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節儉友善的唐詩

孝敬節儉友善的唐詩

發布時間:2022-12-29 15:08:23

Ⅰ 勤儉節約的古詩有哪些

勤儉節約的古詩如下:

一、唐代李紳《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譯: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二、唐代李商隱《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翻譯: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

三、北宋司馬光《訓儉示康》,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翻譯:從節儉到奢侈容易,從侈到節儉困難。

四、三國時期諸葛亮《誡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翻譯: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朴以淳養品德。

五、唐代白居易《太平樂二首》,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

翻譯:豐收之年仍然不忘節約(儲備)糧食,太平時期要重視防範避免戰爭。

Ⅱ 勤儉節約的古詩4首是什麼

勤儉節約的古詩有如下:

1、《憫農》

出自: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譯: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天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2、《詠史》

出自:唐代——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翻譯: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有幾人曾經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Ⅲ 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詩句

1.有關孝敬誠信友善節儉的詩歌

1、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2、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3、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唐·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3)孝敬節儉友善的唐詩擴展閱讀:

現代孝道: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討論此話題,是因為在生活中無法避免此類問題,因而需要探討一個符合理性的處理方法。

善巧的維持平衡,父母子女的關系才能維持的長久,不要拘束於世俗禮教的教條,追求一味的付出,那可能會換來 一方變得理所當然的冷漠,以及自己的竹籃打水式的寒心,最終所導致的是抑鬱與憤怒。

孝道和世間萬法一樣,也是有條件的,有因有緣,有賴於父母和自己共同維系。把孝道看作是單方面的無條件的,在邏輯上,違背了因緣法則,敢問,有為法有非因緣和合而成者?如此便落入了「無因生」的外道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道

2.孝敬友善誠信節儉的經典朗誦的詩歌

(1) 參天大樹挺拔聳立; 靠的是深扎大地的跟默默支撐; 凌雲高樓氣勢撼人; 靠的是厚重堅硬的基石無語的支撐; 那麼,人又是靠什麼來支撐無比睿智的人生呢? 那就是-----誠信! 誠信是一朵馨香的花朵; 讓他人快樂,使自己陶醉; 誠信是一首古老的詩歌; 讓他人品味,使自己高尚; 面容上有自尊; 眼睛裡有自信; 行動中有把握; 生活中有朋友; 一個人可以沒有財富,只要他活得坦盪; 一個人可以沒有名望,只要他問心無愧; 但一個人不能沒有誠信,否則一無所有; 學習,因為誠信而進步; 工作,因為誠信而成功; 人生,因為誠信而精彩; 社會,因為誠信而和諧; 莘莘學子,誠信為本; 言而無信,不和其可; 誠自心,信自行,心行合一; 讓我們用心靈呼喚誠信; 讓我們的人生以誠信為基石; 讓我們的風采以誠信為旗幟; 讓誠信成為你寒冷時身邊紅紅的爐火; 讓誠信成為烈日下你同頂的一片綠蔭; 身沐一片燦爛; 心繫一份執著; 帶著誠信上路; 踏著一路風光; 我們呼喚誠信,擁抱誠信,堅守誠信!(2) 誠信的人呀就在我心中。

在學校,他愛老師,他刻苦學習很用功。 他愛公物,他愛勞動,他處處幫助小同學。

他樂為集體爭光榮。 誠信早已播種在心中。

誠信如同一團火! 誠信如同一棵松! 誠信如同一面鏡! 誠信如同一盞燈! 誠信的人,有力量。 有了誠信事竟成。

有了誠信成英雄。 我有誠信事事通。

讓我們從誠信走向明天! (3) 我是人類美好品德之一 欺詐、財富、聲譽總與我格格不入 我走過城市與村莊 穿過沙漠,躍過大海 經過集市、商店、學校 自發的扣擊著每一扇心靈之門 如果誰想欺詐 他會很快嘗到後果 如果誰為了財富、聲譽而把我晾在一旁 他將很快失去財富與聲譽 這是我的職責、權利,也是我的義務 所有跟隨我的人,就會得到人們的敬仰 而那些鄙視和懷疑我的人 只會落得貧困、悲傷和失敗 我不是想存心折磨人 我只是在盡我應盡的責任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我這一美好品德記住 也許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4) 誠信是金。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一個人有了誠信, 他的生命就會閃光。

誠信是真。 有時候, 幸福圍繞在我們周圍, 可我們常不自知, 因為我們需要一雙慧眼來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 真真切切, 但最重要的是彼此都需要誠信, 來達到彼此相互了解, 相互融洽, 相互真誠。

誠信是美, 當代人都追求美, 追求外表的華麗, 漂亮,卻忘掉了心靈美, 其實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在漫漫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 中華文化哺育著中華兒女。

誠信是德, 人們常說:"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而我卻要說:"誠信也是人與人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種美德。" 生活有了誠信才更加燦爛。

人生有了誠信才更加迷人。 參考資料:誠信的詩歌 內誠於心,外信於人 君婦誠之為貴 民無信不應 誠者,夫之道也,誠者人之道也 走上台,鞠個躬。

說說誠信我真輕松! 咋說輕松呢? 因為呀,那個一輕松。 誠信的人呀就在我心中。

在學校,他愛老師,他刻苦學習很用功。 他愛公物,他愛勞動,他處處幫助小同學。

他樂為集體爭光榮。 誠信早已播種在心中。

誠信如同一團火! 誠信如同一棵松! 誠信如同一面鏡! 誠信如同一盞燈! 誠信的人,有力量。 有了誠信事竟成。

有了誠信成英雄。 我有誠信事事通。

讓我們從誠信走向明天! 七律·誠信 立木懸金取信民,王遵國法統先秦。 若非結義桃園拜,何苦單騎古堡尋。

漢使流年居北海,南雁帶書上苑林。 唯夫久別妻甭望,變石難圓未了心。

誠信是金。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一個人有了誠信,他的生命就會閃光。

誠信是真。有時候,幸福圍繞在我們周圍,可我們常不自知,因為我們需要一雙慧眼來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但最重要的是彼此都需要誠信,來達到彼此相互了解,相互融洽,相互真誠。

誠信是美,當代人都追求美,追求外表的華麗,漂亮,卻忘掉了心靈美,其實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在漫漫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哺育著中華兒女。

誠信是德,人們常說:"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我卻要說:"誠信也是人與人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種美德。" 生活有了誠信才更加燦爛。

人生有了誠信才更加迷人。

3.有關孝敬誠信友善節儉的詩歌

1、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2、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3、唐·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4、唐·李商隱《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3)孝敬節儉友善的唐詩擴展閱讀:現代孝道: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討論此話題,是因為在生活中無法避免此類問題,因而需要探討一個符合理性的處理方法。

善巧的維持平衡,父母子女的關系才能維持的長久,不要拘束於世俗禮教的教條,追求一味的付出,那可能會換來 一方變得理所當然的冷漠,以及自己的竹籃打水式的寒心,最終所導致的是抑鬱與憤怒。孝道和世間萬法一樣,也是有條件的,有因有緣,有賴於父母和自己共同維系。

把孝道看作是單方面的無條件的,在邏輯上,違背了因緣法則,敢問,有為法有非因緣和合而成者?如此便落入了「無因生」的外道論。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道。

4.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長篇古詩文

陳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5.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長篇古詩文

陳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6.以"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詩歌有哪些

1、《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

2、《遊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墨萱圖·其一》

作者: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4、《別老母》

作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5、《豫章行》

作者: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斗死,為君掃凶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豫章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別老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墨萱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遊子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弟子規

7.求以"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詩歌

傳遞關愛

小時候母親總是對我說

鳥兒在天空自由地飛翔

我們不要傷害它

花兒在大地上盛開

我們不要摘掉它

草兒綠油油的可愛

我們不要踐踏它

尊敬老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多少年後我才明白

母親樸素的語言蘊藏著很深的哲理

當一個人擁有一顆能容下世間萬物的心時

他就能感化世人教化世人

讓愛在這個世間生生不息的傳遞

母親將關愛傳遞

我也學會將關愛傳遞

傳遞關愛愛就能滿人間

愛滿人間

這是母親的哲學

其實它也是這個社會需要的哲學

8.有沒有關於友善節儉誠實的詩歌朗誦詞

中華民族的美德有很多: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等等。其中之一是節儉。成由節儉敗由奢。積少成多,節約資源,節約糧食,節約電能等等,從我做起,從點滴開始,從小事做起。節儉養德,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儉,是我們繼承和發揚的好作風。

節約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水,人人節約資源,國家資源就可持續,節儉了,就培養了我們良好的品德。

傳遞關愛

小時候母親總是對我說

鳥兒在天空自由地飛翔

我們不要傷害它

花兒在大地上盛開

我們不要摘掉它

草兒綠油油的可愛

我們不要踐踏它

尊敬老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多少年後我才明白

母親樸素的語言蘊藏著很深的哲理

當一個人擁有一顆能容下世間萬物的心時

他就能感化世人教化世人

讓愛在這個世間生生不息的傳遞

母親將關愛傳遞

我也學會將關愛傳遞

傳遞關愛愛就能滿人間

愛滿人間

這是母親的哲學

其實它也是這個社會需要的哲學

Ⅳ 關於「勤儉節約」的古詩詞有哪些

1.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清]朱用純
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3.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誡子書》
4.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詠史》
5.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北宋〕司馬光
6.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7.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Ⅳ 關於友善孝敬的詩句

1.有關孝敬誠信友善節儉的詩歌

1、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2、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3、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唐·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5)孝敬節儉友善的唐詩擴展閱讀:

現代孝道: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討論此話題,是因為在生活中無法避免此類問題,因而需要探討一個符合理性的處理方法。

善巧的維持平衡,父母子女的關系才能維持的長久,不要拘束於世俗禮教的教條,追求一味的付出,那可能會換來 一方變得理所當然的冷漠,以及自己的竹籃打水式的寒心,最終所導致的是抑鬱與憤怒。

孝道和世間萬法一樣,也是有條件的,有因有緣,有賴於父母和自己共同維系。把孝道看作是單方面的無條件的,在邏輯上,違背了因緣法則,敢問,有為法有非因緣和合而成者?如此便落入了「無因生」的外道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道

2.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長篇古詩文

陳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3.關於,孝敬父母,友善親鄰,關愛社會,的名言,名句

1.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孝經·聖至章》2.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3.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4.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5.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6.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7.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8.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9.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10.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11.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12.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13.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14.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15.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法)司湯達16.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17.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18.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19.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

——薩福20. 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

我痛恨戰爭。——羅斯福21.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法)羅曼·羅蘭22. 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23.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愛默生24.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25.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

——狄更斯26.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27. 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

——狄更斯28. 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29.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

——蘇格拉底30.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31.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

——蘇霍姆林斯基32. 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33. 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

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34. 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

——蘇霍姆林斯基35.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36.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37.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38.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39.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40.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41.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42.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43.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44.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美國)羅素45.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46.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羅素47.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48.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49.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50.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51.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52.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53.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54.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55.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56.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57.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58.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59.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勵志天下 )60.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61. 孝有三:大尊尊親,。

4.孝敬友愛友善詩歌快點急

傳遞關愛

小時候母親總是對我說

鳥兒在天空自由地飛翔

我們不要傷害它

花兒在大地上盛開

我們不要摘掉它

草兒綠油油的可愛

我們不要踐踏它

尊敬老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多少年後我才明白

母親樸素的語言蘊藏著很深的哲理

當一個人擁有一顆能容下世間萬物的心時

他就能感化世人教化世人

讓愛在這個世間生生不息的傳遞

母親將關愛傳遞

我也學會將關愛傳遞

傳遞關愛愛就能滿人間

愛滿人間

這是母親的哲學

其實它也是這個社會需要的哲學

望採納喲

5.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長篇古詩文

陳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閱讀全文

與孝敬節儉友善的唐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老年人健康危機怎麼辦 瀏覽:349
上海老年人服刑 瀏覽:640
團支部開展敬老院慰問活動 瀏覽:730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最低檔交費多少 瀏覽:517
農村申請老年公寓 瀏覽:1
女獄警體檢考什麼 瀏覽:886
公務員比事業單位退休工資高嗎 瀏覽:709
退休工資認證單 瀏覽:450
老年大學報名為何火熱 瀏覽:448
寧波老年大學都學什麼條件 瀏覽:30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存款如何處理 瀏覽:32
老人遺尿要用什麼葯 瀏覽:841
老人體型消瘦大汗淋漓是怎麼回事 瀏覽:211
江西省身份置換退休年齡 瀏覽:240
老年人旅遊車上主持詞 瀏覽:249
80歲後養老保險能領多少 瀏覽:784
長壽區取景 瀏覽:459
老年人忽然腳抽筋怎麼回事 瀏覽:654
重陽節演講稿的結尾怎麼寫 瀏覽:808
退休養老金起步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