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動漫節作文400字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我整理的動漫節作文4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一」小長假,我和爸爸媽媽等家人來到杭州白馬湖看動漫節。這讓我有了一個近距離親自所見這個動漫節。
動漫展分為A館和B館。當我一進入展廳,呈現出人山人海、人聲鼎沸的景象。A館里邊有一些國產動畫,有現在最受小朋友歡迎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活潑可愛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小朋友們可以和這些動漫人物拍照。二樓巴拉拉小魔仙之音符之謎發布會。在那裡許多人cosplay——裝扮成自己喜愛的動漫人物和遊客們拍照。B館最為好玩。葉羅麗娃娃店,粉紅色的外牆,櫥窗里有許多娃娃。動畫片中,羅麗、孔雀、亮彩、茉莉,這幾個主人公做的小巧玲瓏、栩栩如生。本館一樓的表演舞台,有名家簽售。有肖晨壽、魏瑩、敖幼祥、蔡志忠、巴布、米沙,親自來簽售。二樓可看可買各種周邊貨物,如:粉色的狐狸耳朵發箍,憨厚暖人的大白,風摩全球的大黃鴨……還有各式各樣的動漫卡通人物。如果人擠購物不方便,大家還可以直接進入他們的淘寶店,點擊購買什麼貨物就可以在家裡等著收貨。三樓的亮點則是模玩展,那裡陳設著十分精緻的上百個玩偶,有聖斗星矢、海神波塞冬、海賊王……個個栩栩如生。
這就是我「五一」長假親自所見的中國第十一屆動漫節。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中國人真是太偉大了,那麼神奇的發明都能創造出來,科學的力量太神奇了。
各種模型做著千姿百態的動作,有的在飛翔,有的在跳舞,有的在發「龜派功」。今天,是國際首屆動漫節開幕第四天,也就是結束前的第二天。所以,我死硬要爸爸帶我去看,爸爸倔不過我,只好同意了。
進了一樓展廳,就看見大大小小的動漫展櫃,有神奇寶貝、高達(機動戰士)、火影忍者和一些不知名的……其中,最顯眼的是一個長10米,寬5米,發著金光的皮卡丘。最大最帥的是一個巨型的命運(型號)高達。真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逛完了一樓,我們來到了人山人海的二樓展廳,各種裝飾品、玩具、海報更是讓人看也看不過來。走了好幾圈,每個展區看十幾遍,我的眼球終於被我最感興趣的賽車比賽吸引住了。比賽開始了,我目不轉睛的看著,參賽的有三角箭、蜘蛛王和一些「小狗、小貓」……可是,動畫片里的那些很厲害的賽車都成了「蝸牛」,而那些「小狗、小貓」倒成了「寶馬」。只是,幾輛太沒平衡,沖了出去。最快的10秒跑完全程,快得幾乎看不見,最慢的5分鍾也跑不完,力量實在太小,沖不上翻天圈。30分鍾後,比賽結束,第一名得到了一個大大的獎杯。
該回家了,不過總要買點紀念品吧,我和爸爸選來選去,最後買了一個「獵人」紀念懷表,之後就開開心心的回家了。
這次動漫節,我玩的非常開心,而且是首屆。雖然紀念品不多,但我會永遠記在心裡,因為太好玩了,還可以讓我在沒去的同學面前炫耀一下。
陰雲散開,太陽又露出笑臉,我頂著好天氣,帶著好心情去參觀動漫節。
到了現場,映入眼簾是許許多多奇裝異服的cosplay,活潑可愛的皮卡丘、美麗動人的花仙子,都是電視里熟悉的面孔。進入一個展館,三個高大的汽車人:「霸天虎」、「擎天柱」和「大黃蜂」,和他們合影的人數不勝數。
我們跟著人流緩慢向里移動,有一個鞋鋪,那兒的鞋子上的可愛卡通人物都是大哥哥、大姐姐親手畫上去的,看他們專注的樣子,一筆一劃都那麼細致,顏色搭配的恰到好處,一會兒精筆細描,一會兒又開始認真的調色,沒有半點馬虎,我想一定不簡單吧。我也很想試一試。
我還看到了泥塑小鋪,一個個生動的卡通人物「站」在我們眼前。這時,一個大姐姐開始捏泥塑了,一團泥巴在她手裡,好像有了魔法,她的手指靈活地捏著,這里改短一些,那裡捏出來一點,一會兒後就變成了活力活現的小白兔,圍觀的人都發出連連贊嘆,爸爸也給我買了一包,我該把它捏成什麼呢?
最吸引我的是精美的漫畫作品,簡單幾筆就勾勒出一個活生生的小人,有的線條精細,突出人物的特點。在一幅幅畫中游覽,我好像也進入畫中,那麼真實。
太陽還在微笑,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但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動漫製作人的那份努力,有了他們,我們才能夠看到更有趣的動漫。
在眾多的節日里,有元旦節、植樹節、重陽節、母親節、父親節……我多麼想設立一個節日:動漫節。
因為人人都有一個動漫夢,都想扮演動漫中自己喜歡的角色。比如: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哪吒、小花仙……我就有一個動漫夢,我就想當哪吒,腳踏風火輪,上天入地隨我行。
我要把這個節日設立在我的生日——9月26日,因為我生日那天,我會過得更開心呢!
到了那一天,人人都穿上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的服裝,這時候每個人都放假,小孩不上學,大人不上班。如果沒有喜歡的動漫人物,電視里的科幻人物也可以,男孩有吃雞游戲、王子等服裝;女孩有小花仙、櫻桃小丸子等衣服。
上午可以買買東西,吃吃喝喝。中午就連飯也是動漫圖形,有小黃人拼盤、KT貓轉盤、有灰太狼火鍋……下午就可以去游樂場去玩,先坐瘋狂的水靈的水式滑道,再去玩玩胡巴的木式過山車,非常瘋狂,再去坐坐地鼠過山車,坐完後保證讓你頭暈眼花,刺激非常……
到了晚上,我們提著燈籠去看花燈,還能和家人團聚,燈籠各種各樣,有水靈寶寶、哪吒風火輪、孫悟空大戰紅孩兒,還有王子、小花仙、紫俠仙子……豐富多彩,我們都非常開心。
通過這個節日,可以讓人們忘掉壓力,減輕肩上的負擔,清理掉惱怒,開心每一天。
動漫節一定會讓我們快樂,我期待這動漫節到來的那一天!
10月2日下午,我們小記者歡聚在會展中心動漫節的門口。
首先由金老師來分組,我被分到第4小組。第4小組的成員有胡鄭濤、歷語杉、翁聞婧和陳金妍。我們到了動漫節裡面,我們的任務之一是要先和動漫人物合影,我們找到了夏爾、羅利卡……其中有一個穿著學生服,戴著藍頭發,頭發上有很多東西的動漫人物。之後,我又和在舞台上表演的Coplay合影,這位Coplay戴著藍頭發,穿著藍色的連衣裙,拿著一個古琴,真好看。
其次,我們采訪了幾位遊客。
我問:「你為什麼來這次動漫節?」
「因為可以玩到很多動漫,還可以買到很多有關動漫的東西。」遊客回答到。
接著,我們又采訪了會場的工作人員。
我問工作人員:「話劇和動漫有什麼關系?」
工作人員回答說:「話劇素材大多是動漫遊戲。」回答好問題好,工作人員匆匆忙忙地走了。
任務做完了,就自由活動。我們去購物場買東西,陳金妍買了龍貓和弄在頭上的芽,我好羨慕。經過這一次的采訪,使我了解動漫節的特點,還使我拓寬了課外知識。同學們,你們去過動漫節嗎?有機會一定要參加下哦!
4月28日的上午,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動漫展。
動漫展的門口有一個像橋一樣的氣球,上面畫滿了動畫片里的人物。我拉著媽媽迫不及待地進了動漫展。裡面人山人海的,到處都是小朋友。
我在一樓逛了一會兒就看見了貿易街,前面圍著很多人,我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哇!這里的東西真多啊!這時,我看見了一隻小零錢包,是用紫色塑料寶石編起來的,外面還貼滿了五顏六色的小花,在燈光的照射下還閃閃發光,漂亮極了。我忍不住買下了它,把它背在肩膀上。我又看見了一支很特別的水筆,筆帽做成了貓咪最愛吃的魚骨頭,還是粉色的呢!於是我又忍不住買了它。
我們來到二樓,看見有很多人排著隊在等著玩游戲,為了節省時間,我和媽媽一人排了一個隊。終於輪到我了,原來這個游戲是用筷子夾乒乓球,可我只夾了一個,因為我夾的太用力了,乒乓球總是從兩根筷子中間滑出去,就像在夾一條泥鰍一樣。
我們還玩了泥巴、畫了書簽、剪紙、貼鼻子、畫陀螺等有趣的游戲。今天,我玩得很開心!我還想再去。
10月3日,終於到了「動漫節」預約入場的日子。我和媽媽早早地到了會場。哇,會場里人來人往,已經非常熱鬧了。
「小弟弟,要不要買卡片? 一元10張。」剛進入會場,一個戴紅領巾的小哥哥就叫住了我。
我說:「是隨便挑的嗎?」
「是的,是的。一元十張隨便挑。小弟弟買幾張吧!」
「好的。」我高興地挑了十張付了錢。
會場里,各個攤位上的商品琳琅滿目,吆喝聲此起彼伏。
「咦,阿姨,你這里是玩什麼游戲嗎?」
「小朋友來試一試?只要你把左邊碗里的彈珠用筷子夾到右邊的模板上擺滿,就可以得到一瓶『酷兒』哦。」
我有點兒興奮又有點緊張,彈珠滑溜溜的很不好夾。我小心地用筷子夾起了一顆,不料中途「啪」一下掉了。「不要慌, 游戲時間沒有限制哦。」志願者阿姨和氣地說。
我擦了擦頭上的汗,穩了穩心神,又耐心地玩了起來。終於我開心地從阿姨的手裡接過了獎品。
歡樂的時間總是過的那麼快,不知不覺就到了結束的時間,明年的動漫節我還要來參加。
10月4號下午,爸爸帶著我和姐姐去綠城玉蘭廣場參加「動漫狂歡節」活動。
到了大廳里,爸爸簽了到,我和姐姐每人領了3個銅幣,就去參加裡面的活動。我先到會所後面的畫廊里畫面具,我問大姐姐要了「灰太狼」和「美羊羊」的面具,不過這個面具上沒有色彩,需要我們自己來裝扮。我和姐姐找到空位置坐下來,快速地調好顏料塗了起來,不一會兒,栩栩如生的「灰太狼」和「美羊羊」面具就出現在眼前。接著,我們戴上面具來到泳池旁邊參加活動,只見很多人在劃橡皮艇。我和姐姐也迫不及待地上了一條橡皮艇。我和姐姐面對面坐,每人拿一枝槳,開始劃槳。一開始,我們倆不懂得合作,各人朝各人的方向劃,結果皮劃艇要麼走兩步就退兩步,要麼原地打轉。看到別人劃得很快,我們非常著急。這時,岸邊的爸爸對我們喊道:「你們劃槳的方向要一致。」我們照著爸爸說的方法去做,終於能把橡皮艇劃走了,而且很快劃到了對岸。劃了大約半個小時,我和姐姐就上了岸。
最後我們參觀了小特警的培訓,還賺到了一個銅幣,我們用4個銅幣換了兩桶爆米花,就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星期天的晚上,媽媽對我說:「我們明天要去蕭山動漫館玩,聽說那裡正好在舉行一年一度的動漫節。」我一聽這消息,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早就耳聞動漫節的時候,那裡有各種動畫片的介紹、還有各種動漫人物的公仔……
第二天一早,媽媽就帶我們開車前往動漫館。車剛到目的地,我就迫不及待地沖向入口,突然一隻大手擋住了我的去路,抬頭一看,原來是檢票員叔叔,他溫和地書:「小弟弟,你還沒買票呢!」我急忙跑開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拿著門票來了。
一進館,五顏六色的動漫世界展現在我眼前,我像看新奇事物似的東張張,西望望,這里走走,那裡逛逛,下決心,一定要看完整個館。我們來到了C館,面前的一個個五彩繽紛的模型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就一直纏著媽媽給我買,媽媽最終還是「抵擋」不住我的「攻擊」,只好給我買了。
我們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我看到一個小攤前有許多卡片一樣的東西,便又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走進細看,卡片上畫著不同的人物,畫的栩栩如生,突然我發現後面還可以揭開,於是我小心翼翼地揭開了,可裡面就像塗了膠水一樣粘了我的手,我好奇地問售貨員:「這是什麼啊?」「這是貼卡」,他告訴我。於是我買了幾張。
接著我們又繼續前行,可是一看時間,已經中午了,該回家了,我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動漫館。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的時間,但這次的杭州動漫館之旅讓我很快樂!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日照博物館參觀動漫節。
一進博物館大門,就看到人們熙熙攘攘非常熱鬧,我湊過去一看,原來那裡正在表演節目,演員們穿上了絢麗多彩的衣服,打扮成各種動漫人物,拿著各種道具在表演,觀眾們不時為精彩的表演歡呼喝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可我喜歡的動漫人物怎麼沒有啊?媽媽說你可以自己扮演啊!我可不好意思!
再看看賣各種小玩意兒的地方,商品琳琅滿目,雖然人沒有那邊的多,可是商販們個個都很熱情。我覺得挺不錯的,既有很多項目可以參觀,又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只是我對漫畫類不太感興趣,但是看到其他人那麼喜歡,那我以後也要研究一下漫畫的樂趣,了解一些漫畫,知道漫畫的知識。
除此之外,我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那就是我遇到了整整一個假期沒有見到的同學,我有說不出的高興。我們又說又笑,真是快樂!
這次參觀動漫展的收獲可真不小,既看到了各種漫畫人物,又遇到了好久不見的同學,讓我永遠難忘!
10月23日,我們東環小學的所有同學都在我校的本部,開展了一年一度的動漫科技節。
清晨,我邁著輕松的腳步向學校走去,遠遠望去,便看見校門口陣陣笑聲傳來,一片沸騰。走近一看,哇!有幾個高大、可愛的卡通人物微笑著與同學們一一打招呼。那神態憨厚可鞠,甚是親切。有些調皮的同學還圍著他們轉,東摸摸西摸摸。
進入校園,在舞台前找到了自已所在的班級座位坐好。沒過多久,歡快的音樂響起,一群穿著各種各樣奇異的服裝的動漫人物踏著鼓點跳躍進入舞場。有的披著一頭銀白的長發,穿著武俠的衣服,一幅仙風道骨的模樣;有的是頂著一頭黃艷艷的短發,身穿可愛的篷篷裙,時不時扮個可愛的造型……。我們鼓掌歡呼著,太萌太可愛了。
接著是變廢為寶走秀。五花八門的服裝讓人眼花瞭亂:有一款是用舊撲克牌裝訂起來做成的長裙,隨著身子的走動一晃晃,真象時尚服裝;有款是用亮晶晶的塑料袋裁成的裙子,非常漂亮;最新奇的是有款居然用紙箱挖幾個洞口直接套在身上,笑壞我了。
我最感興趣的是科學小游戲那個節目。一位老師與一個小男孩協助合作,老師用晶瑩剔透的泡泡把小男孩圈了起來,太神奇了。
快樂的動漫科技節就在我們的笑聲中漸漸走向尾聲。再見,明年的動漫科技節再見!
雖然早上的雨下得很大,卻絲毫不影響我的好心情,因為今天媽媽要帶我去動漫節玩.我們先坐車來到武林小廣場,在一個動漫節門票移動售票處買了2張票,然後搭乘動漫節的'免費巴士去了白馬湖會場.
我們一下車就和其他遊客一起走進了動漫廣場,這里的人可真多呀,媽媽拉緊我的手說:」人這么多,可不能亂跑.」我嘴裡答應:好的,好的。可一看到那麼多我喜歡的動漫人物時,還是忍不住跑來跑去。動漫廣場分為A.B.C.D.E五個場館,你能想到的動漫人物這里都能看到,真不愧是一場世界型的動漫盛宴。其中我最喜歡的是A館,因為裡面有我喜歡的鋼鐵俠,美國隊長,綠巨人,亞瑟王等。這幾個都是英雄人物,擁有非常強大力量,也是正義的使者,一直是我的偶像。
各個會館里還有大量動漫人物的模型和裝備出售,品種多的數也數不清。我看看這個,摸摸那個,都快挑花眼了,最後決定買一個火影忍者的黑色護腕,這個護腕裡面可藏機關呢,可以發射暗器。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到了下午,我依依不捨的跟媽媽走出會館回家了。坐在車上,手裡玩著買來的玩具,腦子里閃現的還是動漫節的情景。動漫節——明年我們再見!
10月1日,溫州日報甌網小記者在金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會展中心參加一年一度溫州動漫節。
在展廳入口處,金老師宣布了今天我們小記者闖關的任務:1、找到一位穿COSPLAY的動漫人物合影,問清動漫人物的由來;2、現場找到3位遊客,並采訪;3、去采訪動漫節的工作人員;4、拍攝動漫節的精彩畫面。
金老師一宣布完任務,我們便迫不及待的開始行動了。
首先是和穿COSPLAY的動漫人物合影,我們找到的是「秦時明月」主題的動漫人物,小組的每位組員都與他們合了影,還問清楚了動漫人物的由來。
接下來,我們要去采訪遊客了。要找到3位遊客采訪,我剛開始覺得任務很簡單,後來才發現實際上沒那麼容易。
找一位遊客簡單,可采訪她(他)們的時候,就有些難了,有的人說不想接受采訪,但有一些人也是很樂意接受采訪的。
找工作人員采訪呢,就更難了。熱鬧的展會,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忙碌付出;就說光去找到一位能接受采訪的工作人員,那就是一個難題。這會兒碰到一位工作人員,他又會說有事兒啦、很忙啦……,更多的是看到他們匆忙離開的身影。
拍攝最精彩的畫面呢!SO EASY,這最簡單不過了,動漫節上到處都有精彩的畫面。
任務完成了,腳也走酸了,從往年的遊客,到今天的小記者,這讓我更深的體驗一把溫州動漫節,精彩的動漫節、有意義的采訪活動更多的是帶給我們心情上愉悅!
門口,還有一排動漫報,只有動漫人物的其中一兩個人頭還空在那裡,一個人在後面,把頭伸進去,就成動漫人物的其中一個了。
咦!大廳門口廣場上還有會動的卡通人物:有皮卡丘,有奧特曼等等,還有阿凡達呢!
參觀完外面,好玩的還在裡面呢!頓時,我便仰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像小鳥一樣飛進了大廳。
哇!大門口還有奧特曼、蜘蛛俠等幾個卡通人物迎接我們呢!我連忙迎上去和他們拉手、拍照。
進了大廳,哇!好多副漫畫啊!「媽媽!這幅美少女好好看!」「媽媽,媽媽!這幅小奧特曼好可愛!」「媽媽!這里還有連環畫!」一進門,我已是非常激動,加上這些有趣的畫,搞得我又喊又叫,又是拍手又是跳,興奮的浪花在我心中翻滾起來。
看完了畫,有趣的還在後頭呢!
接著,我來到了一個棚里看「激光漫畫」,它是由很多線條移來移去,成為一幅幅漫畫的,如果從前往後看,一條光線動來動去,把我照成一個小花人,逗得媽媽哈哈大笑起來。
動漫節,真是一個歡樂的節日!
一月三十日,我一大早就起了床,因為今天是我生日,也是我設立的節日——動漫節。
我興沖沖地走出門,來到為動漫節專門成立的卡通館。進去後,只見好多彩色的氣球東搖西晃,正扮演著空中飛人;在華麗的燈光和抑揚頓挫的音樂下,東京眼力貓貓舞的演出開始了,網球王子正在進行網球比賽,守護甜心的表演也精彩極了,博得觀眾陣陣掌聲……這些卡通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它們都加了答題規則,答對了題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獎品。
我四周張望了一下,發現有一家叫做「甜心亂亂」的店,這讓我充滿了好奇心,滿懷期待地跑過去。哇!這裡面有很多漂亮的娃娃,真是一家好棒的店啊!店主滿面笑容對張大嘴巴的我說:「小朋友,想不想參與一下?如果能在三分鍾之內將守護甜心的娃娃按照它們的名字整理正確,你只要付五元錢它們就全歸你了!」這可難不倒我。我立刻開始行動,口中不停地念叨這些娃娃和主人的名字,小蘭是亞夢的,依琳是歌唄的,黑夜是幾斗的……兩分鍾過去了,我竟然都整理好了,還剩一分鍾正好讓店主來檢查。結果不出所料,我付了五塊錢和兩元游戲費,拿了滿滿一袋「禮物」回了家。
今天我好開心,動漫節真有趣!它不僅讓我體驗到游戲的快樂,也讓我明白了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會有收獲的道理。
㈡ 老師讓製作重陽節相關知識的ppt怎麼做ppt是什麼意思是視頻嗎
PPT(PowerPoint),是微軟公司的演示文稿軟體。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列印出來,製作成膠片,以便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中。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不僅可以創建演示文稿,還可以在互聯網上召開面對面會議、遠程會議或在網上給觀眾展示演示文稿。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做出來的東西叫演示文稿,其格式後綴名為:ppt、pptx;或者也可以保存為:pdf、圖片格式等。2010及以上版本中可保存為視頻格式。演示文稿中的每一頁就叫幻燈片,每張幻燈片都是演示文稿中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內容。
一套完整的PPT文件一般包含:片頭、動畫、PPT封面、前言、目錄、過渡頁、圖表頁、圖片頁、文字頁、封底、片尾動畫等;所採用的素材有:文字、圖片、圖表、動畫、聲音、影片等;國際領先的PPT設計公司有:themegallery、poweredtemplates、presentationload等;中國的PPT應用水平逐步提高,應用領域越來越廣;PPT正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工作匯報、企業宣傳、產品推介、婚禮慶典、項目競標、管理咨詢、教育培訓等領域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簡單點說就是圖片+文字說明=PPT
㈢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節日,重陽節為了紀念誰
南朝梁人吳均來之《續源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
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㈣ 介紹下重陽節和萬聖節
http://www.china.org.cn/ch-jieri/chongyang/1.htm
重陽節簡介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的起源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的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各地過重陽節的風俗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
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雲:「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制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干,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凈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重陽詩篇
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
http://www.wz136.com/fw/art2005/11/2223719.html
萬聖節的由來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
關於萬聖節,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認知:知道萬聖節期 間,許多公共場所乃至居家院落,都會布置上很多裝璜,諸如各式鬼怪 呀、南瓜燈呀、還有黑貓以及巫婆的掃帚之類;孩子們會穿上每年不一 樣的萬聖節服裝,拎著南瓜燈的提簍去挨家挨戶地討糖,說是「trick or treak」。除此之外,你還想多知道一點嗎?我們在此簡單介紹一下 萬聖節的由來與習俗。
一、萬聖節的由來:
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最多的版本認為,那是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系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萬聖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二、Halloween一詞的產生:
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
三、「Trick or treat」的傳說:
孩子們今天著裝挨家要糖的習俗,據說起源於愛爾蘭。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於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因而,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於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後的擺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於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至於南瓜燈也至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臉點上燭火用以驅散鬼魂的;另一種說是鬼魂點上的燭火,試圖騙取人們上當而跟著鬼魂走,所以人們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個嘲諷的臉面,用以調笑鬼魂:哼!傻瓜才會上你的當。傳說因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愛爾蘭人Jack,所以人們又將鬼臉南瓜燈叫做Jack-O-Lantern。
四、現在的萬聖節
萬聖節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目,也是年輕人化裝舞會的節目。
社會對節日的活動也一直做著正面的引導:要求大人教育孩子們不做恐嚇性的惡作劇,也要求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架車停在路邊,小孩去敲門討糖)。大人應該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布置的並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去打擾。另外討糖過程的始終必須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檢查後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製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公共場合以及居家周圍的節日布置都是自願的。鬼臉南瓜燈、白網黑蜘蛛等,都是節日的裝點,已全然沒有駭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學生還端端在這時候會買一對南瓜或者鬼骷髏的耳環來佩帶。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過分恐怖了,會遭到有關方面的制止,媒體也會令其暴光,讓公眾指責。
萬聖節的服裝,也是萬人萬相,不是單調的大鬼小鬼了。有許多渠道教授人們如何製作萬聖節服裝。比如說製作最簡單的鬼服就用一張白床單頂在頭上,別忘了扣兩個洞留出眼睛就是;若是要扮演魔術師,就穿上黑衣黑褲,再戴上黑禮帽,並在禮帽與頭頂之間藏一隻絨毛小兔備用;還教大人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褲,再從背後怎麼綁一個手電筒在頭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的。當然服裝、道具業的商人們,就更有文章可做了。
學校在萬聖節是不放假的。有時學校出面組織晚會,有時不甘寂寞的學生們也會自己主辦小型晚會;而朋友、家人間互寄賀卡祝萬聖節快樂則成為每年十月間流行的習俗。如今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送萬聖卡更為方便經濟,有的網站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各種具有聲響動畫效果的萬聖卡,如:www.cardmaster.com等,免費讓大家使用。
總之,萬聖節已成為西方人一個很普通的季節性節日。有很多人將此看作秋的結束以及冬的到來。萬聖節一過,人們就開始期盼感恩節、聖誕節乃至新年了。
------------------------------------------------------------------------------------------------------
http://lovemedo.bokee.com/3376260.html
㈤ 關於動漫的節日
秋田縣橫手地區的"做雪屋"(新年活動之一):做一個縱橫2米左右的雪屋,中間設一祭壇祭拜水神。入夜,幾個孩子聚集在雪屋裡,喝甜酒、吃甜餅。舊時有關在小屋(稱新年小屋)里縮減飲食,過避邪生活的風俗,現在日本中部以東地區仍非常盛行。經過演變,如今成了孩子的一種快樂儀式。
札幌的雪祭(2月第1個星期五至星期天):在舉行雪祭的日子裡,以動物、神話及傳說等為題材,排列著大小各種雪像。通常是在札幌的大街公園里舉行。
博多的"頓達節"(5月3日至15日):所謂"頓達",是荷蘭語Zondag之訛,休假的意思。化裝成神話里的神仙騎著馬或者穿著盛裝的孩子站在彩車上,成群結隊、熱鬧非凡地通過市街,此外還舉行形形色色的文藝演出。
京都的只園節(7月1日至29日):這是八坂神社的祭禮,起源於9世紀末,為了祈求驅逐瘟疫。16日夜晚,城鎮的舊式家庭在屋檐下掛著神燈、青簾,鋪上席子,裝飾鮮花,豎起屏風,給節日增添光彩。用矛裝飾的彩車上,燈光通明,演奏著只園樂曲。17日絢麗多彩的矛彩車的巡迴,使節日氣氛達到高潮。
青森的"睡魔"節(8月3日至7日):肩上扛著大型紙糊的偶人、魚蟲鳥獸,或放在車上,合著笛子、大鼓的伴奏,一面發出吆喝聲,一面熱鬧地穿街走巷。夜裡從里邊點上燈火,沉浸在幻想的氣氛之中。6日夜裡到7日,把這些東西送上船,在海面上巡遊,這景色真是值得一看。它是點綴青森地方夏日的風情詩。這個活動名稱好象取自"想睡覺"一詞的詞干,意為"睡魔","驅散睡魔"就是這一節日的發端。
仙台的七夕節(8月6日到至8日):它是緣由七夕傳說的節日,全國都舉行七夕節活動,其中的仙台最為有名。家家戶戶豎起竹竿,上面掛著各具匠心的五彩詩箋或燕尾旗,爭相媲美;尤其是在商業街,豪華裝飾鱗次節比,凝聚著各種情趣,加深了節日氣氛。秋田的竿燈節(8月5日至7日):這是秋田市舉行的七夕節活動,意欲驅散一年裡的睡魔,以免妨礙工作。在一根長長的粗竹子上,橫繫上幾根竹子,掛上46個或者48個燈籠,然後在頭上、肩上或掌上保持平衡,反復豎立。年輕人還隨著大鼓的伴奏獻技,做到粗竹子不倒下,以此互比高低。
德島的阿波舞(8月15日至18日):據說起源於16世紀末期,當時百姓以跳舞慶祝諸侯進城。隨著三弦琴、大鼓、笛子的伴奏,不論男女老少都穿著輕便單和服跳舞。舞蹈簡單、活潑,用手打著拍子,舞步輕松有趣,全市居民盡情歡跳,通宵達旦。
長崎的重陽節(10月7日至9日):這是諏訪神社的祭禮。所謂"重陽"指陰歷9月9日,緣由於中國的重陽節(據說9為陽數,兩個9重復即為重陽)。在這個節日里,跳起中國式的蛇舞,令人想起閉關自守時代唯一的開港地長崎的風土人情。
京都的時代節(10月22日):這是平安神宮的祭禮。將京都成為首都後1000多年來的風俗習慣按各個不同時代的風貌列隊展現,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目睹日本歷史畫卷的無比美麗。
男鹿半島的"驅懶節"(12月31日):"驅懶"一詞由日語"生身剝"轉訛而來,所謂"生身"是指老在爐邊烤火皮膚上出現的黑紅色斑痕,也即指生有這種斑痕的懶漢。這是自古在男鹿半島上流傳的奇特的民間活動。青年們戴著假面具,身穿用稻草或者海草作成的短蓑衣,扮成鬼怪的模樣,手持紙糊的菜刀、棍棒、草袋等,串門走戶,以此告誡懶漢們。
另外,滬江可以下到日本動漫節日的電子書~
地址:http://www.hjenglish.com/down/10285/
㈥ 關於重演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節日的習俗也是豐富多彩的。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喝酒,賞花,當然也少不了賦詩了
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
瀟雨隨風四海飄,
心竹清逸翠雲繞。
煙波浩淼清奇在,
一卷詩書樂逍遙。
歡迎光臨《紅葉詩社》http://www.heiyou.com/Tribe/homepage.aspx?tribeid=1485
㈦ 百里屠風是什麼動漫
是百里登風吧,出自動漫:《畫江湖之靈主》
人物簡介:
復姓百里,單名一個川字,字登風,本名「百里川」,全名「百里川登風」,大家都叫他「百里登風」,出生於百里村,百里山和百里氏之子。
從小與汝嫣一同在百里村長大,青梅竹馬,兩情相悅,並在汝嫣生辰的重陽節當日與她正式結為夫妻,意在兩人的愛情能夠長長久久,然而在新婚之夜,不幸遭遇戎武山的山匪屠村劫親,百里村被血洗,汝嫣被搶走,百里登風從此踏上了尋找妻子的旅途。尋妻三年,在前往古陽城的路上遇到甲軒,並對其多次出手相助,後被仇人九所傷,鬼脈訣重現後爆發重陽體克制鬼脈訣,後經黑肱大師指引重回家鄉,經歷種種最終慢慢回憶起了自己的過去,並和同伴一起殺死了戎武山的魔頭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