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李密陳情表中申訴了孝敬祖母

李密陳情表中申訴了孝敬祖母

發布時間:2023-01-10 04:18:23

㈠ 李密侍奉祖母的文言文閱讀

1. 李密侍奉祖母 文言文翻譯

【原文】晉李密,犍為人,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時年數歲,感戀彌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

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葯,必先嘗後進。仕蜀為郎,蜀平,泰始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遂不應命。上疏曰:「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私情區區,不敢棄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養劉氏之日短也。烏鳥私情,乞願終養。」武帝矜而許之。

【譯述】西晉的李密,犍為人,父親早死,母親何氏改嫁。這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性情淳厚,戀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劉氏親自撫養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敬聞名當時,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裡未曾脫衣。為祖母端飯菜、端湯葯,他總要嘗過之後才讓祖母用。

他後來在蜀漢做郎官。蜀中平定後,泰始初年,晉武帝委任他為太子洗馬。他因為祖母年高,無人奉養,沒有接受官職。他上書武帝說:「我如果沒有祖母,也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沒有我,就不能安度晚年。我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因為我的區區私情,我不敢離開祖母而遠行。

我今年四十四歲,祖母今年九十六歲,我為陛下效勞的時日還很長,可是我報恩於祖母的日子卻很短。因奉養老人的私情,我請求皇上准許我為祖母養老送終。」武帝同情他,並同意了他的請求。

2. 文言文:李密侍奉祖母的翻譯

臣 密 言 ∶ 臣 以 險 釁 , 夙 遭 閔 凶 , 生 孩 六 月 , 慈 父 見 背, 行 年 四 歲 , 舅 奪 母 志 . 祖 母 劉 愍 臣 孤 弱 , 躬 親 撫 養 .臣 少 多 疾 病 , 九 歲 不 行 , 零 丁 辛 苦 , 至 於 成 立 . 既 無 伯叔 , 終 鮮 兄 弟 , 門 衰 祚 薄 , 晚 有 兒 息 . 外 無 期 功 強 近 之親 , 內 無 應 門 五 尺 之 童 , 煢 煢 孑 立 , 形 影 相 吊 . 而 劉 早嬰 疾 病 , 常 在 床 蓐 , 臣 侍 湯 葯 , 未 嘗 廢 離 . 逮 奉 聖 朝 , 沐 浴 清 化 , 前 太 守 臣 逵 察 臣 孝 廉 , 後 刺 史臣 榮 舉 臣 秀 才 . 臣 以 供 養 無 主 , 辭 不 赴 命 . 明 詔 特 下 ,拜 臣 郎 中 , 尋 蒙 國 恩 , 除 臣 洗 馬 . 猥 以 微 賤 , 當 侍 東 宮, 非 臣 隕 首 所 能 上 報 . 臣 具 以 表 聞 , 辭 不 就 職 . 詔 書 切峻 , 責 臣 逋 慢 , 郡 縣 逼 迫 , 催 臣 上 道 , 州 司 臨 門 , 急 於星 火 . 臣 欲 奉 詔 奔 馳 , 則 劉 病 日 篤 ; 苟 徇 私 情 , 則 告 訴不 許 . 臣 之 進 退 , 實 為 狼 狽 . 伏 惟 聖 朝 以 孝 治 天 下 , 凡 在 故 老 , 猶 蒙 矜 恤 , 況 臣 孤苦 , 特 為 尤 甚 . 且 臣 少 仕 偽 朝 , 歷 職 郎 署 , 本 圖 宦 達 , 不 矜 名 節 . 今臣 亡 國 賤 俘 , 至 微 至 陋 , 猥 蒙 拔 擢 , 寵 命 殊 私 , 豈 敢 盤桓 有 所 希 冀 ! 但 以 劉 日 薄 西 山 , 氣 息 奄 奄 , 人 命 危 淺 ,朝 不 慮 夕 . 臣 無 祖 母 , 無 以 至 今 日 ; 祖 母 無 臣 , 無 以 終余 年 . 母 孫 二 人 更 相 為 命 , 是 以 私 情 區 區 不 敢 棄 遠 . 臣密 今 年 四 十 有 四 , 祖 母 劉 今 年 九 十 有 六 , 是 臣 盡 節 於 陛下 之 日 長 , 而 報 養 劉 之 日 短 也 . 烏 鳥 私 情 , 願 乞 終 養 . 臣 之 辛 苦 , 非 但 蜀 之 人 士 , 及 二 州 牧 伯 之 所 明 知 , 皇天 後 土 實 所 鑒 見 . 伏 願 陛 下 矜 愍 愚 誠 , 聽 臣 微 志 , 庶 劉僥 幸 , 保 卒 余 年 . 臣 生 當 隕 身 , 死 當 結 草 . 不 勝 犬 馬 怖懼 之 情 , 謹 拜 表 以 聞 . 翻譯 臣子李密陳言:臣子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

經過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親改了嫁。我的奶奶劉氏,憐憫我從小喪父又多病消瘦,便親自對我加以撫養。

臣子小的時候經常有病,九歲時還不會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家立業。

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庭衰微福氣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管門戶的僮僕。

孤孤單單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劉氏很早就疾病纏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葯,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時候太守逵,推舉臣下為孝廉,後來刺史榮又推舉臣下為秀才。

臣下因為沒有人照顧我祖母,就都推辭掉了,沒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洗馬。

像我這樣出身微賤地位卑下的人,能夠去服待太子,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

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十萬火急,刻不容緩。

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立刻為國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又不見准許。我是進退維谷,處境十分狼狽。

我想聖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還受到憐惜養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重呢?而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歷任郎中和尚書郎,本來圖的就是仕途通達,無意以名譽節操來炫耀。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實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優厚,怎敢猶豫不決另有所圖呢?但是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樣子,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下我如果沒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我們祖孫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為這些我的內心實在是不忍離開祖母而遠行。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歲了,祖母今年九十六歲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長著呢,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夠准許我完成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願。

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親眼目睹、內心明白,連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至誠的心,滿足臣下我一點小小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餘生。

我活著當以犧牲生命,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懷著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聞達。

李密 名虔,字令伯(224—287年),犍為武陽(今彭山)人。西晉文學家。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六個月就死了父親,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何氏改嫁。

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聞名。

據《晉書。李密傳》說: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

膳食、湯葯、必親自口嘗然後進獻。李密幼時體弱多病,甚好學,師事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氏傳》,以文學見長。

年輕時,曾任蜀漢尚書郎。晉滅蜀後,征西將軍鄧艾敬慕他的才能,請他擔任主簿。

李密以奉養年邁祖母為由,謝絕了鄧艾的聘請。

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題

小題1:D小題2:A小題3:C小題4:(10分)(1)臣小時候經常有病,九歲時還不會走路。

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行1分;零丁1分;成立1分;大意2分)(2)他的下屬把信的內容稟告了司隸,司隸因為李密在縣的名聲清廉謹慎,沒有彈劾他。

(「白」1分;「書」1分;「弗之劾」賓語前置1分;大意2分) 小題1:疾,憎恨,厭惡小題2:A「以」,介詞,因為;B「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和動詞/這,此;C「而」轉折連詞,但是/表修飾;D於是,就/卻,竟然小題3:「他想調回內地,朝廷也不加干涉,於是就去漢中做了太守,從此因失寵心懷怨恨。」錯小題4:無參考譯文:李密,字令伯,是犍為武陽人。

他另一個名字叫虔。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何氏再嫁。

當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戀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劉氏親自撫養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敬聞名當時。

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裡未曾脫衣,為祖母端飯菜、端湯葯,他總要嘗過之後才讓祖母用。有空閑的時間就講學,忘記了疲勞,並且拜譙周為師,譙周的學生把他和子遊子夏並列(認為是很有文學才華的人)。

他年少時在蜀漢做郎官。多次出使吳國,頗有辯才,吳人稱贊他。

蜀漢平定後,泰始初年,晉武帝委任他為太子洗馬。他因為祖母年高,無人奉養,沒有接受官職,就上奏章說:臣子李密陳言:臣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到了不幸。

剛出 用戶 2017-09-30 舉報 掃描下載二維碼 ©2020  聯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  協議 var userCity = "u5317u4eac", userProvince = "u5317u4eac", zuowenSmall = "0";。

4. 李密侍奉祖母的原文

李密,西晉武陽人,字令伯。早孤,母再適,祖母劉氏養之.少仕蜀,蜀亡,晉武帝征為太子洗馬,不受命,或疑其不欲歸晉,武帝遣人再三趣之,乃上書,其文曰: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氏之日短.其言誠而凄.帝憫之.劉氏卒,遂至京師任職。

(選自《晉書·孝友列傳·李密》)

5. 【《李密辭官報祖母》讀後感150字~200字

一腔摯孝訴衷腸 讀「陳情表」有感 雖然時隔了千年之久,再讀「陳情表」,李密當時那種矛盾兩難的境遇卻彷彿仍舊歷歷在目,那種毅然決然盡孝的拳拳之心依舊讓人感懷不已.違背皇帝意旨,固辭而不就職在古代是逆君大罪.李密為侍祖母劉,敢冒隕首之險,上「陳情表」於晉武帝本已是凶多吉少,而「陳情表」全篇更是沒有編造冠冕堂皇的理由,沒有添加矯揉造作的粉飾,也沒有隱瞞侍母之心.李密絲毫不怕龍顏大怒,絲毫不懼悖君之罪,把自己所想所感和盤托出.但也正是這種真情實感的流露,才打動了晉武帝,使他赦免了李密且加刺封賞.「陳情表」全文400餘字,字字如金.無一字之多餘,無一言之贅述.祖母的恩情,州司的催逼,對名節的淡薄,對皇帝的忠心,環環相扣,言之鑿鑿.祖母的病情始終貫穿其中,卻絲毫不顯拖沓. 文章第一段,李密寫他自小的悲傷,無人可親近的痛苦,而祖母則是唯一照顧他,把他撫養長大的人.「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突顯了作者的孤單無援,我們或許無法想像,當一個人連可侍養的人都沒有時會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因此,如今,當祖母韶華不再,只能病卧床塌之時,侍奉祖母就成了他必盡的責任. 第二段寫朝廷多次封官於李密,而他以祖母卧床以辭,然詔書已下,催逼不斷.幾欲赴命,然祖母病情加劇,是以陷入兩難之境.作者表達出了自己兩難的斗爭,一面是盡孝道,一面是盡忠,孰舍孰留,依次擺開來好似讓皇上也來做個評判. 在第三段,李密筆鋒一轉,開始寫自己不矜名節,至微至陋,這實是指漢朝人才濟濟不缺李密一人.而「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臣」乃祖母唯一可依靠之人,「臣無祖母,亦無以至今日.」況且,「聖朝以孝治天下」,若棄祖母而去,天理難容. 最後一段中,作者表明了對皇朝的忠心,並非不想報效,而是有不得已之苦衷.且闡述了自己進退維谷的境地:祖母不得不守護,皇命不得不遵守,兩難之下,兩相對比,「陳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烏鴉尚知反哺,況乎人哉.若能侍奉祖母劉,密「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拳拳之心,溢於言表.怎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6. 《李密待奉祖母》譯文

【原文】晉李密,犍為人,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時年數歲,感戀彌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

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葯,必先嘗後進。

仕蜀為郎,蜀平,泰始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遂不應命。

上疏曰:「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私情區區,不敢棄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養劉氏之日短也。

烏鳥私情,乞願終養。」武帝矜而許之。

【譯述】西晉的李密,犍為人,父親早死,母親何氏改嫁。這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性情淳厚,戀母情深,思念成疾。

祖母劉氏親自撫養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敬聞名當時,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裡未曾脫衣。

為祖母端飯菜、端湯葯,他總要嘗過之後才讓祖母用。 他後來在蜀漢做郎官。

蜀中平定後,泰始初年,晉武帝委任他為太子洗馬。他因為祖母年高,無人奉養,沒有接受官職。

他上書武帝說:「我如果沒有祖母,也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沒有我,就不能安度晚年。

我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因為我的區區私情,我不敢離開祖母而遠行。 我今年四十四歲,祖母今年九十六歲,我為陛下效勞的時日還很長,可是我報恩於祖母的日子卻很短。

因奉養老人的私情,我請求皇上准許我為祖母養老送終。」武帝同情他,並同意了他的請求。

㈡ 李密的《陳情表》僅僅是為了盡孝嗎

李密的《陳情表》並不僅僅是為了盡孝,還有對已經亡國的蜀漢政權的思念之情和對司馬氏新政權的排斥心情在內,只是因為不敢表達出這種復雜的心情,就以盡孝為名拒絕司馬炎的任命詔書。

李密上這篇奏表後一年多,他的祖母去世,李密再無推脫之詞,於是應征為太子洗馬,兩年後辭官,後終老家中,公元287年去世,享年64歲。

㈢ <<陳情表>>中,李密是為自己找借口,還是真的孝

個人認為,這兩方面來原因都有源,既是借口,也是真孝。
首先李密這個人還是有骨氣的,但卻還是想要保住腦袋吧。司馬氏的天下得來名不正言不順,是以臣子篡上奪位的方式取得,所以有骨氣的讀書人,或者說一些不願在史書上留下一筆污點的人都是不願意出仕做官為司馬氏服務的。但是,皇帝老兒一再邀請你丫出來當官,一方面是給你面子,另一方面是給天下讀書人都出禮賢下士的樣子,好籠絡人心,你總不好直接拒絕吧,所以總得找個借口。司馬氏大講以孝治天下,好了,這正是李密的最佳借口。
再者,李密自身景況也應確如他自己所稱,自幼失怙,舅奪母志,是年邁的祖母一手將他帶大並培養成才,這其中的感激和眷戀之情自不待言,在文中也有很真摯的表達。而且,他所宣稱的這些內容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編造的,試想那些州牧人士哪有不會打探清楚向上匯報的?試想,以司馬家族的猜忌刻薄,殘暴好殺是不可能不對這些了解清楚的。
因此,首先應是真孝,然後才有了借口的可能。

㈣ 《陳情表》文言文

《陳情表》,西晉人李密所著,是他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章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暢達。下面是我整理,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原文

臣密言:臣以險釁(xìn),夙(sù)遭閔(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xíng)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mǐn)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shào)多疾病,九歲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xiǎn)兄弟;門衰祚(zuò)薄,晚有兒息。外無期(jī)功強(qiǎng)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tóng)。煢煢(qióng)孑(jie第二聲)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dai第四聲,通「待」,等到)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xiǎn)馬。猥(wěi)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bū)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dǔ);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jīn)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huàn)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zhuó),寵命優渥(wò),豈敢盤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gēng)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jīn)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shēng)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譯文

臣子 李密 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小時候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經過了四年,舅父逼母親改嫁。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從小喪父,便親自對我加以撫養。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還不會行走。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沒什麼兄弟,門庭衰微而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葯,從來就沒有停止侍奉而離開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後推舉臣下為孝廉,後任刺史榮又推舉臣下為優秀人才。臣下因為供奉贍養祖母的事無人承擔,辭謝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洗馬。像我這樣出身微賤地位卑下的人,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態度傲慢。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

我俯伏思量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養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重呢。況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擔任過郎官職務,本來就希望做官顯達,並不顧惜名聲節操。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提拔,恩寵優厚,怎敢猶豫不決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臣下我如果沒有祖母,就沒有今天的`樣子;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我們祖孫二人,互相依靠而維持生命,因此我的內心不願廢止奉養,遠離祖母。

臣下我現在的年齡四十四歲了,祖母現在的年齡九十六歲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長著呢,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夠准許我完成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願。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親眼目睹、內心明白,連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誠心,請允許我完成臣下一點小小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餘生。我活著應當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懷著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來使陛下知道這件事。

作者仕途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224—287年),西晉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人。晉初散文家。曾仕蜀漢,蜀亡後,晉武帝征他為太子洗(xiǎn)馬時,他寫了這篇表。

李密的祖父 李光 ,曾任朱提太守。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六個月就死了父親,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聞名。據《晉書。李密傳》說: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湯葯、必親自口嘗然後進獻。李密幼時體弱多病,甚好學,師事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氏傳》,以文學見長。年輕時,曾任蜀漢尚書郎。魏滅蜀後,征西將軍鄧艾敬慕他的才能,請他擔任主簿。李密以奉養年邁祖母為由,謝絕了鄧艾的聘請。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詔征密為太子洗(xiǎn)馬(官名,太子的老師)。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這時,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歲,年老多病。於是他向晉武帝上表,陳述家裡情況,說明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這就是著名的《陳情事表》,或稱《陳情表》。

《陳情表》辭語懇切,委婉動人。表到朝廷,晉武帝看了,為李密對祖母劉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動,贊嘆李密「不空有名也」。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嘉獎他孝敬長輩的誠心,賞賜奴婢二人,並指令所在郡縣,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文中的一些詞句如「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直至今天人們還經常引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在任溫縣(今河南溫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由於朝中無人推薦,最後只做了漢中太守,一年後因作詩抱怨得罪晉武帝,被罷官歸田。後病卒,終年六十四歲。

㈤ 李密上奏《陳情表》的結果是什麼他是否得以侍奉祖母

李密上奏《陳情表》之後的結果是,晉武帝同意李密回到家鄉去侍奉他的祖母,他的祖母去世之窗,他在家鄉守孝一年,後來又到洛陽任職。李密所寫的《陳情表》在後世有很高的評價,人們常說:讀李密的《陳情表》不流淚的人,就是不笑,當然這僅僅是一個說法,人們不會按照這樣的說法,來評判一個人是否孝順。《陳情表》這篇文章也是高中生必背的古文之一,出題的幾率也很大。

李密寫《陳情令》的原因有很多

李密寫《陳情令》那原因有很多,一個原因是:李密本人並不想要到晉朝擔任官職,他是蜀漢的舊臣,自然只認漢主劉禪一個君王;一個原因是:他的祖母已經有90多歲的高齡,燕霞她與他祖母的感情非常好,所以他並不想去擔任官職,害怕失去祖母相處;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大家也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由於晉朝剛剛建立,他對晉武晉的性格並非十分了解。當然,這僅僅是我們的一些猜測。

㈥ 李密在陳情表中表示如果皇帝准許自己終養祖母後定當報恩的語句是

李密在陳情表中表示如果皇帝准許自己終養祖母後定當報恩的語句是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李密的《陳情表》情真意切,在文章最後他希望皇帝能夠滿足他奉養祖母的心願,並用「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表示自己生死都要報答皇上的大恩。我活著應當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

陳情表

朝代:魏晉
作者:李密
原文: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譯文
臣李密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父親就棄我而死去。我四歲的時候,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的志向。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年幼喪父,便親自撫養。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不能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劉氏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葯,從來就沒有停止離開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舉臣為孝廉,後來又有名叫榮的刺史推舉臣為優秀人才。臣因為供奉贍養祖母的事無人承擔,辭謝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的侍從。我憑借卑微低賤的身份,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怠慢不敬。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縣的長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我很想奉旨為皇上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
我想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養育,況且我孤單凄苦的程度更為嚴重呢。況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擔任過郎官職務,本來就希望做官顯達,並不顧惜名聲節操。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提拔,恩寵優厚,怎敢猶豫不決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我如果沒有祖母,無法達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祖孫二人,互相依靠而維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廢止侍養祖母而遠離。
我現在的年齡四十四歲了,祖母現在的年齡九十六歲了,這樣看來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很長,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很短。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夠准許我完成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願。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天地神明,實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憐憫我的誠心,滿足我微不足道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餘生。我活著應當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我懷著像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來使陛下知道這件事。

閱讀全文

與李密陳情表中申訴了孝敬祖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湖區宗教機構養老 瀏覽:489
父母贈與孩子房子需要怎麼上稅 瀏覽:64
養老院小視頻怎麼拍 瀏覽:606
崑山社保交幾年退休 瀏覽:314
60歲高壓150是否需要喝降壓葯 瀏覽:706
馬群的銀城郡頤老年公寓 瀏覽:836
養老保險每年能交多少錢 瀏覽:796
年輕人沒有錢怎麼養老 瀏覽:862
重陽節敬老院里好熱鬧 瀏覽:52
石河街道敬老院 瀏覽:506
養老院招收什麼人 瀏覽:49
重慶西站到長壽怎麼坐公交車 瀏覽:850
普通人怎麼吃比較養生 瀏覽:708
續費養老保險要帶什麼 瀏覽:931
全身體檢體檢什麼項目 瀏覽:438
抗疫典型孝順 瀏覽:890
人不在了養老金 瀏覽:703
60歲的老人心悶心疼 瀏覽:937
職工養老保險提供哪些保障 瀏覽:698
青少年如何減少與父母發生沖突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