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元素有哪些

重陽節元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22 05:02:29

重陽節手抄報怎麼畫

Ⅱ 春節.重陽節的習俗

春節習俗:
我國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燒炮竹、燒煙花、游神、押舟、廟會、游鑼鼓、游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習俗。
拜祭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
重陽節習俗:
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Ⅲ 重陽節,端午節節日的元素是什麼

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古代時重陽節會宴請老人,體現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另外,重陽節是農歷九月九日,秋高氣爽,適合登高。
二、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劃龍船,吃粽子,幾乎每年都有中華龍舟大賽。

Ⅳ 重陽節健康習俗都有哪些

九九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一、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被稱為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比較隨便。 九月九日天亮時,以片糕搭子女頭額,嘴中戀戀有詞,預祝兒女百事可樂俱高,乃古代人九月作糕的原意。注重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古塔,上還做成兩只小羊,以合乎重陽節(羊)之義。 有些仍在重陽糕上插一小大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上燈」、「吃糕」替代「登高作業」的含意,用小大紅紙旗替代山茱萸。 現如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種類,全國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柔軟糕類都稱作重陽糕。
二、賞菊並飲菊花酒
九九重陽節恰好是一年的秋風送爽,菊花盛開,相傳賞菊及飲菊花酒,始於南朝宋大詩人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以隱世知名,以詩知名,以酒知名,也以愛菊知名;後代效之,遂有重陽節賞菊之俗。故時文人墨客士人,還將賞菊與飲宴融合,而求和五柳先生更貼近。宋朝京中打開,重陽節賞菊之風風靡,那時候的黃菊花就會有許多種類,形態各異。 民俗還把陰歷九月稱之為「菊月」,在黃菊花傲霜綻放的九九重陽節里,欣賞黃菊花變成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插茱萸
重陽插茱萸的風俗習慣,在唐朝就己經很廣泛。 前人覺得在九九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能夠避災免災;或佩戴於臂,或作香袋把山茱萸放在裡面佩戴,也有插在頭頂的。大多是女性、少年兒童佩戴,有一些地區,男人也佩戴。
四、簪黃菊花
北京市重陽節的習俗是把黃菊花枝幹貼在窗門上,「消除凶穢,以招吉祥如意」。這也是頭頂簪菊的變俗,也有將彩繒裁成山茱萸、黃菊花來所贈佩戴的。
五、登高作業
在古代的時候就會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習慣,故九九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作業所在之處,並沒有劃一的要求,一般是登高山、登高作業塔。
六、全國各地九九重陽節特點
福建 長汀縣農家院采田中豌豆角相贈予,稱之為豌豆角節。海澄縣九九重陽節風箏為戲,稱之為「風槎」。
江蘇 九九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坡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島縣重陽節吃一種稱為「駱駝蹄」的面點。無錫縣九九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九九重陽節健康養生攻略大全
1、飲食搭配
九九重陽節前後左右,「秋天乾燥」顯著。因為「秋天乾燥」的危害,特別容易發生呼吸系統疾病,例如急性支氣管炎、鼻竇炎等。防止秋天乾燥要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導,少攝取過度油膩感、香甜、辛辣食物的,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的食材,例如紅薯、苞米、蔬菜、柿子餅、純蜂蜜、木耳、白木耳、百合花、香蕉蘋果、橄攬等。
九九重陽節要多吃一些口味的新鮮水果、蔬菜水果和食品類,以養肝火。這個季節,喝湯不僅能夠緩解老年人的消化道壓力,對老年人的消化吸收也是有協助,稀飯里能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具有潤肺清燥的實際效果。
2、睡眠質量
秋季的正常睡眠時間為丑時(23:00-1:00)入眠,這時入睡,最能滋陰,睡眠也最好,通常能實現事倍功半的養生保健功效,早上5:00-6:00醒來,午後小憩,約一個小時,也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
老人還需要注重睡眠姿勢。不必俯睡,由於俯睡時乳房心血管被壓迫,會讓呼吸不暢,供氧相對性降低。向左側睡也不可取,由於向左側睡的時候會壓迫心臟和胃裡,使胃內食材不容易進到結腸,不益於食材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在過飽後。睡時身體稍稍彎折並向右邊比較適合。那樣既可以使肌肉獲得釋放壓力,又不壓迫心臟,使心、肺、肝、腸胃都處在自然狀態。
3、穿衣服
九九重陽節,一天中溫度差發生變化,經常出現強冷空氣侵蝕,而使氣溫降低。俗話說得好:「外出需防三、九月」「若想舒適安逸,勤脫勤著」,因而應多備幾個秋裝新款,酌情考慮調整,隨增隨減;此外秋冬季銜接季節,在家裡也需要隨時隨地防止感冒著涼。
秋色宜人,就是春遊好時節。秋天出行穿衣服也有講究,輕巧、比較寬松、暖顏色依舊是著衣的好多個技巧。相對於小寶寶而言,秋天穿衣服除開要透過氣、吸潮的純棉衣服外,還需要注意避免秋天中署,由於許多爸爸媽媽早晨給寶寶穿了比較厚的衣服褲子,等到了中午氣溫上升時,通常又忘掉給小寶寶減衣服褲子,造成小寶寶被捂得中署。
4、醫護
秋天氣候乾燥、風速大,汗水揮發快,非常容易讓人發生口乾舌燥、咽燥、嚴重便秘、皮膚乾裂、毛發脫落等病症。因而日常日常生活中需要留意維持房間內的環境濕度,能用濕毛巾擦房間內的傢俱,用濕拖布擦地板,房間內還可以喂魚、種花,或是採用空氣加濕器等。
秋季里能通過沖澡來加快血液循環,使肺與毛皮血氣商品流通。一般秋天洗澡的溫度可調節在20℃~30℃,在洗澡前先喝一杯淡鹽開水,洗澡時不必太過搓揉,以浸浴為主導,時長以20min上下最合適。挑選保濕補水性的沐浴露,盡量不要應用香皂,洗澡後一定要擦抹潤膚乳液。
5、健身運動
秋色宜人,是戶外鍛煉的最佳時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天是收留的時節,健身運動也應遵照這一規律性,運動強度不適合很大,不適合強烈。要依據自己身體素質狀況和身體狀態,挑選適合的鍛煉方式,如室外散散步,打太極拳等。
重陽佳節,有高瞻遠矚的風俗習慣。對中老年朋友們而言,爬山不但能加強鍛煉,提升心臟功能,更有修身養性,緩解煩悶心態的功效。但是,身患風濕病、骨質疏鬆症等病症的老年人好朋友要盡量減少爬山等耗費很大的健身運動。
6、精神實質
「自古逢秋悲寂寥」,彷彿一到秋天,想起的情緒就和「悲」聯絡在一起。九九重陽節後,氣侯漸冷,日照降低,風過落葉,常常在一些人心裡造成蒼涼之感,發生情緒不穩、便於悲傷的抑鬱情緒。這時,維持樂觀的心態,因時制宜,發泄積郁之情,塑造樂觀豁達之心是保健養生不可缺少的具體內容之一。
老人容易引起消沉憂傷、心煩輕度抑鬱,可適度增加晚間睡覺時間;交朋結友搭伴出遊、閑聊、聚會活動、和親人談古論今;或到生態公園散散心,聽看話劇、看一下喜劇片,或種花栽種、下象棋釣魚;協助比自身更艱難的人等,全是有利於修養身心、心態調整的好方式。
九九重陽節老年人養生吃什麼
調整飲食搭配均衡都是預防疾病定魂的壓根。秋季飲食老人要以平補為主導,盡可能多吃性平味甘的食材,如苞米、生豬肉、百合花等便是最好飲食搭配。燥為秋令,易傷津耗液,因而,老人可適度開展潤補,即滋陰、生津止渴、潤肺止咳。少吃一些辛辣味的蔥、姜、蒜、椒等,多吃一些口味的新鮮水果、蔬菜水果和食品類,以養肝火。
重陽節「三寶」
九九重陽節即將到來,飲菊花酒、吃牛肉粉絲、吃花糕是重陽節的三大飲食習俗。
重陽節要飲「菊花酒」。九九與「很長時間」楷音,與「酒」也同音詞,所以派長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觀點。
第二是吃牛肉粉絲。「羊」與「陽」楷音,應重陽節之典。面要吃白麵粉,「白」是「百」字除掉頂部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喻意,以應「九九」之典。京都給九十九歲老年人生日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辦以牛肉為核心的宴席,爆、烤、涮以致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時間段,牛肉性暖,能夠保暖。
第三是吃花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作業以避災。「糕」與「高」同音詞,又有「節節高升」、「壽高九九」之含意,因此「重陽節花糕」變成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類。
多喝湯
各代中醫和健康養生家對老年人喝湯都十分強調。《隨息居飲食》說:「粥為人世間第一滋補養生角色。」粥易於消化、消化吸收,能和胃、健脾、潤肺、潤下。清朝健康養生家曹慈生說:「老年人,有竟日食粥,不計入頓,亦能體強壯,享壽辰。」這個季節,喝湯不僅能夠緩解老年人的消化道壓力,對老年人的消化吸收也是有協助,稀飯里能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具有潤肺清燥的實際效果。
小米是老年人的最好滋補品。老年人最愛小米手機,把小米手機當做比較好的滋補養生上品,體弱多病得病的老年人常見小米手機滋補養生人體。國家醫葯學覺得,小米手機益五臟,厚胃腸,充體液,壯筋骨,長肌肉。清朝有一位名中醫說:「小米手機最以養。熬米粥時的米油勝於人參湯。」小米湯是非常好的營養粥。
對呼吸道不好的老人而言,現如今新上市的黃澄澄的梨子,便是特別好「補品」,能用梨子熬出雪梨粥,每晚喝一碗。除開梨子,像秋天推出的京白梨、鴨梨等,全是做梨粥實際效果最好的好原材料,價錢還價格低,粥做出來也非常簡單,將梗米放到鍋中熬至八分熟,然後把清洗的梨子連皮一起切成塊,放到粥里再熬十分鍾以內就可以了。要是有標准,還可以在粥中添加一樣可以滋陰潤肺的百合花,3~5克就可以了。
多喝湯
老人們多喝湯,可以增強體質、益壽延年。中醫葯學覺得:「人和新天地相對應」,近義身體的生理學原理應與四季天氣的轉變緊密相對應。湯,是大家所吃的各種食物中富有營養成分、最易消化的種類之一。
老人多喝湯不僅有利於養分的吸附,還可以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需要注意多喝點大骨頭湯,把骨骼打碎了,熬點大骨頭湯,以髓補腎填精,這也是中醫學的概念。
培養餐前吃飯時持續進點茶湯的習慣性,還能夠降低食管炎、胃病等的產生。自然,餐前喝湯水並非說喝多了愈多愈好。一般情況下,中晚飯前以小半碗湯最合適,而早飯前可適度多一些,主要是因為一夜睡覺後,身體水分含量損害比較多。進湯時長以餐前20min上下為好,用餐時也可遲緩少許進湯,但切勿「狂飲」。
多吃魚
每星期做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類,能使腦中風風險降低50%。醫學臨床研究證實,經常吃魚的日自己和愛斯基摩人與非常少吃魚的種族對比,患心血管病的比率要小得多。
淡水魚的含鋅量高,且歸屬於動物性食物,易被人體吸收使用。相對於老人而言,淡水魚蛋白質含量豐富多彩,容易消化,又含有歐米伽3油酸,對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病症有利。除含鋅量高,淡水魚含有的維生素、維他命D、鈣、錳、碘、硒等營養元素也比肉類食品豐富多彩,針對老年人的養分均衡有利。
提議老年人一周吃一到2次淡水魚,每一次100克前後。鱸魚、大黃魚、鮁魚都很好,藍鰭金槍魚屬肉製品魚種,盡量避免吃。適合老年人的淡水魚食用方法是清蒸的和清燉,能夠確保魚類中營養成分不容易外流,且美味可口。吃前一定要清洗,去凈鱗、腮及內臟器官,無鱗魚可以用刀颳去外皮里的淤泥一部分,由於這種位置從來都是淡水魚中環境污染成份的集中地。

Ⅳ 重陽節老人吃什麼合適 重陽節老人飲食怎麼吃

一般情況下,老人的腸胃和牙齒都不是很好,因而,老人的飲食是很有講究的,那麼重陽節老人吃什麼比較好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重陽節老人吃什麼

調節飲食平衡也是防病護體的根本。秋季飲食老年人應以平補為主,盡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豬肉、百合等就是最佳飲食。燥為秋令,易傷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適當進行潤補,即養陰、生津、潤肺。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

重陽「三寶」

重陽節將至,飲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是重陽節的三大飲食習俗。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第二是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第三是吃花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多喝粥

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隨息居飲食》說:「粥為世間第一滋補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清代養生家曹慈生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強健,享大壽。」這個季節,喝粥不但可以減輕老年人的胃腸道負擔,對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幫助,稀粥里可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起到養肺潤燥的效果。

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小米粥是不錯的養生粥。

對呼吸系統不太好的老年人來說,如今新上市的黃澄澄的雪梨,就是非常好的「補葯」,可以用雪梨熬成雪梨粥,每天晚上喝一碗。除了雪梨,像秋季上市的京白梨、鴨梨等,都是做梨粥效果最好的好材料,價格還便宜,粥做起來也很簡單,將粳米放在鍋中熬至八分熟,然後把洗凈的雪梨連皮一起切成塊,放進粥里再熬十分鍾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在粥中加入同樣能夠滋陰潤肺的百合,3~5克就可以了。

多喝湯

老人們多喝湯,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應」,意思是人體的生理機理應與四季氣候的變化密切相應。湯,是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最富營養、最易消化的品種之一。

老年人多喝湯不但有助於營養的吸收,還能起到調理腸胃的作用。要注意多喝點骨頭湯,把骨頭打碎了,熬點骨頭湯,以髓補髓,這是中醫的理論。

養成飯前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的發生。當然,飯前喝湯並不是說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況下,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這是因為一夜睡眠後,人體水分損失較多。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鍾左右為好,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但切忌「狂飲」。

多吃魚

每周做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肉,能夠使中風風險降低50%。醫學研究證明,經常吃魚的日本人和愛斯基摩人與很少吃魚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海魚的含鋅量高,且屬於動物性食物,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於老年人來說,海魚蛋白質含量豐富,容易消化,又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對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除含鋅量高,海魚所含的維生素A、維生素D、鈣、錳、碘、硒等微量元素也比肉類豐富,對於老人的營養平衡有益。

建議老人每周吃一到兩次海魚,每次100克左右。鱸魚、黃花魚、鮁魚都很好,金槍魚屬肉食魚類,盡量少吃。適合老年人的海魚吃法是清蒸和清燉,可以保證魚肉中營養不易流失,且味道鮮美。吃前一定要洗凈,去凈鱗、腮及內臟,無鱗魚可用刀颳去表皮上的污泥部分,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是海魚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重陽節老人飲食的原則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歷來,中華民族在重陽節這天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一年一度秋風勁,天氣轉涼,為了讓老年人更好地養生,在這里特別為老年人講解秋季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

適宜潤燥

老年人秋季飲食調養的總體原則是:適宜潤燥。首先要按照《黃帝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說,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以防秋燥傷陰。比如吃些銀耳、甘蔗、梨、芝麻、燕窩、藕、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第二,秋季飲食要「少辛增酸」。所謂「少辛」,就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肺氣盛於秋。少吃辛味,是以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之侵入。根據中醫營養學的這一原則,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蘋果、葡萄、山楂、菠蘿、柚子、檸檬等。秋季燥邪易傷人,除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外,對於確有陰傷之象,表現為口燥咽干、乾咳痰少的人,可適當服用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對於緩解老年人秋燥有良效。

蔬果宜鮮

新鮮、有色的蔬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刺激食慾增加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的作用。

數量宜少

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老人要吃多種食物,但每種食物數量不宜過多,每餐七八分飽。

質量宜高

質量高不意味著價格高,如豆製品、蛋、奶等都是質量高的食品,老人應當經常食用。還要注意多吃魚,少吃肉。糖的主要來源是主食和蔬果,盡量減少白糖、紅糖、砂糖等精製糖的食用。

食物宜雜

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類、蔬果、菌藻等多種食物,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澤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質地宜軟

老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飯菜質地以軟爛為好,可採用蒸、煮、燉、燴等的烹調方法。選擇的食物盡量避免纖維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類可多選擇纖維短,肉質細嫩的魚肉;牛奶、雞蛋、豆製品都是最佳選擇食物。

飲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議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建議老人一日的食物組成:谷類150-250克,魚蝦類及瘦肉100克,豆類及其製品50克,新鮮蔬菜300克左右,新鮮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調用油30克,食鹽6克,食糖25克,少飲酒,喝足夠的水分。

速度宜緩

細嚼慢咽有利於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魚時更要注意。魚肉由於肉質松軟、細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點,是老人的首選食品。但由於魚刺的問題,限制了許多老人的食用。解決好這一問題,首先要選魚刺較少的魚類,吃魚時,最好不要與米飯、饅頭同時吃。

飯菜宜香

老人食慾降低,在食品的製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調配。此外,優雅、安靜、整潔的就餐環境;集體或結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興趣。

飲水宜多

老人對口渴的感覺不像年輕人那麼敏感,因此,要自覺多喝水,可選擇淡茶或白開水。千萬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會引起老人便秘和體內代謝失調。

溫度宜熱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過程是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的。老人對寒冷抵抗能力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會影響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腸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溫熱為主。

重陽節老人的營養食譜

山葯百合大棗粥

[配方] 山葯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

[做法] 將山葯、百合、大棗、薏仁、大米洗凈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葯具備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黃精煨肘

[配方] 黃精9克,黨參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薑15克,蔥適量。

[做法] 黃精切薄片,黨參切短節,裝紗布袋內,扎口;大棗洗凈。豬肘刮洗干凈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姜、蔥洗凈拍碎。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鍋中,放入適量清水,燒沸,撇盡浮沫,改文火繼續煨至汁濃肘黏即可。

[功效] 補脾潤肺。適宜於脾胃虛弱,飲食不振,肺虛咳嗽。

Ⅵ 九月九重陽節吃什麼 九月九重陽節吃哪些食物

1、飲菊花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一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制的。九月九日這天,人們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准備釀酒的糧食之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來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

2、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3、螃蟹

螃蟹富含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質食物。蟹肉較為細膩,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維生素A、E和B族維生素較高,特別是蟹黃中富含維生素A,有益於視力及皮膚健康。這對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大有益處。

4、羊肉面

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 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5、無花果

現代研究發現,無花果中含有補骨脂素、佛柑內酯等活性成分及芳香物質苯甲醛,可抑制癌細胞生成,可預防肝癌、胃癌的發生,延緩、抑制移植性肉瘤、自發性乳癌、淋巴肉瘤的發展或惡化,最終可致腫瘤壞死、退化。無花果含有的大量糖類、脂類、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無機鹽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6、石榴

重陽節吃石榴也正是時候,石榴形狀如瘤,皮內有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兩種。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比蘋果高出很多倍。石榴汁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潰瘍、軟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能。可防止冠心病心病、高血壓,可達到健胃提神、增強食慾、益壽談話派延年之功效,對飲酒過量者,解酒有奇效。

Ⅶ 重陽節必吃十種食物 重陽節必吃十種食物有哪些

1、醋泡海帶結:海帶含豐富的鈣、鎂、鉀、磷、硫、鐵、鋅以及硫胺素、核黃素、硒、碘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海帶富含的碘可以刺激垂體,使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恢復卵巢的正常機能,消除乳腺增生的隱患。海帶結要用清水多洗幾次,以除去雜質和多餘的鹽分。

2、冬瓜排骨湯:冬瓜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6、鈣、鐵、鎂、磷、鉀等營養物質,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的功效。冬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能刺激腸道蠕動,加速排出腸道里積存的致癌物質。加入少許芝麻油,湯汁味道會更加鮮美。

3、風味豆角:豆角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磷、鈣、鐵、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其中以磷的含量最豐富,有健脾補腎、調和臟腑、安養精神、消暑化濕和利水消腫的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腹脹者食用。豆角煮好後要迅速過涼水,以保證成品的色澤翠綠。

4、干燜香菇:香菇富含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補肝腎、健脾胃、益智安神、美容養顏等功效。香菇富含的維生素D,能促進鈣、磷的消化吸收,有助於骨骼和牙齒的發育。香菇鮮嫩可口,烹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成品口感。

5、醬燜豆角:豆角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磷、鈣、鐵、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其中以磷的含量最豐富,有健脾補腎、調和臟腑、安養精神、消暑化濕和利水消腫的功效。尤其適合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腹脹者食用。豆角在焯水時,在水中加入少許鹽和食用油,可以使豆角顏色更翠綠。

6、芥藍拌黃豆:黃豆富含蛋白質、鈣、鋅、鐵、磷、糖類、膳食纖維、卵磷脂、異黃酮素、維生素B1、維生素E等。黃豆所含的鈣,易被人體吸收,可防止缺鐵性貧血,對嬰幼兒及孕婦尤為重要;其所含的鋅具有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其所含的維生素B1可促進幼兒腦部的發育,防止肌痙攣。在食用黃豆時應將其煮熟、煮透,若黃豆半生不熟時食用,常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症狀。

7、辣拌土豆絲: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大便不暢等有食療作用,還可輔助治療消化不良、神疲乏力、慢性胃痛、關節疼痛、皮膚濕疹等症。土豆切絲後,可先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再煮,這樣製作出來的菜餚口感更加爽脆。

8、閩醉排骨: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元素,具有補脾氣、潤腸胃、生津液、豐機體、澤皮膚、補中益氣、養血健骨的功效。腌漬排骨時,如果加入適量白酒腌漬,能更好地去腥,還可以保持原味。

9、嫩春三筍:萵筍中的礦物質、維生素含量較豐富,尤其是含有較多的煙酸。萵筍還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鋅、鐵,鉀離子含量也很豐富,是鈉鹽含量的27倍,有利於調節體內鹽的平衡。萵筍焯水時一定要注意時間和溫度,焯煮的時間過長、溫度過高會使萵筍綿軟,失去爽脆的口感。

10、檸汁藕片:蓮藕的含糖量不高,又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食物纖維,對於肝病、便秘、糖尿病等有虛弱之症的人十分有益。蓮藕還含有豐富的丹寧酸,具有收縮血管和止血的作用,對於瘀血、吐血、尿血、便血的人以及孕婦、白血病人極為適合。檸檬汁不要放過多,以免太酸,掩蓋藕片的脆甜口感。

Ⅷ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是什麼

重陽節歷史悠久,當代學者大都認為重陽節的源頭起碼可追溯至先秦。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大都根據屈原《遠游》中的兩句詩:「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但此時的重陽節只是作為季節時令變化的界標。如果說三月三是人們渡過漫漫寒冬後出門暢游的「春節」,那麼重陽大概就是秋寒新至、人們即將入室之前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

改革開放以來,出於對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穩定和諧的需要,國家對傳統節日民俗包括重陽節重新重視起來,並努力挖掘、發揚重陽節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並賦予其新的涵義。1989 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逐步受到世界范圍內的重視,2006 年 5 月 20 日,重陽節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重陽佳節重獲得新生,進入復興。

Ⅸ 關於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大家對於 重陽節 了解多少呢?重陽節就在農歷的九月初九,如今是一個專屬於老人的節日,知道重陽節吃什麼嗎?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關於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重陽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羊肉面

「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螃蟹

螃蟹富含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質食物。蟹肉較為細膩,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維生素A、E和B族維生素較高,特別是蟹黃中富含維生素A,有益於視力及皮膚健康。這對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大有益處。

俗話說:「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重陽節還有吃螃蟹的習俗。鄭板橋詩:「佳節入重陽,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陽吃蟹傳統的佐證。重陽佳節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味美,肉肥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

石榴

重陽節吃石榴也正是時候,石榴形狀如瘤,皮內有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兩種。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比蘋果高出很多倍。石榴汁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潰瘍、軟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能。可防止冠心病心病、高血壓,可達到健胃提神、增強食慾、益壽談話派延年之功效,對飲酒過量者,解酒有奇效。

重陽節習俗

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登山祈福」的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登高所到之處大抵分為登高山、登高樓、抑或是登高台。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四:其一是源於古人的山嶽崇拜;其二是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其三是源於登高「辭青」;其四是源於附會上一個荒謬 傳說 「桓景登山避災」。

登山祈福

遠古時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習俗。《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文獻記載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開來。 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按照天地日月運行規律,農歷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間爭相趨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重陽節登高避災之神話傳說始於東漢,傳說當時河南有個叫桓景的術士認為這一天里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的荒謬 故事 ,見於南朝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代替茱萸),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古時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仍盛行,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 文化 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

辭青

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 清明 節)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如果說上巳節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游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 清明節 「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享宴求壽

重陽節的求壽之俗,有現存文獻記載的最早見於漢代。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礎上加入了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重陽時節的大型飲宴活動,其實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祭祀宴飲發展而來。

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越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 兒童 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茱萸香味濃,具有明目、醒腦、祛火、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插茱萸等古俗則是民間登山驅風邪的行為,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重陽節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們用天然葯物茱萸等調整體魄健康,使其適應自然氣候變化。

關於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相關 文章 :

★ 2020重陽節吃什麼

★ 2020重陽節吃什麼菜

★ 2019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 關於重陽節的有關知識

★ 重陽節的節日小知識

★ 重陽節是怎麼來的

★ 九九重陽節為什麼給父母送東西

★ 2020重陽節喝什麼酒

★ 寒露節氣有哪些習俗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元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全國的老年人 瀏覽:619
老人家胃痛吃什麼葯 瀏覽:630
體檢怎麼預防尿檢不過 瀏覽:56
簡述我國養老保險體系 瀏覽:336
40歲領取養老金 瀏覽:709
常州市金壇養老院 瀏覽:322
福州企業社保現有退休會拿到多少錢 瀏覽:204
養生堂喝什麼茶最通絡 瀏覽:702
老年人輪椅圖片 瀏覽:855
孝順不如嘴甜 瀏覽:61
雲南普洱和個舊市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448
超過退休年齡加班費 瀏覽:697
北京退休人員不夠十五年社保怎麼辦 瀏覽:963
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標準是什麼 瀏覽:516
養老院經歷 瀏覽:147
東莞哪裡有狂犬抗體檢測 瀏覽:162
老年大學秋季開學了 瀏覽:678
老年人尿酸高怎麼辦 瀏覽:785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有哪些方面 瀏覽:627
長沙托養老人院一個要交多少錢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