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陰節可以去上墳燒紙嗎
重陰節,是指每年六月初六日。古書稱六為陰,九為陽,所以六月六為重陰節。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並不是祭祀逝者的節日,但如果是在外地工作,平時回不來,而祭祀的又是自己逝去的親人,那麼隨時都是可以的,而不是拘泥於某一天。
『貳』 九月初九。可以給去世的人燒點錢嗎
在清明節的時候都會是利用燒紙錢給已去世的親人,而你知道在什麼時候的日子矮慈是燒紙錢最適合的時候嗎?而對於中國祭祀的習俗上的燒紙錢的傳說起源方面又是怎樣的呢,對此適合燒紙錢的日子你知道嗎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燒紙錢的日子你知道嗎
燒紙錢給死人叫什麼節日 日子
在中國傳統上有三個:
1、清明節,每年的4月4日到6日,這個習俗源於古時候的寒食節,距今有大約2500年歷史。
2、中元節,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這個節日在我國的唐宋就已經流行開來。
3、除夕,每年的農歷臘月三十,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歡慶節日的同時,懷念去世先人。
另外,重陽節在中國歷史上與清明節、中元節、除夕並列為掃墓祭祖的節日,現在這一習俗已經淡出人們視野。
此外在北方,農歷的十月初一也是祭奠死者的節日。
燒紙錢的日子是哪天?
這個各地的風俗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地方,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之前都燒紙錢;有的家人去世後,有三七、五七等說法,所以具體看你們那裡是如何講究的。
燒紙錢是什麼意思
每逢清明,或其它一些死者的紀念日,人們總要為死去的親人燒紙錢。人們相信,紙錢就是死者另一個世界裡的錢,多燒一些紙錢,死者在那個世界裡才會有錢用。其實是一種對死者的悼念。燒紙錢的傳說起源
據說,在古代有一位秀才,名叫辛孝堂。他家裡非常貧窮,母親去世後連副棺材都買不起,只好把屍體停放在家中。有一次,一位好友問他,為什麼不把母親的屍體埋葬,他實在不好意思說是因為沒錢葬母,只好說:「母親是我唯一的親人,我們相依為命幾十年了,現在母親去世 了,可我實在捨不得她離開,我想留她在家裡,多陪她幾天,盡盡孝心。」好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他的確是一個孝子。這事傳開後,人們紛紛仿效,親人過世後,都盡量把屍體停在家中,時間越長,越以表示孝心。
有一天,縣令的母親去世了,正值天氣炎熱,放在家裡是不妥的,不放一段時間,又怕手下人說他不孝,想來思去,便想把老母的屍體放到嗽嘛廟里去讓和尚守著,經常去看看同樣盡了孝心。於是將屍體抬進了嗽嘛廟,對主持說「老夫人一生信佛,抬到廟里更好超度。」老和尚終日佛事纏身,沒有時間看管屍首,便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小和尚。小和尚陪著死人實在害怕,兩天過後,死人身上發出臭味熏得他實在受不了,就拉來幾把稻草在房內燒燒,以沖淡些臭氣。稻草燒完了,天還沒有亮,小和尚又找了些黃紙接著燒。燒到天亮時,師父陪著縣令來了,問他燒紙干什麼 。嚇得小和尚說不出話 ,老和尚忙說,「老爺 ,這不是燒紙,是給老太太往陰間送錢,因為陰間用的錢,全是陽間的紙」。
從此,人們相信紙錢就是陰間的錢。為了表示對死者的追悼,人們常常燒紙錢送給亡靈。
現已成為風俗。
有觀點認為,為死者燒紙送錢,送盤纏,是源自佛家的生死輪回說。人們相信,人死後,有靈魂存在,為了讓死去的親人能在陰間少遭些罪,心誠的人們便燒紙錢給他們,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能過上好日子。
燒紙送錢亡者自然不會收到,但是人們寧願通過這種方式緩解對親人的相思之苦,並藉助這種方式繼續盡著世間沒有完成的孝道,聊以自慰。
與其死後多燒紙,不如生前多孝順。
生前父母不孝敬.死後何必哭鬼神
父母生前敬孝方為孝,父母死後盡孝徒枉然。
『叄』 重陽節能去世一個半月的中年人燒紙嗎
七月半即七月十五,這個說法源於佛教的孟蘭節,盂蘭節原意是敬賀和感恩的意思,最起源是公元前五世紀的印度。佛經《枷藍經》中有這段記載:佛祖座下神通力最強的弟子,木蓮,他的母親生前作惡太多,死後墮入阿鼻無間地獄,受無間苦。木蓮雖然神通力最強,卻始終要看著母親受苦,無能為力,便求助佛祖。佛祖指示要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讓木蓮宴請十方僧侶齋食,等十方僧侶為木蓮的母親誦經超度,也為騷擾木蓮母親的冤魂超度,讓木蓮母親可以得到安寧。因為七月十五接近收獲的季節,最重要也是一年中既不熱也不冷的時候,所以最適合超度游離的冤魂。
後世便跟相仿效,統統在七月十五這一天齋宴十方僧侶,希望自己的先祖死後得到超度安寧。
這個故事和習俗自達摩先師傳到中國。中國人卻出奇地想到,與其請僧侶齋食,倒不如把供品供奉那些纏繞先祖的冤魂。慢慢地,七月十五的盂蘭節經中國人改變為七月十四的鬼節。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擺開供品,祭祀祖先,也供奉附近的冤魂,希望家宅和順,先祖安寧。
一般人都認為,七月十四是鬼門大開的日子,因此都極少出夜門。這只是一個片面的想法。事實上,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點之前,鬼門是從大開到關上。古籍記載,這個時候,應該是游盪人間的鬼魂回歸地府的最後限期。
鬼門正式大開的日子,應該是農歷的七月初二。這一晚,全球所有城市的九個至陰大穴就會打開,所有鬼魂就可以自由出入,各自享受人間為他們而准備的供品,一直到七月十五凌晨十二點前。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八才再有十四天的機會等到鬼門重開,又歷游三千花花世界。而想用供品祭祀的人們,最應該在七月初二那一天擺開祭品,否則就會讓先祖餓了幾天的肚子喔,搞不好他們看到七月初七祭七仙女的祭品時會認為你不孝,只知道求姻緣,而忘記了先祖。
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八也就是人日之後的那天,鬼門又會再開一次,讓鬼魂再次游歷人間。大概這兩次鬼門大開,就是地府的寒暑兩個假期吧
『肆』 重陽節能燒紙嗎
重陽節不應該燒紙。因為這個節日是中國的老人節,當然如果老人故去或是祭日就另當別論了。
『伍』 重陽節要給去世的老人燒紙嗎
九九重陽,是提醒世人要記得家中的長輩,憶起哺乳之恩,又因為九為圓滿之數,九九又代表祝願老人的意思,這是給在世的老人的節日,不需要燒紙祭奠已逝先人,不然是畫蛇添足,因為九月為戌月,火庫之月,陽氣十足,燒也沒用,陰人不敢來收。如要追憶逝者,可以清明,中元,臘月時祭奠,可採取燒紙錢的方式,因為那時是陰氣之月,古人認為那時送紙錢,可以收到。
『陸』 九月九當天能不能去燒紙
這是不可以的。
『柒』 重陽節可以上墳燒紙嗎
能上墳燒紙。
重陽節是一個比較傳統類的祭祀節日和清明中元等節日一樣,這個時候是祭祀掃墓最佳的時間,不僅是氣候比較合適,按照傳統的習俗,這一天能夠去邪避凶,若能夠上墳掃墓,能得到更多的先人庇護。所以在重陽的時候,會有不少的人去登山和掃墓,也可以在宗廟祠堂祭祀供奉。
重陽節上墳掃墓的講究
掃墓之前需要准備好東西,包括鮮花、香燭、水果等貢品,還要准備掃帚、水桶等清潔用品,掃墓擦拭墓石。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掃墓的時候,要為親人的墳墓供祭食物,燒掉紙錢。
為墳墓培新土,修剪墳墓,折幾根新鮮的綠樹枝,插在墳墓上,並將一些紙錢壓在上面,目的:讓別人看到這座墳墓里還有後代。在掃墓的時候,還要叩頭行禮祭拜。掃墓禁止嬉笑怒罵,不可大聲喧嘩,嘻笑怒罵,到處亂跑和觸摸,到處大小便。
『捌』 重陽節要祭拜死去的人嗎
重陽節是老人節,不是祭拜死人的節。
『玖』 今天是重陽節給死去的父親燒點紙錢好嗎
燒紙錢這就是迷信呢!對祖先沒有一點點作用,給自己就一點心裡安慰而內已。真正有幫助的,容是為祖先持咒念經,為他們消除業障、祈福消災,不僅不花一分錢,而且效果比你燒100萬元的紙錢都要好。
——不過你要一定去迷信的話,根據民俗,燒紙及上祭品的時候念叨亡者或你要送給他的名字,他們就可以收到。如果你需要正規的祭祀儀軌,我也發在下面供你參考:
一、上供(五供、五穀、五果):
1、擺香案,神佛像居中,前面擺五供(香爐1具居中,插三枝香;左右2花瓶,插鮮花三枝或五枝,以單數為宜;左右燭台一對,插紅蠟燭。合稱「五供」)。
2、五供前面擺五穀(五種顏色的穀物,如大米、黑豆、綠豆、黃豆、花生等)、五果(五色水果如蘋果、橘子、香蕉、葡萄、梨子等),三杯清茶等,切記不可以放葷腥,否則有損神佛福德(因為成神則「不食人間煙火之物」)、也損害自己的福報。
二、點香(三枝香即可)。這個儀式一定是最先開始的。
三、跪拜(三叩九拜)
四、念祭文(這個可以簡短的說明祭祀的原因)
五、獻花;
六、獻果;
七、獻酒(若是佛教儀式,此處改為獻茶。一杯清茶即可)。將酒或茶從左到右灑在地上,同時心裡念神佛祖師的姓名。
八、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