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陽節爬山有什麼意義
爬山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戶外運動,爬山可以增加肺部活動量,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夠鍛煉身體,因此周六日不妨約上三五知己一起爬山遊玩。重陽節又稱為登高節,那麼, 重陽節爬山有什麼意義 ?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重陽節登高的意義。
重陽節爬山有什麼意義不少人都讀過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也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重陽節是什麼意思,剛開始的時候可能也會疑惑重陽節是什麼意思,但是久而久之就過去了。那麼重陽節爬山有什麼意義?
重陽節別名“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在有些地方也被稱為“祝壽節”、“女兒節”等,今天也被稱為“老人節”、“敬老節”。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重陽節要爬山登高,"九九登高"中的"高"與"糕"諧音,重陽花糕還有"好運長長久久,生活步步高升"寓意. 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非凡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預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爬山注意事項爬山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但同時對爬山愛好者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講究運動規律,不僅起不到相應的作用,還會產生諸多身體不適。我就來總結一下爬山注意事項有哪些。
1、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爬山雖好,但很“挑人”,如果自身患有心臟病,則不能進行爬山,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心絞痛等疾病。實在想爬山的話,最好選擇坡度較緩的小山,且要注意勞逸結合。此外,患有高血壓、癲癇、肺氣腫、眩暈症等疾病的人群,最好不要爬山,可以進行一些幅度較小、強度較小的運動,比如散步、太極等等。
2、爬山之前要多喝水,爬山的過程中也要時不時地喝水,既可以稀釋血液,也可以避免在爬山過程中出現身體缺水的情況。也可以喝一些含糖、電解質的飲料,以補充體力。
3、爬山的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爬山前做一些熱身運動,爬山時不宜追求速度,如果感到身體勞累或者出現心慌、氣短、胸悶等症狀,應該原地休息。
4、爬山要走人比較多的路線,通訊工具保持暢通,隨時和外界取得聯系。
5、爬山過程中如出現扭傷,不能進行局部按摩或者熱敷,最好冷敷,時間為20分鍾到半個小時,能起到鎮痛和消腫的作用。
精彩推薦:
怎樣保護眼睛 夏天吃什麼降火 耳朵裡面長痘痘 乳房下垂 坐飛機流程 跳繩的好處 牙齦出血 拔罐減肥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
②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插茱萸 九月九重陽登山有什麼好處
導讀:今日重陽節,大家都在討論重陽節有哪些習俗活動,懂得人自然都懂,不太熟識的人也能脫口而出登高,插茱萸等活動,每一個習俗活動的出現都有原因,那麼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插茱萸呢?九月九重陽登山有什麼好處呢?想知道就來瞧瞧我的解析吧。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
關於重陽節登高的說法有三種。一是登高避災,二是古人的山嶽崇拜,三是登高「辭青」。
寓意一:登高辟邪氣
在我國的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而古人們為了避免接觸到邪氣,所以才在九九這一天登高以避邪氣。不過這一說法現在看實在有些不科學。不過,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氣爽的收獲季節,舉家出遊、登高望遠在時令上是非常適宜的。
寓意二:登高山祈福
據《禮記·祭法》中有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古代人的生活環境比起現今要艱苦許多,最早時期人們的很多事物大都來自於才集合和狩獵,而山林中生長的各種植物和動物得以讓人類生存和繁衍。因此在古代,古人們對於山特別是高山是有崇拜的。因此在舅舅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種表達人們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種行為。
寓意三:辭青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春季的踏青一說,實際上與之相對的還有秋季的辭青一說。據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
佩戴氣味濃烈的茱萸能御初寒也可辟邪氣。這跟端午佩掛艾草、菖蒲的道理是一樣的,為了驅病、防蚊、辟邪。所以無論是艾草、菖蒲,還是茱萸,都有特殊香味,才能達到除病辟邪的效果。以前的人,到了重陽節會把茱萸插在頭上,或身上佩裝有茱萸的布袋。
由來已久:唐朝人過重陽有兩大習俗:登高和插茱萸。在更早的西漢,也有九月九日,佩茱萸的說法(《西京雜記》記載:九月九日,配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九月九重陽登山有什麼好處
重陽登高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那麼登高有什麼好處呢?健康專家指出,所謂登高一般是指爬山運動,一步一步往高處走,能使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順暢。大山周圍有青松翠柏,空氣新鮮,是座天然的「大氧吧」。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能促進和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對一些慢性病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中醫講究秋季養肺,肺的功能正常,才能把二氧化碳排出去,把氧氣吸進來,把痰和廢物咳出去,幫助心臟把氣血津液散布於全身。山裡的空氣質量高,在山間行走,對於改善肺通氣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處。另外「人往高處走」對心臟功能的改善效果也很明顯。人們通過登高活動的鍛煉,將使心臟搏動更加有力,心肌的微循環改善,腦血流量增加,進而全身血液循環得到加強。
③ 九月九登高是有什麼講究嗎
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據文獻說,「登山祈福」的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登高所到之處大抵分為登高山、登高樓、抑或是登高台。
按照天地日月運行規律,重陽這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間的重要民俗事象。
登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四:其一是源於古人的山嶽崇拜;其二是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其三是源於登高「辭青」;其四是源於附會上一個荒謬傳說「桓景登山避災」。
(3)九九重陽節爬山擴展閱讀
遠古時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習俗。西漢戴聖《禮記·祭法》:「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文獻記載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開來。
重陽節登高避災之神話傳說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東漢,傳說當時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個叫桓景的術士認為這一天里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的荒謬故事,見於南朝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④ 重陽節登高是指爬山嗎 重陽節為什麼要爬山登高
導讀:重陽節的習俗有吃重陽糕,登高等,重陽糕我們看著做就好,那麼重陽節登高是指爬山嗎?不少人都是這樣認為的,字面意義感覺也是如此,其實不然,想知道重陽節為什麼要爬山登高,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是什麼,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重陽節登高是指爬山嗎
古人常說的重陽節登高並不是指爬山。農歷九月九日是古人常說的重陽節,我國古代把九定為陽數,農歷九月九日,月日並陽,兩陽相重,兩九相疊,故名「重陽」,又名「重九」。古人常說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興起於於東漢時期,古人常說的重陽節登高主要是可以登高望遠祈求驅邪避禍,因此重陽節並不一定要爬山,最常見的方式便是登高祈福。
重陽節為什麼要爬山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於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辟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有一種說法是登高辟邪,在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而古人們為了避免接觸到邪氣,所以才在九九這一天登高以避邪氣。
還有一種說法是登高山祈福,據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在九九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種表達人們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種行為。
古代人們的很多食物大都來自採集和狩獵,而山林中生長的各種植物和動物得以讓人類生存和繁衍。因此在古代,古人們對於山,特別是高山是有崇拜的。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等,這種上山採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
不過,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氣爽的收獲季節,舉家出遊、登高望遠在時令上是非常適宜的。因此,九九重陽節登高不僅有其文化傳統,還具備符合如今的旅遊潮流。
宋代重陽節登高的習俗
重陽節登高,是古來就有的習俗,不獨宋朝為然。以大唐長安為例,每年重陽節,必有成千上萬的市民頭插茱萸,爬到樂游原上登高望遠。
可是宋朝人重陽登高就沒這么便利了。南宋首都是杭州,杭州市民還有鳳凰山可登;北宋首都是開封位於黃河沖積扇平原,一馬平川,到了重陽節,只好爬到城樓上登高了。
當然,京城的城樓上站不下,即使站得下也不讓隨便登,於是士大夫們過重陽時競相去豪富之家做客,豪富之家多建高樓,喝完大酒去樓上玩耍,登高問題迎刃而解。
如大文學家蘇東坡在開封當京官時,年年重陽就都去駙馬王詵家聚會,因為王詵在城郊建了別墅,不僅廣種菊花,還有高台重樓,最適合飲酒賞菊,登高望遠。
宋朝博物學家方勺給出過解釋:「九九極陽,陽極轉陰,登高為調陰轉陽也。」意思是說,九是陽數,九月九是陽上加陽,陽到極點又成了陰,為了讓陰陽調和,百病不生,到了這天就要爬到高處。
那麼為什麼爬到高處就能陰陽調和呢?方勺沒有具體說明,後人猜測,估計他認為高處離太陽近一些,能多吸收點兒陽氣吧。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
寓意一:登高辟邪氣
在我國的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而古人們為了避免接觸到邪氣,所以才在九九這一天登高以避邪氣。不過這一說法現在看實在有些不科學。不過,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氣爽的收獲季節,舉家出遊、登高望遠在時令上是非常適宜的。
寓意二:登高山祈福
據《禮記·祭法》中有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古代人的生活環境比起現今要艱苦許多,最早時期人們的很多事物大都來自於才集合和狩獵,而山林中生長的各種植物和動物得以讓人類生存和繁衍。因此在古代,古人們對於山特別是高山是有崇拜的。因此在舅舅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種表達人們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種行為。
寓意三:辭青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春季的踏青一說,實際上與之相對的還有秋季的辭青一說。據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⑤ 農歷九月九為什麼人們會選擇爬山
農歷九月九也就是重陽節,重陽節有爬山的風俗,沒有山的地方也要找當地一個最高處爬上去,叫做「登高」。
重陽登高這個風俗,據說是從東漢時一個名叫桓景的人登山避禍開始的。桓景拜方士費長房為師。費長房通醫術,能夠醫治各種疾病,還會捉鬼。更有一種神通,即在同一時間,別人可以相隔千里的不同地方看見他。
一天,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初九,你家有災難,必須讓全家人用紅布做成小口袋,袋裡裝茱萸,掛在手臂上,再爬山登高,飲菊花酒。桓景知道老師說的必定有道理,全部照辦,到傍晚回家時,見家中所有的牛、羊、雞、犬都死了。從此以後,人們以為在這天登山、插茱萸、飲菊花酒可以避災躲禍,漸漸形成風俗。現在人們乘著秋高氣爽時節,登高遊玩,倒不是為躲避災禍,而是一種戶外休閑的活動。
⑥ 重陽節爬山的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爬山的寓意:1、登高祈福:古人有山嶽崇拜的傳統,登高是為了祈福。2、登高暢享清氣:重陽被認為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的地方清氣越聚集。3、登高「辭青」:與陽春三月的春遊「踏青」相對應。4、登高避災:源自東漢時期「桓景登高避災」的傳說。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1、遠古時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習俗。西漢戴聖《禮記·祭法》:「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文獻記載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開來。
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2、按照天地日月運行規律,重陽這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間爭相趨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3、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4、重陽節登高避災之神話傳說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東漢,傳說當時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個叫桓景的術士認為這一天里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的荒謬故事,見於南朝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
⑦ 九九重陽節登山活動方案
九九重陽節登山活動方案範文(精選5篇)
為了確保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綜合考量活動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活動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九九重陽節登山活動方案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主辦單位:
XX大學
二、活動對象:
XX大學在校大學生
三、活動主題:
為了實現由網路的虛擬到現實中的轉變,促進各網友(校友)之間的交流,增強校友之間的配合意識,故在重陽節前日組織這次活動。
四、活動時間:
XX年10月5日周日(考慮到許多同學下周一的時候都有課,可能把時間調整到周日)
五、活動時間安排:
早上8:00在白馬公園門口集合。
早上8:30准時上山,目的地紫金山頂。
早上9:30左右到達目的地。
9:30——12:30在山上組織游戲等活動。(時間根據現實情況變動)
六、游戲內容:
1,雙人傳氣球(大家圍成一個圈坐下,氣球必須由一個人的脖頸傳給下一位,期間不允許用手,如果在哪個地方失敗了,哪兩個人就要同時受到懲罰,具體懲罰的辦法由大家定什麼樣的刺激,就定什麼樣的)。
2,信任背摔(危險系數稍高,到時候根據情況而定是否玩,首先由6個人互相手握手腕,搭建成一個穩固的檯子,然後另一個人站在一米高的檯子上,背朝大家,然後直直的後仰並倒下,倒到先前大家有手搭好的台上,體驗下瀟灑的感覺!)
大家想想還有什麼活動,可以繼續往下填充
七、活動所需物品:
1,桌布2,濕紙巾3,酒精棉球4,創可貼5,胃葯等(根據人數定,費用大家aa制)
乘車路線:南金線,2,11,20,24,40,44,48,58,59,68,70,93,140,313路,大家可以選擇就的公交線到太門門站下
注意事項
請准備參加活動的.人員及時的報名,以及准時到達活動地點,若有突發情況請第一時間告知。
活動是主要是登高,請大家穿上好運動裝備,蹬山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請各位校友自備好飲用水以及食物,我們的午飯將在山上解決。
一、活動前言: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將至,登高活動已經成了老年人鍛煉身體的標志性活動。藉此機會,邀請老人們一起登高,體會大自然的美好。
二、活動主題:
增進感情,放鬆心情,體驗生活
三、活動目的及意義:
老人是需要關懷,需要娛樂,需要健身的人群。重陽節登高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增進老人之間的感情,還能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四、活動時間:
20XX年10 月21日
活動地點:大余丫山
五、策劃組織單位:
XX
六、參與人員:
XX社區年滿55周歲的老人
七、組織方式:
全體成員7:30在小區門口集合,在校門口坐車至丫山腳下或坐車至南門口再到新汽車站坐車至丫山,然後包車可達丫山。
八、具體組織安排:
1、前期工作:策劃部全體成員共同討論活動形式、策劃
2、宣傳工作:負責對活動過程進行拍照記錄;
3、准備工作:
(1)做好踩點工作,選出最佳地點;
(2)召開小組成員討論會;
(3)做好活動工作分配:策劃、拍照、踩點、記錄人員等;
(4)安排好路線
4、後期工作:
(1)進行活動調查,了解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以便日後活動質量得以提高;
(2)信息委員把活動照片傳到群空間相冊中,讓大家回味
九、具體活動流程安排:
1、召開小組會議,商定外出活動事宜;
2、明確分工,確定各成員的工作及責任;
3、准備好食物和水以及必要的醫療用品並帶上;
4、組織大家集合,清點好人數,乘車至目的`地;
5、在丫山觀賞遊玩,拍照留念;
6、組織同學們安全返校。
十、活動時間安排:
1、集合時間及地點: 早上7:00在小區門口
2、出發時間: 7:30。am
3、到達時間: 9:00。am
4、現場活動時間:9:30 。am
5、返校時間: 4:30。pm
6、到校時間: 6:30。pm
十一、經費預算:
1、門票:每人大約30元
2、午餐自帶
3、車費:25元加5元等於30元 合計約:70元
十二、注意事項:
1、各位務必保管好個人物品、注意人身及財務安全;
2、所有人員必須有強烈的時間感和紀律觀念;
3、各成員須服從負責人及部長的指揮;
4、活動過程中,注意衛生,不亂吃食物,注意衛生;
5、各自彼此擔負起責任,要密切關注成員的去向,及時提醒;
6、嚴禁帶火種上丫山,防止火災;
7、適當准備一些常用葯(創口貼等)。
此次活動應特別注意的就是同學們的人身安全問題:出發前再三叮囑每個人,遠離危險地及不要嬉戲打鬧途中注意上下車安全;注意用火安全及炊具使用安全等。本次活動基本按以上計劃進行,如有其他未盡事宜,將及時通知每一個人;具體分組安排如上述所分,考慮到個別同學有事或者特殊情況再進行分配。
為促進全市青少年社會組織成長,闡揚青少年社會組織在敦促社會成長、促進社會協調中的積極浸染,團市委擬在重陽節惠臨之際,組織開展20XX年重陽節登高一系列,全力實現「弘揚優異傳統文化,倡導綠色糊口體例,投身自願公益實踐」的方針,並經由過程舉辦發現、凝聚一批在社會上具有普遍影響力的青少年社會組織,為推進市青少年社團之家培植打下堅實的組織基本。
一、主題
青山秀水時尚行,重陽登高敬老情
二、設想
總體設想:以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為契機,深切挖掘重陽節登高的文化寄義,連系全市「九養」政策的實施,弘揚敬老、愛老、孝老的優良傳統;深切研究戶外行為類、自願公益類青少年社會組織的體例和組織特點,倡導綠色環保、文明健康、自願公益等新風尚;環繞「人文、科技、綠色」培植理念,連繫世界城市培植方針,積極傳遞國際文假手刺。為此,推出「『九九重陽節』青少年社團組織九項步履」:
具體浮現:
1、「遍插茱萸登高,共揚重陽傳統」——文化弘揚步履。所有介入者佩戴茱萸,並在手冊中解讀傳統,弘揚重陽節傳統文化。
2、「老小聯袂同上,共享健康人生」——健康糊口步履。青少年戶外行為社團與老年爬山隊結伴登高,強身健體,配合倡導健康糊口體例。
3、「社團進養老院,共襄敬老盛舉」——敬老愛老步履。進行青年社團與城鄉社區(村)養老院共建典禮,以養老院為載體為老年人供給處事。
4、「青年白叟結對,共倡自願步履」——自願處事步履。青年社團向白叟贈予重陽節禮物,並與白叟結對,推出敬老愛老自願處事。
5、「重陽公交出行,共推低碳節能」——綠色出行步履。以車友會「少開一天車」為載體,要求乘公共交通加入,倡導低碳出行。
6、「山區設立路牌,共發環保提醒」——環保指導步履。在山路上樹立環保提醒牌,號召戶外行為介入者親*自然、呵護自然。
7、「爬山撿拾垃圾,共護青山秀水」——文明爬山步履。爬山者隨地清理垃圾,並宣傳節水不美觀念,為戶外做示範,倡導文明爬山。
8、「連系發布倡議,共宣公益風尚」——公益宣言步履。發出敬老愛老、綠色環保、公益自願等步履倡議,營造青少年社會組織公益空氣。
三、組織機構
指導單元:團市委
組織單元:團市委青年連系會
X戶外試探俱樂部
四、勾那時刻
20XX年10月16日(禮拜六)
五、地址
六、組織規模及規模
以定向邀請為首要體例,帶動組織100家青少年社團,規模在300人擺布。首要類型為戶外行為類、自願公益類及其他主幹青少年社會組織等,並邀請部門老年社團加入。
七、內容
(一)啟動典禮
時刻:上午8:30—8:45
地址:泊車場內
議程:
1、介紹率領賓客;
2、宣讀《青少年社會組織自願公益步履倡議書》;
3、進行青少年社團和敬老院結對共建典禮;
4、向白叟贈予青少年社團自願處事聯系卡和重陽節禮物;
5、揭開「戶外行為綠色環保提醒牌」;
6、為青少年社會組織代表插茱萸;
7、率領致詞;
8、率領為登高發令。
備注事項:
1、檢錄掛號時,發放手冊(用於留念,內容搜羅介紹、檢錄打點蓋章、傳統文化解讀等)。
2、典禮起頭前,由青少年社會組織作墊場表演(名篇誦讀、典禮展演、古文今唱等);
3、主會場四周設展板,展示社團風度,宣傳傳統文化。
(二)登高
時刻:上午8:45—11:30
地址:噴香山玉皇頂泊車場為起點及終點,四周山區4.5千米環形山路為首要路線。
內容:
1、出發地址發放茱萸;
2、青少年社團配合爬山,並清理山區垃圾;
3、沿途分布4個工作站,發放相關材料,宣傳節約用水理念,並在手冊上蓋紀念章;
4、終點發放紀念品。
線路:
總長度4.5千米,寬4—5米,路面為森林防火道,海拔180米,全程最高海拔470米,相對海拔289米,上坡路段2千米。
八、宣傳工作打算
(一)報紙類:
(二)電視台類:以新聞專題為主
(三)廣播台類
1交通廣播:重點宣傳青少年社團倡導公交出行,環保戶外步履。
城市打點廣播:重點宣傳青少年社團積極介入社會培植,介入社區養老敬老處事工作。
1、活動意圖:
新學期開學已一個半月的時間,家委會設想通過開展親子登山活動,促進親子溝通,家長孩子交流情感、信息,改善親子關系,增進心理健康;在讓孩子們感到開心的同時,也學到許多如交通安全、體育鍛煉、重陽節日*俗等知識;同時鍛煉和塑造孩子在爬山過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團隊精神。(建議邀請老師同游)
2、活動目的:
(1)培養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2)培養孩子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促進集體的和諧發展;
(3)講解戶外安全小常識
(3)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俗等,啟蒙和懂得中華傳統美德————敬老與孝道;
3、時間安排:
10月13日下午13:00—16:00
4、活動地點:
塘朗山郊野公園
5、活動安排:
(活動安排在意見徵集後可能調整)
塘朗山龍珠門大門口集合、小朋友分組、活動注意事項講解、義工家長們分工
整隊登山、放歌山林、途中休憩15分鍾
會師山頂,留影20分鍾、休憩,重陽故事
下山、山下自由活動
6、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在意見徵集後再填上,請策劃組的家長匯總一下,裁判及義工由家長們報名擔任)
編號活動內容裁判員安全義工地點備注
7、活動規則:
A、全體小朋友按班內小組分成幾隊(建議八人一隊,正好五隊),所有參加活動的未擔任其他職務的爸爸們都擔任安全義工職務。*均分配在各隊中負責帶隊與安全保衛,子女與父母盡量不要同隊,媽媽們在後墊尾。親子登山隊各隊列隊向山頂攀登。本次的活動以體驗、交流、環保、團結協作為主題。故而不設爬山比賽的獎項。
B、關於重陽節知識、登山鍛煉知識、安全知識等可隨隊由帶隊家長和隨從途中解乏或鼓勁時機動講述;山頂會師後長廊休憩時可用提問方式對搶答正確者予以獎勵。以此活動之前,家長們可以先給孩子們灌輸一些相關知識。
8、活動要求:
A、安全第一、紀律第二
B、團結合作、輕松愉悅
C、分工明確、關注細節
D、自備食糧、確保健康
9、活動組織與任務分工
10、活動評獎:
(1)獎項:團隊協作獎;知識搶答獎;
(2)獎品:橡皮、卷筆刀、田字本、鉛筆、貼紙等(見附件清單)
一、活動主題
青山秀水時尚行,重陽登高敬老情
二、活動設想
總體設想:以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為契機,深入挖掘重陽節登高的文化含義,結合全市「九養」政策的實施,弘揚敬老、愛老、孝老的優良傳統;深入研究戶外運動類、志願公益類青少年社會組織的活動方式和組織特點,倡導綠色環保、文明健康、志願公益等新風尚;圍繞「人文、科技、綠色」建設理念,結合世界城市建設目標,積極傳遞國際文化名片。為此,推出「『九九重陽節』青少年社團組織九項行動」:
具體體現:
1.「遍插茱萸登高,共揚重陽傳統」——文化弘揚行動。所有活動參與者佩戴茱萸,並在活動手冊中解讀傳統,弘揚重陽節傳統文化。
2.「老少攜手同上,共享健康人生」——健康生活行動。青少年戶外運動社團與老年登山隊結伴登高,強身健體,共同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3.「社團進養老院,共襄敬老盛舉」——敬老愛老行動。舉行青年社團與城鄉社區(村)養老院共建儀式,以養老院為載體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4.「青年老人結對,共倡志願行動」——志願服務行動。青年社團向老人贈送重陽節禮物,並與老人結對,推出敬老愛老志願服務。
5.「重陽公交出行,共推低碳節能」——綠色出行行動。以車友會「少開一天車」活動為載體,要求乘公共交通參加活動,倡導低碳出行。
6.「山區設立路牌,共發環保
提示」——環保引導行動。在山路上樹立環保
提示牌,號召戶外運動參與者親*自然、保護自然。
7.「登山撿拾垃圾,共護青山秀水」——文明登山行動。登山者隨地清理垃圾,並宣傳節水觀念,為戶外活動做示範,倡導文明登山。
8.「聯合發布倡議,共宣公益風尚」——公益宣言行動。發出敬老愛老、綠色環保、公益志願等行動倡議,營造青少年社會組織公益氛圍。
三、組織機構
X戶外探索俱樂部
四、活動時間
XX年10月13日(星期日)
五、活動地點
六、組織規模及范圍
以定向邀請為主要方式,動員組織100家青少年社團,規模在300人左右。主要類型為戶外運動類、志願公益類及其他骨幹青少年社會組織等,並邀請部分老年社團參加。
七、活動內容
(一)啟動儀式
時間:上午8:30-8:45
地點:停車場內
議程:
1.介紹領導來賓;
2.宣讀《青少年社會組織志願公益行動倡議書》;
3.舉行青少年社團和敬老院結對共建儀式;
4.向老人贈送青少年社團志願服務聯系卡和重陽節禮物;
5.揭開「戶外運動綠色環保
提示牌」;
6.為青少年社會組織代表插茱萸;
7.領導致詞;
8.領導為登高活動發令。
備注事項:
1.檢錄登記時,發放活動手冊(用於活動留念,內容包括活動介紹、檢錄打點蓋英傳統文化解讀等)。
2.儀式開始前,由青少年社會組織作墊場表演(名篇誦讀、儀式展演、古文今唱等活動);
3.主會場周圍設展板,展示社團風采,宣傳傳統文化。
(二)登高活動
時間:上午8:45-11:30
地點:香山玉皇頂停車場為出發點及終點,附*山區4.5千米環形山路為主要路線。
內容:
1.出發地點發放茱萸;
2.青少年社團共同登山,並清理山區垃圾;
3.沿途分布4個工作站,發放相關材料,宣傳節約用水理念,並在手冊上蓋紀念章;
4.終點發放活動紀念品。
⑧ 重陽節登高是什麼意思
「重陽節登高」就是要登高望遠,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舉家登高望遠。登高傳說是為了避災,因為有民間故事講到,古時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佩戴茱萸登山,回來後發現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遠走的家人無恙,——雖然這是個遙遠的故事,但是流傳到風俗習慣里,上至帝後、下至民間,都會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望遠。
(8)九九重陽節爬山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廣東,重陽節又稱「重陽登高」、「重九」、「登高節」、「女兒節」、「茱萸節」、「菊花節」等。從前,民間有登高野遊、把酒賞菊、放風箏、蒸花糕、吟詩懷念遠游之人及迎接嫁女歸家等活動。這一天,人們上墳拜祭先人,表示追思。
《燕京歲時記》敘述清代北京在重陽節立「九花山子」。九花即菊花,至今重陽節的某些習俗仍在流行。近年,又將重陽節確立為老年節。是日,舉行各類活動,以表示對老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