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廿四孝中的幾個故事:一、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2. 感恩有禮,孝敬父母的故事,作文。
當你還很小的時候,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綁鞋帶、扣扣子,教你洗臉、教你做人的道理……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愛,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切實行動去報恩.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留學海外,我們時刻要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贊美與欽佩.
曾記否,父母將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裡,因為我們是父母手心裡的寶;曾記否,父母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因為我們是父母的結晶,是愛的延續.
曾記否,你討厭父母的嘮叨,無意間,你和父母之間產生了隔閡,可是總要等到失敗後,才知道父母講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記否,翅膀還未硬的你,卻想擺脫父母,展翅飛翔.可是總要等到自己受傷後,才知道父母的懷抱是最溫暖的避風港.
我不是詩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會用精湛的詞藻來贊揚父母,也不會用唯美動聽的音樂來歌贊父母,我只能用點滴行動來感恩父母.生活中,你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實都是在感恩父母.曾聽說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一戶家庭的三個兒女每天必做的事是寫一封感謝信,其中的內容確是諸如「昨天爸爸買的匹薩餅真香」,「媽媽給我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之類的簡單句,我心頭一震,原來他們給父母寫信,不是因為父母幫了他們多大的忙,而是記錄下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感覺到幸福的一點一滴,他們也許不知道什麼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對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聽了這則小故事,有沒有觸動你的心靈,如果有,從現在起,當父母為你嘔心瀝血時,對父母道
3. 關於孝敬父母的感悟文章!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4. 做一件感恩父母或他人的事(記錄事件的過程)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感恩是什麼?大家也許知道吧。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生活態度;是一束陽光,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橋梁,可將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一種鎮靜劑,可使人在眾多的紛擾中保持平靜;是一種潤滑劑,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感恩是什麼?大家也許知道吧。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生活態度;是一束陽光,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橋梁,可將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一種鎮靜劑,可使人在眾多的紛擾中保持平靜;是一種潤滑劑,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正因為感恩那麼重要,美國總統林肯才會規定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既然感恩這么重要,那麼我們就應當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使我來到了人間,長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對父母的感恩不僅在母親節、父親節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幫母親做家務,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打一個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還有一種表達方式,就是從你的所作所為上來孝敬父母。第一,你應該至少學會孝敬孝順父母,就算不能寄些錢來孝順父母,那也要從感情和精神上來孝順父母。
第二,如果你第一條做到了,那你就要學會第二條:做個好人。如果你犯了法,被警察抓走了。父母聽到後肯定會當場暈倒,說不定患心臟病也有可能呢。
第三,如果你一、二條都做到了,那你就要完成第三條:成為傑出的人才。這項任務必須從小時候開始努力,才有可能成為傑出的人才。
常懷感恩心,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幸福!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5.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要做到自幼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自強
在我國,許多家長卻忽略了對孩子尊老愛幼,感恩報答父母的教育。把孩子當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孩子成了家中最受尊敬的人。孩子在這種本末倒置的環境影響下,長大後沒有輩份觀念,對家中的長輩,老人甚至父母都缺乏基本禮節和尊敬,有的甚至是態度惡劣,行為粗魯地對待父母。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做到以下幾點:
(1)首先要向孩子灌輸尊重長輩,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觀念。讓孩子明白尊重是一種美德,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2)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對他的撫養是很辛苦的事,要讓孩子珍惜這份愛,要求孩子也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
(3)父母可以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如何感恩的故事和知識對孩子進行熏陶,使他懂得尊重比他年齡大的人是他應該也是必須做到的。
(4)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表率作用,在家庭中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深切感受這種尊重給整個家庭帶來和諧的氣氛,而自覺去遵循這條原則。
(5)當孩子對家中的長輩,老人或父母不尊重和不禮貌時父母要給予一定的懲罰,嚴肅地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讓孩子學會懂得尊重長輩,尊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
6. 我們應該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幫父母做些家務,如,做做飯,洗洗衣,幫他們捶捶背,自己的事情自己盡量獨立完成,不要讓他們操心,而且要盡量聽從父母的教誨,他們肯定是為你好的。
7. 感恩孝敬的內容
1、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使我來到了人間,長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對父母的感恩不僅在母親節、父親節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幫母親做家務,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打一個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
2、心中懷著感恩,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刻刻感謝著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生日時獻上一句祝福和一張卡片,在父母勞累後為他們揉揉肩,捶捶背。幫母親洗碗,掃地,疊衣服。與父母多說說知心話,多交流,有事就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他們擔心。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為了我們他們多麼辛苦。用心去傾聽父母的煩惱,讓父母減少點壓力。心懷感恩,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心懷祝福,祝福父母,天天快樂,天天幸福。
3、「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留學海外,我們時刻要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贊美與欽佩。
4、風中的風鈴再次響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感謝父母的嘮叨/因為他們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感謝父母的鞭策/因為他們是為消除你前行的障礙/感謝父母的斥責/因為他們是為了助長你的智慧/感謝父母賦予我們的一切,讓我們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護。
5、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為了我們忙碌操勞一生的父母,感恩為了我們辛勤勞動一生的父母,感恩為了我們精疲力竭一生的父母,感恩為了我們費盡心血一生的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理所當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百善孝為先,教育之根本,「教育」中的「教」字是左邊一個孝,右邊一個文,只有懂得孝敬感恩他人,其次才是獲得知識。
8. 孝敬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孝敬父母要從兩個方面:
1、自己。要努力工作,保重自己的身體,夫妻回和睦,教育好孩子,經常給答父母打個電話,問問父母的情況,也把自己的情況給父母說說,讓父母放心。孩子過得好,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
2、父母。老人除了物質需求之外,還需要精神和親情的慰藉。年輕人工作和生活壓力都很大,比較繁忙。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帶著愛人和孩子,常回家看看。和父母拉拉家常,幫助父母做一些需要幫助做的事情。盡管兩代人思想觀念不一樣,也不要和父母爭吵,有話好好說。老人的嘮叨也是一種愛的表現。父母有病,及時帶父母去醫院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父母健康長壽,也是兒女的福分。
9. 感恩親情孝敬父母崇尚文明的實事
那個蹬三輪車拉母親游中國的人。
10.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的主題班會,寫一寫這個班會的目的,簡要設計活動過程,怎麼寫
讓大家變得有孝心,紛紛為父母解憂,首先讓每一個人都說說孝敬父母有什麼意義?怎樣學會感思?讓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接下來淡談為什麼要孝敬父母,學會感恩?接下來大家合唱(感恩的心),然後宣布這次主題班會結束。回答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