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成都漢服事件漢服吧里最早的帖子,我需要用!
事件經過
公歷2010年10月日(農歷庚寅年九月初九)是漢人傳統節日重陽節,亦適逢2010年10月16日反日遊行。本事件受害者當日身穿借自友人之曲裾漢服,在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小科甲巷德克士餐廳進膳。
受害者進膳時,一位於反日遊行中之激進反日份子(下稱「肇事者」)及其同行見到受害者身穿「疑似和服」而實為漢服,在餐廳用膳,認為該餐廳乃日本人開設,遂沖入餐廳企圖破壞,並夥同餐廳外同伴起鬨,要求受害者脫去身上漢服。[3]
受害者曾與肇事者理論,表明所穿為漢服而非和服,惟肇事者情緒高漲失控。受害者聽其朋友所勸,進入餐廳洗手間脫去上身曲裾。然而肇事者未止於此,並再要求受害者一並脫去其下裙,受害者唯有照辦並一並交予肇事者。
肇事者奪去受害者全套漢服,並當眾焚毀下身曲裾,然後集體攜同上身曲裾離去。[4]而受害人當時僅剩T恤,無法步出洗手間。幸得有路人交新購入之褲子予受害者,始能離開。
當地公安單位後來刑事拘留肇事者,並稱肇事者為無業遊民、「街頭混混」。而受害者亦表示已向當地公安單位立案。[5]
[編輯] 事件成因
[編輯] 漢服認同
漢服(又稱華夏衣冠)是華夏先祖由約公元前21世紀一直至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朝末期)都在承傳使用的服裝樣式體系,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故漢服一直為漢人承傳其獨特文化之民族服飾載體,由以冠禮、笄禮為漢人一生之重要日子。
自滿人入主中原並建立清朝,及後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為止,清初頒布「剃發易服」令,並一直執行,強制大多數漢人及一些其他少數民族必須改成滿人的打扮,以旗裝馬褂等滿族服飾強製取代華夏服飾,以金錢鼠尾的滿族發式強製取代束發帶冠巾的漢族發式(漢人生時只能穿滿族服飾,惟死後方能穿上本族衣冠),以示為清朝臣民,故有令「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雖然為了緩和矛盾,採取「十從十不從」的讓步政策,但殘留的漢族服飾,因為受到統治當局主流服飾的沖擊,亦遠離日常並逐步滿化。及至中華民國成立後,除了在袁世凱稱帝的短時間曾重新使用漢服外,基本上民眾的服裝不是採取西化路線,就是繼續穿著滿服,或穿著自滿服衍生出來的滿風服裝(如短馬褂、緊身旗袍等)。
另一方面,日本、朝鮮、越南、琉球分別在遠至唐宋朝代和遠至明朝學習了漢服(華夏衣冠)的樣式,演變成和服、韓服、越服、琉裝。迄今和服、韓服與琉裝在體制和樣式一直都沒有大改變,相比起近現代中國服裝更能完善地保留傳統漢服元素。越南民間服裝在近代雖然受到滿服影響而出現部份滿化款式,但禮服和節日所穿的服裝(如四身襖)依然保留漢服元素。
基於上述因素,漢服自明朝滅亡後一直為中外人士遺忘掉,並逐漸視滿服為唯一主要代表中國的服裝,更把漢服跟和服與韓服扯為一談,及後「唐裝」一詞的誕生更被用作形容滿風服裝從而將漢服在中國服裝的含義騎劫,使得現代漢人對漢服反而產生陌生感,並把漢服標簽為古裝(與時代脫節的服裝)、喪服及/或把漢服誤認為是和服與韓服。
② 這個漢服(漢元素)是山的嗎
應該是山的,人們常說,一分錢一分貨,看著價錢也知一二了,正貨這個價想都別想。 這漢服好漂亮!
③ 有沒有人推薦一些比較白菜的漢服漢元素也可以(最好不出三百,學生黨窮啊)
首首先你想穿衣個漢服,你可以去網上的二手淘寶去淘一些二手的話這個回比較便宜很便宜答,你是個學生嗎?也許你兒子為了照相,也不會經常穿,我感覺這個比較合適,網上什麼樣的漢服就有都有你可以協調,隨便挑二手市場。先
④ 是明天重陽節的時候穿漢服呢,還是後天游西湖的穿呢
都可以穿啊,具體看看有沒有什麼其它因素咯
⑤ 請問這三套漢服(或漢元素)哪款好看又日常點
第一款 黃色的 很好,既有漢服元素,日常穿著又 小清新~ 比較推薦~~
⑥ 漢元素和漢服
山店,圖中兩款都是山的
第一張山的是重回漢唐的明耀
第三張山的是鹿韻記的
漢元素鹿韻記,花朝記,十三餘小豆蔻這些都很好