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5歲大姐的自述:不管兒女多孝順,都不要跟他們一起住,這是為何
生活習慣不一樣。老一輩的生活習慣跟年輕人的是有很大差別的,往往誰都理解不了誰。
Ⅱ 我真的不如姐姐嗎每次聽人這么說就好傷心。
本人女,94年生,江蘇某小縣城農村人,家裡還有一個大兩歲的姐姐,倆人如今都還在上學,大姐今年研究生畢業。因為孩子多的原因,家裡小時候比較窮,現在好一點了。如今父親在外工作,母親一人在家生活。
大姐一直是家裡最孝順的,也是比較傳統的那種好女生,讀書的時候成績一般,沒什麼興趣愛好,勤工儉學型的。比較努力,節約,雖然性子躁,但是那種什麼事情都會和媽媽說的人,和媽媽比較親。目標是做老師,由於讀書的城市一直離家近,她也是最常回家的人。常常給媽媽買些東西。我和家裡親戚也都認可她很孝順,媽媽也在我面前說她心最好,我不如她。我比較玻璃心,聽起來還是很傷心的。
我從小就屬於所謂的優等生,做班長,考第一,可我從小骨子裡又是很內向的人,就是什麼話都放在心裡,因此從小就和爸媽不親,什麼話也不願意不習慣和他們分享,再加上我成績好,學生活動做的多,上的學校也比較好一點,周圍的人家庭條件都好於我,還有很多特別有錢的人,見得世面基本超過大姐和弟弟。
以前還會自卑,現在見得多了,也逐漸習慣了,並且逐漸拋棄了家庭原有的一定要省吃儉用的生活觀,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比如嚮往旅遊,吃喝玩樂這些。但我也不是向家裡要錢的,爸媽給我們的生活費每月都是一樣的。大姐一直就是最喜歡找兼職掙錢補貼家用的。我也做過一些家教之類的,掙得錢也會常常給家裡買東西,給爸媽買些吃的,就是不如大姐多。剩下的錢我會補貼自己的生活。也會存一些。
Ⅲ 我媽說我不是好人,和我大姐一樣,我姐都聯合孝順,讓我死,我想爭口氣看自己子孫能不能勝過他
遇事別怨恨別人,要先檢查自己。
媽媽不需要你多少錢財,只希望你能給她親情,讓她開心。
你不惹媽媽生氣,就是最好的孝順。
媽媽的生養之恩重如泰山,一輩子都報答不完,你怎能仇恨媽媽呢?
自己家人,都是親人。努力盡好自己應盡的義務,用心體會家人的關愛,學會關愛家人,你就會一生過得幸福快樂!
Ⅳ 大姐條件好點,對弟妹經濟付出也多。家庭子女氛圍也很好。也各盡所能
首先,這是你們的家事,別人的看法撇開不談,也沒必要在意。既然你父親漠視大姐的好,那麼就咨詢他的意見,搬離大姐家不再由大姐照顧他願意嗎?如果他願意,那麼這就是你父親自己的選擇,以後再怎麼樣也怨不得你們子女。當然,得和你大姐商量過,她應該不會太難過,畢竟照顧老人也很操勞的,這樣反而能輕松很多了。
Ⅳ 父親大姐散文
丁酉冬月十二日,睡眼朦朧,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響起,妻心急火燎地回復說"……我馬上回……」,機械驚悚的我已穿戴完畢,我警覺到,老爸(岳父)這次十之八九崩傾不治,一路轟油,一路蒙暈口乾,腿腳麻木,百邁之驅,清早時分趕回家中,父親真的走了,撫父腳踝,體溫猶在。
妻淚眼磅砣,癱軟不支。怎麼辦?痛定之餘,要不要給地球的另一端,給剛剛遠赴美國,時差還沒倒過來的大姐打電話?!我糾結地拿起手機在微信上給大姐發了"老爸病危,請考慮盡快趕回」十一個字」。
大姐當表,全家謹效,二十多年前,年逾花甲的父母就隨大姐身邊,住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大姐家中,那時候大姐也不寬裕,剛剛買了房子,還得供養子女上學,勞碌冗雜的事情需要大姐去處理,經常是櫛風沐雨,日沉星起。可是孝順的大姐總是在百忙之餘想方設法一定要帶他們外出點母親最喜歡的內蒙"羊蠍子",品父親最鍾情的「太熟悉」家常菜,母親有糖尿病,在北京大姐尋醫問葯,當時或尚未有打胰島素治療的先例,大姐勇於擔當,敢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為母親治病打開了通道,讓母親的`生命得以延續並渡過了幸福晚年。
冬暖夏涼,添衣置被,金銀手飾,營養補品,讓父母親別人有的,他們有,別人沒有的,二老仍然有。多年來,父親從不缺錢花,細心的大姐以老父的名字在就近銀行開了戶,辦了儲蓄卡,常常給了老人現金後,又為他在卡上充足了錢,讓老人的生活有了質量,無了憂患,添了滿滿的幸福。
父親耋髦之年,已在姐家幸福地安渡了一生近四分之一的時間,人生又有幾個四分之一?誰人又能在桑榆之晚有孝順的女兒陪伴呵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車來入座,酒來品茗。出庭堂走四方,尋祖歸根,情愫瞭然。
二00七年初春,大姐不顧家事重重,為了了卻父親認祖歸宗的一生的心願,費盡周折,歷盡勞頓,從山西到北京,從北京到山東,走一路問一路,推開張家門,詢問李家嬸,萬般辛苦,大海撈針,感上蒼,動千情,終於找到了父親的那縷根,那宗情一一山東德州夏津縣大張庄村。少老一門,擁簇痛哭,喜見親人,父當心安,葉落歸根!
當年,孝女大姐又暖心疼父,趁著父親腿腳靈便的時光,陪著老人一逛就是上海,杭州,青島,三亞等十餘省市。
善舉不盡,孝親難贅,大姐為尊,姊妹當敬。父親二十多年的每個生日,大姐從不敢怠慢戓忘卻一次,每年生日時,大姐,姐夫攜全家總要訂最好的酒席,點父親最愛吃的飯菜,切最飄亮的蛋糕,送父親最好的禮物,給父親很大的紅包。子女孝順,父不枉生,駕鶴仙歸,家風永承。大姐如母,母儀全家,當舉賢能,誰又不尊?!
Ⅵ 大姐伺候了我的母親,我們怎麼說感謝的話,行動我已有就是請她吃飯時就是不知道怎麼說感謝的話
大姐付出了很多,伺候了母親。你可以有感而發表達對大姐的感激。比如:大姐,你對媽媽的付出,都看在眼裡,真的很感動。感謝有你。
Ⅶ 生如夏花:懷念我最親爰的大姐
我最親愛的大姐離開這個世界整整10年了。那一次,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無情的奪走了她鮮活的生命!
猝不及防的悲傷,猶如晴天霹靂,使我們全家人都陷入悲痛與絕望的深淵……我怎麼可能相信?我那個笑容明媚的大姐、那個父母眼中最孝順的女兒、那個被婆家公認為好媳婦的姐姐,怎麼就這樣突然間,說沒就沒了呢?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能預測到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呢?
在經歷了多年撕心裂肺的痛楚後,我才漸漸冷靜下來。人已逝,再多的悲傷也喚不回己逝的生命。追憶,也許是對故去的親人最好的紀念。
都說,長姐如母,這在我們家表現得尤其突出。確切的說,大姐在我們家的地位有時甚至都超出了母親。我那脾氣不好的哥哥,連我父母都對他無可奈何。但唯獨面對大姐,他卻服服貼貼、言聽計從,溫順得像小綿羊。我想,這也許就是典型的「柔能克剛」吧。
大姐名字叫「靜」,被大家公認為人如其名。 「靜」字在詩歌中是升華心境的一種境界。寂靜、平靜 、靜謐……而我大姐給人的那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和「靜」字更是有著莫種奇妙的契合。
她的笑容和說話聲音一樣親切、溫暖……,而孝順、勤勞、善良、朴實更是成為她的性格標簽。這是我能想到的對她最貼切的形容。
大姐很喜歡唱歌。她哼唱時,那表情中滿滿的都是陶醉。她不僅走路時哼唱,甚至和面時、擀麵條時、我看她連洗衣服時都是哼唱著的。那狀態,儼然一隻快樂的百靈鳥。
她當時唱得最多的是《知音》的主題曲:「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還有《小花》中的「妹妹找哥淚花流…」《帶手銬的旅客〉主題曲「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
姐姐有一個用紅綢布做封皮的筆記本,我當時很好奇。於是有一次,趁著大姐不注意時跑過去偷偷翻看,一打開,好多用不同顏色的紙剪成的丨鞋底樣兒、鞋幫樣兒從裡面掉了下來。我繼續翻,才看到裡面抄了很多的歌詞,原來都是姐姐平時唱的電影插曲。
這一翻,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姐寫的字從整體看來,全都帶著一個撇。所以有一次,媽媽把我姐姐和哥哥三個人寫的字,很形象的比喻了出來:
「你大姐寫的字就像一個人站在那裡伸著一條腿;二姐的字工工整整像四方塊,像一個人規規距距站在那裡;而我哥的字呢,就像一個同時伸著胳膊和腿的人,四仰八叉的,整個就是一刺包子!」
媽媽說這話時,我們一家人都笑得特別開心,我更是跑到媽媽懷里直喊肚子疼。
我那時候正在上小學,大概寫的字還沒什麼特徵,所以媽媽居然沒有提起我。
大姐一有空就坐在床沿邊做鞋幫、納鞋底。我爸爸、媽媽穿的棉鞋、棉衣、棉褲也都是大姐做的。說實話,她在針線活方面比我媽媽更勝一籌。
因為在農村,做老大的往往會擔負起父母的角色。
偶爾有一次,我和一位在家中也是老大的同學聊天,跟她說起我大姐在家中有三個「最」:幹活最多、挨打最多、但也是最孝順的。她驚奇的說,這三條和她完全一樣。所以我就納悶:為什麼每個做老大的都是這種待遇?
從我記事起,我們村有兩口地下井,家裡的用水都是大姐挑著鐵桶去打的,那一對又大又沉的鐵桶,空著拎起來都感覺很重。而水井的周圍又沒有防護的井沿,伸頭一看都會嚇得冒冷汗。而姐姐還要從裡面拎一桶水上來,就這樣兩個水桶挑在肩膀上左右來回換著回到家。
大姐是個超級愛美的人,她有三個特點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愛燙頭、愛買高跟鞋、愛照相。但是我媽卻一直對燙頭和高跟鞋深惡痛絕!認為那是流氓行為。
有一次,我見大姐從外面趕集回來,頂著一頭卷卷的燙發。那洋溢著一臉興奮的表情中,卻又隱隱的透露著一絲不安……
果然,媽媽一回來就發現了她的「秘密」,大姐擔心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媽媽勃然大怒,把房門「砰」的從裡面一關!於是呵斥聲、哭泣聲、求饒聲在裡面不斷上演著………這時,門外二姐、哥哥和我無助的矗立在那裡,大姐的哭聲刺痛了我們的心…………
過了許久,房門「吱呀」一聲被打開了,只見大姐抽泣著從裡面走了出來,一臉的哀傷,兩隻眼睛又紅又腫、那燙過的頭發亂糟糟的……二姐趕緊迎上去和大姐抱在一起,兩個人哭成一團……
我們總是習慣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但是卻又偏偏把自己最壞的一面,留給自己的家人:末了,再補上一句:「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可否認,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一旦發現孩子違背了我們的言行,就恨鐵不成鋼!「愛之深、痛之切」也由此產生。
但是一個人的成長,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如今,我也有了孩子,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如果說,世上有一種愛是無條件的的包容。我想,那一定是孩子對父母的愛。他們總是一如既往的依戀著父母。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全盤接受。
孩子,永遠比想像中更愛我們。
後來,姐姐出嫁了。那段日子,我們全家人都陷入了憂傷與無奈中。哥哥更是躲在角落裡嚎啕大哭!問他怎麼了?半天才抽泣著說一聲:我捨不得俺大姐!
可是,女孩子大了就要出嫁,這是生活的常態。時代,不就是在這樣一個個的的小別離中向前發展的嗎?
而出嫁,是每個有女兒的家庭中必須要經歷的小別離。
可是,那一場慘烈的車禍、卻是一場意外的大別離。災難的發生從來就是這么決絕,叫人悴不及防!無論你是否接受?你都得獨自一個人躲在黑暗的角落裡,默默地舔㖔自己的傷口……
大姐的這一生,都一直在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與溫暖呵護著家人。她的存在,就像夏季的花朵那般絢爛奪目,然後在陽光最飽滿的季節里綻放,直到最後奉獻出年輕的生命,也是為了自己的家人……
生如夏花
劉堯
有好幾個夜晚,我在夢中見到大姐,她的笑容依然如往昔般燦爛、明媚。那一刻,我都幸福得不願意醒來,在半睡半醒中貪婪的回味著夢中的情景………
可是,即使在夢中,我明明已經真真實實看到她那溫暖的笑臉了!可為什麼我的心,依然隱隱作痛?
因為我終究明白:大姐,再也回不來了………【文/趙艷】
猝不及防的悲傷,猶如晴天霹靂,使我們全家人都陷入悲痛與絕望的深淵……我怎麼可能相信?我那個笑容明媚的大姐、那個父母眼中最孝順的女兒、那個被婆家公認為好媳婦的姐姐,怎麼就這樣突然間,說沒就沒了呢?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能預測到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呢?
在經歷了多年撕心裂肺的痛楚後,我才漸漸冷靜下來。人已逝,再多的悲傷也喚不回己逝的生命。追憶,也許是對故去的親人最好的紀念。
都說,長姐如母,這在我們家表現得尤其突出。確切的說,大姐在我們家的地位有時甚至都超出了母親。我那脾氣不好的哥哥,連我父母都對他無可奈何。但唯獨面對大姐,他卻服服貼貼、言聽計從,溫順得像小綿羊。我想,這也許就是典型的「柔能克剛」吧。
大姐名字叫「靜」,被大家公認為人如其名。 「靜」字在詩歌中是升華心境的一種境界。寂靜、平靜 、靜謐……而我大姐給人的那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和「靜」字更是有著莫種奇妙的契合。
她的笑容和說話聲音一樣親切、溫暖……,而孝順、勤勞、善良、朴實更是成為她的性格標簽。這是我能想到的對她最貼切的形容。
大姐很喜歡唱歌。她哼唱時,那表情中滿滿的都是陶醉。她不僅走路時哼唱,甚至和面時、擀麵條時、我看她連洗衣服時都是哼唱著的。那狀態,儼然一隻快樂的百靈鳥。
知音
純音樂
她當時唱得最多的是《知音》的主題曲:「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還有《小花》中的「妹妹找哥淚花流…」《帶手銬的旅客〉主題曲「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
妹妹找哥淚花流
純音樂
姐姐有一個用紅綢布做封皮的筆記本,我當時很好奇。於是有一次,趁著大姐不注意時跑過去偷偷翻看,一打開,好多用不同顏色的紙剪成的丨鞋底樣兒、鞋幫樣兒從裡面掉了下來。我繼續翻,才看到裡面抄了很多的歌詞,原來都是姐姐平時唱的電影插曲。
這一翻,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姐寫的字從整體看來,全都帶著一個撇。所以有一次,媽媽把我姐姐和哥哥三個人寫的字,很形象的比喻了出來:
「你大姐寫的字就像一個人站在那裡伸著一條腿;二姐的字工工整整像四方塊,像一個人規規距距站在那裡;而我哥的字呢,就像一個同時伸著胳膊和腿的人,四仰八叉的,整個就是一刺包子!」
媽媽說這話時,我們一家人都笑得特別開心,我更是跑到媽媽懷里直喊肚子疼。
我那時候正在上小學,大概寫的字還沒什麼特徵,所以媽媽居然沒有提起我。
大姐一有空就坐在床沿邊做鞋幫、納鞋底。我爸爸、媽媽穿的棉鞋、棉衣、棉褲也都是大姐做的。說實話,她在針線活方面比我媽媽更勝一籌。
因為在農村,做老大的往往會擔負起父母的角色。
偶爾有一次,我和一位在家中也是老大的同學聊天,跟她說起我大姐在家中有三個「最」:幹活最多、挨打最多、但也是最孝順的。她驚奇的說,這三條和她完全一樣。所以我就納悶:為什麼每個做老大的都是這種待遇?
從我記事起,我們村有兩口地下井,家裡的用水都是大姐挑著鐵桶去打的,那一對又大又沉的鐵桶,空著拎起來都感覺很重。而水井的周圍又沒有防護的井沿,伸頭一看都會嚇得冒冷汗。而姐姐還要從裡面拎一桶水上來,就這樣兩個水桶挑在肩膀上左右來回換著回到家。
大姐是個超級愛美的人,她有三個特點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愛燙頭、愛買高跟鞋、愛照相。但是我媽卻一直對燙頭和高跟鞋深惡痛絕!認為那是流氓行為。
有一次,我見大姐從外面趕集回來,頂著一頭卷卷的燙發。那洋溢著一臉興奮的表情中,卻又隱隱的透露著一絲不安……
果然,媽媽一回來就發現了她的「秘密」,大姐擔心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媽媽勃然大怒,把房門「砰」的從裡面一關!於是呵斥聲、哭泣聲、求饒聲在裡面不斷上演著………這時,門外二姐、哥哥和我無助的矗立在那裡,大姐的哭聲刺痛了我們的心…………
過了許久,房門「吱呀」一聲被打開了,只見大姐抽泣著從裡面走了出來,一臉的哀傷,兩隻眼睛又紅又腫、那燙過的頭發亂糟糟的……二姐趕緊迎上去和大姐抱在一起,兩個人哭成一團……
我們總是習慣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但是卻又偏偏把自己最壞的一面,留給自己的家人:末了,再補上一句:「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可否認,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一旦發現孩子違背了我們的言行,就恨鐵不成鋼!「愛之深、痛之切」也由此產生。
但是一個人的成長,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如今,我也有了孩子,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如果說,世上有一種愛是無條件的的包容。我想,那一定是孩子對父母的愛。他們總是一如既往的依戀著父母。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全盤接受。
孩子,永遠比想像中更愛我們。
後來,姐姐出嫁了。那段日子,我們全家人都陷入了憂傷與無奈中。哥哥更是躲在角落裡嚎啕大哭!問他怎麼了?半天才抽泣著說一聲:我捨不得俺大姐!
可是,女孩子大了就要出嫁,這是生活的常態。時代,不就是在這樣一個個的的小別離中向前發展的嗎?
而出嫁,是每個有女兒的家庭中必須要經歷的小別離。
可是,那一場慘烈的車禍、卻是一場意外的大別離。災難的發生從來就是這么決絕,叫人悴不及防!無論你是否接受?你都得獨自一個人躲在黑暗的角落裡,默默地舔㖔自己的傷口……
大姐的這一生,都一直在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與溫暖呵護著家人。她的存在,就像夏季的花朵那般絢爛奪目,然後在陽光最飽滿的季節里綻放,直到最後奉獻出年輕的生命,也是為了自己的家人……
生如夏花
劉堯
有好幾個夜晚,我在夢中見到大姐,她的笑容依然如往昔般燦爛、明媚。那一刻,我都幸福得不願意醒來,在半睡半醒中貪婪的回味著夢中的情景………
可是,即使在夢中,我明明已經真真實實看到她那溫暖的笑臉了!可為什麼我的心,依然隱隱作痛?
因為我終究明白:大姐,再也回不來了………【文/趙艷】
Ⅷ 我勤勞善良的大姐
我父母親養育了五個孩子,我是老四,有一個哥,兩個姐,一個弟,哥是老大,大姐比哥小兩歲。我的大姐今年54歲了,在我印象中,我大姐一直是個勤勞能幹、善良的人。
童年留給我最深印象也是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和大姐一起度過的春夏秋冬。春天裡,大姐帶我一起挖野菜、追蝴蝶、放風箏;夏天白天,大姐帶著我割草放羊,晚上有時摸蟬、看露天電影;秋天,大姐帶著我到地里刨番薯、摘棉花;冬天,大姐和我一起打雪仗,打冰凌,堆雪人。
從我記事時起,母親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喂豬、餵羊、燒水、做飯,飯後就跟其他村民一起下地幹活。那時父親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母親在家既要照顧奶奶外婆,又要撫養我們兄妹五個,一家人的生活負擔全壓在母親肩上了,家裡的生活靠父親微薄的工資收入和母親掙的工分維持。
母親在家是一位孝順的兒媳、女兒、賢妻良母,在外是一位吃苦耐勞、工作認真的農村幹部。母親曾擔任過村婦女主任、大隊婦女主任和公社婦女主任,在任職的幾十年中任勞任怨,受到領導、村民的一致好評,曾多次被評為縣、公社的先進個人、勞動模範,直到母親年紀大了才從崗位上退下來。
大姐讀小學和中學時,母親還在擔任村婦女主任,有時到鄉鎮開會、檢查工作,除此之外,母親也經常踩著自行車去離家幾十里的鄉鎮去賣菜,那時家裡做飯炒菜的活就落在我大姐身上了,中午,大姐放學回家做飯,又要喂豬餵羊,急急忙忙吃好飯後就趕往學校。
大姐不僅學習成績很好,大姐在班裡擔當班長,而且體育也好,短跑項目是我大姐的強項,我大姐在校運會中100米、200米都得過好名次。哥哥18歲時去部隊參軍了,大姐看到母親那麼辛勞,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大姐讀完初三就退學了。
如果當年大姐不是為了我們這個家、為了我和弟弟退學,按照她當時的成績,我大姐就會考上大學,她人生的命運就會改變。
我大姐十幾歲就和母親一起下地干農活,除了干農活,還要賣菜,不僅僅是到離家近的城裡賣菜,還要到很遠的鄉鎮賣菜。
為了貼補家用,冬天農閑時,我大姐就和幾個鄰居夥伴一起到葡萄酒廠打工,每天工作8小時,那時一小時0.15元,一天1.2元錢,一個月36元錢,沒有休息日。
我印象中很深的是,大冬天很冷,我晚飯後就躺在被窩里了,大姐才下班回家,看到大姐凍得直搓手,母親給大姐遞上一碗熱開水讓大姐暖暖手。有時大姐領工資時,就會從街上買一大包白面饅頭回家。看到白花花的白面饅頭,我饞的很,大姐剛一進家門,我就迫不及待地從袋子里掏出來一個饅頭吃。
我有時和母親、姐姐們一起去菜地里拔草,碰巧鄰居家也在地里幹活,母親邊和鄰居聊家常邊幹活。有時到地里收割菜、捆菜,大姐用壓井壓水,我洗菜,洗干凈擺放在板車上。有時一大早,大姐就會拉著板車到菜市場賣菜。我盼著大姐早點賣完菜回家,因為大姐經常賣完菜會買些西瓜、葡萄、蘋果、梨子等好吃的東西給我吃。
我有時和大姐一起去菜地里摘黃瓜,看到哪根像好吃的樣子,就摘下來,用手把刺一擼,就「嘎吱嘎吱」啃了,那種清香脆甜的黃瓜味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隨著我慢慢懂事長大,我知道生活很不容易,知道父母親、大姐為了這個家很辛苦,上初中、高中的那幾年,周六周日不上課和寒暑假的時候,我主動幫著家裡幹家務,刷鍋刷碗、喂豬餵羊、割草放羊、種菜摘菜。
我有時也會和大姐一起拉著板車到菜市場賣菜,我大姐教我認秤、算賬收錢。大姐像母親一樣教導我說:「妹妹,咱們賣東西,可不能缺斤短兩,要誠實,不能騙人,自己家種的菜,多給人家沒有關系。」那時母親和大姐的教導一直陪伴著我成長,直到今日,我都是一名善良、正直、誠實守信的人,我想和母親、大姐當年的教導分不開的。
有時天不亮,我一人拉著板車去菜市場賣菜,在沒有人買菜的時候,我就會拿出書本看書學習。我從沒有少過一次秤,經常還會多給顧客,碰見老師和同學去買菜,我都會拿菜給他們。
為了給哥哥蓋房子,我和父母親、姐姐們一起到田地里用板車拉土墊坑。房子蓋好了,哥哥結婚後又回到部隊里了。幾年以後,我大姐二十歲多了,經親戚介紹,大姐嫁到離我家很近的村子裡,姐夫家那邊也是菜園,他們家的菜地比我家還多,有很多蔬菜大棚。
姐姐嫁過去後,生活也過得不富裕,整天辛苦著忙碌著,特別是冰冷的冬天裡,大姐經常要摘芹菜、捆芹菜,芹菜上有大棚里的霧水,手摸在冰冷的芹菜上,還有要清理芹菜跟上的泥巴,大姐的手凍得紅腫了,有時都裂開了,看著姐姐的手凍成那樣,我感覺很心疼。
每逢放寒假、暑假,我就會抽空做假期作業,我和母親忙完自己家地里的農活,經常會到我大姐家去幫著幹活,如:挖地、摘菜、捆菜、洗菜,特別是批發商來村子裡收菜時,如夏天收辣椒、秋、冬天收芹菜時,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有時候都忙到半夜三更,忙的都沒有時間做飯,姐夫就到街邊買點東西帶回家吃,一家人快速吃好後又緊接著緊張地挖菜、摘菜、捆菜了。
大姐結婚一年後,大兒子出生,接著兩年後小兒子又出生了,孩子們的出生給這個家裡增添了很多的歡樂,但是負擔又加重了,我大姐姐夫更忙碌更辛苦了。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大姐就會把兩個小孩隨身帶在身邊,讓兩個孩子在菜地邊玩;有時大姐把小孩帶到我父母家,讓我外婆幫著帶,我外婆那時年紀雖然八十歲了,可是身體很好。
讓我大姐、姐夫安慰的是:兩個孩子身心很健康,學習自覺主動,努力勤奮認真,他兄弟兩成績很好,從不讓我大姐和姐夫操心。
那個年代,農村人基本上是靠天吃飯,旱澇不保收的,家鄉那裡夏天經常是下大雨,大姐家的地是窪地,有時辛苦種的菜還沒有長成就淹死了。
看到這種情況,為了生活,大姐、姐夫通過親戚介紹到了工地上打工,在飯堂里幫別人做菜做飯。有時候周末,我到大姐姐夫工作的工地上去玩,看到他們都忙上忙下,撿菜洗菜,幫工人打飯菜,我心裡很心疼他們,可是,我又不能幫他們做些什麼,只能幫著撿菜。那時我大姐就經常叮囑我:「妹妹,你一定好好讀書,知識改變命運,考上大學以後你就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就不會像我們這么辛苦了。」
大姐的話我銘記在心,我暗暗下決心要好好讀書。我做到了學習勤奮,刻苦訓練,1992年8月12日,我接到華中師范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我高興地跳了起來,父親高興得喜笑顏開,而母親和大姐高興得熱淚盈眶,開學前,大姐還和母親一起到商場給我買被子。
我大學二年級暑假回老家,大姐去了罐頭廠打工,聽大姐說,是挖桃核,按照重量記工資。為了幫助大姐能多拿點工資,我就和她一起去了罐頭廠挖核桃,搬桃子,非常辛苦,又洗又挖,挖了整整一夜,我的手都不小心刮出血了,大姐已經做工三天了,她累得更很,手腳都被水泡的發白脫皮了,腰累得快要直不起來,感覺實在撐不下去了,我勸大姐辭職不幹了。大姐幹了四天工,可是工廠一分錢工資沒有給,說是試用期一周,不做完一周,不給工資。每當我想起來那件事,想著很心酸,覺得那工廠太黑心。
讀大學的四年裡,每逢放寒假暑假前,我都會給大姐兩個兒子買新衣服,在家裡,我力所能及地幫大姐家干點活。後來,大姐和姐夫除了種大棚菜,還租了場地干起來刷車的生意,刷車雖然辛苦,但是收入還是有保障的,家裡生活水平提高了。
時間過得很快,我大學畢業分到廣州工作,轉正後結婚,第二年孩子出生了。母親幫我帶了一年小孩,後回老家幫我弟弟帶孩子了,我就請了保姆,沒有想到保姆心眼壞,不僅偷錢還虐待孩子。我痛苦、難過自責,我很對不起孩子,缺乏對小孩的關愛,我也很後悔自己為什麼對保姆那麼好,為什麼她偷了那麼多錢,我還沒有報警,也沒有把錢留下,那是我幾個月的工資,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傻瓜,被一個18歲的女孩欺騙。
遠在老家的大姐得知我和小孩的處境,很是心疼小孩。她兩個兒子在讀小學,她到廣州幫我帶小孩,孩子在讀學前班以前,有半年是我大姐幫我帶的,大姐細心、耐心地地照顧著小孩,有時還教小孩寫字和背唐詩,大姐有時幫我買菜做飯,幫了我很多忙,那期間孩子一次沒有生病過,沒有受過一次傷害,我內心很感激大姐。
歲月如歌,日子忙碌中過著,轉眼間,大姐兩個兒子都已經長大,他兩個讀高中時成績名列前茅,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大姐的大兒子考上了軍校,小兒子考上了廣州的一所重點工科大學。
我父母親年紀也大了,可是父母親閑不住,有時候自己種點菜,種點小麥,我大姐姐夫在很忙的時候都要抽空幫父母親幹家務活、收割麥子。
2004年,我家裡發生了重大的變故,一個人帶著孩子過日子。大姐看著我的情況,也很心疼我和小孩。我看到大姐在家刷車很辛苦,掙的錢不多,我給我大姐姐夫出主意說,還不如到廣州來工作,這樣還能經常見到他們的小兒子。
2006年春節過後,大姐和姐夫決定來廣州打工,大姐和大姐夫剛開始工資也不高,但是比在老家收入高點,大姐、姐夫住在我這里,我也沒有那麼孤獨了,我們姐妹倆相互照應著,那時候我的孩子還小,在我忙的時候,大姐和姐夫也幫我帶小孩。
2013年1月份,父母親來廣州過年了,我和大姐一起帶著父親在醫院做了全身體檢,父親除了有輕微的高血壓,其他各方面都很好的,大姐很細心地照顧著父親。
在廣州的幾個月里,父母親一起出去買菜做飯,我和大姐有時也一起做飯菜。一家人一起吃飯,談天說地,好熱鬧。我下班後就有熱騰騰的飯菜吃,有湯喝,那時的我很開心、很幸福。
我父母親有時在小區里玩,有時坐公交車到離家近的公園遊玩。父親有時還騎著自行車逛大街,有時,周末我和父母親一起到動物園、華南植物園、公園遊玩,我給父母親拍了很多照片,大姐工作不忙時,也陪父母親一起逛公園,我們一家人有說有笑地過得很開心。真是沒有想到僅三個月後,父親因為一點小毛病被庸醫用錯葯永遠地離開我和大姐,離開了他無比眷戀的家。
父親的意外離世給我和大姐留下了無盡的悲哀,我和大姐經常抱頭痛哭。2014年的一天,得知母親病了,大姐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妹妹,我們的父親不在了,母親生病了,我們要好好的照顧母親,你的工作是不能請長假的,我辭工要專心陪伴照顧母親。」大姐辭去工作,一心一意在醫院里、家裡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母親,讓我感動不已。
沒有想到,在父親去世的兩年後,母親因為醫生的誤診過度治療悲慘地離開了我們。父親離開我們五年多了,母親離開我們兩年多了,在這幾年的日子裡,我和大姐每天都在想念父母親,我們常常陷入失去父母親的悲痛中。我和大姐因為過度悲傷,患上嚴重的失眠症,我和大姐都蒼老了許多,滿頭白發。
老天讓我有五個兄弟姐妹,父母親在的時候,我們像蒜瓣一樣抱團成長,父母親不在了,各奔東西,各自有各自的家庭和孩子,我們雖然彼此血脈相連,卻又性情迥異,幸運的是我和大姐性格最像,關系最親近。
在人生的幾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歲月中,總有一段想留住的時光,可是時光不會倒流,日子在不停地往前走,我和大姐兩個相互安慰著鼓勵著,人生的悲歡離合無法改變,只有坦然面對,珍惜現在的每一天。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會從生活中得到一些回報。我大姐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多罪,如今我大姐苦盡甘來,大姐的兩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了,她的兩個兒子、兒媳婦都很孝順,經常給大姐、姐夫買很多好吃的東西、買衣服,他們也給我和小孩買。我得到的回報是:我實現了自己兒時長大後當老師的願望,現在孩子也健康快樂成長著,考上大學了。
現在的大姐在他小兒子家幫忙買菜做飯,我有時買些東西給大姐他們送過去,大姐有時買些東西給我,有時大姐還會做些老家那邊的美食給我們吃。我和大姐他們家經常走動著,雖然沒有住在一起,可是感情依然很深。看到大姐一家和睦快樂地生活著,我由衷地為大姐感到高興,衷心祝願我大姐一家永遠幸福快樂!
Ⅸ 我的大姐
我的大姐是一位不平凡的人,我愛大姐,我敬仰大姐的為人做事。我常在腦子想,用"集中國傳統女性智慧,溫柔,賢惠,勤勞,善良等優點於一身"這句話來評價大姐,一點也不誇張。大姐上小學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藍田縣最好的東街小學,一九五六年初中升學考試全村共考上六名學生,其中姐是免考直接接保送上了藍田縣城關中學,就是放在現在也是很不容易的,對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且在五十年代,能上初中的學生很少,女生更是寥寥無幾,因此姐聞名鄉里。但遺憾的事當時由於家境貧寒,生活所迫,沒有錢供大姐上學,她中途輟學,中斷了學業,從此告別了學校的大門。
一九五九年大姐隨姐夫來到咸陽謀生,那時候對於剛步入社會的農村娃來說,那裡知道什麼工人幹部之分,只聽人說找工作要去勞動局,勞動局登記後,安排姐去了一個學校的附屬幼兒園當保育員,姐的職業生涯就此開始。
姐初中文化程度,悟能強,適應快,工作很出色。但幹了一年多時間所在幼兒園停辦,勞動局又分配她去了咸陽市製鞋廠,這是一個集體所有制單位,她文化程度高,人能幹,安排她擔任保管,出納。姐工作認真細致從未出錯。每天去銀行交款,每次去銀行對帳都是步行去,步行回,家離廠一里多路上下班一天三趟全靠步行。管錢管物多年,生活再困難,從沒有過動用公款的念頭,受到職工好評,領導信任,先後多次評為模範團員、先進青年、先進個人、廠婦聯主任、五好家庭。一干就是三十年,一九九O年姐從鞋廠光榮退休。
大姐初去咸陽時正值五十年代末期,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改革開放後生活才真正好轉。三十年間,大姐經歷了人生最艱難的歲月,她和姐夫兩人合起來每月工資不到 一百元錢,養育三個孩子,還要照顧農村老家。大姐勤儉持家,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在兩個孩子上高中時,廠里以學生勤工儉學的各義照顧她為廠扎鞋墊。有二年多時間姐白天上班,晚上在縫紉機上扎鞋墊,一雙鞋墊 一毛 二分錢,姐給自己的任務每天晚上扎一百雙鞋墊,掙 十二塊 錢,用來貼補家庭生活費用,過度勞累使她落下腰椎病。姐和所有的母親一樣,為了孩子生活好點,天下母親甘願吃盡人間苦。
一九八四年改革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發展個體經濟,搞活市場貿易,大姐和姐夫以敏銳的洞察力看到了生財之路,姐夫退休後做起了賣鞋生意。大姐大膽走向承包經營的路子,她和一位老師傅率先承包了鞋廠北街門市部,家庭經濟有了很大好轉,隨後三個孩子陸續上班,從此大姐過上了舒心的日子。
大姐在單位是位好職工,在家是位好妻子、好母親。姐夫十三歲離父,母親守寡養兒育女,姐夫為了報答母親養育之恩,把婆婆從農村接住咸陽,姐和婆婆生活幾十年從沒紅過臉,在老人年邁時給老人洗頭洗腳,喂飯喂水。對姐夫的侄男外甥關心體貼幫助,遇到難處想辦法幫扶,他們始終感激在心。每次大姐回老家侄子侄媳婦專程看望,熱情招待。二00O年前大姐一直住在十幾戶人家的居民大院,四十年從未和鄰居發生矛盾,我去咸陽常和姐一塊去岀出進進,院子誰見了都和她打招呼,我與姐一路走過東明街到處都是朋友、熟人,我開玩笑說姐是「咸陽通」。
大姐不但善良,而且通情達理,我不止一次地聽過大姐對親家的感激,總是說「大孫子小時候我沒退休,她姥姥替咱看了娃。到兩個孫女了,我又年令大了看不了娃,又是親家一人把兩娃看大」。常叮囑兩兒子一定要對岳母好。」對女兒總是說"婆婆一個人住,要常回去看看」。她對女兒的婆婆既理解又關心。
我對大姐的敬仰還在於,大姐性格不但溫柔,而是柔中帶剛,她辦事思路清晰,果斷大氣,且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在咸陽生活六十多年,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一九八三年小兒子不幸被車撞,姐向有關部門反映,肇事者得到了處理。在孩子學校畢業分配工作時,家有困難,姐直接去找局長,請求照顧,局長立即聯系人事部門,當場表態孩子留市局。姐的勾通能力和辦事能力令人折服。由於大姐有較強的政策水平,具有親和力,在七十多歲時多次去市社申請解決了二姐的養老金問題,勾通能力令人佩服。
大姐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同樣是一位剛強的老人,有困難自己克服,從不給別人添麻煩和訴說為難。多少次生病住院不告訴兒子,怕影響他們工作。我每次給她買吃的買衣服她總是說自己啥都不缺。我接觸過多少和大姐年令相當的女教師,女高工,女幹部,大姐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老人,是一位偉人的母親,姐教育子女身教重於言教,姐的善良,姐的厚道,姐的正直,姐的勤儉,姐孝敬老人的優秀品質影響了三個孩子,他們知書達禮,事業有成,品質卓越,街坊鄰居贊口不絕,羨慕姐養育了三個孝順兒女,是一位幸福的老人。
大姐生活其樂融融,快樂無邊,下面是她和小兒子一家在一起。
大姐有說不完的優點,有令人難以忘懷的點點滴滴,父母在世時,姐過一段時間就從咸陽坐火車,到西安解放門車站,再倒去藍田的車到縣城,步行十里回家看望父母,每次早上從咸陽走,到家就下午三、四點,一進門和父母說上幾句話就打掃衛生。記得我在縣上高中,有一次,回家一進門看到櫃蓋上擦的乾乾凈凈,東西擺放整整齊齊,我脫口而出,"我大姐回來了"?媽笑著說:"就是的」。我急於見到大姐,剛出房門就看見大姐正在院子給父母洗衣服,大姐每次回家僅兩天時間都要幫父母把家裡打掃一次,把父母里外衣服、床單全部洗凈,她用行動為我樹立了榜樣,後來我也像姐一樣孝敬父母。
我與姐的情感建立是從五歲開始的,那年我和父親坐火車去大姐家,當時發生的趣事我至今記憶猶新。後來上初中後,每年放署假我獨自前行,姐帶我去廠里玩,姐帶我吃中山街的糊辣湯,肉夾饃,油條泡麻花。一路給我講生活所瑣事,我從中悟出了好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知識。上小學、初中、高中一直穿著姐給我做的各種面料的塑料底鞋,當時的農村小孩根本連見過都沒見過。每當我穿上新鞋,同學們用羨慕和詫異的目光掃視我的腳下,我內心自豪感油然而生,感到十分優越和滿足。一九八三到八七年我在興平工作,每次帶娃來咸陽,臨走時姐總是給娃帶好吃的,給我錢,就連二元車票錢也硬塞給我。一九八八年我工作調離興平,姐知道我沒錢,從郵局匯給我五百元用搬家,我終生難忘,後來我加倍回報姐姐的恩情。二ooo年,大姐搬到了咸陽湖邊的新家,我全家每次去姐家,第一頓飯姐和姐夫總是為我們包餃子吃,每當我和大外甥一起包餃子時總會念叨姐家香噴噴的餃子,紅紅的油潑辣子的味道,眼前就會出現姐忙前忙後,姐夫挽起袖子嫻熟的拌餡動作和臉上洋溢的喜悅。我愛吃餃子是在姐家養成的習慣,學會拌餡也是和姐夫學的。使我終生難忘的是二oo一年女兒高考失利,去姐家調整情緒,正值三伏天,姐和姐夫把有空調的房子讓給我們,他們搬起鋼絲床住在廚房,此情此景常在我腦海浮現。
大姐的善良,大姐的真誠,大姐的厚道,大姐的正直深深地影響了我的性格和為人;大姐對我的愛,溫暖了我的童年、青年、中年;大姐對我的感情和物質關懷使我從小生活條件優越於同村的小夥伴,增強了我的自信;為我後來的性格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小大姐十五歲,人常說兄大十歲如父,我說姐大十歲也如母。我在姊妹中最小,受到關愛最多。三十歲時母親突然離去,我難以接受這個現實,是姐像母親一樣愛我,疼我,是姐給予我精神上的支撐和情感的寄託,撫慰了我離母的傷痛。姐做人做事的影響熏陶,耳濡目染,使我和姐在處事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姐也有事總會和我交流勾通,見面總有說不完的話,平常我給姐常打電話關心她的身體,但我要是有重要事情,姐常掛在心,總會隔幾天打電話詢問。我與姐之間不見面就會電話聯系,已成為不可缺少的習慣。
千言萬語道不完我對姐的敬仰;濃墨重筆寫不盡我與姐的情深。姐看著我從呀呀學語到花甲之年,我陪姐由風華正茂到兩鬢如霜。去年冬我去姐家,姐送我時,我看到歲月使姐漂亮的雙眼已慢慢變化,臉上增添了不少皺紋,看著寒冷中姐年邁的身軀,我瞬間一陣心酸,兩眼模糊,我不願看到歲月吹老了姐的風華;我不想看到蒼老遮蓋了姐的美麗。
我遙望著咸陽湖兩岸一望無邊的高樓,碧波盪漾的湖水,綠陰成行的樹木花草,美侖美奐的優雅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宏偉氣魄的古渡大橋,人來人往,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想起昔日渾濁的渭河水,小船擺渡的艱難,感慨萬千,真是今非昔比!
瞬間,我心情豁然開朗,姐的胸懷不正像渭河一樣寬闊,生活象渭河一樣歷經社會的變遷,人生的變化,迎來今日舊貌換新顏。而今大姐四世同堂,歲月如歌,我應該高興!我在心底里為姐祈禱,姐已榮入耄耋之年,百歲不是夢,祝姐平安快樂,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