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手機照片設計

重陽節手機照片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09 16:32:30

⑴ 我的寶寶是龍寶寶,九月九重陽節出生的,是個女孩,叫張鑫瑤 我想給她設計個藏頭詩

張門天賜一嬋娟, 鑫珍珠貴愛相伴, 瑤囡天真又可人, 健康成長闔家盼。 ——張 鑫 瑤 健 康 成 長 (原創獻丑)

⑵ 以「情滿重陽節,愛在夕陽紅」為活動主題,設計一個關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策劃書

加強老年人活動力度,特在重陽節,老年業主有發放免費體檢卡,活動邀請市裡有關領導參加開幕式

⑶ 重陽節我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設計的過節方案,有哪些

活動名稱:九九重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活動目標:

1、了解重陽節這一傳統節日,了解中國文化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

2、能用實際行為表達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關愛。

活動准備:與重陽節相關圖書和音像,歌曲《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動內容:

1、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講一下重陽節的由來

2、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唱歌

3、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洗個腳

(3)重陽節手機照片設計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風箏)為主要特徵的。重陽放紙鳶是「放吉祥」、「放福氣」,紙鳶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⑷ 關於重陽節主題班會的設計 急啊

重陽節主題活動設計

一、設計思考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在重陽節,孩子們通過與敬老院的老人們及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登高等活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培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質。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重陽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年齡段

主要經驗

小班

(1)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等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中班

(1)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老人的節日,初步了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樂意參與重陽節的相關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們的關心和節日的祝賀;

(3)了解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大班

(1)通過調查、交流等活動,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一些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敬老活動,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老人們表達自己的關愛與尊敬之情;

(3)在訪問、對話中感受老人也需要關心和幫助,進一步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年齡段

序號

活動名稱

主要涉及領域

組織形式





1

為爺爺、奶奶做臉譜

藝術

集體

2

欣賞童謠《小板凳,你莫歪》

語言

集體

3

找爺爺(奶奶)

藝術

集體





1

我為爺爺、奶奶做餃子

藝術

區域

2

奶奶,對不起

語言

分組

3

奶奶誇我孝順

語言

分組

4

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藝術

集體

5

我和爺爺、奶奶過重陽

綜合

集體





1

讓座

語言

分組

2

爺爺、奶奶的一天

語言

區域

3

爺爺、奶奶的好幫手

社會、語言

個別

4

製作重陽糕

健康

集體

四、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環境創設

小 班

中 班

大 班









(1)收集「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2)提供眼鏡、拐杖等材料讓幼兒學習扮演爺爺、奶奶,進行游戲;

(3)區域:泥塑「做重陽糕」;講講、說說「我的爺爺、奶奶」;

(4)游戲:《糕點小屋》

(1)班級主題環境布置:

①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②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

(2)區域: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為爺爺、奶奶做禮物;

(3)游戲:《帶爺爺、奶奶去旅遊》;

(4)語言角:提供有關敬老內容的圖書,供幼兒閱 讀、講述

(1)用有關活動的問題、資料、照片、繪畫作品等布置教室;

(2)區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重陽節的資料、為爺爺、奶奶做禮物

(3)美工角:提供各種材料供幼兒畫、剪、貼「我的爺爺、奶奶」;

(4)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鼓勵 幼兒在家裡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5)游戲和節日相結合,發展游戲情節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一)小班

活動一:為爺爺、奶奶做臉譜

主要涉及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在「臉譜上」正確擺放並粘貼五官。

2.知道抹適量的膠水進行粘貼。

3.體驗用自己製作的面具進行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事先剪好五官、胡須。

2.爺爺、奶奶的臉譜紙板每人一張、膠水、抹布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教師戴上臉譜的表演,引起活動興趣。

2.學習製作臉譜的方法。(先找出相匹配的五官,然後擺放在臉譜上,最後粘貼)。

3.製作臉譜。(教師指導,觀察幼兒擺放五官表現爺爺、奶奶的臉部特徵,提醒幼兒抹適量的膠水進行粘貼。)

4.戴上臉譜,隨著音樂學爺爺、奶奶走路,體驗表演、游戲的快樂。

活動二:欣賞童謠《小板凳,你莫歪》

主要涉及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在觀看情景表演和參與表演的過程中理解、學習童謠。

2.愉快參與活動,體驗關心爺爺、奶奶的快樂。

活動准備:

大班幼兒排演情景劇。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理解童謠的內容。(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表演的內容進行討論,初步感知童謠的內容。)

2.完整地欣賞童謠,學念童謠。(教師在幼兒學念童謠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表現出童謠的節奏。)

3.扮演角色進行表演,進一步感受童謠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

4.創編童謠內容進行表演。

★指導語:我們還能為爺爺、奶奶做一些什麼事情?試著把它編進童謠里。

活動三:找爺爺(奶奶)

主要涉及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嘗試隨音樂邀請同伴和自己共同舞蹈。

2.愉快地參與創編、表演等活動。

活動准備:

1.音樂磁帶。

2.幼兒會跳《找朋友》舞。

活動過程:

1.邊唱《好寶寶》歌曲,邊按節奏做捶背、揉肩等動作。

2.學習邀請舞《找爺爺(奶奶)》。

(1)聽音樂《找朋友》,邀請同伴跳邀請舞。

(2)學習邀請舞《找爺爺(奶奶)》。

①隨《找朋友》音樂改編歌詞、創變相應的舞蹈動作。

②師生共同演唱和表演。(啟發幼兒按歌詞內容表演,找到爺爺或奶奶後做捶背、揉肩等動作。)

3.復習歌曲《好娃娃》,能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

六、資料鏈接

1.知識資料。

農歷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在《易經》中,將「九」定為陽數,所以,重九又叫「重陽」。九月初九又稱「重陽節」、「重九節」。這一日正逢秋高氣爽,是郊遊登高望遠的好時候。在古代,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登高、游園、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等是重陽節活動的主要內容。王維在《九月九日登高憶山東兄弟》里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現了他對親人真切的思念感情。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佩茱萸草,登高坡之頂,飲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與自然的渾然一體,常常讓人想到長壽。因此,在今天,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敬老節」,民間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敬老活動,以祝願老人身體健康、生命長久。

2.教學資料。

(1)童謠。

小板凳,你莫歪

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爺爺坐下來。

我為爺爺捶捶背,爺爺誇我好乖乖。

奶奶誇我孝順兒

小板凳,三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臟,我給奶奶煮麵湯。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給奶奶剝花生。

奶奶嫌我剝得慢,我給奶奶煮米飯。

大米飯,香噴噴,奶奶誇我真孝順。

(2)音樂。

①活動《找爺爺(奶奶)》參考歌曲《找朋友》進行改編,歌曲《找朋友》參見金波主編:《幼兒音樂游戲活動》,上海,上海出版社,1992年,第13頁。

②歌曲《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參見上海音樂出版社編:《音樂游戲王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年,第164頁。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手機照片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殘疾人交社會養老保險有優惠嗎 瀏覽:67
老年人腎炎的症狀你知道哪些 瀏覽:832
高齡老年人送什麼禮物 瀏覽:156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多大開始交 瀏覽:408
安徽t蚌埠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345
最後悔的事沒孝敬 瀏覽:241
分清孝順 瀏覽:93
當兵在家體檢有哪些項目 瀏覽:212
長壽國家森林公園門票 瀏覽:408
催人淚下的孝順孩子 瀏覽:179
丹陽手機上怎麼交養老保險 瀏覽:332
公司交養老保險比例是多少 瀏覽:665
15年剛退休的老師退休工資 瀏覽:918
寶雞市敬老院價格 瀏覽:822
政府辦的老年大學適合社會嗎 瀏覽:74
2019年江陰市退休金計算公式 瀏覽:303
養老院慰問老人文章 瀏覽:998
慈溪市補繳養老金 瀏覽:80
孩子一直沒有體檢過怎麼辦 瀏覽:74
爹媽都不孝敬男人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