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民俗活動x0dx0a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賞菊x0dx0a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1]x0dx0a各地習俗x0dx0a河北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系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占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卜湯,有諺語道:「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陝西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重陽節,江蘇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 浙江紹興重陽節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古代江浙一帶,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陽糕x0dx0a江西德興縣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長汀縣農家采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廣東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西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南溪縣讀書人舊時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開封自1983年起,每年舉行一次中國開封菊花花會。清豐縣兒童於重陽節放紙鳶為戲。x0dx0a重陽之鄉x0dx0a2005年12月4日,該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2006年3月,上蔡重陽習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x0dx0a國際風俗x0dx0a韓國 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戲,放風箏。 日本 吃茄子,吃栗子飯祭菊。
『貳』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重陽節習俗有哪些
一、簡介重陽節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二、重陽節的民間習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叄』 2022年重陽節去寺廟求婚姻可以嗎
2022年重陽節去寺廟求婚姻可以。
去寺廟求姻緣的說法沒有太多的講究,但一定要誠心,而且求姻緣成功了之後還需要還願。
去寺廟求姻緣的時候,一定要講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因為神明是不能隱瞞的,心不誠則不靈,這樣不虔誠的祈願是不會得到回應的。你只需要將自己心中所想直接傳達給菩薩,再祈求其加持庇佑就好了。
而且祈願成功後需要還願,人們向神明祈願並且得到了實現,便應當去還願。還願不僅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還可以讓自己得到神明的加持庇護。當時自己在什麼地方祈願的,就去什麼地方還願,哪怕時間過去了許久也可以去還願,向神明表明自身的誠意。
鄭重聲明,回答內容僅供參考,請勿盲目迷信。
『肆』 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意義是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4)求緣在重陽節可以求嗎擴展閱讀:
重陽習俗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漢代作品《西京雜記》中收錄了古時重陽節求壽之俗。
唐朝時,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正式將農歷九月九日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是在唐德宗李適年間。
『伍』 重陽節習俗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回習俗。傳承至今答,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陸』 重陽節是什麼 九九重陽節的來歷
導讀:重陽節是什麼?重陽節是中國一個傳統節日,到了現代,重陽節有賦予上了敬老愛老的思想,因此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關愛老人健康長壽的時間段。關於九九重陽節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九九重陽的傳說你聽過嗎?沒有的話,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重陽節是什麼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九九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起源在《易經》中的九之陽數相重,還有種說法是先秦前有在九月豐收時祭天帝和祭祖的活動,那時候有了重陽節求壽的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在農歷九月九日。古人認為九月的重陽節是一個吉祥的日子。在古代,人們習慣在重陽節登高祈福,在秋天賞菊花,祭祀祖先。到目前為止,它還增加了敬老的內涵。
重陽節、除夕節、清明節和玉蘭盆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重陽節在其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融合了多種民俗,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間觀念中,「九」具有長壽的意義,寄託了人們對老年人健康長壽的渴望。
關於重陽節的傳說
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來源於一個道教傳說。相傳東漢時,汝南縣一位叫 桓景的農村小伙,父母雙全,有妻子兒女。一家人雖不富裕,日子也還過得去。誰知汝河兩岸害起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瘟魔,每年到人間走走,帶來瘟疫。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交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披星戴月努力習練。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快快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
回到家鄉,桓景召集鄉親將大仙的話轉告。九月初九那天,他帶領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每人將一片茱萸葉隨身帶上,這樣瘟魔不敢近身。又讓每人喝了一口菊花,不染瘟疫之疾。把鄉親們安排好後,桓景帶著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人,忽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瘟魔竄到山下,只覺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此人正是桓景,他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這就是重九登高風俗的由來。
『柒』 重陽節能去九華山求姻緣嗎
山上寺院只有有活動就都可以,不可以的話,山上寺院就不舉辦這樣的法事。
『捌』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我們國家有著各種各樣的節日,而重陽節就是其中一個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來歷。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的相關內容。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
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民間傳說:
登高尋九節菖蒲:傳說重陽節登高之俗是始於秦始皇命術士鄭安期前往嶺南尋找長生不老葯,鄭安期在白雲山覓得九節菖蒲時,不幸墜崖,乘仙鶴飛升。
登高山帶回雷電火種:古人認為山上雲霧繚繞,為呼風雨喚雷電之神龍所居。而且,高山的雷電可以帶來火種,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九月初九重陽節來歷故事
重陽節的源頭,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記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由此可見,在當時,就已經有了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宗的活動,用來感謝天地、祖先的饋贈。到了漢朝,《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載,在重陽節這天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與此同時,還有各種大型的宴會,這都是先秦時期慶祝豐收的祭祀活動演變發展而來的',這便是早期的重陽節的雛形。
縱觀整個重陽節的發展歷史,慶祝重陽節的活動最開始只是宮廷或者是官方的慶祝活動。直到唐朝,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的節日之後,宮廷和民間開始一同慶祝,在節日期間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宋朝的重陽節最為熱鬧,《武林舊事》一書中詳細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便第二天隆重玩樂一番。明清時期則是沿襲了傳統,並且從農歷九月初一就開始吃花糕慶祝,九月九日重陽節當天,帝王還要登高攬勝。
重陽節又是什麼節
重陽佳節到來,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這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菊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陽必飲、消災祈福的「吉祥酒」,也由於菊花酒的緣故,重陽又成了祭祀酒業神的酒神節。
我國釀制重陽酒的歷史很長,古籍《西京雜記》中就記載:「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那時的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
重陽這天,人們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些青翠的枝葉,摻和在糧食中釀酒,放到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到時,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人們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
菊花能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所釀造出的酒則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的功效。晉代陶淵明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之說,《荊楚歲時記》則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英,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
因此,重陽這一天也成為人們祭祀酒業神的酒神節。《山東民俗·重陽節》中說,山東酒坊在這一天祭缸神,神為杜康。在貴州仁懷縣茅台鎮,都要舉行古樸、隆重的祭水儀式,這是當地酒坊相傳千年的祭祀活動。
仁懷當地民歌唱道:「九月九,是重陽,重陽釀酒香滿江;九月九,下河挑水煮新酒。」每年重陽,茅台鎮開始投料釀酒,這與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完全不同。
茅台酒採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正當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台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溫時節生產,便於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這些製作工藝正反映出重陽與酒之間特別的關系。
重陽節的各地習俗
【江西省】婺源縣九月九日,篁嶺舉辦曬秋節。婺源篁嶺古村還保留較好的「曬秋」生產生活現象,秋季有大量新鮮蔬菜瓜果需要曬干貯藏,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景象。
【河北省】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系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占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省】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卜湯,有諺語道:「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陝西省】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蘇省】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上海市】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
【浙江省】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安徽省】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長汀縣農家采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
【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東省】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20__年中國民協授予南陽市西峽縣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並在西峽建立了全國唯一的「中國重陽文化研究中心」,每年農歷九月九日這里都會舉辦「中國·西峽重陽文化節」。
九九重陽節幸福文案
1、 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望遠賞秋菊,身插茱萸思念長,美酒一杯敬親人,祝願家人皆平安,幸福生活萬年長,重陽節,願幸福圍繞,平安相隨!
2、 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寒燕一向南飛遠,有人嫉妒。現在正是**爭艷的季節,願你的心情也和**那樣清爽、淡雅!重陽快樂!
3、 九月九日上酒樓,酒醉醉酒忘憂愁,久久凝思九九日,九九重陽想舅舅,糾結思念家中舅,久久未見離家久,帶酒一瓶送舅舅。
4、 九月九登高望,遍地茱萸**香;重陽節寄祝福,親朋好友暖洋洋。在這個美好的節日里,祝願你:事業豐收,薪水豐收,愛情豐收,重陽節快樂!
5、 九月九,重陽夜,酒讓思鄉情結九九久久,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
6、 九月九,再聚首,重陽相老友;是親友,是朋友,一切盡在杯中酒;情也深,愛也久,佳節團圓來敘舊;念今昔,盼永久,每年相聚九月九。重陽節快樂!
7、 九月九,你是否因不能回家而難受;九月九,你是否因不能和親朋聚頭而難過。別忘了除了九月九,還有關心你的朋友,祝你重陽節日快樂無煩憂!
8、 九月九,杯中酒,重陽相聚會老友;是親友,是朋友,一切盡在酒中酒;情也深,愛也久,佳節有緣來敘舊;念今昔,盼永久,每年相聚九月九。重陽節快樂!
9、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或「老人節」。這一天,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10、 九月初九迎重陽,遍插茱萸賞秋菊,登高望遠悅心目,一杯美酒含問候,重陽糕里包祝福,一條簡訊表寸心,祝你重陽節快樂,闔家歡樂人團圓!
『玖』 2022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黃歷如何,適合求婚嗎
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於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2022年農歷九月初九適合求婚嗎?
農歷: 二O二二年九月初九日; 公歷: 2022年10月04日,星期二,沖猴煞北
【今日黃歷所宜】
今日百事忌,宜捕獵,大事勿用
【今日黃歷所忌】
今日百事忌,宜捕獵,諸事不宜
從2022年農歷九月初九的黃歷來看,重陽節這天為 百事忌 ,所以 不宜求婚 。
2022年農歷九月初九的卦象查詢
離為火(離卦)離卦 附和依託 中上卦
【象曰】:官人來佔主高升,庄農人家產業增,生意買賣利息厚,匠藝占之大亨通。這個卦是同卦(下離上離)相疊。離者麗也,附著之意,一陰附麗,上下二陽,該卦象徵火,內空外明。離為火、為明、太陽反復升落,運行不息,柔順為心。
【事業】:已快進入頂點,盛極而衰,務必總結經驗教訓,趨善避邪,以順自養,居危知危,激勵志氣,切勿妄動。尤應求助中正的人援助,以期重振事業。
【經商】:戒急於求成,宜兢兢業業,憂深慮遠,考察市場行情,公平競爭,不可投機取巧。爭取與他人密切合作。
【求名】:方向未確定之前,不可到處亂撞,應持之以恆,執意追求,虛心向有才德的長者請教。
【外出】:可行動,事先應准備充分,不可倉促上路。
【婚戀】:自己尋找對象恐怕有困難,最好請可靠的朋友、長輩幫忙,不得急躁。雙方應相互尊敬,最忌生邪念。
【決策】:樂天知命,順應自然,年輕時急於上進,未能實現理想,但堅持中正、謙和,可無災禍,時常警覺,更可化險為夷。在危難時要尋求依託,但要慎重選擇對象。晚年應知天命,尤不可不顧時勢而輕舉妄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