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學生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讓他們感覺到你天天在長大就足以使他們欣慰,慢慢學會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包括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開始慢慢學會規劃!
② 金華孝順中學的具體地址在哪
在鞋塘,你往鞋塘加油站對面那條路直走到交叉路口就看到了。(不是杭金衢高速路口的那個加油站喔。)
③ 中學生孝敬父母的事例
孝敬父母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從小就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幾乎一月才回家兩次,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為弟弟妹妹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次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因為,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對父母真正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雖然我們為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與感恩。定會被我們的感恩行為所感動。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
④ 金華市孝順高級中學的學校簡介
孝順高級中學,是一所普通中學。位於金華鞋塘鎮,人文歷史悠久,市場熱鬧繁榮。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寧靜清幽,歷來是學子求學的好場所。
建校50年來,孝順中學走過了曲折坎坷的風雨征程,走過了如詩如歌的創業年華。1970年始招高中班,1987年普高、職高綜合辦學,自2013年開始轉為純普高招生。現任校長:李為群 書記盛素明 。
⑤ 找有關中學生孝敬父母的事跡
6月7日,高考第一天。等兒子張曉為自己穿好衣服,洗完臉,把自個兒挪到床邊坐好,曹雪紅目送兒子離開,開始「胡思亂想」。
兒子的考試結果怎麼樣,尚不知曉。可一旦兒子考上了,「那可怎麼辦?我不能再讓兒子背著我去上學,我不能再成為兒子的累贅。」
曹雪紅越想越自責:我沒有盡到一點兒母親的責任,相反拖累了孩子14年。兒子的童年被我剝奪了,少年時代也被我剝奪了,我不能再剝奪兒子的青年時代!
淚如雨下,曹雪紅用完全變形的手艱難地拽過一張卷紙,低頭擦拭淚水。
抬起頭,曹雪紅說出自己的心願:「陰歷八月十五,是我兒18歲生日,我想為他做最後一件事,在很大的范圍內告訴我兒:媽對不起你!」
「我再大,我還是你兒」
考場內的張曉無從知曉母親的心思,但他對母親的惦記一時一刻也沒有放下。考試當天中午,他還是沒有聽從母親的囑咐,滿頭大汗地跑了回來,為母親接尿、遞水。
張曉不言,但有書信為證:「因家中發生不幸,我親愛的爸爸離開了我們。那是1993年的事了,那時我才4歲。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媽媽由於悲痛病倒了。住院命保住了,可留下了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可惡的病魔奪走了媽媽的自由權……」
10歲的張曉第一次寫信向別人求救,也是最後一次。
爸爸因車禍去世後,不出一月,母親高燒不退,七八天說不出話來,千方百計保住性命,從此生活卻無法自理。
住院兩個多月,家中的積蓄全部花完,還欠下了外債。不得已,外公外婆將張曉母子從內蒙古額濟納旗接回了甘肅平涼老家,借住在親戚家。可時間不長,他們就成了親戚眼中的包袱。一輛破舊的手推車將母子倆拉出了親戚家。眼看要流落街頭,好心的大媽騰出自家看守菜地、不足3平方米的小草房,供二人棲身。
兩年光景,他們又被清出搖搖欲墜的草房,租住在另一家四處透風、不足5平方米的伙房內。6年後再次搬家,擠進稍為寬敞的磚房。房東看他們可憐,將房租由50元降到20元。這樣,他們一樣也承受不起,在社區的幫助下,又是兩次搬家。
筆記本上,張曉寫下激勵自己的話語:「真正的強者,不是流淚的人,而是含淚奔跑的人。」
14年,張曉含淚奔跑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付出。
常年卧床的母親,剛開始尚能挪動,攙扶著可以自己上廁所。隨後病情越來越重,她一度大小便失禁。張曉每天都要幫母親穿衣、洗臉、刷牙、梳頭,時間稍長,要洗腳、洗澡、剪指甲。生火,做飯,洗衣服,也都是他的事。
曹雪紅記得,兒子四五歲時,開始學著煮飯。面條做不了,就煮粥吃。鍋台高,夠不著,踩著小凳,趴在鍋台上。時不時被沸出的米湯燙傷小胳膊。
上了小學,張曉就開始連揉帶搓地洗衣服。張曉總是讓媽媽穿得乾乾凈凈。
兒子一天天長成了大小伙兒,曹雪紅感到多有不便,不再讓兒子給自己擦洗全身,這讓張曉著了急,常年卧床容易生褥瘡,不洗不行。長大的兒子反過來勸說媽媽:「我再大,就算把媳婦娶了,娃生了,我還是你兒。」
身處青春期的張曉不是沒有一點心理障礙,可他不止一次地在內心告訴自己:「那是我的母親,我為她做什麼都是應該的。」
「我是娘的全部,娘痛苦我就不幸福。」熟悉曹雪紅母子的寶塔社區主任李萍說,張曉活生生地演繹了《寶蓮燈》里母子倆的患難真情。
「我有一口飯吃,就不會讓娘餓著」
「母親是我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如果沒有母親,我奮斗下去還有什麼意義?」每當別人誇獎自己孝順,張曉總這樣說。
「久病床前無孝子。」常有人驚嘆張曉的14年是如何堅守下來的?
張曉卻說:「這都是生活中的常事、瑣事。我沒有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雖然生活艱辛,但張曉很少哭。「眼淚能侵蝕人的脊樑,讓你直不起腰。」張曉總把腰板挺得直直的。
不願過多的提起過去,但對於最為艱難的日子,張曉刻骨銘心。那是2000年前。母子倆靠拾別人的菜葉子糊口。沒有面吃,就吃拾來的菜,沒鹽、沒醋,白水煮菜,時間稍長,肚子脹得受不了,娘倆兒口吐綠水。
「我只要有一口飯吃,就不會讓我娘餓著。」張曉自小倔強。鄰居送他一個饅頭,他要留給母親。別人給的好吃的,他總能找出自己不喜歡吃的理由,讓給母親吃。
5歲直到高中,張曉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撿柴火。一個風雪交加的冬日,張曉外出撿柴。天黑下來,仍不見兒子的蹤影,曹雪紅拄著拐棍踉踉蹌蹌挪到路口等待,只見兒子吃力地將一大捆柴火往回拖。將兒子摟入懷中,曹雪紅失聲痛哭。
苦難沒有壓倒張曉。小學階段的張曉,年年是學校的「三好學生」。進入初中、高中,學習也不曾落下。臨近高考,還是班上的十一二名。
張曉打小懂事,知道保護母親,不給母親添麻煩。
最初住在菜園子的草房,狹小的空間容不下兩個人同時站立。冬日的風時常把木條拼起的「門板」掀翻。年僅四五歲的張曉用小鏟子在地上挖個坑,再找來木棍將門板死死頂住。
從菜園子搬出後,家中一度分文沒有,房東又催要房租。沒法子,曹雪紅忍痛賣掉丈夫生前留下的一條毛毯和自己結婚時一幅床罩、一對枕巾。
生活依舊難以維計。因為欠交幾十元房租、電費,房東掐了他們的電。悲憤交加,曹雪紅決定外出乞討。
拄著拐杖,在兒子的攙扶下,曹雪紅爬上長途汽車去了西安。可真坐在了西安的街頭,她怎麼也張不開嘴,伸不出手。一連3天,沒要到一分錢,也沒吃上一口飯。狠狠心,母子倆花3.5元買了一碗面。可娘倆你讓我,我讓你,誰也不先動筷子。
回到平涼,在好心人的指點下,張曉給時任甘肅平涼武警8670部隊政委的劉春灝寫了一封求救信。
很快,劉政委來到張曉家,送來米、面和慰問金,幫他們渡過了難關。此後多年,劉政委和部隊官兵將張曉一家列入重點幫扶對象,一直關心著張曉的成長,有物質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在張曉幼小的心靈里,軍人的堅強和勇往直前,深深地感染了他。
每位好心人的幫助,都被曹雪紅記入自家《恩人簿》。曹雪紅時常拿這些教育張曉,教育他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
「我也有想放棄生命的時候」
「總有同齡人問我:這么苦,這么累,你就沒有郁悶、痛苦、扛不住的時候嗎?」張曉坦言:「我也有郁悶、痛苦,甚至想放棄生命的時候……」
記得一天晚自習後,推著自行車趕往家中,腳步越來越沉重,10多年的艱辛一幕幕湧上心頭,越想越煩躁,張曉索性把自行車撇在了路邊。
天開始打雷,雨傾盆而下。張曉跪在馬路上放聲大哭:「蒼天啊,你咋就這么殘酷。」
此時,一道刺眼的閃電擊到一棵大樹上,樹著火。那一刻,張曉的腦子里突然閃過「鳳凰涅 ,浴火重生」的念頭,精神為之一振。
平時,脾氣不好的母親少不了嘮叨,打罵也是有的。理解母親的病痛,張曉總是默默地忍著,要麼轉身忙自己的事情,從不當母親的面發脾氣,也不訴苦。
可2007年春節的前一天,張曉感到自己再也挺不住了,甚至想到了放棄生命。
年關將至,屋外的鞭炮聲不斷,張曉心亂如麻。房東一遍遍催要房租,學校的110元補課費遲遲沒有著落,高考又要臨近,真不知會怎樣。他鼓足勇氣向母親要錢時,又招來心煩的母親一頓責罵……
左思右想,「撲通」一聲,張曉面向病床上的母親跪倒在地,他覺得再也挺不住了,「媽,你不孝的兒子,先走一步……」
張曉沒命地磕頭,邊磕邊訴說:「媽呀,做兒的沒能力,我本想掙錢給您看病,給您買好衣服,可如今一座座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再也背不動了。饒恕你不孝的兒吧,我不想再做任何沒有意義的努力了……」
這是張曉第一次有了輕生的念頭,也是第一次向母親訴苦。病床上的曹雪紅心如刀絞,哽咽難語:「兒呀,媽多少次都有這樣的想法了,只是撂不下你啊……」
「媽呀,我也是放不下您啊……」
哭訴讓張曉漸漸地冷靜了下來。悄聲直起腰,擦乾眼淚,他走進廚房,他為母親做了一頓特別的年夜飯。
回首往事,張曉淚流滿面。可他不後悔,苦難的生活、好心人的幫助,以及母親樸素的教誨,讓自己學會了堅強。
班主任老師劉建軍稱贊張曉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對母親的孝行、對母愛的感悟,能凈化人的靈魂。以我的閱歷,沒有人能比。」
70多歲的鄰居大媽,感慨自己活了那麼大的歲數,沒見過張曉這樣的孩子。
自從一次志願服務活動中認識了張曉,團平涼市委就默默地呵護著張曉。高考前,為讓張曉有一個平靜的學習環境,團市委設立專門的救助基金,把許多好心人的慰問擋了下來,個別媒體的采訪也推到高考之後。前不久,張曉獲得了甘肅省五四青年獎章,團市委把喜訊也留在了他高考之後。
團平涼市委決定在全市66萬名青少年中發起向張曉學習的行動。
這兩天,高考後的許多同學在忙著填報志願。而成績不錯的張曉,想的不是上哪所大學,而是如何不去上大學:「上大學,母親怎麼辦?我又需要好心人的資助。他們給予我的太多了,我不能再接受他們的幫助。我這么大了,應該自己照顧母親,支撐起這個家。」
張曉一心想的是參軍,之後在部隊考軍校,「這樣我可以把別人的幫助降到最低,在部隊上軍校,盡早為社會作貢獻。」(記者 狄多華 實習生 張鵬)
采訪手記:有擔當方能頂天立地
在平涼,談及張曉,記者聽到最多的字眼是「大孝」。有人感嘆:「一天兩天的孝叫小孝,長年累月的孝就是大孝。」
一個不滿18周歲的男孩,用自己14年的行動實踐著「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孝敬、堅強、樂觀」,張曉身上這些可貴的品質恰恰是不少同齡人所缺失的,甚至是一些成年人難以做到的。
「80後」、「90後」的孩子,個個是父母掌上明珠。天長日久,許多孩子把父母的付出視作理所應當,不懂得感恩、回報。而張曉卻把照料母親視作理所應當。
張曉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苦難的生活,好心人的幫助,加上母親樸素的教育,讓他始終在心智健康地成長,而不是自暴自棄,走向社會的對立面。
張曉面對苦難自立自強,勇於擔當。僅僅以母子感情去理解他尚不全面,這中間還有責任感。一個熱愛母親的人,必然會擔當更多。有所擔當,方能頂天立地。將來有一天,張曉會明白,他是母親的全部。而母親是他生活的極重要一部分,卻不是他的全部。
⑥ 現任孝順中學校長簡介
很榮幸能為你解答!
2012年金華中考學校:金華一中588-583 金華外國語學專校 金華二中583-578 金華芙蓉外屬國語學校 湯溪中學577-572 艾青中學572-568 金華八中567-557 金華六中556-540 賓虹中學550-532 江南中學488 孝順中學488、羅埠中學488、曙光中學、金華第三職業中學 金華女子職業中學
熱衷於為網友服務的我為你解答!
⑦ 請你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就中學生如何盡孝提出具體建議
一、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二、力所能及地幫父母干一些家務活。三、經常與父母交流,拉拉家常;父母下班回家後給父母按按摩,幫他們消除疲勞,記住父母的生日,送上祝福。「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歷史上曾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功用。時至今日,我們提倡孝道仍不過時,孝道對於我們中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培養中學生的責任感、是非感,促進家庭幸福,完善中學生的人際關系有重大意義,我們一定要重視。
⑧ 金華的孝順中學、曹宅中學、江南中學哪個好
孝順中學比較好,是一所省級重點中學。
1、教學設施齊全
電腦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醫務室,以及職業實習基地一應俱全,體育設施齊備,運動場正在擴大拓展。
2、學校學風好
根據綜合性中學特點,因地制宜提出了「求是務實,普職並舉,相互滲透,全面提高」和「提高高考升學率,爭取人人能成才」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德育為先,重視素質教學,嚴格管理,獎罰分明,師生勤教苦學,教育成績不斷提高。
3、交通便利
學校坐落在金華雙尖山南麓威靈峰下,地處金東義西,距金華、義烏均為24公里,正好是金義大都市的中心、核心區域。杭金衢高速、甬金高速、03省道、金山大道、金義快速通道在這里互為貫通,交通便利快捷。
4、教學理念先進
學校作為市東部地區的一所普通高中,承載著金華父老鄉親與金東義西百姓的深切期望,是金義都市新區教育的戰略高地,學校力求通過省二級特色示範高中的創建,整合金東義西教育,探索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教育發展模式,豐富現代教育改革內涵。全力打造一所「生態校園、魅力校園、人文校園、活力校園」。
5、教學成果顯著
建校以來,學校已培養初中畢業生4023人;高中畢業生5000人;職高畢業生2000人;各類培訓班培訓學員600人,共計萬餘人。
⑨ 金華市孝順高級中學的介紹
金華市孝順高級中學創辦於1958年8月,是一所省級重點中學。學校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坐落在金華雙尖山南麓威靈峰下,地處金東義西,距金華、義烏均為24公里,正好是金義大都市的中心、核心區域。杭金衢高速、甬金高速、03省道、金山大道、金義快速通道在這里互為貫通,交通便利快捷,區位條件優越。校園環境優美,素有「遠望公園式、近觀花園式」之美稱。這里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這里文化積淀厚實,經濟發展迅速。新的開發機遇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發展,崇尚教育,開拓創新,呈現勃勃生機。學校秉承「敦品、勵學、奮發、進取」的校訓,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學校確立「內強管理、外塑形象、深化改革、共創輝煌」十六字辦學理念,不斷豐富和充實「教好書,育好人,鑄師魂」和「做好人,讀好書,成大事」的內涵。通過「抓好常規,抓嚴細節,抓實過程」著力形成 「求真、至善,盡美、和諧」的校風,「愛生、敬業、嚴謹、創新」的教風,「勤學、好問、慎思、篤行|」的學風以及「科學、民主、尊重、期望」的領導作風。我校作為市東部地區的一所普通高中,承載著金華父老鄉親與金東義西百姓的深切期望,是金義都市新區教育的戰略高地,學校力求通過省二級特色示範高中的創建,整合金東義西教育,探索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教育發展模式,豐富現代教育改革內涵。全力打造一所「生態校園、魅力校園、人文校園、活力校園」。
⑩ 孝順中學在金華排第幾
孝順中學在金華排第23。
金華市孝順高級中學創辦於1958年8月,是一所省級重點中學。學校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坐落在金華雙尖山南麓威靈峰下,地處金東義西,距金華、義烏均為24公里,正好是金義大都市的中心、核心區域。
學校作為市東部地區的一所普通高中,承載著金華父老鄉親與金東義西百姓的深切期望,是金義都市新區教育的戰略高地。
學校力求通過省二級特色示範高中的創建,整合金東義西教育,探索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教育發展模式,豐富現代教育改革內涵。全力打造一所「生態校園、魅力校園、人文校園、活力校園」。
學校佔地60餘畝,建築面積12617平方米,新建的教學大樓和學生公寓別致壯觀,電腦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醫務室,以及職業實習基地一應俱全,體育設施齊備,運動場正在擴大拓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孝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