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2. 寫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1、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3. 關於重陽節敬老詩詞
1、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6、九日(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7、醉花蔭(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9、九日(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10.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11.九日登高【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12.九日登高【唐】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13.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14.九日題塗溪【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15.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16.閏九月九日獨飲【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
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
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17.九日登山【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18.重九日宴江陰【唐】杜審言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4. 重陽節詩詞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代: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送別》
唐代: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蜀中九日》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代: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日藍田崔氏庄》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唐代: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九日寄秦覯》
宋代:陳師道
疾風回雨水明霞,沙步叢祠欲暮鴉。
九日清尊欺白發,十年為客負黃花。
登高懷遠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無地落烏紗。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宋代:晏幾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
風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
初見雁,已聞砧。綺羅叢里勝登臨。
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灧灧金。
《九日置酒》
宋代: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華,高台復帳駐鳴笳。
遨歡任落風前帽,促飲爭吹酒上花。
溪態澄明初雨畢,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
《九日水閣》
宋代:韓琦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不須霜。
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
《定風波·重陽》
宋代:蘇軾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
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
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九日和韓魏公》
宋代:蘇洵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台。
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宋·辛棄疾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
問他有甚堪處?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5. 關於九九重陽的古詩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版兄弟登權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唐)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唐)白居易《九日題塗溪》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唐)白居易《九日醉吟》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唐)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6. 重陽節古詩詞100首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過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九日得新字
唐代: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4】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代: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5】九日齊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
6】重 陽
唐代:趙嘏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7】重陽日寄韋舍人
唐代:趙嘏
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8】重陽日至峽道
唐代:張籍
無限青山行已盡,回看忽覺遠離家。
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9】重陽阻雨
唐代:魚玄機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
落帽台前風雨阻,不知何處醉金杯。
【10】重陽日有作
唐代: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台,亂時誰見菊花開。
偷撏白發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
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
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唐代:周賀
雲木疏黃秋滿川,茱萸風里一樽前。
幾回為客逢佳節,曾見何人再少年。
霜報征衣冷針指,雁驚幽隱泣雲泉。
古來醉樂皆難得,留取窮通委上天。
【12】菊
唐代: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表述了。
7.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詩句有什麼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詩句有如下:
1.《九月九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賞析:
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采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彷彿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麼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於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采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
2.《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賞析:
這首詩的抒情手法亦變化多端,第一句用「望鄉台」一詞突出了詩人鄉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異鄉的孤獨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強烈;第四句卻委婉別致,借景抒情,以鴻雁的不知南中之苦來反襯自己的思鄉之情,這樣反復地抒發更是突出了鄉愁之濃烈。
3.《九日齊山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沾 同:沾)
賞析:
此詩通過記敘重陽登山遠眺一事,表達了詩人人生多憂、生死無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曠達乃至頹廢,表現了封建知識分子的人生觀的落後、消極一面。
4.《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賞析:
詩人獨自一人重陽登高,通過對自己所見和所感的描寫,表達了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懷才不遇的感慨,最後高歌獨酌,抒發怡情自然的曠迭的襟懷。
5.《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賞析:
本來,對故園菊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想像,詩人別的不寫,只是設想它「應傍戰場開」,這樣的想像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讀者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像之辭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著詩人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8. 九九重陽詩詞
(唐)王維《九月來九日憶自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唐)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唐)白居易《九日題塗溪》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唐)白居易《九日醉吟》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唐)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