比年份重要:首先根據設想的婚禮形式和當地的氣候特點選定結婚的季節。同時,還需要考慮親友參加婚禮的難易程度。如果有很多想邀請的親友都不在本地工作,則應該選擇在十一、五一等長假。結婚登記則不能選在長假或雙休日。其次,還要考慮新人雙方的工作和學習情況,盡量避免在考試前或者項目攻關階段籌辦婚禮,造成分心。最後提醒一點,在選擇結婚吉日的時候要盡量錯開女方經期。綜合以上因素,選定大致的范圍之後,就可以根據兩人的生日情況選定日子。有人說寡婦年或本命年不宜結婚,這是不可信的。以下是2014年的結婚(訂婚、領證)吉日,供情侶們參考。各位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挑選日期,祝新婚愉快!
2014年09月結婚吉日09月07日 星期日 甲午金馬年 八月十四 沖豬09月08日 星期一 甲午金馬年 八月十五 沖鼠09月09日 星期二 甲午金馬年 八月十六 沖牛09月13日 星期六 甲午金馬年 八月二十 沖蛇09月16日 星期二 甲午金馬年 八月廿三 沖猴09月21日 星期日 甲午金馬年 八月廿八 沖牛09月25日 星期四 甲午金馬年 九月初二 沖蛇09月28日 星期日 甲午金馬年 九月初五 沖猴
2014年10月結婚吉日10月02日 星期四 甲午金馬年 九月初九 沖鼠10月03日 星期五 甲午金馬年 九月初十 沖牛10月07日 星期二 甲午金馬年 九月十四 沖蛇10月11日 星期六 甲午金馬年 九月十八 沖雞10月15日 星期三 甲午金馬年 九月廿二 沖牛10月16日 星期四 甲午金馬年 九月廿三 沖虎10月23日 星期四 甲午金馬年 九月三十 沖雞10月27日 星期一 甲午金馬年 閏九月初四 沖牛10月28日 星期二 甲午金馬年 閏九月初五 沖虎2014年11月結婚吉日11月04日 星期二 甲午金馬年 閏九月十二 沖雞11月09日 星期日 甲午金馬年 閏九月十七 沖虎11月10日 星期一 甲午金馬年 閏九月十八 沖兔11月14日 星期五 甲午金馬年 閏九月廿二 沖羊11月21日 星期五 甲午金馬年 閏九月廿九 沖虎11月22日 星期六 甲午金馬年 十月初一 沖兔11月26日 星期三 甲午金馬年 十月初五 沖羊11月29日 星期六 甲午金馬年 十月初八 沖狗
2014年12月結婚吉日12月04日 星期四 甲午金馬年 十月十三 沖兔12月09日 星期二 甲午金馬年 十月十八 沖猴12月12日 星期五 甲午金馬年 十月廿一 沖豬12月16日 星期二 甲午金馬年 十月廿五 沖兔12月17日 星期三 甲午金馬年 十月廿六 沖龍12月21日 星期日 甲午金馬年 十月三十 沖猴12月24日 星期三 甲午金馬年 十一月初三 沖豬12月28日 星期日 甲午金馬年 十一月初七 沖兔12月29日 星期一 甲午金馬年 十一月初八 沖龍
2015年01月結婚吉日01月02日 星期五 甲午金馬年 十一月十二 沖猴01月06日 星期二 甲午金馬年 十一月十六 沖鼠01月10日 星期六 甲午金馬年 十一月二十 沖龍01月15日 星期四 甲午金馬年 十一月廿五 沖雞01月18日 星期日 ......>>

農歷九月初九這一天發生了什麼事? 農歷九月初九是九九重陽節

我是農歷九月初九出生是什麼星座 我是九三年農歷九月初九,,出生的,到底是什麼星座
陽歷是10月23日,是天蠍座10/23-11/21
我給你一表,你自己對照一下吧.
星座是按陽歷(公歷、新歷)劃分的
星座出生日期類型
白羊座03/21-04/19熱情開朗的情人
金牛座04/20-05/20奔放的情人
雙子座05/21-06/20善變的情人
巨蟹座06/21-07/22戀家的情人
獅子座07/23-08/22自信的情人
處女座08/23-09/22要求完美的情人
天秤座09/23-10/22若即若離的情人
天蠍座10/23-11/21愛恨分明的情人
射手座11/22-12/21酷愛自由的情人
摩羯座12/22-01/19工作狂的情人
水瓶座01/20-02/18柏拉圖式的情人
雙魚座02/19-03/20溫柔浪漫的情人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貳』 九九重陽節的來歷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老年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這一天舉行登高賞秋、感恩敬老等諸多活動。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有著多種說法。


除了《續齊諧記》中的記載,重陽節的由來還有其他多種說法。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認為重陽節是人們為了養生長壽而舉行的一個節日。除此之外,重陽節還有祭祖、祭拜神靈、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等多重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意義。


『叄』 農歷九月初九為我國的什麼節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之數是《易經》陽數,「九九」陽數重,故稱「重陽節」。它也被稱為「重陽節」,因為太陽和月亮在九月相遇。九歸本,一元始。古人認為九重陽是吉日。古代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祭神祭祖、宴飲祈福長壽等民俗。到現在又增加了尊老的內涵。賞秋和感恩老人是今天重陽節的兩個重要主題。[1-5]

重陽節源於對天象的崇拜,始於古代,流行於西漢,唐以後達到頂峰。根據現有史料和考證,古代有秋收祭天祭祖的活動。九月,莊稼豐收,古人祭祀天地大帝和祖先,感謝天地大帝和祖先的恩情。這是重陽節作為秋收祭祀活動的最初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時期,其主要部分流傳至今。[4-8]

在歷史的發展演變中,重陽節融各種民俗為一體,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是數字中最大的數字,有長命百歲之意,維系著人們對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祝願。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9-10]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人節。

『肆』 九月初九是什麼節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

1、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2、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此時,正值仲秋季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3、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伍』 重陽節是農歷幾月初幾

重陽節是農歷幾月初幾

重陽節是農歷幾月初幾?重陽節是我國民間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來源於古人對天象的崇拜,重陽節遭近年來還被定為我國的老人節,下面我就來帶大家看看重陽節是農歷幾月初幾的相關信息。

重陽節是農歷幾月初幾1

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近些年又被許多地方定為「老人節」、「敬老節」。我國古代以九為陽數,又是數中的最大者,九月九日兩陽相重,具有特殊的意義,所以被選為節日,名為重陽。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給太傅鍾繇的信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民間認為,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出門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這樣可免除災害。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歷來眾說紛紜。據吳均《續齊諧記>稱,東漢年間,汝南有個叫桓景的人,拜道士費長房學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二九相逢的這一天,將有災難降臨你的家鄉汝南,要想消災避難,九月九日這一天你們全家人都要身背紅布袋,內裝茱萸,外出登高躲避。桓景依照師傅的話一一去辦,一家人在高山上過了一天,黃昏下山回到家裡一看,家中養的雞、狗、牛、羊全都暴死。桓景告訴師傅後,費長房說,這些家禽家畜代你的.全家遭難了。從此,重陽登高避難的風俗就興起來了。

重陽節是農歷幾月初幾2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有什麼特殊含義

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 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正值金秋收獲季節,秋高氣爽,豐收的喜悅給節日增添了歡樂的氣氛。

重陽節通常適合在戶外活動。許多人在節日中遠足和登山,以享受冬天到來之前的自然美景。據說重陽節登山,插茱萸和飲菊花酒可以祛除,預防疾病。後來,歷代騷客文人也都喜歡重陽登高,這象徵「高中」、「及第」的意思。

重陽節是農歷幾月初幾3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

它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那麼就來看一看,九九重陽節是什麼意思,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生肖。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生肖

重陽之意源於《易經》,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向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這首詩或許就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例子。

民間曾流傳有一個謎面為「九九重陽節」,猜一生肖的謎語。有種說法是,九九重陽,九九歸一,一即是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一的鼠。九九歸一雖然指的是「周而復始」或「歸根到底」,但不是原地輪回,而是由起點到終點、由終點再到新的起點,這樣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螺旋式前進和發展的運動過程。

這則謎語,體現了人類對一切事物發展認識的辯證唯物論的哲學思想。佛語有雲:「九九歸一、終成正果」。在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終極的,古今人文建築都以之為「最」。要想「九九歸一、終成正果」,還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九九歸一即從來處來,往去出去,又回到本初狀態。其實,這種回復不是簡單的返回,而是一種升華,一種再造,一種涅盤,更是一個新的起點。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 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陸』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

重陽節
「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雲:「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 祭祖節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17-18]
登高節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19]
敬老節
近代,九月初九被賦予了敬老節的新含義。因「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含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在民俗觀念中,又因「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且「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賦予有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7] [17]
由來
豐收祭天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確定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時間坐標。上古時代人們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蒼龍七宿)。春天農耕開始之際,蒼龍七宿在東方夜空中開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龍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長,蒼龍七宿高懸於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莊稼豐收,蒼龍七宿也開始在西方落退;冬天萬物伏藏,蒼龍七宿則隱藏於北方地平線以下。季秋時節,「大火」(心宿二)退隱,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季秋「大火」退隱的時節,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神的儀式逐步衰落。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江南部分地區的重陽祭灶(家居的火神)習俗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

『柒』 農歷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

有一句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農歷九月初九是什麼日子嗎?下面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人們在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九月初九有哪些習俗

1.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2.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我推薦: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大全

4.飲菊花酒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捌』 九九重陽節是哪一天

中國老人節是哪一天 中國的老人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
老人節一般指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績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九九重陽節是干什麼的 重陽節又叫敬老節。一般都是登山,放孔明燈!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時間定下來的?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九九重陽節又叫什麼節? 老人節
登高節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重陽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歷史上對此來歷說法不一。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今天的重陽節,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已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我國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 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民間有許多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在民間,茱萸為「避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兩者結合,給重陽習俗以吉慶之兆。 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古人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據文獻記載,當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 我國人民對重陽佳節歷來有著特殊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九重陽節什麼意思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九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重陽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2015年九九重陽節是指那一生肖 你好,答案是豬
盡管屬豬人有一定文化修養,但屬豬人不屬於層次很高的人,屬豬人喜歡欣賞事物外表的價值,缺少更深刻的見識。誠實、純朴的屬豬人真心熱愛自己所愛的人,從不掩飾自己的情感。如戀愛不能成功,受傷害的總是屬豬的男女。屬豬人的主要毛病是不能對自己的家庭、朋友說半個「不」字,在許多事情中,總迫使別人也採取中庸態度處理問題,拉不開臉面辨明對錯。但事情的結局處在困難狀態時,屬豬人能承擔責任。
屬豬人一生勤勞,參加各項活動都十分賣力,所以精力消耗也大。好在屬豬人做事總能圓滿如意。屬豬人的性格總使屬豬人走運。屬豬人的性格沉穩、剛毅,心地善良、純朴。屬豬人能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勇氣十足地承擔分配給屬豬人的一切工作,並會全力以赴地把工作做好。因此,有理由充分信任屬豬人,讓屬豬人自己去奮斗。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九月九日重陽節是陽歷的還是農歷的 重陽節是指農歷九月初九。

九九重陽節還有幾天? 還有一天,也祝你重陽節快樂

『玖』 農歷九月初九為我國的什麼節

重陽節,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閱讀全文

與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歌唱活動計劃書 瀏覽:96
長壽山海拔高度多少米 瀏覽:716
蘭州養老金流程 瀏覽:310
社區養老的機構 瀏覽:168
襄陽市人社局網站養老金查詢 瀏覽:707
我國農村養老風險及其應對策略 瀏覽:661
西湖區宗教機構養老 瀏覽:489
父母贈與孩子房子需要怎麼上稅 瀏覽:64
養老院小視頻怎麼拍 瀏覽:606
崑山社保交幾年退休 瀏覽:314
60歲高壓150是否需要喝降壓葯 瀏覽:706
馬群的銀城郡頤老年公寓 瀏覽:836
養老保險每年能交多少錢 瀏覽:796
年輕人沒有錢怎麼養老 瀏覽:862
重陽節敬老院里好熱鬧 瀏覽:52
石河街道敬老院 瀏覽:506
養老院招收什麼人 瀏覽:49
重慶西站到長壽怎麼坐公交車 瀏覽:850
普通人怎麼吃比較養生 瀏覽:708
續費養老保險要帶什麼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