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那一天老人們都干什麼

重陽節那一天老人們都干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07 04:13:53

1.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都做什麼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在重陽節人們要干什麼



在重陽節人們要干什麼

登高遠眺

重陽節,也叫做登高節。由此可見登高遠眺活動是重陽節必須進行的活動,也就是說在這一天裡面你登高山眺望遠景了,那才算是過了重陽節。這點住在城市裡面的人們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好好外出登山,一來鍛煉身體,以景養情,二來過一個真正意義的重陽節。

佩茱萸

茱萸微毒,有除蟲作用。重陽節佩茱萸和端午節佩菖蒲的作用相似,都是在於除蟲防蛀。重陽節後被稱為:十月小陽春,小陽春的意思是說重陽節後天氣有一陣回暖;重陽節前降雨多、天氣潮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配茱萸可以防蟲。

賞菊

農歷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節,所以,農歷九月又稱菊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菊花寓意著長壽,與重陽節的尊老內涵不謀而合,而且重陽節歷來有賞菊的習俗,每年的重陽節各大省會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國魏晉時期,重陽節還有聚會、飲酒、賞菊賦詩的習俗。

2. 重陽節都有什麼習俗

登高、吃糕吃面、尊老敬老、賞菊、宴師等。

1、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2、吃糕吃面:農歷九月九日吃棗糕,取意早日升高。晉東南地區及五台縣等地,則習慣吃壽面。晉南地區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諺,意思是說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改善生活。

3、尊老敬老:九九重陽節,今天成了象徵老年人長壽的佳節。是日習慣慰問老人。老人們喜歡到門外遛達遛達,鍛煉鍛煉。體魄強壯者還要登上附近的高處,極目遠舒,以壯暮志。

4、賞菊:賞菊也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金秋時節,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古人在賞菊之時,還習慣飲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歡在這天飲菊花酒。多數是在酒中泡點干菊花。晉北一些地方,飲酒喜在門外,稱為辭青,意喻告別秋天。

5、宴師:舊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學董牽頭,組織村民殺一隻羊做飯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時商討本村下一年的教書事宜,或繼續留聘,或另請高明。今天學校教師多為公職人員,不少農村仍然習慣在這一天宴請老師。

3. 每年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人們要干什麼2020

祭祀海神
重陽節是秋季大節,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視在這天舉行的祭祀海神活動。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

辭青
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 清明 )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如果說上巳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游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4. 重陽節人們通常會做什麼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農歷九月九日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4)重陽節那一天老人們都干什麼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

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古人紀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個月為戌月,戌為火庫,戌月火入庫。戌在位西北方處《洛書》乾卦之內。

5. 重陽節那天人們都干什麼

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2、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5)重陽節那一天老人們都干什麼擴展閱讀:

關於重陽節登高的說法,《續齊諧記》中曾有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大意為,漢代一名叫費長房的道士對一家人說:「重陽節當日會有大災,你們必須佩茱萸、登高飲菊花酒,才能驅除災難。」

6. 重陽節都干什麼事情

1、登高辭青,賞秋色粼粼。

重陽節後,逐漸進入深秋,天氣逐漸寒涼。莊稼歸倉,大地蒼茫,植物的葉片開始變成金黃,青草色變得越來越少,是時候向陪伴我們大半年的青色草木道別。因此,就有個「辭青」的說法。

深秋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活動之一。站在高處,眺望良渚大地,看雲卷雲舒,樹木一歲一枯榮,感受秋日的涼爽。無論是高山、高樓還是高台,皆可登高祈福、望遠賞秋。

2、賞菊飲菊酒

菊花凌霜不屈,被視為長壽之花,故重陽節一直都有賞花的習俗。宋神宗元豐四年的重陽節,蘇軾與徐君猷等人登高賞菊、飲酒作詩:「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陽必飲、驅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劉歆的《西京雜記》中有記載,「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3、吃重陽糕

中國人講究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而「糕」與「高」同音,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因此重陽糕是重陽節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北方的重陽糕一般是發面花果蒸糕,也叫發糕。是用麵粉發酵,加入各種花果,如紅棗、果仁、蜜餞、紅絲、綠絲等然後蒸熟的一種面糕,松甜軟糯。

此外,民間還流傳民謠「中秋剛過了,又為重陽忙,巧巧花花糕,只為女想娘」,意思是在重陽節,已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送重陽糕,這一習俗,至今還在有些地方流傳。

4、佩茱萸

佩茱萸·簪菊花,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

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佳節又重陽,遠方的親人登高遠眺,神清氣爽,身上插滿茱萸,虔誠的許願祈福,才發現少了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王維自己。此刻的茱萸不僅寓意著辟邪,也寄託著遊人對故鄉的思念。

7. 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有什麼習俗

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的習俗等等。

8. 什麼是重陽節 重陽節一般干什麼事情

導讀:什麼是重陽節?重陽節一般干什麼事情呢?農歷九月初九一到,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別看這個節日沒有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但是在傳統節日中擁有重要地位。下面和我一起去瞧瞧重陽節的簡介和習俗吧。

什麼是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人們在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重陽節被正式定為節日,則始於唐代。此後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宮廷、民間都會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唐代的許多大詩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維、杜甫等,都留下過關於重陽節的詩篇。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一般干什麼事情

1、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 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4、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 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 ,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禁忌

不能說節日快樂

道家奉為經典的《易經》中,把奇數視為陽數,偶數視為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為「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剋,所以被視為「厄日」。因此,在原本有躲避凶邪寓意的節日里,說「節日快樂」似乎有些怪異,說上一句「身體健康」更為恰當。

忌房事

少數地區有「重陽節忌同床」之說,他們認為九九重陽,重九是陽數的極限,過後便是陰數。在這一天夫妻行房會使陰陽不調,容易引出其他禍患,不利後代繁衍生息。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那一天老人們都干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簡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17 瀏覽:456
一般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瀏覽:348
有多少人不給親生父母聯系 瀏覽:352
水源管理員80元體檢都查什麼呢 瀏覽:439
廣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 瀏覽:656
江西女退休年齡 瀏覽:294
年輕父母應該怎麼選擇嬰兒床 瀏覽:799
退休金2018月人均 瀏覽:238
基督教十誡講章孝敬父母 瀏覽:278
多久體檢一次比較好有副作用嗎 瀏覽:902
唯一的長壽市 瀏覽:722
2020年許昌養老金什麼時候補發 瀏覽:707
九九重陽節開展旱教活動 瀏覽:1000
2019豐台老年大學招生簡章 瀏覽:295
不在戶口地交社保退休 瀏覽:5
河北省石家莊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872
廣陵區體檢中心怎麼走 瀏覽:485
父母戶口遷入昆明有什麼好處 瀏覽:964
比爾蓋茨孝順父母不能等 瀏覽:456
父母挑錯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