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華傳統美德——孝敬父母的作文
兒行千里母擔憂 母行千里兒不愁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二十版四回:「你這個權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示例:清·姜振名《永慶昇平前傳》第40回:「逢年過節,老太太時常想念,不過是~。」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母子關系,常與「母行千里兒不愁」連用。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成親不在!
!!!
自己多運用 實例 成語 箴言!!自己的父母就是一個很好例子
中華傳統美德——孝敬父母的作文
這文章很好寫
感情真摯就行!!
文章舒暢
開頭引人入勝
結尾意味深長 就 能打高分!!
相信你行的 !!
㈡ 關於孝順作文的結尾
1.孝敬父母並非一定要有金錢才能做到,有時候,一個電話,一句問候,一杯熱茶,父母就心滿意足了。現在,趁著父母都健康時,趕緊孝敬我們的父母吧!
2.
如果孝敬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孝敬老人、孝順父母…開始行動吧!
3.我知道,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郊說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為我們做了這么多,我們遠遠報答不了父母偉大的恩情。
4.
「孝順」是忘不了的情,「孝順」是無法重演的幸福,「孝順」是生命與生命的重逢口,但「孝」斷裂了之後,永無連接。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定要把握,因為他們經不起等待……
5.原來,孝順沒想像得那麼難。我們不必像董永那樣賣身葬父,也用不著像仲由那樣百里負米。我們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對長輩多一點關心和體貼,就能成為一個孝順的好孩子了。
6.
孝,真的如此重要嗎?
可是,我們自己是由媽媽肚子里出來的!
做人真的要孝順!
畢竟,人不能忘本!
7.
在我們中國,孝順是我的一種美德。我們不能讓我們的祖國失望!我們要發揚這種美德就要從生活中的種種孝順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最後,大家一定要記得孝順是一種美德,我們要去弘揚、發揚我國的美德哦!
8.
感恩父母,是一篇流傳千古的文章,是世界上最感人的風景!歲月的年輪無休止的轉動著,牽扯出輪回,父母也會因此而逐漸衰老,但用一生來孝順父母是最唯美的印記!孝順父母,從現在做起!!!
9.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尊父母、愛父母、孝父母的中國人,作為祖國的未來的大雁子,此時的我們必須做好一個小雁子本分,將來才會成大雁。
10.我也要像劉翔一樣,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回報父母,善待家人。
㈢ 孝敬父母的作文開頭和結尾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㈣ 孝順父母作文一件事情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寒假中,「孝心作業」讓我懂得了很多,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
當我給爸爸媽媽端茶倒水、垂腿梳頭的時候,爸爸媽媽是那麼的高興,心裡的喜悅都從臉上寫了出來。盡管他們知道這是學校留的我必做的作業,仍然感到很欣慰。回想起來,我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卻無私的為我奉獻著他們的一切。頓時,我感到十分的慚愧。
在為爸爸媽媽服務的那一天時,我想爸爸媽媽是多麼希望那一時刻能夠停留片刻,吃著我蒸的飯,都贊不絕口,說:「我女兒真行!!~是啊,我吃著自己做的飯都那麼香,何況是父母呢?
和爸爸媽媽的親情談話時,爸爸媽媽給了我很多鼓勵,是啊,我應該努力奮斗,考上我理想的大學,完成我做一個著名導演的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希望在哪幾部電視連續劇上能看到我的名字,讓爸爸媽媽高興。長大之後,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將來就算工作再忙,也要三天兩次的多陪陪爸爸媽媽聊聊天,因為我知道這是天下間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兒女成功之後最想要的,也是最渴望的。總之我一定要讓爸爸媽媽快樂,讓他們為我自豪。
人人都知道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父母是最疼愛我的人,是父母賦予我血肉之軀,養育我長大,又教會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製。母愛是海,溫暖無私而又細膩。你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愛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爸爸講完題後,我仍不明白時,老沖著自己發火和媽媽的嘮叨,這些都是他們賜予我的愛!!!
從今以後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父母,不是像以前一樣享受著父母帶來的愛,而是我給他們帶來的關懷。
母親給予我們生命的體驗,我們感激;母親使我們茁壯成長,我們感激;母親給予我們的教育和開導,使我們獲取知識和力量,我們感激;在我們的生命里,總會有困難和曲折,是母親給予我們關懷和幫助,我們更應感激。
我是獨生子女,和很多同齡人的觀點一樣,父母為我們做事是應該的!但有一件事卻像一盆涼水,傾刻間撲醒了我。
有一天早上,正好是放假。我便很晚才起來,看看鍾,九點多了。便穿好衣服,胡亂吃了一點東西,坐在書桌前寫作業。其實我只想著玩,寫作業是裝的。媽媽去上班了,我便約了同學來家裡玩。不一會兒,就齊了。我和同學打牌,玩游戲,把地上弄得很臟很亂,沙發上也滿是腳印。正在玩得開心時,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一個陌生人的聲音,他告訴我,我媽媽出了車禍,快到醫院去!我聽了話二話不說拿了錢向醫院跑去,心裡太擔心媽媽了,診斷出來了,媽媽右腿骨折了,要休息幾個月。但媽媽卻堅決不住院,要回家休養。醫生告訴媽媽不能多活動,否則腿會永遠壞掉。
回到家後,媽媽看到一片零亂,忍不住拿起掃把開始掃地,媽媽的臉白得像一張紙,每移動一下都要費很大的力氣,汗水順著臉面流,滴滴落在地上。啊呀!不好,媽媽在洗拖把時水弄濕了綳帶,可是她像沒察覺一樣在勞動……看到這一切,我不禁悔恨自己為何讓媽媽受這樣大的痛苦,自己不就像冷血動物一樣嗎?我走到了媽媽面前,拿起了拖把,讓媽媽睡在床上,看著媽媽一跛一跛地走路,我不禁淚流滿面。
從此,我懂得了孝敬父母,為父母分憂。
㈤ 弘揚傳統美德,從小孝敬父母500字作文,連標點符號也算上
我是姐姐,不謝
同學們,當你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聆聽老師講課時,當你坐在餐桌前吃著美味的飯菜時,當你吃著可口的冰淇淋,嚼著香噴噴的雞翅時,你可曾想到這一切的幸福都願自於父母,你可曾想到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今天的你,父母要付出多少心血?你是否想過有一天要用你的努力來回報他們呢?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而禮儀之首便是尊敬父母孝順父母。「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大家都讀過《三字經》,裡面有一則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漢代有個叫黃香的孩子,他九歲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寒冬臘月,他為父母熱暖被窩再挑燈夜讀;炎炎夏日,父親在外納涼,他就在父親的身旁搖著扇子驅趕蚊蟲。他對父親說:「父親養育之恩孩兒應當終身相報。」長大後黃香當了官,遇上災年,他拿出自己的俸祿救濟災民。同學們!黃香如果沒有對父親的摯愛,又怎麼會有對黎民百姓的愛呢?!-
曾聽過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境十分貧寒的他,父親早逝,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堅持要讀研究生,逼著母親要錢,母親只得去賣血……這個故事讓我的心情很沉重,我認為這是一個自私的孩子,他的成長,需要母親的鮮血去澆灌!還有一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一位同學在家一直嬌生慣養,一次,媽媽因生病耽誤了做飯,他竟然大發雷霆。媽媽躺在病床上淚水漣漣,傷心不已。同學們,這位媽媽當時是多麼痛心啊!自己對孩子的拳拳愛心換來了什麼呢?大家請想一想:一個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愛誰呢?如果世界上人人都這樣喪失了愛心的話,老人將流落街頭,孩子將被遺棄荒野……那將是一副副多麼可怕的場景啊!-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烏鴉尚懂得反哺,羔羊懂得跪乳,我們做人更應該感謝父母!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正是有了父母一天天的養育,我們才沐浴在愛的陽光下,才使我們能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享受人生。兒女有了快樂,最快樂的就是父母;兒女有了煩惱,最牽掛的也是父母。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愛他們!從古至今,孝敬父母都是一個人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過「孝」的宏願,希望長大後為父母掙大錢,讓父母享清福。可是,大家是否計算過,在我們成長的旅途中,我們讓母親流過多少淚,讓父親生過多少氣呢?時間在無情地流逝,父母會一天天老去。「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同學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用一言一行來溫暖父母,用一舉一動來孝敬父母:父母下班了,幫他們接過包,為他們遞上一杯清茶;學習之餘,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當自己犯了錯,父母批評教育自己時耐心傾聽,不要再嫌父母嘮叨……只要你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你回報父母的機會真是太多太多。
同學們,讓我們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生一世牢記父母的恩情吧!我愛我的父母,願普天下的子女都熱愛自己的父母!
㈥ 孝敬父母作文800字
孝敬父母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流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以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㈦ 關於孝順作文400字
【孝順我的父母:把孝心獻給父母】
也許,我們過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義,卻淡忘甚至忽視了「回報」的分量,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幾乎都認為,只要成績好,就是對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話不假,可是,父母何嘗不詳在忙碌一天後,接過孩子遞過來的一杯熱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在枕邊發現一張孩子留的溫馨字條;再或者為孩子削個蘋果後,聽到一聲真誠的「謝謝」……
有時,認真想想,我覺得自己太自私了。在學校,得到同學細小的幫助,我回感激半天;在路上,一個陌生人沖我微微一笑,我會受寵若驚,報以同樣友善的微笑。可是,這一切若是放在出國留學網父母身上,我們也許會視若無睹……「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父母就具有這樣的胸懷,即使你犯了更大的錯誤,他們依然愛你。 猛然間,我想起了畢淑敏的那篇《孝心無價》:「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直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把孝心獻給父母,從今天開始!
㈧ 我是這樣孝順父母的作文鄉村800百字
今天,我看見爸爸因勞累坐在椅子上睡著了,心裡很不是滋味,想:爸爸這么關心我——由於家離校較遠,他怕我累著,就每天四趟把我送來接去.他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心血,長發都白了許多,媽媽也是這樣,我一定要好好孝順他們.
以前,我孝順的方法是勤學,省吃儉用和不挑吃不挑穿.說真的,從上學到現在為止,每次作業我從來不需要父母指導,而且每次作業幾乎都能拿到滿分,因為我不想讓勞累的爸爸媽媽再為我操心.對了,還記得上四年級時,我為了省錢,連上學用的新文具都不買了,連包的書皮都是一些廣告紙.那時很多同學都圍在一起紛紛拿出新買的文具沾沾自喜.可我就是不敢圍過去,因為我怕同學們笑話我,笑話我那文具還是一年級用下的.不過我想就算我被嘲笑了,我也不難過,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賺錢不易.從那時起,我就下決心要好好學習,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不但要節儉還要學會賺錢.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不了幾天,我的作文《兔子的尾巴》就發表了,那時我拿到了8元稿費.不過這錢我捨不得花,於是,我就攢下5元准備訂雜志,還有3元買了筆.平日里,不到迫不得已時我決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
可只這么孝順怎麼夠呢?我應再多關心父母,多孝順父母.於是,望著累得不堪而坐在椅子上打盹的爸爸,我輕輕地走向他,學著媽媽給我蓋被子的樣子,把衣服給爸爸小心翼翼地蓋上.接著,我走向了媽媽,只見媽媽在洗拖把.我說:「媽媽,您幹了那麼久,該歇歇了,讓我來干吧!」媽媽望望我,愛憐地說:「我怕你這小東西越幫越忙.」這時我使出了看家本領大喊:「媽——媽
㈨ 弘揚傳統美德從小孝敬父母主題的活動的作文
二十四孝_孝感繼母
清朝人李應麟,居雲南昆明,從小溫順善良。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後,便勸父親再娶。他用賣卜的收入來供養父母。應麟對待繼母雖然十分孝順,但是繼母卻將他視為眼中釘,百般刁難,常常對他施以棍棒。每當這時應麟總是跪著,恭敬如初,絲毫沒有抗拒之意。他的父親卻輕信繼母讒言,將他逐出了家門。應麟仍無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備好禮品回家祝賀。不久應麟聽說繼母病了,急忙回家進行護理,並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醫抓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繼母病癒。同時應麟對待繼母所生孩子格外親和,終使繼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關系改善,勝過親生。
後人贊曰;不憂繼母逐離鄉,母病回家侍葯湯;將弟視同親手足,母終悔恨變慈祥
二十四孝_勸姑孝祖
明朝時候,浙江紹興山陰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娶了一個童養媳名叫劉蘭姐,年僅十二歲,卻很明事理,對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動不動就冒犯長輩,經常罵祖母「老不死」,將其視為「包袱」,言辭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劉蘭姐來到王氏的閨房長跪不起。王氏大吃一驚,問其緣故。劉蘭姐答道:兒擔憂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後媳婦將視為榜樣,待您老了,也把您視為「包袱」,那時您會多麼傷心啊!太婆母長命百歲是我家的大幸,懇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聽後恍然大悟,邊流淚邊嘆氣說:良言使我收益不淺啊!於是痛改前非,對待祖母溫柔恭順。而劉蘭姐對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
二六女兒明大義,看姑罵祖逆親意;入房跪勸悔前非,示範兒孫行孝字。
二十四孝 孝感動天
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兒子。從小就很孝順父母。他父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夫。舜的生母在舜十幾歲時故去了,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據說很有音樂天才。他娶了一位後妻,性情粗暴、兇狠。舜的母親因家境貧困,常對他父親出言不遜、橫加指責。她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象。象長大後變得兇殘、蠻橫、傲慢、無理,也常對父親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終如一,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心、照顧,引導其改過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動上天。當舜在山下耕田時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鳥幫忙鋤去荒草。當時的帝堯聽說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婦,並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後來堯把帝位也「禪讓」給舜。人們贊揚說,舜由一個平民成為帝王純由他的孝心所致。
後人有詩贊曰: 隊隊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心。
選幾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